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語言教案(通用12篇)
托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兒歌的名稱,能較連貫地念兒歌。
2、學習發“是”、“暖”的音。
活動準備
教具:帶粘扣小鞋子一雙
活動過程
1、出示玩具鞋,導入活動。
2、觀看鞋子圖片,為學習兒歌做鋪墊
師:小朋友,真棒!會自己穿鞋子,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了好多鞋子的圖片,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小鞋子有什么特點?
小朋友自由想象,給小朋友充分發揮的機會,先不要給孩子加要求。孩子說完后給孩子加上條件:他們長的像什么?
師:小鞋子像不像小腳丫的,小房子啊!小腳丫就住在里面,里面暖暖的,熱呼呼的。
3、帶領幼兒學念兒歌,并幫助幼兒發“是”、“暖”的音。
(1)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兒歌《小鞋子》,帶領幼兒學習兒歌,重點講解“是”“暖”的發音,讓幼兒注意老師朗讀時的口型。
(2)請幼兒嘗試說出兒歌。
托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星期的順序。
2、學習“星期”童謠,會說“星期一、星期二……”。
活動準備:
日歷、筆。一些體育項目的圖案。
活動過程:
1、 教幼兒念兒歌。(出示體育項目圖案)。
2、 幼兒分組朗誦兒歌。
3、 等幼兒熟悉兒歌后,拿出日歷,告訴幼兒這是昨天的日歷,昨天是星期幾。
4、 問幼兒:“過了一天,今天應該是星期幾了呢?”請幼兒猜測一下。
5、 請幼兒來撕日歷,看看今天是星期幾。
6、 問幼兒:“今天星期二,那么再過一天,也就是明天,應該是星期幾?
7、 請幼兒猜一猜,并翻一翻明天的日歷,看大家猜的對不對。
8、 打開我的數學第27頁仿編兒歌,請幼兒操作
看看星期幾
星期一,看射擊。
星期二,看游泳。
星期三,看跨欄。
星期四,看體操。
星期五,看跑步。
星期六,看足球。
星期日,看舉重。
托班語言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紅綠燈》這首兒歌只有四句,語言直白,通過直觀的圖片引導來幫助幼兒學習兒歌,學起來比較容易。孩子們經常能在馬路上看到汽車和紅綠燈,而托班孩子的語言能力有限,通過本次活動,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豐富詞句,還可以讓孩子從小了解并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目標:
1. 理解兒歌《紅綠燈》。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
2. 能有節奏地念兒歌,初步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活動準備:布置場景(小動物的家)、塑料方向盤每人一個、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聽音樂開汽車入場。
二、教師在游戲中引導幼兒學習兒歌《紅綠燈》
1.根據兒歌內容提問:
(1)剛才我們是怎么進來的?(開小汽車)
(2)小汽車發出的聲音是怎么樣的?
(3)是誰在當司機啊?是小朋友自己當司機,我們說:“我來當司機。”
2、途中碰到“紅綠燈”,提問:看到紅燈我們應該怎么樣?(紅燈停)變成綠燈了,我們才可以怎么樣?(綠燈開)
3、游戲:“到小動物家去”。教師帶領幼兒去小動物家,邊開車邊學習兒歌,并邀請小動物上車。游戲可反復進行。
4、教師發給每個幼兒一個方向盤,鼓勵幼兒自己邊開車邊念兒歌。
三、教師帶幼兒聽音樂邊念兒歌邊開車出活動室。
附兒歌:紅綠燈
小汽車,嘀嘀嘀,我來當司機。
紅燈停,綠燈開,真呀真開心。
托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喜愛春色。
2、嘗試有感情的朗誦古詩《春曉》。
活動準備:
畫有古詩中景象的圖片一幅,多媒體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出話題
1、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2、對了,春天到了,那你們有沒有和爸爸媽媽出去游玩的時候,發現春天帶來的變化呢?
(幼兒自由回答)
二、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副畫,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看看圖片上有什么?
