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活動《郊游》(精選7篇)
中班音樂活動《郊游》 篇1
教育目標:
1. 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感受a段音樂的歡快和b段音樂的優美。
2. 激發幼兒對打擊樂活動的興趣,掌握x x x這一節奏,并用肢體動作創造性的展現。
3. 學習正確使用樂器節奏,在音樂和游戲的情景中,感受到郊游的輕松愉快。
教學準備:
1. 材料準備:錄音機、磁帶、節奏展示板、水果貼畫、樂器(雙響筒、響板、沙棰)。
2. 經驗準備:談話活動(了解春天的變化)。
活動過程:
導入:播放音樂《郊游》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并表現郊游的情境。
一.1.談話活動:教師與幼兒談論春天郊游引出歌曲《郊游》。
教師:小朋友門大家好!今天是星期一小朋友們都穿著干凈漂亮的衣服高高興興的來幼兒園,一個一個看起來真精神。剛才老師看到院子里的小樹、小草也都穿上了嫩綠的新衣,看起來也很精神,老師現在有一個問題想問小朋友?有哪個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啊?
2.春天到了天氣越來越暖和,小樹、小草也都換上了嫩綠的新裝,小朋友門可以在野外放風箏郊游,提到郊游老師今天給小朋友門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這首歌曲啊是和郊游有關的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二.欣賞歌曲《郊游》讓幼兒體驗歌曲歡快情緒,感知歌曲節奏。
1.歌曲我們聽完了,小朋友們覺得好聽嗎?歌曲很好聽老師這里呀!可就有問題了,剛才有沒有發現歌曲中有哪寫部分不一樣的?現在我們就帶著老師的問題再來聽一遍歌曲。
2.小朋友們發現歌曲一開始比較歡快中間部分比較優美最后一部分又變的歡快了對不對?小朋友們真聰明!
三.引導幼兒創編動作進行表演。
1.剛才我們欣賞了歌曲,這么動聽的歌曲如果我們給它加上動作是不是就更優美了?現在我們就跟著音樂來給歌曲加上優美的動作,前奏我們可以拍手,歌曲唱到走走走的時候我們可以雙手掐腰左右腳原地踏步,象這樣(老師演示)當唱到小手拉小手的時候我們可以雙手拍腿(同樣老師演示),當唱到中間比較優美的地方是我們想象一下白云在藍天下漂啊漂啊多么美啊(老師演示手在上放左右輕輕的擺動)。
2.現在我們跟著音樂加上我們剛學的動作來表演一下。
四.出示節奏展示板,認識節奏并讓幼兒正確的打節奏。
1.剛才小朋友們表演的真棒,來!我們一起來鼓勵鼓勵自己(嘿嘿我真棒!)。接下來呢!我們再來用樂器給歌曲伴奏,在伴奏之前呢!小朋友先來看老師這里,(出示節奏展示板)有沒有哪個小朋友知道這是什么啊?這是節奏象(認識小節線)這樣的符號x我們讀“噠”象這樣兩個挨著下面畫橫線的我們讀“噠噠”要連起來讀,象這樣x—的我們要把“噠”拉長,下面來跟老師一起一邊拍手一邊練習一遍。
2.小朋友們有沒有發現剛才我們打的前面兩小節節奏是一樣的然而后面的就不一樣了為了區分開來我們就用紅紅的小蘋果來表示,后面的就用黃黃的梨來表示,(重復的地方讓幼兒粘貼)接下來的這幾小節和前面的都不一樣我們就用綠綠的小西瓜表示。
五.認識樂器并讓幼兒討論配器方案,為歌曲伴奏。
1.認識樂器,并教幼兒使用樂器。
2.剛才我們貼蘋果的地方我們用雙響筒伴奏,貼梨的地方用響板來伴奏,貼西瓜的地方用沙棰來伴奏。并分別用樂器來打節奏。
六.游戲:《小小音樂會》
教師扮演指揮家,幼兒扮演小演奏家一起給歌曲伴奏。
活動結束:
跟隨音樂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去郊游離活動室。
中班音樂活動《郊游》 篇2
活動目標:⒈理解歌曲aba結構,感知a段音樂的歡快和b段音樂的優美。
⒉學習用跳躍、連貫的歌聲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圖譜、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我和朋友去郊游,初步感受音樂旋律。
⒈今天,幼兒園的小朋友要一起去郊游,那你們知道什么是郊游嗎?郊游就是出去旅游。那現在就請你邀請你的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去郊游吧。
⒉(播放歌曲磁帶),幼兒自由結伴,聽音樂手拉手,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二、理解歌曲內容,感知歌曲的結構和性質。
⒈有許多小朋友也手拉手去郊游,我們來聽聽,小朋友們去郊游看到了什么?(完整聽歌曲一遍)
⒉小朋友們是怎么去郊游的?他們去郊游看到了些什么呢?(白云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你們知道什么叫錦繡?(錦繡的意思是很多漂亮的景色在一起)
⒊出示圖譜,理解歌曲。
⑴我把這首歌曲畫了下來,請你們看著圖譜再來聽我唱一遍歌曲吧。(范唱。)
⑵你們看懂了嗎?小朋友是怎么去郊游的?(請幼兒說一說)
⑶現在我們一起來看著圖譜,把小朋友們出去郊游的事一起來說一說。
⒋剛才你有沒有聽出來這首歌曲有幾段嗎?(三段)哪兩段是一樣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那這首歌你覺得哪里是很快樂的,唱起來應該是跳躍、活潑的,哪里聽起來是很優美的、溫柔的,唱起來應該是輕柔的、緩慢的?
