教育筆記:原來是小水滴在哭泣
孩子們對水似乎有著特殊的偏愛,每每入廁后和洗手時總愛在水龍頭邊多逗留一會兒。特別是我們班的仔仔,她是個性格較活潑外向的小女孩,每次上廁所她總在在里面逗留很長時間,每當我一進去看總是這個場景:仔仔在水龍頭邊上玩弄著水,身上,頭發、臉上、地上都濕答答的,水嘩嘩地流著,水槽里已經快注滿水了。每當我看到時總是很生氣,一次又一次地批評她,告訴她不能這么做,跟她講道理。當時她也懂事地對我說:“老師,我不會了,我錯了!”可是事后呢?還是一如既往地發生著。 我該怎樣教育這些愛玩水的孩子呢,怎么教育才最有效呢?根據托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如果跟她們講道理根本是沒用的,因為孩子還小,她即使明白了控制不了自己。于是我想通過情景性的插入,看看效果會怎樣。 于是一天中午吃飯前,小朋友入廁后洗手,我又看到了仔仔還有其他一些愛玩水的孩子圍在水龍頭邊上玩弄著水,水嘩嘩地流著,他們卻玩得不亦樂乎。這次我進去之后并沒有大聲訓斥他們,而是故作神秘地側著耳朵說:“哎呀,是誰在哭泣啊?小朋友你們聽聽看,你聽到是誰在哭嗎?”這下小朋友的注意轉到了我這里,頓時定住了,兩眼看著我一動也不動。于是我接著說:“你們聽,是小水滴在哭呢,它對我說了很多話呢?你們想不想聽啊?”“想!”“小水滴啊,哭著跟我說,老師,老師,小朋友們每天都把我開的那么大,嘩嘩地流出來,都流到了地上了,還把我甩來甩去,弄的我可痛了。而且我原來是個很喜歡我們托一班的小朋友的,我還有很大的本領呢,能幫小朋友把臟手洗干凈,可是現在這樣,我都快流光了,再這樣下去,我都不能幫小朋友洗干凈手了。”小朋友們聽了我這段話后連忙關掉了水龍頭,仔仔馬上對我說:“老師,我再也不玩水了,不會讓小水滴哭了,我要和小水滴做好朋友。”“嗯,我們也不玩水了。”其他小朋友也一起跟著說著。 從那次以后,小朋友玩水的現象減少了,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育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的特征,不要一味地去訓斥,要抓住幼兒心理特征,這樣才會有顯著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