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活動:水中撈球
健康活動設計思路:水中撈球
【設計思路】《水中撈球》這一游戲一開始就激起了中班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欲望,是培養幼兒創新思維能力
,激起幼兒動手操作,體驗創新思維樂趣的良好載體。孩子本身對玻璃球的玩法就非常熟悉,既可以傳統的
彈玻璃球,又可以按顏色分類……而把又圓又滑的玻璃球放入水中,再想辦法從水中撈上來,而且手不能濕
,這一新玩法更激起了孩子的挑戰欲望,中班下學期的幼兒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判斷能力和與同伴合作的技巧
。教育活動的開展以游戲貫穿整個過程,動靜結合,個體與小組結,符合在游戲中學習的精神和中班幼兒的
年齡特點,活動中體現出創新思維的多種方法:發散思維活動,嘗試水中撈球,操作活動等,培養幼兒遇事
善于創新思考的好習慣,從而為今后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其自
主性,并獲得了自我認知、身體運動、語言、思維、想象力等方面的相關發展。
以下是具體設計思路與設計意圖:
1.律動導入:做律動《洗衣歌》,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引出水。水可以用來干什么?知道水的重要性,水要
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請小朋友閉上眼睛,然后教師把玻璃球放入水中,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2.發散思維活動:讓幼兒想想并說一說會用什么方法撈起水中的球,教師可以幫幼兒數著一共想出多少辦法
,以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嘗試用多種撈球工具撈球:孩子活潑好動,讓他們長時間坐著,肯定不會有很大的收獲,只有動靜結合才
能讓活動效果最好。通過幼兒在第2環節活動經驗的基礎上,再利用教師提供的工具嘗試并感受水中撈球的樂
趣,對自己想出的辦法進一步得到驗證是幼兒最大的快樂。
4.障礙物撈球:在水盆中加入桃核、泡沫等障礙物,增加撈球難度,利用提供的工具想辦法撈起水中的球,
但一定要注意:要輕撈輕放,不要把水和球灑在地上,手不能濕,不能用手去拿玻璃球。通過操作,讓幼兒
說一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撈球的?
5.多人合作撈球:幼兒通過自行分工,與同伴合作撈球,并將球運到指定位置,游戲規則同上,一定時間內
撈球最多的組獲勝。
6.啟發引導幼兒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盆中的水?讓幼兒懂得節約用水,與游戲導入“水還能用來干什么?”
相互應。
【活動目標】
1.體驗水中撈球的樂趣。
2.養成遇事善于創新思考的好習慣。
3.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進行動手操作和創新。
【活動準備】
水盆、鑷子、筷子、布頭、磁鐵、勺子、廢舊奶盒、塑料袋、漏勺、泡沫、吸管、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1.熱身導入活動:隨音樂《洗衣歌》做律動進入活動室。
“剛才小朋友衣服都洗干凈了嗎?小手洗干凈了嗎?是用什么洗的?那你知道水還能用來干什么嗎?(洗澡
、解渴、澆花等)”
師小結:水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水。
2.讓幼兒通過多想多說撈球的方法,發散其思維。
“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水和小朋友們玩游戲,在水中加入球,激發幼兒的探索愿望和興趣。誰能幫老師想
一想用什么辦法才能撈起水中的球呢?”讓部分幼兒上前操作,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