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小鴨過橋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用半圓添加組合畫小鴨。
2.大膽想象并添加圖像,感受一個跟著一個大膽過橋的快樂情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認識半圓形,認識鴨子的外形特征。
2.材料準備:幼兒操作的底板,彩色水筆,不同形態游泳的鴨子和走路的鴨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小鴨游泳
1.(出示底板畫面)小河里有誰?它們在于什么?
2.了解:鴨媽媽和小鴨住在河中間的一個小島上,他們經常在河里游來游去好快樂。
3.(插入游泳的小鴨)聽,小鴨快樂地說著好聽的兒歌,我們來聽聽小鴨是怎么說的:“扁嘴巴、嘎嘎嘎,好像小船水上劃。”
4.學一學小鴨唱的歌。
5.小鴨的哪里像小船?像小船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
小結:平平的背,彎彎的肚子,就是半圓形。(老師邊描述邊用手指比劃出“平平平,彎彎彎”)
二、操作嘗試:小鴨要過橋
1、觀察橋
師:河上架起了一座橋,小鴨們在橋下看著,誰也不敢上橋去,媽媽鼓勵他們說:“寶貝們,只要一個跟著一個走,就一定能過橋。”
2、試畫小鴨身體
由一位幼兒嘗試畫小鴨半圓形的身體,大家提示:平平平、彎彎彎,小鴨的身體像小船。
師:誰做勇敢的小鴨來上橋?
3、教師完整添畫
教師按幼兒的提示,添加小鴨的其他部分。(教師快速補充完整小鴨的造型:伸長脖子抬起頭,嘎嘎嘎向前走)
4、插入小鴨
師:兩只、三只小鴨跟著上了橋:觀察分辨他們不同的特點。(發揮提供圖片的示范作用)
三、幼兒創作:大家都來當小鴨,一起來過橋
1.平平平、彎彎彎,好像小船水上劃,畫個半圓當小鴨的身體。
2.伸長脖子抬起頭,嘎嘎嘎向前走。
3.一只跟著一只走,一起來過橋。
4.大家都來看小鴨過橋了。(天上小鳥飛來了,河里小魚游來了)(只作為對個別較快幼兒的引導)
四、分享交流:快樂的小鴨
1.把幼兒作品三幅一組進行展示,小鴨一只跟著一只上了橋。
2.把三幅圖上的小鴨連起來,一起數一數幾只小鴨在過橋?
3.我們也來學小鴨,一個跟著一個走,一二一二揮揮手(告別)。
活動解析
“春江水暖鴨先知”,池塘中小鴨游泳最能夠讓小班孩子直接感受到春天來了。“學本領”
又是小班的主題之一,該主題開展中有“動物過橋”的教學活動,其中“小鴨過橋搖搖搖”特別受到孩子們的喜歡!由此選擇小鴨形象作為本次活動的創作主角,既是季節與“學本領”
主題的相互融合,又是建立在孩子已有的經驗基礎上的。
一、“小鴨過橋”前:為幼兒的創作搭建橋梁
活動目標之一“嘗試用半圓添加表現小鴨的形象”,這就暗示我們“畫半圓”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引導幼兒畫半圓,這是我們在活動前需要重點思考的。很刻板地示范半圓形的畫法勢必不能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因此選擇神態各異的繪本(羅伯特·麥格羅斯基:《讓路給小鴨子》,河北教育出版社,)鴨圖片作為幼兒欣賞觀察的對象,顏色單一、造型簡易,有利于幼兒觀察。再配上簡單的兒歌,強化幼兒對半圓形特征的把握,也能夠激發幼兒大膽創作添加的信心。“平平平、彎彎彎,伸長脖子抬起頭,嘎嘎嘎向前走”這樣一首形象生動的兒歌,就把整個小鴨的外形創作全部包含。有兒歌陪伴的創作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