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活動:爺爺的小樹林
活動目標:1.通過欣賞音樂,能夠嘗試辨識音樂中反復出現的樂句,運用肢體動作加以表現。
2.喜歡音樂活動,并樂意大膽表現。
活動準備:
ppt(音樂、7副背景圖)、黑板、兩色粉筆(畫圖譜)人手一條絲巾。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感知體驗
1.提問:這是誰呀?(爺爺ppt1)春天里爺爺在山上種了一片小樹林,(瞧這就是爺爺的小樹林ppt2)秋天到了,爺爺要上山去看看他的小樹林有沒有結出水果來,爺爺可是個愛唱歌的老人哦,他經常一邊哼著歌一邊去上山的,聽,爺爺唱了什么歌呢?
2.多形式的感受旋律與節奏
◆第一遍欣賞,初步感知旋律
提問:這首歌好聽嗎,爺爺唱的歌里面有一句很有趣的歌詞,你們聽出來了嗎?是不是“咿呀咿呀喲”,我們一起來說說看。伸出你的小手來幫忙“咿呀咿呀喲”。
◆第二遍欣賞,加深旋律、引入節奏
瞧!爺爺已經爬過了小山坡(ppt3),我們給他加加油,聽到“咿呀咿呀約”的時候啊和他招招手。
◆第三遍欣賞,再次感受
這次,我們用絲巾為爺爺加油鼓勁,好嗎(請把椅子下的絲巾拿起來,把它拿的短一些)因為爺爺爬得更高了(ppt4),看不見我們,聽到好聽的咿呀咿呀喲的時候絲巾可要揮得高一點哦!
◆第四遍欣賞,通過繪畫圖示感知
1)幼兒聽音樂,教師用繪畫方式記錄
t:爺爺走累了,我們也來休息一下,現在你們聽音樂,我把有趣的音樂畫下來。
2)比較分析,感知歌詞出現的時間不同。
t:咦,這些咿呀咿呀喲出來的時間一樣嗎?
小結:這個有趣的歌詞“咿呀咿呀約”會和我們捉迷藏呢,有的時候一會就出來了,有的時候等那么長時間也不出來,咿呀咿呀喲出來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t:那我們現在也來聽著音樂一邊唱一邊跟著爺爺去上山去吧。
二、經驗遷移、表達表現
1.巧用絲巾變小鳥翅膀,練習鳥飛和捉蟲動作。
t:爬上山了,快坐下來休息休息吧,運動了都出了一身的汗,擦汗的時候要用什么啊(毛巾),哎呀毛巾在哪里啊,快,做塊小毛巾,趕緊給自己擦擦汗吧!
t:汗擦干凈了,身上清爽多了,哎呀,發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了?(出示被蟲子柱掉的樹林ppt5)
t:原來爺爺的小樹林里來了許多可惡的蟲子,這可怎么辦啊,那我們今天來做一群小鳥幫助小樹消滅蟲子好嗎?快用手中的絲巾變成小鳥的大翅膀吧?
師:我先來變了,看看絲巾上有什么秘密呢?(原來這里有個圈圈,只要往頭上一套美麗的翅膀就變出來了,快跟著媽 媽一起來練練飛的本領吧。小鳥是怎樣飛的啊,一上一下煽動翅膀飛的,飛的本領練好了,還有捉蟲的本領沒學呢,小鳥是怎樣捉蟲的啊食指和拇指并攏像小鳥大大的嘴巴,捉、捉、捉(幼兒坐在位置上做捉蟲動作)
2.出示小樹林背景鳥媽 媽示范捉蟲子。
t:本領練好了。瞧,爺爺的小樹林要請我們來幫忙了,看好鳥媽 媽是怎樣聽著音樂捉蟲的樹葉上有蟲子,捉捉捉,樹枝上有蟲子,捉捉捉,樹干上有蟲子,捉捉捉。
t:鳥媽 媽是什么時候捉蟲的啊,原來是聽到咿呀咿呀喲的時候鳥媽 媽在樹葉樹干樹枝上捉對嗎,捉了幾下呢?那小鳥們也一起來練練捉蟲的本領吧.
t:你們的本領練好了嗎?爺爺的小樹林里有這么多的小樹,你們愿意一起來幫助爺爺的小樹林捉蟲嗎(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