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不懂的表達愛的小A
幼兒情況介紹:爸媽是個體戶,開了一家水果店,小a是他們唯一的孩子,晚來得子,小a的爸爸媽 媽都很疼愛他,對他有求必應。在生活中,也很注重對小a的培養,媽 媽經常會送小a去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即使是周末,小a也很少有休息的。
幼兒行為觀察:
新的一周了,孩子們都高高興興地來上幼兒園,小a也很高興,在幼兒園里,有很多他喜歡的小朋友。小a早早地就在教室門口等著他喜歡的小朋友了,老師請他回到座位上都不肯。一個小朋友走了上來,小a跑過去大力地撲倒了這個新到的小朋友,并把臉埋在他臉上,想要親親他。可是這新到的小朋友可不這么想,被小a撲倒之后,還以為小a要咬他,嚇得哭了起來。嘴里還喊著“我不喜歡小a,小a老是要打人的!”其他小朋友也應和這“小a喜歡咬人!”
指導策略與分析:
在小a的眼里,天天打人、咬人只是一種游戲,一種喜歡對方的表現,我覺得這種攻擊性行為很有可能跟家庭有關,在家里,小a就喜歡跟爸爸玩“打仗”游戲,在床上摔跤或者撲倒。而且,小a很喜歡《熊出沒》這部動畫片,里面有不少打斗的畫面讓小a深受影響。而且,我發現,小a很想跟其他小朋友做好朋友,卻不知道怎么樣表達,只好用“咬一咬”這個方式熱情地撲倒小朋友。結果,其他孩子受傷,更不能理解小a想要跟他們交朋友的想法。根據這些情況,首先,我在班級里肯定了小a想要跟小朋友做朋友的心,告訴其他孩子小a這種表現并沒有惡意,只是喜歡你們而已。其次,也告訴小a,正確的表達愛意的方式,可以抱一抱、親一親,這方式要讓你的朋友感到舒服,不然別的小朋友就不喜歡跟你做朋友了!另外,跟小a的爸媽溝通,希望下次看動畫片的時候也有一個選擇性,避免讓他接觸一些暴力動畫。在家中,也不再玩摔跤游戲,而是請小a安靜地坐下來搭搭雪花片,拼拼拼圖。
指導效果與反思:
其實孩子的心事很脆弱的,當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歡小a的時候,他常常會會落寞地念叨著“小朋友不喜歡我,都不喜歡我。”小a知識單純地想要交好朋友,只是用錯了方法而已。現在,他已經知道該怎么跟小朋友相處,怎么去交朋友。溝通對于孩子與孩子其實同樣重要,現在,孩子們也很喜歡跟活潑可愛的小a做好朋友了,有時候他沒有來,還會想念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