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shù)學:有趣的圖形(精選4篇)
小班數(shù)學:有趣的圖形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對圖形進行組合拼搭。
2、結(jié)合自己的圖形認知經(jīng)驗,幫助朋友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有趣的圖形》課件、圖形片若干、正方形底板幼兒人手一份、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圖形捉迷藏
1、 點擊課件,出現(xiàn)三個圖形
------你認識它們嗎?它們是什么形狀?
小結(jié):它們是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
2、 找圖形
------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玩捉迷藏的游戲,它們躲到哪里去了?你在圖片的什么地方發(fā)現(xiàn)了它們?
小結(jié):原來在我們的身邊藏著那么多的圖形寶寶。
二、圖形寶寶幫大忙
1、寶寶想玩滑滑梯
------滑滑梯是什么樣子的?哪個圖形像斜坡?三角形怎么放更像滑滑梯?(轉(zhuǎn)一轉(zhuǎn))
小結(jié):圖形可以轉(zhuǎn)一轉(zhuǎn),轉(zhuǎn)一轉(zhuǎn)說不定就能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2、汽車輪胎壞了
-------誰能變成汽車的輪子呢?沒有圓形怎么辦?這三個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圓形)誰能變出圓形?
小結(jié):原來兩個半圓形拼起來就是一個圓形。
三、 拼出正方形
------電視柜是什么?哪個圖形可以做電視柜?(正方形)正方形躲起來了,可以用什么圖形幫幫忙,拼出正方形呢?你們自己去試試看。
請幼兒將不同的圖形片貼在正方形的輪廓上,嘗試拼搭出正方形。教師與幼兒分享經(jīng)驗。
小結(jié):原來正方形可以用其它圖形拼出來。兩個長方形可以拼出正方形,四個小正方形也可以拼出長方形,還可以用兩個三角形拼出一個大正方形。
兒童早期對圖形的認識是與其生活周圍客觀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的,他們所感知到的形狀大多來源于現(xiàn)實中具體的客觀實體。教師根據(jù)幼兒認識圖形的特點,組織小班幼兒開展了《有趣的圖形》的活動,那么這節(jié)課,帶給我們的思考是什么?
拋問:
1. 說說小班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特點?
2. 教師如何將認識幾何圖形與幼兒生活周圍的客觀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
小班數(shù)學:有趣的圖形 篇2
一、活動目標: 1、啟發(fā)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觀察周圍環(huán)境,繼續(xù)加深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分析判斷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日常活動中注意引導幼兒找找周圍環(huán)境中的幾何圖形。
2、幼兒人手一只小包,內(nèi)裝各種幾何圖形的“餅干”。幼兒人手動物卡片一份。
3、在戶外草地上布置各種幾何形大門,再用彩繩圍成各種幾何形狀的湖。室內(nèi)墻飾增添幾何形圖案的形象。
4、音樂磁帶《郊游》、《劃船》等舒緩音樂。錄音機一臺。 三、活動過程: (一)、以“郊游”為活動情節(jié),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太陽公公咪咪笑,花兒草兒彎彎腰。今天天氣真正好,小朋友,我們到公園去郊游好不好?” (二)、利用戶外環(huán)境,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 1、“先讓我們來看一看,小包里帶了哪些好吃的點心?”
、(邊出示邊提問。)“老師包里有許多餅干呢!瞧,這是什么形狀的餅干?”
、凇澳銈冇惺裁礃拥娘灨?”(互相講+個別講。)
2、“背好小包出發(fā)了!”邊走邊唱歌曲《郊游》。
3、鉆過幾何形大門。“看,公園的大門多神氣!這些門形狀一樣嗎?分別是什么形狀的?”“選自己喜歡的大門進公園。走過兩道門,來到公園的草地上。”“說一說自己是從什么形狀的大門走進來的?”