⒌第一段和第三段講了小朋友去干什么?(郊游)那去郊游的時候心里怎樣?(高興、開心等)那我們唱的時候該怎么唱?用很歡快跳躍的聲音唱。
⒍那中間第二段是在欣賞美麗的景色,欣賞景色的時候我們要慢慢地走,慢慢地看,那我們唱的時候也要慢慢地,用很優美的聲音演唱。
⒎帶領幼兒一起輕松歡快地演唱,感受與朋友一起郊游的快樂情緒。
三、大家一起去郊游
⒈教師帶頭以邀請游戲的形式,連續邀請幼兒手拉手地邊唱邊表演。每增添一個幼兒,歌曲就重復唱一遍。
⒉請四名幼兒帶頭。在演唱歌曲前,先找到一個小朋友拉好手,然后一起唱“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唱完一遍后,趕緊再邀請一名幼兒,手拉手邊唱邊走。不斷反復演唱這段歌詞,知道所有幼兒均被邀請到。
⒊請幼兒兩兩結伴,共同演唱歌曲。
.
中班音樂活動《郊游》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學習,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學會用輕快活潑的聲音表現歌曲。
2:在學習中教育學生愛護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放歌曲《滴哩滴哩》flash
二:課前談話
師:親愛的小朋友們,我們快樂的音樂四十分鐘又開始了,今天有好多老師來聽我們小朋友上課,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他們表示歡迎
生:掌聲
師:老師相信你們今天會表現的非常棒,下面老師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張,平時愛好很多比如說唱歌跳舞還有郊游,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郊游嗎?
生:喜歡
師:今天祝老師帶你們一起做火車去郊游,好不好?
生:好
三:律動《火車開了》
師:坐火車之前,老師要特別提醒小朋友們,不能講話,要注意力集中,能不能做到啊?
生:能
師:好的,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下面,先來跟老師學個動作,看(開火車動作,1,2,3,4,5,6,7,8,)小朋友們也試著 左手搭在你右邊小朋友的肩上,跟老師一起做
生:做
師:小朋友們都學會了,下面我們一起起立,繼續搭著前面小朋友的肩膀,一個接一個搭好,右手搖起來“1,2,3,4,5,6,7,8”準備出發啦,老師做火車頭(師放音樂)第一個小朋友拉住老師,走啦!一組一組接好了(管紀律)
師帶生圍著內圈“翻白菜”, 聽音樂開火車
四:讀歌謠
師:音樂停了火車到站啦!小朋友們,我們手拉手一邊念“上面的歌謠,一邊下火車拉
師領生唱歌謠走回原位
歌謠 cai出示
走 走 走 走 走 我們小手拉小手
走 走 走 走 走 一同去郊游
五:欣賞大自然的圖片
師:小朋友們的表現非常好,我們一起來到郊外心里特別開心,現在就讓我們欣賞美麗的大自然吧
師生互動看圖片
六:歌曲教學
師:小朋友們,我們的大自然真是太美了 是不是?
