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當小老師
好動是幼兒園小朋友的天性,好動的天性使得他們注意力持續的時間較短。而大班在這個年齡階段是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最快德恩一個階段,他們的認知能力不斷的提高,大腦中所積累的詞匯不斷豐富,想要表達的欲望也隨之加強,他們更希望得到認可與贊賞。鑒于這種情況,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會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好動’,例如;參加游戲,當一次‘小老師’,即增加了他們的信心,也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就是游戲,一堂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比一堂死板的講課效果好的多。既然他們喜歡玩,好動,那么我們就充分發揮小朋友們的好動,在課堂中插入小游戲,以及讓小朋友們當‘小老師’。有次赫赫的奶奶給我說,在家里她讓赫赫當小老師給他講當天學得鐘表,赫赫就認真的給奶奶講這個是時針,這個是分針,這個是秒針,充分說明他們也是希望得到認可的。所以在課堂上我也會給小朋友當‘小老師’的機會,以前總是老師講,小朋友們在下面聽,現在我讓小朋友當‘小老師’提問下面的小朋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覺得自己得到了認可,會更加愿意學,樂學,會帶動幼兒對于學習知識的積極性,課堂的氣氛也會活躍起來,這樣他們的注意力也會集中,在游戲中發現他們進步的地方也要及時的表揚,更加會增加他們對學習的信心,會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