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工作隨筆11篇
讓孩子在贊美中長大
寒假開學的第一天,孩子們穿著漂亮的衣服,帶著新年的氣息陸陸續續地來到了幼兒園。
近一個月不見,孩子們的變化可真不小。
“姜庭邑小朋友個子長高了。”
“張怡小朋友比以前有禮貌了。”
“于子騰不在地上爬了。”
“張秋玉上幼兒園不哭了。”
每個孩子走進活動室,我先給他一句贊美的話,也算我送給他們的新年禮物吧。沒想到就這一句贊美,使孩子們的一天都過得特陽光、特燦爛。魏學震一整天沒有在屋子里亂跑了,馬志軒說話的聲音比年前大了,張國營的衣服一整天都沒弄臟… …
讓孩子在贊美中長大,他們一定會活潑開朗、健康自信。
用行動來表示歉意
自由活動時,小朋友們都在草地上玩,突然“哇”的一聲我班好動的冰冰把冉冉撞到在地上,冰冰什么也沒說就要走開。我叫住他:“你把小朋友撞到了怎么辦呢?你應該怎樣做/
他想了想、連忙對他說:對不起“并把他從地上扶起來,還伸出手、摸摸他的頭、學著老師的樣子在他身上吹了吹、還問“疼不疼啊!我不是故意的”。別說、真見效,冉冉不哭了,還說“沒關系”。 看著他倆純真的樣子,我舒心的笑了。
我覺得在處理孩子之間偶爾發生不愉快時,單憑一聲“對不起”是不夠的、讓孩子用“行動”來表示歉意,這樣更增進了孩子們之間那份濃濃的感情,效果會更好。
桌上的畫
今天下午,一節繪畫課結束了。孩子們認真地將自己的物品收拾整齊,“楊老師,桌子上不知誰畫上了一些畫!”溫小涵跑過來告訴我。可不是,桌上被畫上了一些小魚狀的水彩畫圖案。孩子們都用眼睛盯著我,仿佛在等著我的評判。
我穩穩情緒,笑著說:“小朋友們,你們看這畫像什么?”“像小魚”!“像云彩”!“這么好看的畫如果畫在紙上,那該多好呀!”聽我這么一說,張馨月不好意思了,趕緊找來抹布邊擦邊難為情地說:“老師,這畫是我畫的,我再也不往桌上畫畫了。”我和孩子們都為他鼓掌。
留心孩子的告狀
老師,碰我的手了!老師搶我玩具,每當聽到這樣的小報告,我總覺得不耐煩。因此,我不太喜歡打小報告的孩子,我認為他們是多事的小家伙。
可是,這天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對“小報告”有了不同看法。這天,我帶孩子們去戶外做早操,正在前面走,忽然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你們快看。”我順勢一看,哎呦,可不得了,只見張淑涵正在用火柴棍在給文文掏耳屎,真危險!我趕緊過去制止,并說了這樣做的嚴重性。
我忽然覺得,不能忽視小報告,因為它提供了真實鮮活的教育素材,又為我敲響了警鐘。同時,這也是孩子們關心他人的表現。
給孩子機會 讓其自我展現
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好奇。想試試看,但是由于經驗不足,不善于調節自己的行為,于是出現亂涂亂抹現象,尤其是年齡少小點的孩子、不管在墻上、衣服上還是桌子上都毫無顧忌地畫上幾筆,有時把彩筆涂在手上腳上、臉上、嘴上。并且手舞足蹈。針對這些情況,老師訓斥、批評、都會影響孩子們的情緒,每次上美術課小朋友們臉上都像小花貓一樣。借此時機、我在區角里設立了圖畫角、給孩子們提供紙、彩筆、油畫棒等、讓孩子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想畫什么就畫什么,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繪畫的能力。對孩子們的作品及時的鼓勵。這樣一來,孩子們亂涂、亂畫的現象明顯少了。知道了怎樣是講衛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