生:是
師:在這么美麗的地方,我們坐下來休息以下,聽老師唱一首歌好不好
生:好
1:師范唱(出示歌譜)
2:請生齊唱
師:剛才老師在唱的時候,發現很多小朋友已經按耐不住跟著唱起來了,你們都會唱嗎?
生:會唱
師:那你們唱給老師聽聽好不好
生:好
3:學歌曲
a解決問題
師:唱完了,你們說說是老師唱的好還是你們唱的好啊?
生:老師。
師:老師會唱了所以唱的好,我們小朋友會唱了,會比老師唱的更好的,現在
趕緊找找,自己不會唱的舉手告訴老師,老師教你們學會它!
(生:指出“白云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句子。師教唱)
師 :都學會了唱了嗎?還有沒有問題?
生:會唱了/沒有問題了
師:那我們一起完整的唱唱看。
b唱學生喜歡的句子
師:小朋友們唱的真不錯,下面能告訴老師你們都喜歡唱哪些句子嗎?
生回答“走走走走走 ,我們小手拉小手”“白云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
師:下面我們來把你們喜歡的句子唱一唱好嗎?
生唱“走走走走走 ,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白云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
4、處理歌曲
(1)情緒
師:好了,小朋友們現在唱的可比老師好了啊!可是,怎么唱的更好呢?老師在唱這首歌的時候笑咪咪的,可見今天郊游老師特別的高興,那你們的心情怎樣呢?
生:很高興
師:那么我們在唱這首歌的時候心情也應該怎樣?
生:開心高興的
我們一起試試,笑咪咪的,高興的唱唱
師生一起有感情的唱歌
(2)音色
第一、二樂句
師:聰明的小朋友一定還會發現,老師在唱“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這句時聲音像什么落地?
生:皮球。
師:說的真好,( ,好樣的 拍手表揚)皮球落地的聲音怎樣的?
生:咚咚咚咚咚
師:對了是很有彈性,又輕快的聲音,你會用這樣的聲音演唱這句嗎?試試
生唱
第三、四樂句
師:小朋友們唱的真好,老師現在問你們個問題,天空是什么顏色的?
生:白 藍
師:什么是白色的?什么是藍色的?
生:天空是藍色的,白云是白的的
師:藍藍的天空白云怎樣飄的?
生:輕輕柔柔的飄
師:就像春風吹過臉夾怎么樣?
生:輕輕的 柔柔的
師:歌中唱到“白云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那我們用怎樣的聲音表現歌曲中的白云陽光呢?
生:輕輕的 柔柔的
師:小朋友回答的很好 ( ,好樣的 拍手表揚)白云悠悠陽光柔柔,我們就來試試。
生唱
第五、六句
師:小朋友們再仔細觀察一下歌譜上有哪些地方有相同的記號
生指出兩處紅云
師 ( ,好樣的 拍手表揚)講的很好那么誰來說說兩處紅云表示什么意思
生:兩處相同
師:對了。兩處相同,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去唱這兩句的?
生:拍皮球有彈性,輕快的聲音
(3)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七.歌詞創編.成果展示
1.導入
師:今天,我們在歌聲里唱出了我們看到的白云,藍天,那么我們在郊游的時候還看到了哪些呢?我們把他們寫下來,唱一唱好不好?(老師發給你們幾張紙我們小朋友相互合作發揮想象把缺的歌詞寫出來)
2.師放《郊游》音樂伴奏音樂,下去指導)(選四個人發沙球伴奏指導)
3.視頻展示臺展示創作的歌詞,分享創作a生自己把自己的歌詞讀讀
b(老師伴奏和四個學生伴奏)唱唱
c兩三個人獎勵
4.集體唱唱最好的創作作品
八.環保教育
看的出,小朋友今天郊游看到美麗的大自然都特別喜歡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對不對?可這些都需要我們每個人的保護才會擁有,我希望我們小朋友們行動起來,去愛護,保護大自然,去爭取做“綠色小標兵”讓我們的校園,祖國,世界更美麗。
九.下課
好了,我們小朋友們時間不早了我們今天的郊游該結束了,現在讓我們做上音樂火車回去啦。
師帶生在《火車開了》音樂中坐火車下課。
中班音樂活動《郊游》 篇4
《郊游》是一首曲調簡單、節奏緊走的兒歌,附點八分音符的出現,是旋律變得十分輕快。讓人唱上去感到瑯瑯上口,而且學習起來也比較簡單,讓幼兒能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體現兒童天真活潑的性格特點。
活動一開始,我問孩子們:“你知道什么是郊游嗎?”“就是旅游。”“去公園玩。”“出去玩。”這就是孩子們對郊游的理解。在幼兒園的活動中,其實孩子們每年的春游、秋游就是郊游。當我這么解釋的時候,孩子們明白了許多。
