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母鴨帶小鴨》(通用6篇)
小班音樂《母鴨帶小鴨》 篇1
活動目的:
1、體驗歌曲《母鴨帶小鴨》的有趣。
2、初步創(chuàng)編歌曲,引導幼兒把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動作仿編成歌曲并能大膽的唱出來,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知道多種小動物的叫聲及動作。
活動過程:
一、歌曲引入
1.今天呢有一只母鴨和一群小鴨要來給我們唱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教師范唱)
2.這首歌聽上去有什么感覺啊?(高興、愉快)
3、這首歌里面有誰啊?(母鴨和小鴨)
4、你們猜母鴨帶著小鴨會去干嘛呢?
你們有沒有聽到歌曲里面鴨子們是怎么叫的啊?我們來學一學。
這首歌的名字叫做《母鴨帶小鴨》,我們一起來唱這首歌吧!
5.幼兒跟唱歌曲
你們唱的也很好聽。剛才小朋友說這首歌聽上去很高興,很愉快的感覺,那我們就高高興興的來唱一唱吧!
6.再唱一遍歌曲。
二、歌表演
1.你們有沒有看到過小鴨子走路啊?我們來學一學小鴨子的動作吧。
2.集體進行音樂表演。(集體邊唱邊做動作兩遍)
3、請小鴨子們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吧。
三、學編歌曲
1.剛才是鴨子們給我們唱了好聽的歌,還有許多小動物呀也可會唱歌了,今天我們要來學個新本領,我們把其他小動物也請到這首歌曲里面。
2.我要先請一位小朋友來說說看,你知道什么動物,它的叫聲是怎么樣的?(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示范編歌曲,我們把也請到這首歌里來試試看)
3.請個別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創(chuàng)編歌曲。(請一幼兒講講想請哪一位小動物到這首歌里面?這個小動物它是怎么叫的?)
四、集體律動
請你們跟著老師的音樂,把自己喜歡的動物朋友請到這首歌里面吧,想一想你們請的這個小動物會做什么動作,也一起加進去好不好啊?
小班音樂《母鴨帶小鴨》 篇2
1、對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
本次活動選材來源于主題《在農(nóng)場里》,內(nèi)容是孩子最熟悉最有興趣的小動物,在前期的活動開展中,孩子們對動物的叫聲、習性等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這首歌又是一首內(nèi)容短小,旋律歡快,形象生動的歌曲,當孩子積累相關的主題經(jīng)驗后有能力對歌詞進行替換,嘗試仿編歌曲。于是我選擇這首《母鴨帶小鴨》作為仿編的教材,提高孩子的仿編能力,積累音樂經(jīng)驗的遷移能力。
2、對活動設計的思考。
本次活動以農(nóng)場里的動物聯(lián)歡會導入,吸引幼兒的興趣,調(diào)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對各種動物的模仿,可以鞏固孩子對農(nóng)場動物特征的相關經(jīng)驗,為后續(xù)的仿編做知識經(jīng)驗鋪墊。復習環(huán)節(jié),鞏固對歌曲的掌握,同時通過鴨媽 媽和鴨寶寶叫聲的強弱對比,引導幼兒注意演唱歌曲中的強弱,豐富演唱經(jīng)驗。
仿編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通過提問尋找“有叫聲”的動物,讓幼兒理解仿編需要“叫聲”部分的替換,并關注到仿編的對象選擇。接著集體仿編小貓的歌曲,引起幼兒對仿編“動作”部分的關注,通過對圖片的觀察分析,將“爬來爬去”替換的小貓歌里。最后的名稱部分,“母x”幼兒很難理解,于是我用“母鴨”進行提示,讓幼兒進行同位思考,逐步理解動物的媽 媽都可以稱為“母x”。經(jīng)過以上層層遞進地思考,小貓歌仿編成功,極大地鼓舞了幼兒的信心。于是又再次集體仿編又一動物羊的歌。幼兒集體互動之后,親子互動進行仿編,同時有助于家長幫助或檢驗自己孩子的仿編情況。
最后的親子聯(lián)歡會,每對家庭演唱自己所戴動物頭飾的歌,將本次活動推向高潮。體現(xiàn)出的濃濃的親子之情促進了第二條目標體驗親子之間愛的情感目標。
3、對教學的組織的思考
本次活動的教學組織有序,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重點部分突出,促進了目標的達成。鑒于本次活動屬于家長開放活動,我充分利用了“家長”這個有利條件,讓孩子在活動中兩次與家長互動,提高幼兒的大膽表現(xiàn)能力。
導入環(huán)節(jié),我讓孩子扮演小動物,但孩子僅僅是手部動作,可見動作表現(xiàn)經(jīng)驗還比較欠缺。圖片的提供原本是為幼兒提供一些模仿的對象,然而事與愿違,幼兒對圖片的興趣遠大于動作模仿,僅有少部分孩子與我互動,可見課件提供的時機還有待調(diào)整。
