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活動:可愛的家
教師:小區里的房子多了,人也多了,空氣不新鮮了,趕快種上樹讓空氣更新鮮,這樣大家住在一起才會健康,才會快樂。
三、創作表現
教師:原來漢字中的“人”、“口”字可以變變變,變出一幢漂亮的房子。我們也來動手畫一畫有人字和扣子的房子好嗎?好,現在輕輕的搬起你的小椅子,一起來動手吧。
幼兒創作,重點指導:
四、分享交流
教師:看看哪幢房子最特別?(觀察不一樣的房子,或者哪些房子沒有穿好衣服。)三:專家點評:
1、對目標進行了一些修改,使得活動活動環節與目標的銜接上進行了更貼切。
2、活動的難點突顯不夠,難點抓出來,然后在活動的各個環節給予重點突顯。如衣服是怎樣穿的?
3、活動的最后評價環節沒發揮好它的作用,需要有選擇重點地進行評析。
四、自我反思:
通過高老師的指導,對活動的各個環節給予了建議及修改:
1)初稿時,制定了這樣的一個目標,目標就是活動的方向,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為目標在服務。但在活動中,我主要還是運用了一些看看、說說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在這個過程中知道通過利用“人”“口”字的組合可以勾畫出不同的房子。因此高老師在聽評活動后,基于的修改,使得目標與環節更緊扣。
2)活動的難點突顯不夠。因為通過漢字組合勾畫立體的房子對中班剛上來的幼兒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活動中要把難點抓出來,然后在活動的各個環節給予重點突顯。如衣服是怎樣穿的?通過老師說、幼兒說、反復說讓幼兒在頭腦中有一個牢固的印象。
3)作為青年教師,對活動中情緒的帶動作用做的還不夠,缺少些激情,顯得活動的各個環節都平平,沒有高潮起伏地層次感,需要在這方面做些改變。
4)美術活動中,免不了要教師的示范,因此教師范例的規范性很重要,這次活動我就犯了這個錯誤,在以后的活動中,知道了避免再有這樣的不規范。
5)講評環節是活動的最后環節,往往我們不夠引起重視而草草了事,也因此在講評環節不善于抓住評析重點。在這個活動的講評環節,我只是關注了幼兒畫面中的結構、布局。而高老師一針見血就把一名幼兒作品中存在的問題抓出來進行一起討論(這名幼兒只畫出了平面的房子)——沒有給房子穿好衣服。發現問題、共同修改問題,又把活動中的重點和難點鞏固了一遍。
通過高老師的聽課、評課活動,我也有了更多的感悟,以前自己去聽別人課的時候,只知道把教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提問給記下來,但關鍵的如何去評價一堂課的好壞沒有一個理論上的標準。現在略有所知:1、看活動時,要先看活動目標及在環節中的達成度。2、看孩子活動時的行為表現。3、看活動中的環節、結構,重難點有沒有突顯與解決。4、時間的分配比例也很重要,要把握好一堂課的時間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