理解了郊游,接下來就是要教授歌曲和感知樂曲aba結構的過程。通過反復聆聽這首歌曲之后,讓那個幼兒對歌曲有個大體的認識,通過出示圖示,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并能看著圖譜跟著慢慢唱起來,但我發現幼兒對“白云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這一句唱的比較含糊,這時我把重點練習放在幼兒有問題的樂句上,我采用了直白念歌詞的方法讓幼兒先學會念,然后在學唱。通過這樣的方式練習之后,幼兒清楚了不少。再學會歌曲之后就要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特殊結構了。一開始幼兒問幼兒這首歌曲有沒有哪里是相同的,他們只是說前面和后面,而并不知道歌曲可以分為aba三段。所以我借助圖譜,讓幼兒觀察圖譜中頭尾的相同,引導幼兒把歌曲進行分段,然后再比較,這樣前后進行比較后一方面可以讓幼兒感知歌曲的aba特殊結構;另一方面我運用情景的創設讓幼兒了解歌曲結構。a段音樂是輕快的,所以是郊游走路時,b段音樂是優美的,所以是停下來欣賞風景時。在跟著磁帶完整演唱時,我把郊游的故事連接到了音樂中:前奏為郊游前的準備——背上書包,整隊;a段音樂為郊游開始——徒步郊游;b段音樂為郊游途中——停下來欣賞風景;a段音樂為繼續向前——往目的地前進;歌曲一遍完成后的間奏為休息——打開書包品嘗美食;音樂第二遍開始a段為往回走;b段為欣賞沿途風景;a段為郊游結束回幼兒園。孩子們唱著歌,跟著我的情景,進行了一次精神上的郊游。
歌曲簡單明了的節奏,為整個活動增光不少,幼兒跟著明快的節奏,配上自己的肢體動作玩的不亦樂乎。整節課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都較為濃厚,就連下課后孩子們孩子哼唱歌曲。看到孩子們這么高興的學習,作為老師也倍感開心。
中班音樂活動《郊游》 篇5
教學內容音樂活動《郊游》教學目標1、了解歌曲aba的結構特點,感受a段音樂的歡快,b段音樂的優美。學習用歌表演形式表達音樂的不同情緒。
2、能根據歌曲內容表演動作,討論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萌發用音樂表現生活的興趣。教學準備已會唱歌曲、歌曲樂譜、樂器(鈴鼓、碰鈴、雙響筒等)。教學重點與難點了解歌曲aba的結構特點,能用樂器進行歌曲演奏。教學方法與手段探索操作法;樂器輔助教學。活動過程: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一、引導幼兒復習歌曲,進一步感知歌曲結構和情緒。
1、齊唱歌曲,要求唱得整齊、動聽。
師:上次老師請小朋友學了《郊游》這首歌,現在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2、感知歌曲的aba結構。
師:這首歌曲一共有幾小段?
總結:這首歌里一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可以叫做aba形式。
3、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第一、三段和第二段的情緒區別。
提問: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節奏怎么樣?感覺怎么樣?
師:第二段的節奏和第一、三段有什么不一樣?
進行歌唱,復習歌曲。
知道歌曲分三段,理解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
第一、三段表現歡快的情緒,第二段表現優美的景色,比較柔和。通過了解歌曲aba的結構特點,感受a段音樂的歡快,b段音樂的優美。學習用歌表演形式表達音樂的不同情緒。二、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1、鼓勵幼兒探索用什么動作表示手拉手、很高興地去郊游的情景。
2、鼓勵幼兒探索怎樣表演第二段音樂中表現的優美景色。
師:第二段里,我們看到了青山綠水,可以做些什么優美的動作呢?
3、根據幼兒創編的動作,引導幼兒組合成歌表演,并帶領幼兒進行集體表演。
用拉手晃動的動作表現走路的情景。
自編一些優美、柔和的動作。
隨老師一起進行歌表演。通過對歌曲的理解,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創編表演動作,并進行集體歌表演。三、引導幼兒用樂器進行歌曲伴奏。
1、出示樂器。
2、提問:什么樂器適合演奏歡快郊游的部分?