2、地上和河里的花瓣是怎么來的呢?它怎么會落下來的啊?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回答。
教師小結:這是因為,在春天的一個晚上,下了一場雨,到了早晨的時候,樹上的很多花瓣就飄落了下來。當時呢,就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詩人,看到了這些景象,他就寫下了這樣兩句詩: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請幼兒一起跟教師跟讀兩遍。
3、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詩,讓我們來聽聽看這首詩到底是怎么寫的。(教師播放課件)
三、教師朗誦,并幫助幼兒理解古詩
1、 小朋友們現在知道,這首詩題目叫什么嗎?(春曉)
2、教師講解詩的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覺就天亮了,當詩人醒來后,聽到了外面都是小鳥的叫聲。詩人想:昨天又是風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來。于是他就想到要寫一首詩,古人寫詩常常能用短短幾句話就能把一件事說清楚。
3、下面請小朋友們聽老師來讀一遍。教師朗誦第一遍。
4、教師朗誦第二遍,幼兒邊看圖片,邊聯想詩人所寫的景象。
四、幼兒學習朗誦
1、教師帶領幼兒朗誦古詩2遍。
2、幼兒采用多種形式朗誦詩3—4遍(如分組朗誦等)。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把在家學會的古詩朗誦給大家聽,鼓勵幼兒相互學習,并要求幼兒回家后把今天學的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在家還可以學一些古詩。
托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梨子、蘋果等水果的顏色,初步嘗試根據圖譜學念兒歌。
2、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梨子、蘋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圖片(正面沒涂色,反面涂有顏色)。
2、水果掛飾(梨子、蘋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老鼠導入
“今天呀,小老鼠還帶了幾位水果寶寶來做客。你們猜猜都有誰呢?好,現在就請它們出來和大家見見面。”
1、教師逐一出示蘋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圖片(沒涂顏色的一面),并引導幼兒說出是什么水果。
2、“仔細看看,它們有顏色嗎?”(沒有)
3、請幼兒說說蘋果是什么顏色的,說對了,老師則將圖片翻過來,即紅紅的蘋果。
4、用同樣的方法,請幼兒說說其它水果的顏色,如說對了,老師則將該水果的圖片翻過來,即黃梨子、紫葡萄、綠西瓜。
5、教師小結:邊告訴幼兒紅紅的蘋果,黃黃的梨子,綠綠的西瓜,紫紫的葡萄都是水果邊出示水果文字。
二、學念兒歌《水果歌》
接下來,小老鼠還帶來了幾道小難題想請大家幫幫忙,我們一起先來看看小老鼠的第一道小難題。
1、學念蘋果。
引導幼兒看圖譜引導幼兒說:什么水果紅紅的?(請幼兒回答,互動)啟發幼兒編第二句:蘋果蘋果紅紅的。
2、學念梨子。
3、(幼兒看圖譜教師引導幼兒說:什么水果黃黃的?(啟發幼兒說出“梨子梨子黃黃的。”
3、學念葡萄。
請一能力強的幼兒編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再由大家編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紫的。
4、請幼兒把剛才編的兒歌連起來念一遍。
什么水果紅紅的?蘋果蘋果紅紅的。什么水果黃黃的?梨子梨子黃黃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5、“小朋友們編的兒歌真好聽。現在我們再給西瓜編。誰會把兩句一下子編出來?”
6、請幼兒模仿前面的句式編出:什么水果綠綠的?西瓜西瓜綠綠的。
7、請幼兒試著把編的兒歌連起來念一遍。
三、游戲:水果歌。
分角色,聽到相應的角色的幼兒起身應答。
四、鼓勵幼兒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編進兒歌,并念給爸爸媽媽聽。
附兒歌:水果歌
什么水果紅紅的?
蘋果蘋果紅紅的。
什么水果黃黃的?
梨子梨子黃黃的。
什么水果紫紫的?