復習環(huán)節(jié),我先讓孩子演唱一遍加表演一遍后才提出歌曲的演唱要點,且幼兒第一次看演唱要求圖并不明白,所以演唱的效果打折扣,應該引導幼兒分析演唱要求圖,然后再一起演唱,這樣幼兒帶著要求演唱會效果更好。
仿編環(huán)節(jié),我僅僅讓幼兒說出有叫聲的動物名稱,卻對動物的特征沒有說明,導致孩子在后面的仿編中出現(xiàn)“動作部分”卡殼現(xiàn)象。我借助圖片等為幼兒的仿編提供參照物,但是發(fā)現(xiàn)幼兒根本沒有去關注,后面的仿編成果中動作很單一。我應該在示范仿編時引導幼兒對某個特殊動作的動物進行分析,比如小豬的滾來滾去,小狗的跑來跑去。原本是想給與幼兒自主性,讓幼兒自由探索去仿編,活動實施后,發(fā)現(xiàn)對幼兒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此環(huán)節(jié),我主控性過強,好多都是直接說出,沒有讓孩子仔細分析歌詞的構成,那么如何讓幼兒自己真正理解仿編的要點?還需好好思考。
表現(xiàn)仿編的歌曲時,時間關系,我沒有請曾集體編過的戴小貓小羊頭飾的孩子走到前面與大家分享,可能使他們造成心理上的失落,以后盡量避免。
親子互動表現(xiàn)時,我設想家長當動物媽 媽帶著幼兒一起表演,活動中,第一次互動時,不知道是否家長未到場的原因,部分幼兒晃來晃去,并沒有去與家長互動。也許是我的要求不明確。第二次互動時,各組家庭演唱自己的小動物歌,氣氛活躍,可惜僅僅是家長看到孩子唱,而沒有真正地互動起來,最終親子互動的價值沒能體現(xiàn)。
4、對幼兒的表現(xiàn)的思考
總體來說,可能家長在場的緣故,今天幼兒非常興奮活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常規(guī)。比如坐姿、傾聽、遵守規(guī)則等都比以前有所下降。個別孩子一直不停地回頭看后面尋找自己的家長。
導入環(huán)節(jié),幼兒的動物模仿經(jīng)驗較缺乏,只有手部動作。以后需要在動作的表現(xiàn)和美感和細節(jié)上繼續(xù)努力。
復習歌曲時,幼兒可能對歌曲有點聽覺疲勞,參與的積極性不是很強,有一部分幼兒從頭到尾不開口。
仿編歌曲時,大部分幼兒能積極參與,并對需替換的部分有了一定的了解。自由仿編后表現(xiàn)時,每個幼兒都能大膽走上前表現(xiàn)自己,表現(xiàn)能力非常強,與平時的鍛煉有關。不足的就是傾聽能力有待加強,當部分幼兒表現(xiàn)時,其他幼兒都專注于擺弄自己的頭飾,不能專心傾聽同伴的演唱。可見頭飾的提供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幼兒的傾聽習慣,應該提前讓幼兒熟悉頭飾,消除活動中的新鮮感。
最后親子互動時,每個幼兒都是那么積極主動地去邀請家長一起表演,音樂響起,大家都唱著自己的動物歌,整個現(xiàn)場充滿歡樂溫情。
小班音樂《母鴨帶小鴨》 篇3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母鴨帶小鴨
作者: 來源: 上傳時間:-10-03 22:23:16 關鍵詞: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母鴨,小鴨
活動目標:
1、體驗鴨媽媽對鴨寶寶的愛。
2、用動作表現(xiàn)鴨子走路的基本姿態(tài)。
活動準備:
1、漢字卡片
2、情景場地
3、風、雨、雷電的聲音課間
4、音樂《母鴨帶小鴨》
活動過程:
一、看字卡導入活動
1、出示字卡:媽媽、寶寶、鴨
2、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鴨媽媽和鴨寶寶的故事。
3、講完故事后提問?
聽完了故事小朋友們有什么感受?生活中你生病了,媽媽是怎么照顧你的?如果你是鴨媽媽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么做?
二、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游戲
1、教師扮演鴨媽媽,孩子們扮演鴨寶寶進行游戲活動。
師:小朋友們的想法很好,你們一定想體驗一下,現(xiàn)在老師來當鴨媽媽,小朋友來當鴨寶寶我們來體驗一下。
2、幼兒分組扮演鴨媽媽和鴨寶寶進行游戲。
3、幼兒之間交換角色進行游戲。
三、 放松談話
1、做放松活動
2、同幼兒談話小節(jié)活動。
師:你們當鴨媽媽時有什么體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當鴨寶寶時有什么的體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教師小結:體現(xiàn)了媽媽對寶寶的愛。
四、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制作禮物送給媽媽,并且用語言表達對媽媽的愛。
師:媽媽這么愛寶寶我們應該怎樣愛媽媽呢?
寶寶可以為媽媽做什么呢?我們的手可以為媽媽做什么?嘴巴可以做什么?
