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內數的分解與組合活動
育兒(一)數的分合活動
數的分合實際上反映的是集與子集之間存在的等量關系、互補關系、互換關系。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有關“分享”或“組合”的實際問題。例如:
菲菲想把7個果凍分一部分給陳力吃,她盤算著該給陳力幾個,自己可以留下幾個的問題。她找來兩個盤子,把7個果凍反復分進兩個盤子里,結果她發現竟有好幾種不同的分法,而且無論怎么分也無法做到平均分配。
又如:
陳力和巍巍用同規格的兩種顏色積木鋪小路。陳力用了3塊紅的4塊藍的,巍巍用了5塊紅的兩塊藍的,他們為誰鋪出來的小路更長一些爭論不休。菲菲跑過來建議他們把兩條小路移到一塊兒比一比,陳力和巍巍接受了這一建議,結果他們驚訝地發現,兩人鋪出的小路是一樣長的。
上述實例中菲菲究竟有哪幾種分果凍的方法?陳力和巍巍究竟誰鋪出來的小路更長?為什么是一樣長的?在我們引導幼兒學習數的分合以后,他們就能比較輕松地獲得解決上述問題的策略以及對問題答案的推測。當然這需要教師為幼兒策劃安排好循序漸進的系列活動、引導他們自己構建起相應的認知結構,幼兒才能真正自如地解決數分合的實際問題。
有關數的分合活動可以按下列思路來設計和組織 :
1、分與合的經驗積累
老師讓每個孩子取5個花片,然后問孩子們:“把5個花片分成兩份可以怎么分?”菲菲扒拉了一會說:“5個花片沒法分。”巍巍說:“我把它們分成2和2,把多出來的一個送回去不要了。”這時陳力慢吞吞地說:“我把它們分成了2和3。”菲菲和巍巍這才明白,原來可以將5個物體做不等份的分解。于是他們不一會又發現,除了可以把5分成2和3,還有其他好幾種分解的方法呢。
數量“5”是幼兒開始學習數分合的一個適中的數目,幼兒對它做分、合操作時,既不象2、3那樣過于簡單,也不象8、9、10那么復雜。而且它還可以避免幼兒過于平均分物體的思維常規。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學習5的分合,幼兒已完全能夠體驗到數分合中任意一個“總數”和兩個“部分數”所組成的分合形式(結構)以及它們所代表的各自意義與相互關系,對數分合中類包含關系的符號表征也能取得初步的經驗。可以說在學習5的分合過程中,包涵了所有關于數分合內容的學習要素。因此,教師從一開始就可以拿“5”作為幼兒學習數分合的切入點,向幼兒提供大量有關5的分合活動,如“分兩份”、“自己取物分解”、“剪貼格紙”、“實物填補數”、“蓋印填補數”、“合起來是幾”、“數組成接龍”、“組成連線” 等,以使幼兒通過學習5的分合來掌握各種分合活動的基本規則。這一點對幼兒很重要,他們掌握了這些基本活動規則后,就可以在學習其他數的分合時遷移這種活動的經驗,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當幼兒對5的分合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各種分合活動的規則也日益嫻熟后,就可將所有5的活動作業單換成2-4的分合作業單,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完成2-4的分合學習。由于2-4的分合組數均少于5,且幼兒對于分合活動規則已很熟悉,因此讓他們獨立完成學習并不會有什么困難,而且這樣的安排還可以讓他們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領會數的分解規律
在幼兒學習5以內數的分合經驗基礎上,從學習6的分合開始,教師就應引導幼兒進入一個新的規律性學習之中,這就是要幫助幼兒歸納先前分合學習的經驗,解決下列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