葡萄葡萄紫紫的。
什么水果綠綠的?
西瓜西瓜綠綠的。
托班語言教案:小手小腳
活動目標:
1、在聽兒歌及跟做動作的過程中,理解“搓、捏、撓、敲”的意思。
2、嘗試用完整的語言進行大膽地表述。
3、對小手游戲感興趣。
活動準備:
小手能干的照片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
2、小手的本領
剛才我們用什么做游戲了?你覺得小手能干嗎?你的小手有什么本領?(吃飯、玩游戲、穿衣服、穿鞋子、用剪刀)
總結:你們的小手真能干,會用勺子,會穿褲子,會穿衣服,會穿鞋子,會畫畫,會用剪刀,還會做游戲。等我們小朋友再長大一些,小手會做更多的事情的。
3、小手游戲
下面,我們再用小手玩個游戲。請你按我的要求去做,如果我說“小手小手拍拍”,小朋友們就要拍拍手,看看誰的小手最能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敲一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搓一搓。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捏一捏。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撓一撓。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藏一藏。
3.引出游戲“找小手”:可愛的小手全都不見了!現在我的大手要來找你們的小手,大手一摸到小手,小手就趕快放到腿上,好嗎?
4.教師悄悄地走到幼兒的身后,用手摸或握每一個幼兒的手,提醒他們盡快把手放在腿上,并請他們說說自己的小手藏在哪里了。
5.游戲反復進行。
托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游戲活動。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
活動準備:
1、小貓、小狗、小羊、小白兔,小鴨子的頭飾若干個。
3、小魚、骨頭、小草、蘿卜,蟲子的圖案若干個。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動物頭飾,帶領幼兒學做動物的樣子。
我是小花貓,喵喵喵(小狗,小羊,小猴)教師帶領幼兒跑一跑,跳一跳)
2、教師引導幼兒幫小動物找食物。
小動物們肚子餓了,我們來幫小動物找東西吃好嗎?小花貓要找什么食物呢?小狗呢……
3、邊找食物邊念兒歌:
小花貓喵喵喵,抓到老鼠喵喵喵。
小花狗汪汪汪,肯肯骨頭汪汪汪。
小鴨子嘎嘎嘎,吃到小蟲嘎嘎嘎。
小綿羊咩咩咩,來吃小草咩咩咩。
小白兔蹦蹦跳,拔起蘿卜跳跳跳。
4、教師給幼兒帶上頭飾,讓小朋友們扮演小動物找食物。
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找食物。
5、活動反復進行,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動物找食物的了解。
6、教師鼓勵幼兒找對了食物。
教師小結:
謝謝小朋友幫小動物們找到了食物,你們真棒!
托班語言活動:小鴨找媽媽
[設計意圖]
小小班的孩子年齡小,他們離開朝夕相伴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到陌生的環境——幼兒園,不免有焦慮、想媽媽、不安的情緒,要穩定幼兒的情緒,最好的途徑之一是讓幼兒擁有自己的朋友(媽媽)。因[活動準備]:此,我設計“小鴨找媽媽”的活動,期望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懂得有朋友是快樂的,體驗不離開大家和大家在一起玩的喜悅心情。
托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能夠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并積極與他人交流
活動準備:
紅心卡磁帶活動室布置懸掛紅心卡的細繩
活動過程:
一、交流、回顧“媽媽愛我”的故事
上次活動的時候,我們進行了“媽媽愛我”的活動,我們都知道了媽媽非常的愛我們,在她們的關心下,我們一天天的長大,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媽媽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上次活動中,我們還和媽媽一起制作了紅心卡,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分組交流,要求幼兒將事情基本上講清楚。
2、展示幼兒的紅心卡,請幾個幼兒講述自己的故事,要求幼兒聲音洪亮,有感情。
3、教師講述自己和媽媽的一件感人的事情,引起幼兒共鳴。
二、討論、表達“我愛媽媽”的想法
“老師講了自己的媽媽的故事,還聽了小朋友講的媽媽的故事,老師非常地感動,我們的媽媽為了我們能夠健康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很多,那我們應該怎么做來報答我們的媽媽呢?”
