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貪心的小孩
孩子是一本難懂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就必須真心地去愛他們。每個孩子都來自機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因此每個孩子的性格特征都不同。 我們班有位幼兒,他的名字叫徐yoyo,剛入園的時候,其他孩子都在哭鬧,可是他很安靜地坐在那里玩玩具、看電視,就連出去玩滑滑梯時也很安靜地待在那里,特別懂事乖巧。但是他自我中心意識很強,而且脾氣非常倔。一次,玩積木的時候,yoyo和小小兩個孩子在那里爭玩具,我看見就過去問他們:“yoyo、小小怎么了?積木,大家一起玩,不能搶的。”我剛一說完,就聽見yoyo很不樂意地說:“她不給我玩。”小小在旁邊也叫起來:“這個是我的。”聽了他們的話,再看看yoyo手上拿著那么多積木,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就笑著對yoyo說:“看,yoyo手上已經有這么多積木了,這個積木先讓小小玩,等下你們換著玩。”“不好,我就是要玩那個。”“那你手上的積木跟小小換著玩好嗎?”“不好,她那個給我玩。”說完,又想去搶小小手上的玩具。我趕忙阻止:“可是都給你玩了,小小就沒積木玩了。那yoyo想玩,我們一起去積木箱找找還有沒有,好嗎?”“不好,我就那個。她的給我玩。”還是一臉不高興地回了我這么一句,然后又到小小手里一把搶過積木。“積木要大家一起玩的,yoyo手上都有這么多好玩的積木了,這個給小小玩。”我把他搶過來的玩具拿了過來還了小小,他很生氣地看著我,嘴里嚷嚷著:“就要給我玩。”我看著他突然想到yoyo很喜歡拼小熊一家“那老師這里還有個更好玩的,你要不要玩?”“不好,我就是要玩那個。”我拿來拼拼的“小熊一家”:“yoyo拼這個小熊一家很厲害的,今天拼給老師看下,好嗎?”他這才放棄要小小那個積木,拿著“小熊一家”去拼了,而且拼得可認真了。 到了午餐時間了,大家都開始吃飯了,可是我看見yoyo在那里玩著勺子,飯菜都沒動。“yoyo,你怎么不吃?快點吃飯了,很好吃的!”“我不要吃!”說著就離開自己的位置,跑到積木柜想玩積木了。“yoyo,先吃飯才可以玩積木的,我們回去吃飯了。”我把他抱回吃飯的位置,可是我剛轉身,他又站起來想去玩了。我只好搬個凳子坐在他后面看著他,可他還是沒有動。我就拿過他的飯碗喂他吃:“今天的飯菜很好吃的,yoyo來吃了,像大老虎一樣大口吃進去。”他還是不愿意:“我不要大老虎,我不要吃。”“看,別的小朋友都吃玩了,yoyo不吃飯長不大了,我們來吃一點。吃完,老師給你吃水果,還給yoyo貼上大紅花。”他還是緊閉著嘴巴。“老師知道我們yoyo吃飯很能干的,會自己大口大口吃的,吃完就可以吃水果了,yoyo最喜歡了。”我還特意把水果放在他面前:“吃完飯才可以吃的。”他看看水果,這才愿意張嘴吃飯。 自我中心,脾氣倔是現代孩子身上的通病。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幾個大人圍著他一個轉,他想要什么,家長就給他什么。久而久之,只要他看中的東西就必須拿到手,認為就是自己的,就該給他,不懂得分享。再加上家長的寵溺,脾氣很倔,不聽他人的勸哄。這就需要老師去了解他們,耐心地引導他們,教育他們,幫助他們慢慢改掉身上的這么壞習慣,懂得與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