4、辨認幾何圖形的湖!斑@個公園真大呀!瞧,公園里還有好幾個漂亮的湖?梢哉覀朋友一起去劃船!边厔澾叧枨秳澊贰!澳阍谑裁葱螤畹暮飫澊俊薄翱梢院团笥褤Q一條船,到其它形狀的湖里去玩一玩!薄拔覀兺娴谜娓吲d!小船靠岸了,小朋友上岸來吧!” (三)、找找室內(nèi)環(huán)境中的幾何圖形。“大家玩累了,找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一下!(進教室。) 1、引導幼兒觀察墻飾。“這里有花、有草、有樹,真好看!讓我們和朋友一起走走、看看、講講。”(放舒緩的音樂。)“有幾位圖形娃娃也想和大家一起來郊游,它們是圓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三角形娃娃,它們調(diào)皮地跟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炜煺遥鼈兌阍谀睦铮俊
2、分辨動物卡片上的幾何圖形!皥D形娃娃表揚小朋友真聰明,一下就找到了它們。它們還想再玩一次‘捉迷藏’的游戲。這回它們請來了動物園的小動物們幫忙,想躲在小動物身上。我們先去找找小動物躲在哪兒,每人找一個小動物。”“你找到的小動物是誰?”“有哪個圖形娃娃躲在它身上?”(互相說+個別說。)“大家都來和小動物、圖形娃娃交朋友,把我們帶來的餅干請它們吃好嗎?”一邊喂“餅干”,一邊還要學說一句話“我請你吻形狀的餅干。”
小班數(shù)學:有趣的圖形 篇3
一、 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幻燈圖片懶羊羊 師:小朋友誰來了?(懶羊羊)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 懶羊羊給我們請來了三位好朋友,一起來看一看! 二、 認識圖形娃娃,找一找圖形娃娃 1. 播放幻燈圖片:圓形娃娃 師:看看圓形娃娃哪些地方是圓圓的? 2. 播放幻燈片:方形娃娃 師:第二個娃娃和圓形娃娃長的一樣嗎?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狀的?(方形)還有什么地方是方形的? 3. 取出凳子下面的小毛巾,玩一玩小毛巾 討論:把小毛巾打開,摸上去怎么樣?老師的毛巾是什么顏色的?你們的呢? 小毛巾要躺在我們的身上了,上面有很多圓圓的圈圈,我們來摸摸看! (引導幼兒摸一摸尖尖的角)拿好上面的角,一起數(shù)一數(shù)小毛巾有幾個角? (引導幼兒摸一摸滑滑的邊)滑滑的這個叫邊,數(shù)一數(shù)有幾條邊? 教師總結(jié):小毛巾有四個角四條邊,你們喜歡小毛巾嘛?那我們和它做游戲吧! 4. 在教師引導下幼兒和小毛巾做游戲 師:把小毛巾放在胸前,四條邊找朋友(引導幼兒把毛巾邊對邊,再對折),看一看,四個角也找到了好朋友。 5. 認識正方形的特點 師:小朋友們的毛巾要休息了,放到腿上。老師的毛巾還要玩一玩(教師把毛巾放在胸前,一個角靠到上方的另一個角,呈現(xiàn)出一個三角形,再對折呈現(xiàn)出一個小三角形)一起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角? 教師小結(jié):小毛巾有三條邊和三個角,這個形狀叫三角形。(小毛巾放回凳子下面)。 三、 鞏固圖形,匹配圖形完成紙箱上的小汽車 1.教師示范,把還未添上圖形娃娃的地方,將圖形匹配添加。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檢查 四、 開著汽車參觀羊羊村 聽著《原來我是一只羊》,開著小汽車參觀羊羊村咯!
小班數(shù)學:有趣的圖形 篇4
設(shè)計、執(zhí)教:史靜
活動目標:
1、體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樂于參加集體游戲。
2、在觀察、猜想、游戲中熟知圖形,并能根據(jù)圖示做出正確的反應(yīng)。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掛件若干;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大標志。
活動過程:
一、感知圖形。
出示課件,引導孩子們觀察,引出圖形及特征。
二、游戲“圖形找家”。
幼兒選擇喜歡的圖形掛飾并佩戴,以捉迷藏的形式找到相應(yīng)圖形的“家”,引導幼兒進入角色。
三、圖形動起來。
1、游戲“開火車”轉(zhuǎn)圈圈。
出示圖片,幼兒根據(jù)圖示的要求進行排隊,玩開火車的游戲。
2、游戲“抱一抱”。
圖形“寶寶”聽教師的口令進行游戲,如:“三角形寶寶和正方形寶寶抱在一起……等,游戲根據(jù)情況反復(fù)練習。
3、結(jié)束游戲,“圖形寶寶”回到自己的“家”,活動自然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