師:什么樂器適合演奏音樂優美的部分?
3、出示樂譜。
4、進行分組看樂譜練習演奏。
5、引導幼兒看指揮演奏。
要求雙響筒或圓舞板要演奏得輕快,碰鈴、鈴鼓拍搖要連貫。
用雙響筒或圓舞板表示走步節奏。
用碰鈴、鈴鼓拍搖表示音樂的優美。
了解不同樂器的分奏情況。
練習后,看指揮隨音樂演奏。通過討論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萌發用音樂表現生活的興趣,通過分樂器的歌曲演奏,使幼兒學會樂器的使用,能對打擊樂活動更感興趣。
中班音樂活動《郊游》 篇6
幼兒園中班音樂優質課:打擊樂《郊游》
活動名稱:打擊樂:郊游
活動目標:
1、感知歌曲的性質與結構,學習用鈴鼓、小鈴、圓舞板演奏歌曲。
2、探索歌曲的表演動作,以及演奏時樂器的配置方案。
3、集中注意看指揮,演奏時與同伴保持一致。
活動準備:
1、在日常活動中已熟悉歌曲“郊游”,幼兒人手一件打擊樂器。
2、幼兒座位排列成雙馬蹄形。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小樹葉》,師生隨著音樂表演唱。
二、復習歌曲“郊游”,進一步感知歌曲的結構和性質。
(1)“這首歌曲有幾段?哪幾段是一樣的?”第一、三段歌曲聽起來怎么樣?
(2)第二段歌曲聽起來怎么樣?
三、根據歌詞內容做動作。
四、討論配器方案,為歌曲伴奏。
(1)看教師指揮,隨樂徒手練習樂器模仿動作。
(2)幼兒分聲部隨樂徒手練習樂器模仿動作。
五、用樂器看指揮演奏。
在準備活動中,我準備了節奏譜,在活動中,我先讓孩子學會歌曲,然后在看節奏譜,看看節奏是怎么樣的,讓孩子看節奏譜拍手。最后我讓孩子邊唱歌邊看節奏譜邊拍手。下一次活動再配上小樂器。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剛開始孩子們并沒有積極的投入,歌聲也不是很優美,這時我出示了節奏譜,孩子們一下子精神起來了,看著節奏譜自己拍起來了,雖然孩子節奏快慢還看不懂,但孩子能看懂什么時候該拍手,什么時候該搖手。(鈴鼓揮動)后來經過我講解后,孩子們很快的就掌握了節奏,并且把歌聲也帶動起來,聲音很優美,都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去了。
中班音樂活動《郊游》 篇7
在本次活動設計中,我增加了“引導幼兒看圖譜,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型”的教學過程。我覺得音樂教學中,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表達情感,同時對節奏的掌握也尤為重要。
一、身體動作能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幼兒身體動作前提是孩子熟悉了歌曲的旋律、節奏的快慢、節拍的輕重,也理解了歌詞的內容,根據歌曲的節奏和歌詞的內容來表現動作。本次教學中我出示節奏圖,請幼兒隨歌曲節奏進行拍打,在節奏練習中,剛開始孩子并不能一下子就能拍打出來,我通過啟發、引導,循序漸進地幫助幼兒用動作表現。
二、身體動作能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
身體動作也是藝術的創作一部分,幼兒有意識的用身體動作表達他們聽到的、感受到的音樂,結合自己的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動,采取身體動作動作來表現,創造出有想象力的動作。在本次教學中,我們用拍手、跺腳等來表現音樂中的歡快部分,用手臂的擺動來表示音樂的優美部分。這首歌曲是aba的結構,我讓孩子邊唱歌曲邊做不同的身體動作,通過歌曲旋律的變化產生動作,這也是幼兒創造力的表現。
三、身體動作能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能力。
節奏在打擊樂中起重要的作用,也是音樂活動的重要元素,是體現音樂美感的重要來源。所有的節奏都是通過身體動作來感知,人們的節奏感也依賴于動作。音樂教育通過語言、動作和音樂融合為一體,在這次教學中,歡快部分我設置的是 節奏,而在優美部分,我又設置了x———的節奏,讓幼兒邊打節奏邊唱歌曲。幼兒在熟悉節奏的基礎上,自選樂曲進行歌曲演奏,幼兒通過身體動作反復練習節拍,提高了幼兒的音樂節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