小班音樂《母鴨帶小鴨》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反復感受歌曲,能較好地感知音樂形象和主要內(nèi)容。
2.感受和表現(xiàn)小鴨子的愉快心情和有趣形象。
3.激發(fā)幼兒大膽表現(xiàn)的欲望。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室內(nèi)“快樂的小鴨”墻飾布置(表現(xiàn)各種游泳姿勢的小鴨); 池塘邊的情境創(chuàng)設; 小鴨頭飾人手一份;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游戲?qū)?老師扮鴨媽媽,幼兒扮小鴨,在音樂“快樂的小鴨子”聲中一邊做動作一邊進教室。“瞧,這是什么地方啊?今天媽媽真高興,我想為你們唱首好聽的歌曲。”(放錄音)
二.感知欣賞
1。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聽到了什么?
2。聽了歌曲,你感覺怎么樣?
3。引導孩子們邊聽歌曲邊學小鴨拍翅膀狀為歌曲打節(jié)奏。
三。唱唱跳跳
1。一起和“媽媽”唱唱歌。(鼓勵孩子們用好聽的聲音快樂的演唱)
2。小鴨是怎么游泳的呢?
(1)集體聽音樂大膽嘗試。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孩子們聽音樂較合拍地做各種游水動作。
(2)個別孩子示范,教師從旁指點動作要點,規(guī)范孩子動作。
(3) 引導孩子們模仿個別孩子的優(yōu)美姿勢
(4)集體聽音樂再次嘗試 采用“超級變變變”的方式引導孩子們表現(xiàn)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游水動作。 教師用手做照相機,巡回指導,鼓勵能力較弱的孩子大膽表現(xiàn)。
(5)教師組合幼兒動作表現(xiàn)音樂。
(6)引導孩子們自由組合一起“游泳”。鼓勵能力強的孩子帶能力較弱的孩子一起游戲。
四。復習歌曲“歡樂蹦蹦跳”。
小班音樂《母鴨帶小鴨》 篇5
由于上星期的一節(jié)課,我準備不夠充分,上起來感覺不如意,開會時也提到要多準備相應的道具,因此,心里覺得十分疙瘩,心想,以后的課可不能隨便上上,一定要好好準備才行。所以這星期的課,我還是帶回了家,在家里研究了兩天,準備了相關的道具和音樂。 課一開始,小朋友們看到我手中拿著大鴨子和小鴨子頭飾和胸飾時,都很激動,一個個擠到我身邊來看看。我說:“你們別急,等會做游戲時每個人都有。”課程正式開始了,我?guī)稀澳给啞鳖^飾說:“我是鴨媽媽,你們都是我的鴨寶寶,我們來一起學本領吧。”此時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都特別的認真,每個人都緊緊地盯著我,都很期望來做我的“小鴨子”。當我把“小鴨”胸飾發(fā)給孩子們,請他們貼在身上時,他們都非常的高興,馬上把胸飾物貼上,親切地叫我“鴨媽媽”。由于孩子們都把自己當成了我的“鴨寶寶”,所以這節(jié)課他們都很興奮,也很認真。其中一個孩子在游戲過程中不小心把胸飾弄丟了,難過得都要哭出來了。幸好實習老師方老師又拿了一個給他,他才又笑了起來。 這節(jié)游戲課孩子們興致很高,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們在這節(jié)游戲中的快樂。因此,我終于更深刻地理解了張老師所說的“要用各種方法來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小道具對他們竟然有這么大的力量。活動結束后,孩子們還不肯把“鴨寶寶”胸飾拿下來,并且一直親切地叫我“鴨媽媽”,這種“親子情緒”一直延續(xù)到了午睡才淡了下來。聽到他們在課外還在叫“鴨媽媽,你看我表現(xiàn)好嗎?”“鴨媽媽,我們一起做游戲吧。”我真的很高興,很甜蜜。 今天的“鴨媽媽”給我感觸很大,我感覺又更接近孩子們一點了,真的很高興!
小班音樂《母鴨帶小鴨》 篇6
母鴨帶小鴨》這個活動是一節(jié)音樂活動課,歌曲本身并沒有什么難度,歌詞也朗朗上口,所以孩子們的學的很快,不一會兒就都會唱了。
活動開展之前,我在網(wǎng)上找到了《母鴨帶小鴨》的視頻資料,課堂上,我請孩子們觀看了視頻,并請孩子們跟著視頻一起歌唱。視頻的動畫很詼諧幽默,我沒有局限孩子們表演的欲望,請孩子們自由在教室里,隨著音樂進行動作創(chuàng)編,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動作,有些孩子的動作發(fā)展超出了我的預想,活靈活現(xiàn)的表現(xiàn)出了小鴨子走路,舀水的樣子。期間,我請孩子們坐下來稍作休息,我適時的引導孩子們,請孩子仔細聽聽這首歌的歌詞,重點是讓孩子們發(fā)現(xiàn),小鴨子是在媽媽的帶領下去嬉戲的,于是在接下去的律動表演中,孩子們學會了自由組合,不再是自己做自己的動作,有個孩子表演鴨媽媽,其余的孩子表演小鴨子,小鴨子跟在鴨媽媽的身后,學著鴨媽媽的樣子走路,舀水,當然,鴨媽媽也不是一直固定不變的,孩子們會自己商量,你先做鴨媽媽,我再做鴨爸爸,孩子們的在音樂中玩的很快樂,并在無形中,學會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