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小故事:他敢說話了
我的首要任務是讓所有的小朋友不再笑話他,不再學他。在周五下午,我事先約好了大二班的老師來邀請瑞瑞去他們班參加生日派對。這時,班里只剩下其他孩子,我請孩子們進行情景表演“如果我說話不連貫別人笑我怎么辦”,讓孩子們換位思考,理解瑞瑞,從而不再嘲笑他。情景表演后,孩子們體會到了被人嘲笑的心情,紛紛說“如果別人笑我,我會很難過”,并說“以后再也不笑瑞瑞了”。當瑞瑞興致勃勃地回到班內,孩子們一齊圍上來問:“瑞瑞,生日派對好玩嗎?”“好—好—玩。”“有什么好玩的?”“有—大—大—大蛋糕!”“瑞瑞,如果我也能參加多好啊!”孩子們用羨慕的眼光看著瑞瑞,再也沒有人笑話他,也沒有人學他說話,瑞瑞第一次沒有因為說話不連貫而發窘。
流利地說出“老師好”
為了減輕瑞瑞的心理壓力,平時和瑞瑞說話時我總是很慢慢,并提醒他的媽媽和他說話時也要放慢語速,在孩子說不出來時“不急不催少關注”。以前早晨入園時,瑞瑞的媽媽總是很著急地說:“快!快!快問老師好!”我知道這樣會使瑞瑞很緊張,說話更加斷斷續續,便和他媽媽作了溝通,請她不要催促孩子,不要故意提醒他向老師問好,以減輕他的心理負擔。而我每次都是蹲下來慢慢地說:“瑞瑞,早上好,你今天真帥!”“瑞瑞,今天你來得真早,祝你早晨快樂,你的新鞋子真漂亮!”……剛開始,他并不問“老師好”,他媽媽就有一點著急,我就一個勁地給她使眼色,淡化她對孩子的關注。慢慢地,當我再問“瑞瑞好”時,他能很流利地說出“老師好”。現在,他已能主動地問“老師好”了。因為當沒有人過度關注他說得好不好,也沒有人逼他說時,問好就不再是說話,而是他和老師的一種自然的交流,這時孩子沉浸在自然交談的氣氛中,沒有心理負擔,心情放松,說話自然就流利了。
玩玩游戲說說話
我還利用老游戲設計了幾款新游戲,如“送信”“開火車”“小鳥小鳥快快飛”“小兔小兔快快跳等”,伴著簡單、朗朗上口的句子利用自由活動時間進行。因為除了心情放松,讓瑞瑞多練習說話也很重要。所以每次游戲前我都會事先約好幾個小朋友專門叫瑞瑞上來,增加他在眾人面前說話的機會。在這種輕松的游戲中,瑞瑞能說得很連貫、很流利,更重要的是慢慢地他敢于在眾人面前說話了。
說話前先唱首歌
日本“育兒之神”內藤壽七郎提倡的矯治口吃的方法是讓孩子在說話前先唱歌,即當孩子說話結巴時,就先唱一首他最熟悉的歌,我也積極了借用了這種方式。我了解到瑞瑞最喜歡的歌是《世上只有媽媽好》,他有時結巴時我就說:“來呀,讓我們先唱那首歌”。于是我倆就一起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唱完以后,我再親切地問他剛才想要說什么,結果這時瑞瑞說話流利多了。這一方法為瑞瑞創造了一個從無意識地使用語言到有意識地運用語言交流過渡的機會。當瑞瑞第一次在有意識的交流中不口吃時,我朝他豎起了大拇指:“寶貝,你說得真好!”我看到他的眼里閃出了一絲喜悅的光芒。經過多次練習,瑞瑞和我交談時已經較為流利了。
為大家背一首詩
集體活動外的空閑時間,我讓瑞瑞和同伴多聽多學聲音優美、表達流暢、內容適合的兒歌、古詩等。聽熟后,先讓瑞瑞跟著同伴一起講,一起念,一起背,經過反復練習,確信瑞瑞能獨立背誦后再請他單獨背誦。因為有研究證明,許多口吃者同別人一起朗誦時并不結巴,因為集體朗誦緩解了他們的心理壓力。一次,瑞瑞很流利地背誦了《詠鵝》,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大大增強了他的自信心,他紅撲撲的臉上神采飛揚的表情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