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一串紫葡萄(通用2篇)
小班美術:一串紫葡萄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葡萄的形狀、色彩,知道葡萄是一串一串的、上面多下面少、一個靠著一個的,并能用簡單的語言來表述。
2.嘗試把皺紋紙搓成小球,并在對應位置粘帖,能盡量捏緊。
3.喜歡參加粘貼活動,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葡萄的粘貼,對手工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一串串紫色葡萄的圖片。
2.每組若干皺紋紙,每兩人一張畫有葡萄藤的白紙。
3.幼兒用書:《一串紫葡萄》
活動重點:
欣賞葡萄的形狀、色彩,知道葡萄是一串一串的、上面多下面少,并能用簡單的語言表述。
活動難點:
能將皺紋紙揉搓成團進行粘貼,能盡量捏緊。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一串串紫葡萄的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這是什么?葡萄是什么顏色的?
引導幼兒發現什么形狀的?(圓圓的)一粒粒葡萄長在哪里?(介紹名詞葡萄藤)
引導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小結:這些葡萄是紫色的、圓圓的,一粒粒葡萄像好朋友一樣緊緊的靠在一起,長在藤上。
二、師幼共同討論,學習用皺紋紙團搓的方法。
1.出示皺紋紙、背景
師:老師這里有一串葡萄,看看它是什么顏色的?(白色的)
今天我們要給葡萄藤貼上紫色的葡萄,看看老師手里還有什么?(紫色的紙)
——這個紙叫做皺紋紙,它來給大家變個魔術,請你看好了
教師將皺紋紙揉搓成團、捏緊,貼到對應的位置。
師:你看到我的皺紋紙是怎么變魔術的了嗎?變出來的小葡萄貼哪里?
幼兒交流。
2.幼兒學習粘貼方法
教師收集幼兒的有效回答,小結:原來把皺紋紙用力卷卷卷,再用手搓一搓、捏捏緊就能變出一顆紫色的葡萄啦,然后把它貼到畫好的葡萄上,一個圈圈貼一個葡萄!
師:請你伸出小手,一起跟著老師再變一顆葡萄吧!
教師再次示范,幼兒徒手練習。教師在示范時要強調:搓一搓、捏捏緊,貼到相應的圈里。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每一張桌子上都準備了紫色的皺紋紙和白色的葡萄,兩個小朋友一起貼一張紙上,比一比哪兩個小朋友一起貼的最快。現在請每個小朋友都來試一試,用你的小手變出一串葡萄吧!
4.教師總結評價幼兒作品,活動結束。
師:你覺得哪一串葡萄好看?為什么?
活動反思:
在活動前,從材料選擇上嘗試用手揉紙、瓦楞紙和皺紋紙對比,發現手揉紙質感太軟,不利于成型,瓦楞紙揉搓不夠緊而且不利于黏貼,還是皺紋紙效果最佳且利于黏貼。在底版設計時,從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差異來考慮,對葡萄底版的大小進行嘗試與調整,為普通幼兒提供想同大小的底版,而能力較強,操作速度快的幼兒提供了大一圈的葡萄底版。通過ppt與兒歌相結合,來幫助幼兒觀看制作步驟圖,了解、掌握制作葡萄的方法和黏貼一顆顆葡萄的過程。嘗試揉搓紙團粘貼葡萄,發展小肌肉動作。巧妙地借助籬笆制作成葡萄架做展板,讓幼兒的作品一一呈現,展示效果更佳。在教師示范的時候,可以提供一張手揉紙,每個人跟著老師來試一試,比一比誰搓的葡萄最緊、最圓?幼兒制作的時候更能心中有數。
小班美術:一串紫葡萄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葡萄的形狀,色彩,知道葡萄是一串一串的,并能用簡單的語言來表達。
2.鞏固用糨糊粘貼彩紙的技能。
3.喜歡參加粘貼活動,對手工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紫色葡萄一串。
2.紫色皺紋紙,糨糊。
3.背景畫葡萄樹,老奶奶,各種小動物。
活動過程:
1.利用形象的背景畫葡萄樹,老奶奶以及各種小動物的紙偶,通過故事導入主題。、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這位老奶奶種的一棵葡萄樹,大家來數一數這棵樹上有幾串葡萄呀?
教師:對呀,只有3串。但老奶奶請了那么多的小動物過來吃葡萄,你們說夠不夠呀?
教師:所以呀,老奶奶打電話給我叫我的小朋友一起來幫幫老奶奶,你們愿不愿意呀?
教師:那好,那我們大家一起來做葡萄送給老奶奶吧,(拿出一串已經做好的葡萄展示)你們看這串葡萄,有誰來說說看葡萄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
教師:對啊,葡萄圓圓的而且一顆一顆緊緊挨在一起。而且每個葡萄仔細看是有大有小的。那怎么做呢?老師來教你們。
2.教師引導幼兒共同制作紫葡萄。
教師做示范:拿一條皺紋紙揉成小球粘在已經準備好的葡萄底畫上。一顆顆粘貼好。用“揉一揉,搓一搓,捏一捏,涂一涂,粘一粘”的簡單口令與相應動作指導幼兒。
教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來做一做。在小朋友制作過程中時刻強調以上的注意點。
3.講評幼兒作品。
把幾個已經做好的小朋友的作品貼在背景畫上,對應開始的故事主題。再對作品講評。
教師:由于小朋友們的幫助老奶奶的葡萄樹上多了好多葡萄。這回小動物們夠吃了。我們來看看小朋友們做的葡萄好不好?
活動延伸:
放學回家后,可以做各種顏色的葡萄。綠色,紅色。也可以做其他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