1、請幼兒大膽想象,說出自己愛媽媽的想法,要求說話要完整。
2、結合幼兒年齡小的實際情況,討論:我們現在能為媽媽做點什么去回報媽媽?
3、根據幼兒在園的實際情況,請幼兒說出自己在幼兒園怎么樣做,才能讓媽媽放心,開心。
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在幼兒園好好吃飯、和小朋友友好相處、認真完成各項活動……,都是對媽媽的愛。
三、書面記錄,制作“我愛媽媽”的紅心卡,并展示交流自己的紀錄。
“我們講了很多的愛媽媽的想法,小朋友就要按照自己說的去做,這樣媽媽一定會很開心,快樂的。現在我們把自己的想法畫在紅心卡上,告訴媽媽和其他的小朋友,讓我們大家共同學習,共同為媽媽獻上一份愛心。”
1、請幼兒將自己愛媽媽的想法用圖文并茂的方法記錄在紅心卡的背面。
2、請先完成的幼兒把自己記錄的內容講給客人老師聽。
3、幼兒完成后,請幼兒交流自己的記錄,引導講述的幼兒要聲音洪亮,其他的幼兒要認真地傾聽。
4、教師講述自己愛媽媽的想法,同時告訴幼兒老師也會像媽媽一樣的愛他們,引導幼兒知道,我們不僅媽媽愛我們,還有很多的都對我們付出了很多的愛,我們小朋友不僅要愛媽媽,還有很多人需要我們去愛他們,這樣,我們就會有一個美好的世界。
四、小結、延伸
幼兒在《讓愛住我家》的音樂中,幼兒懸掛紅心卡,并且互相交流自己愛媽媽的想法。
托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培養學會認真傾聽。
2、鼓勵幼兒大膽地跟學說故事。
活動準備:塑封的各種故事人物。
活動過程:
一、音樂歌曲導入。
1、出示小白兔頭飾。
師:小朋友們,上次我們給小白兔做了好吃的胡蘿卜,瞧,今天它又來了,我們一起唱歌給它聽,好嗎?(小白兔來來來,大家一起來,跳、跳、跳跳跳。)
2、幼兒跟老師一起來唱。
二、講述故事。
1、師:你們看,今天小白兔還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是誰呢?(出示:松鼠媽媽)
2、我們也來給它唱首歌好嗎?(小松鼠來來來,大家一起來,跳、跳、跳跳跳。)
3、今天,松鼠媽媽還帶來了三個松鼠寶寶呢!她們今天要去看他們的奶奶,松鼠媽媽怕太陽曬著她們,給了她們每人一把傘。穿紅裙子的小松鼠,舉著小紅傘。穿藍裙子的小松鼠,舉著小藍傘。穿黃裙子的小松鼠,舉著小黃傘。三只小松鼠唱著歌,向奶奶家走去。可是她們怎么也沒想到,她們會被風吹上天,可她們更沒有想到她們會剛巧落在了松鼠奶奶住的那棵樹上。松鼠奶奶怎么也沒想到,她住的樹上會“開出”三朵美麗的“小花”會是她的三個孫女!
4、(出示)
師:剛才老師講的故事就在這本書里,現在我們一起來看著書,聽聽這個故事,好嗎?
5、講故事。
三、給幼兒講故事。
1、老師這還給你們準備了好多好看的書,想看嗎?
2、教幼兒正確的看書姿勢。
3、幼兒取書,并請家長和幼兒看書。
4、請2到3對家長來給大家講故事。
四、教師小結。
托班語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老師組織情景表演,幼兒能對此產生興趣并且積極參加。在游戲活動中,學會自我保護。學說:“你不推,我不擠”,“一個跟著一個走”。
[活動準備]
1.山洞、獨木橋、小河、小兔頭飾、布制蘿卜。
2.音樂磁帶(錄有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游戲激趣,談話導入
1.師:“孩子們,今天天氣真好,媽媽要帶你們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拔蘿卜,你們高興嗎?”
