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教育隨筆10篇
和小朋友一起做試驗
昨天下了一場雨,地面上還有些積水,組織幼兒如廁時,我再三叮囑孩子們不要踩積水,可上課時我還是發現小調皮吳乘凱的鞋子濕了。
“吳乘凱,你一定去踩積水了吧?鞋子濕了會生病的。” 吳乘凱不高興的望著我,嘴里嘟囔著說:“老師,我……我的鞋子不是踩積水弄濕的,我是從水里跑過去的。”“跑過去,鞋子也會濕呀!”“可是……可是我從水里跑的時候水都跳開了呀!
原來是這么回事,我摸摸吳乘凱的小腦袋:“小朋友,我們現在一起到院子里做個試驗吧!”孩子們高興地來到院子里,于是我拿了一把干掃把,讓掃把像吳乘凱一樣從水里跑過去,只見掃把快速“跑”過積水,水花四濺……
“小朋友,現在掃把怎么樣了?”“濕了”吳乘凱“,水跳開了嗎?” 吳乘凱使勁點頭。“這是怎么回事,你們知道嗎?小朋友們搖了搖頭。剛才,從吳乘凱水里跑過去的時候,有一些水跳開了,可是有些水被踩住了,所以就弄濕了鞋子,吳乘凱,你明白了嗎?
望著幾十雙亮晶晶的眼睛,我笑了。
幼兒教師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
一天,正在上音樂課,突然,我發現吳新蕊小朋友的嘴里好像含著什么東西,發音不給力。我要他把嘴里的東西吐出來,他猶豫了一陣,才慢慢地拿出東西來。我一看,嚇了一跳,原來,他嘴里含著三顆小珠子。
這一次如果不是自己細心,及時發現孩子的精神有點異常,真不知道他一面含著珠子一面唱歌,后果會是怎么樣。輕則有可能因玩珠子影響了學習,重則有可能發生意外的危險。可見我們幼教工作者隨時觀察幼兒的言行舉止是多么的重要。
拿著這三顆珠子,我讓小朋友們想一想含著珠子唱歌會發生什么危險?討論了應該什么時候玩珠子?怎樣玩?通過討論,小朋友們明確了玩珠子的危害,了解了發生危險時如何應對的方法。
不同個性的孩子也要有個性的教育方法
前些日子,吳汶峰小朋友生病在家呆了幾個星期,病好后就開始不愿意上幼兒園,問他什么原因也不說,就是眼淚汪汪的拉著奶奶的手不放,老師好話說一大堆也不管用,有時,奶奶哄夠了,就來硬的—扔下就走。每次奶奶走了,他總是表現的很好。離園的時候總是很高興,入園就重復上面的情景,真讓人頭疼。
為此事,我想過很多辦法,但都沒有成功,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我真著急。一次,利用和幼兒告別說再見的機會,有意在她的耳邊說了一句悄悄話“你今天表現的不錯,希望明天的表現比今天更好。表現好了,我請你當小老師。”見我跟吳汶峰說悄悄話,小朋友們都想知道我們說的什么,我裝出一付很神秘的樣子說“老師不告訴你們,這是我和吳汶峰之間的小秘密。”沒想到,就是這么一句悄悄話發揮了作用,第二天,吳汶峰的表現就有了較大改觀,雖然還是讓奶奶送到活動室,但一進活動室就跑到我的面前,“老師,我今天的表現怎么樣,你說的話還算數嗎?”“當然算數,你今天沒哭,表現很好,可以當小老師。”從此以后,我每天都利用離園的時間和他說上一句悄悄話,如“今天你真干凈,老師希望天天看到你這么干凈”,“你愛勞動,又懂得關心人,老師喜歡你”,“明天你能早點來幫老師整理衛生嗎?”過了幾天,不愿意上幼兒園的吳又汶峰喜歡上幼兒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