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時間的故事
晨間桌面游戲時,涵涵悄悄走過來,湊在我耳邊,神秘地說:“老師,我告訴你個秘密。”我饒有興趣地追問:“涵涵要告訴老師什么秘密呢?”“我們家的桃樹開花啦,馬上要結小桃子了呢!”我轉過頭故作驚訝地問他:“什么時候結呀,老師也很想嘗嘗呢。”只見他撅著小嘴巴開始思索了,突然眼睛一亮,他開心地告訴我:“老師,我想到了,等到我長大了,下班回家就結好了呢。”我期待地問:“那我們涵涵什么時候長大呢?”他得意地說:“18點的時候就長大了。”“那我18點的時候去你家吃桃子哦!” 小班幼兒的時間概念還比較淡薄,他們往往只能理解白天和夜晚,對于日期和時間點理解起來顯得尤為困難。所以涵涵覺得自己18點就長大了,桃子就成熟了,其實這只是他對于自己零碎的生活經驗的拼湊,往往成了童言無忌。 那么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太成熟,是不是就可以忽視時間教育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雖然幼兒的各方面發展都具有敏感期,但是并不意味著這階段就不必進行時間教育了,往往我們可以用他們能夠理解的方式來進行,特別是可以和幼兒熟悉的日常事件相聯系。對于小班的幼兒,提及到“后天”可能會覺得不知所云,那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解釋到:就是我們晚上睡了一覺,然后又睡了一覺,就是后天了。把后天和幼兒熟悉的睡覺這件事情相結合,一下子變得通俗易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