2.師:“咱們去拔蘿卜的時候,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一定要注意安全,要緊緊跟著媽媽,千萬不要離開大家。”
二、進程部分:設置情境,多次感知
1.過山洞。(放音樂)教師帶幼兒上路,遇到山洞,提問:山洞洞口很窄,如果擠在一起鉆會發生危險怎樣才能又快又安全的鉆過山洞?
學說短句:你不推,我不擠,一個跟著一個走。
2.過小橋。
安全鉆過山洞后,來到小橋跟前。
師:“有這么多小兔寶寶要過小橋,咱們怎樣才能安全的過橋?”
學說短句:你不推,我不擠,一個跟著一個走。
3.拔蘿卜。
最后來到“蘿卜地”拔蘿卜。
提問:“蘿卜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拔蘿卜時要注意什么?
學說短句:你不推,我不擠,一個挨著一個拔。
4.聽:小兔本領大。“拔完蘿卜,你們一定累了,現在咱們一邊拔蘿卜一邊聽。”幼兒安靜聽教師講故事《小兔本領大》。
三、結束部分:快樂體驗,鞏固行為。
在音樂聲中,幼兒模仿小兔動作“你不推,我不擠,一個挨著一個”出活動室。
托班語言教案 篇10
一、教學活動設計思路
現今社會,獨生子女的數量越來越多,隨著環境和家庭教育的變化,孩子得到了長輩們的百般疼愛,他們的無理要求總會得到家長的認可,導致現在的孩子養成了自私、孤僻、霸道、不合群等種種不良行為。無論在家里或是在外面,孩子們的交往能力也明顯降低。這樣的狀況如果一直延續下去,就會直接影響孩子將來的社交能力和所從事的事業。就拿本班幼兒來說吧,有幾個孩子就非常的內向,整天一個人坐著,當然就沒有朋友了;有的孩子比較霸道,經常動不動就打小朋友,也沒有孩子跟他一起玩。沒有了朋友,就會使孩子的童年失去了光彩,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有豐富的童年生活,交到更多的朋友,于是我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讓幼兒在欣賞故事中,了解一個人的寂寞無助,懂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在游戲中嘗試與同伴一起玩,并樂意接受同伴,體驗與同伴一起玩耍的快樂。
活動目標定為三點:
1、能安靜的聽故事,懂得和大家一起玩很快樂。
2、學說短句:“寶寶,我和你一起玩。”、“大家一起玩,真開心。”
3、體驗參與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玩具小狗、布娃娃、小猴。
2、布置寶寶一個人在家的情境。請中班一名幼兒來扮演“寶寶”的角色。
3、錄音機,歌曲磁帶《朋友,你好!》
活動過程分五部分,包含語言、社會、音樂等多領域的內容,這種教學整合活動,符合現今教學整改新模式。活動的第一部分是引題,我請出撅著嘴的中班幼兒,來扮演“寶寶”角色,引起幼兒的興趣。提問:“這是誰?寶寶怎么了?為什么不開心?”這種直接導入式提問,符合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一看到該幼兒的噘嘴表情,馬上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性和注意力,并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和猜測。第二部分是結合實物玩具的演示,讓幼兒自由猜測發言后,再以動物角色的講述,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容,初步懂得沒有同伴一起玩的痛苦,嘗試著想辦法怎樣幫助寶寶解除痛苦,并學說短句:“寶寶,我和你一起玩。”為下一個環節的展開奠定了基礎。當然,第三部分就是理解故事內容了,教師邊講述邊跟中班幼兒表演故事情境,這種既形象又逼真的展示方式,符合托班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能力。不僅給以幼兒完整欣賞的滿足,而且還大大提高了幼兒的理解能力。
托班語言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托班的孩子年齡小,他們離開朝夕相伴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到陌生的環境——幼兒園,不免有焦慮、不安的情緒,家長也反映孩子回家常說小朋友不跟他玩。要穩定幼兒的情緒,最好的途徑之一是讓幼兒擁有自己的朋友。因此,我設計《花尾巴》的活動,期望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懂得有朋友是快樂的,體驗到有朋友的喜悅心情。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懂得有朋友是快樂的。
