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活動:小寶寶睡著了
設計意圖
開學初的一天中午,潘盈熙翻來覆去無法入睡。我走過去問:“怎么還不睡?”“老師,我睡不著。在家都是媽媽一邊拍著我、一邊哼著歌曲哄我睡覺的。”潘盈熙小聲地說。
許多孩子像潘盈熙一樣在家都是在媽媽哼唱的搖籃曲歌聲中入睡的,而孩子們在娃娃家時,也喜歡模仿媽媽邊哼唱邊拍哄寶寶睡覺的樣子。因此我想利用這一點,引導幼兒欣賞不同的搖籃曲,體驗曲調優美的搖籃曲所帶來的安靜、祥和、溫馨的氛圍,并將搖籃曲運用于午睡環節,讓幼兒在搖籃曲的音樂聲中安寧地進入夢鄉,養成盡快入睡的習慣。 那么,如何讓幼兒體驗曲調優美、恬靜、祥和的搖籃曲呢?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途徑,把著眼點放在“情感”和“審美”上。為此,我設置了與搖籃曲所體現的氛圍相吻合的情感,充分發揮情境的感染作用和語言指導功能,讓孩子們調動多種感官,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下學習搖籃曲,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目標:
1、感受三拍子的節奏,體會搖籃曲安靜、祥和、溫馨的意境和氛圍。
2、學習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準備:
1、嬰兒的啼哭聲錄音,小慶(水果籃做成)和娃娃若干個,一塊大地毯,電腦以及自制的與歌曲內容有關的ppt(如圖)。
2、男孩和女孩結對盤腿坐在地毯上,面前放一張小床,小床上睡著一個布娃娃,教師面前也如此。
過程:
一、在游戲情景中產生學習的欲望
1、情景導入 師:我是媽媽,(手指面前小床上的布娃娃)這是我的寶寶。 師:(放嬰兒的啼哭聲錄音)我的寶寶怎么哭了?你們知道原因嗎? 師:(俯下頭貼近布娃娃)哦,媽媽知道你想睡覺了。不哭,媽媽給你唱歌,哄你睡覺。
2、清唱《小寶寶睡著了》。 (教師慈愛地清唱搖籃曲,邊唱邊根據節奏輕拍娃娃,并播放寶寶哭聲漸弱的伴奏。) 師:(手指輕壓嘴唇,輕聲地說)我的寶寶睡著了。我剛才是怎么把寶寶哄睡的? 師:對,老師是唱歌,那么,除了唱歌,老師還怎么做? 二、學習歌曲,感受三拍子的節奏
1、引導幼兒學習拍哄寶寶的動作,感受三拍子的節奏。 師:老師是怎么拍寶寶的? (幼兒示范后,教師講述,一開始手抬得高,后面手抬得低;一開始拍得重,后面拍得輕。) 師: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怎么拍寶寶。(教師邊數三拍子節拍,邊帶幼兒一起學拍。)
2、引導幼兒觀看對比圖學習、記憶歌詞。 師:剛才老師唱的這首搖籃曲名叫《小寶寶睡著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搖籃曲里唱了些什么。 師:(出示第一幅圖)這上面有誰?它在干什么? 師:輕輕告訴你旁邊的小朋友“星星睡了”。 (教師引導幼兒依次觀察圖片并學習歌詞。) 師:讓我們看著圖把歌詞從頭到尾說一遍。
3、完整范唱,引導幼兒體會歌曲安靜、祥和的意境和氛圍。
4、幼兒唱歌曲。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優美的搖籃曲。(唱兩遍,邊唱邊按三拍子節奏輕拍。) 師:我們在唱搖籃曲時跟唱其他歌曲有什么不一樣? (唱得輕,特別是最后一句唱得很輕。) 師:對,為什么這首歌曲要輕輕地唱,而且最后一句要唱得更輕一點呢? (因為怕吵醒寶寶。/因為星星、月亮睡著了,不能吵醒它們。/聲音太響,寶寶會睡不著,等等。) 師:說得真好。那就讓我們再輕輕地來唱一遍歌曲,特別要把最后一句唱得輕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