2.初步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初步知道朋友之間要和睦相處。
活動重點:
初步懂得有朋友是快樂的。
活動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花尾巴》vcd一盤 、電視機 dvd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畫面一
1.有一只在哭泣的花尾巴咪咪。
2.老師:“它是誰?”(花尾巴、小貓咪咪)
3.老師:“花尾巴咪咪怎么啦?”(花尾巴不到爸爸媽媽了、花尾巴沒有媽媽、沒人跟花尾巴玩、花尾巴找不到朋友……)
二、導入畫面二
1.花尾巴一路在找朋友,一直找不到朋友。
2.老師:“花尾巴為什么找不到朋友?”(因為花尾巴不乖、花尾巴愛哭,不勇敢,我沒有哭、花尾巴打人就沒有朋友,不是好寶寶……)
三、導入畫面三
1.有一群小動物在草地上玩,花尾巴看見了,高興得跳起來,它們向走向花尾巴,和花尾巴一起游戲,花尾巴的臉上露出了歡快的笑臉。
2.老師:“花尾巴高興的笑了,花尾巴為什么笑了”( 花尾巴找到了朋友、花尾巴有好朋友心里不難受了。)
四、自由交流
老師:你和誰是好朋友?
五、小結
1.老師:“幼兒園的朋友多,幼兒園有許多小朋友,還有老師這個大朋友,只有到幼兒園,才有許多朋友玩,玩起來可快樂了。”
2.老師:“請小朋友找自己喜歡的朋友拉拉手,相互擁抱。”(讓幼兒體驗有朋友的快樂。
3.老師:“與好朋友抱一抱,心里高興嗎。”(高興)
4.老師:“讓我們天天上幼兒園,天天跟好朋友玩,好嗎。”(好)
課后反思:
這節課我以情境導入的方式先引起幼兒的興趣,接著再引導幼兒站在自己角度來理解故事中主人翁的心情、情感。托班的幼兒剛剛離開爸爸、媽媽進入幼兒園,剛擺脫了離別焦慮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以他們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故事中主人翁的情感。
托班語言教案 篇12
幼兒園托班語言教案:我的小手小腳
活動目標
1.在聽兒歌及跟做動作的過程中,理解“搓、捏、撓、敲”的意思。
2.嘗試用完整的語言進行大膽地表述。
3.對小手游戲感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能干的小手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
教師帶領幼兒玩手指游戲。
二、小手的本領
1、.教師:剛才我們用什么做游戲了?
你覺得小手能干嗎?
你的小手有什么本領?(吃飯、玩游戲、穿衣服、穿鞋子、用剪刀)
2、小結:你們的小手真能干,會用勺子,會穿褲子,會穿衣服,會穿鞋子,
會畫畫,會用剪刀,還會做游戲。等我們小朋友再長大一些,小手會做更多的事情的。
三、小手拍拍
教師:我們再用小手玩個游戲。
請你按我的要求去做,如果我說“小手小手拍拍”,小朋友們就要拍拍手,看看誰的小手最能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敲一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搓一搓。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捏一捏。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撓一撓。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藏一藏。
四、游戲:找小手
教師:可愛的小手全都不見了!現在我的大手要來找你們的'小手,
大手一摸到小手,小手就趕快放到腿上,好嗎?
五、教師悄悄地走到幼兒的身后,用手摸或握每一個幼兒的手,
提醒他們盡快把手放在腿上,并請他們說說自己的小手藏在哪里了。
六、游戲反復進行,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