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貓和小老鼠(通用7篇)
小花貓和小老鼠 篇1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并能用詼諧、有趣的動作表演。
2、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木偶(老鼠、花貓)
2、音樂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學習歌唱,表演歌曲
1、設置情境,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2、引題,激發興趣
出示老鼠木偶:“看,誰來了?”“請它自我介紹一下”(結合歌詞,以兒歌形式講述)
“我是一只小老鼠,我瞪著小眼珠,支著兩只小牙,長著八字胡”
提問:小老鼠說了什么呀?(請幼兒說說,如若說不出,教師再說一遍)
“我們一起來說說看”(幼兒與教師一起有表情地朗誦)
3、學唱歌曲第一段
“小老鼠還會唱呢!聽。”(教師范唱)
“你們也來學學看”(幼兒學唱)“我們跟著音樂來試試”
4、創編、學習第一段動作
(1)、幼兒表現:“誰來學學小老鼠的樣子?”
(2)、教師表現
(3)、集體隨音樂表現
5、熟悉第二段,表現老鼠害怕的樣子
出示木偶貓,提問:“咦,誰來了?”(欣賞音樂一遍)
小花貓和小老鼠 篇2
教育活動:藝術領域
活動內容:歌唱《小花貓和小老鼠》
活動目標: 1、教幼兒有表情的演唱。吐字清楚、節奏正確,唱準曲中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以表現歌曲的詼諧有趣,并能在歌曲中等待和正確地表現出前奏、間奏和尾奏;
2、鼓勵幼兒根據詞意大膽地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創造性的進行表演唱;
3、使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活動,使之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幼兒已熟悉小老鼠的外形特征,會有節奏地朗誦兒歌《小老鼠》
2、 小老鼠、小花貓指偶各一個,小花貓頭飾若干,木魚一個 3、 節奏卡兩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聽音樂律動入場,要求動作合拍表情自然
2、 練聲《太陽出來了》1=c 要求聲音甜美,不亂喊亂叫
二、基本部分 1、 復習兒歌《小老鼠》 (1)、要求幼兒根據詞義創造性的邊念邊做動作 (2)、請做得好的幼兒單獨表演,其余幼兒模仿
2、 學習新歌
(1)、教師出示小老鼠指偶:一只小老鼠悄悄地出了門,準備偷食吃。它東看看、西瞧瞧,見沒有小花貓,很是得意,高興地唱起了歌… 教師范唱歌曲第一段。
(2)、教師出示小花貓指偶:正在小老鼠樂滋滋地偷吃糧食的時候,只聽見“喵喵喵”幾聲,機智的小花貓不知從什么地方跳了出來。小老鼠一見,嚇得連滾帶爬地跑了回家… 教師范唱歌曲第二段。
(3)、完整欣賞歌曲 提問:歌曲名稱?幾拍子?你聽了有什么感覺?(幽默、有趣)
(4)、出示節奏卡 ×·× × × 、×·× × 0 一起朗誦歌詞,要求有表情地朗誦,念準附點音符與休止符
(5)、學習演唱歌曲,要求聽清前奏與間奏、尾奏
(6)、表演唱:要求幼兒大膽地表演創造動作 個別幼兒表演唱
3、 音樂游戲《貓捉老鼠》
要求:一定要唱完“嚇得老鼠趕快往回跑”后,“小老鼠”才可以跑回家;捉到的“小老鼠”暫停游戲一次;提醒幼兒游戲時自找空間,不相互擠推。
三、結束部分
教師講評小結,表揚認真幼兒,結束活動。
小花貓和小老鼠 篇3
【教學內容】
1. 唱《小花貓和小老鼠》
2. 歌表演:小花貓和小老鼠
3. 認:小鑼
4. 成長的足跡(一)
【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熟練、有表情的地演唱歌曲《小花貓和小老鼠》、,能準確的表現歌曲的節奏特點,學習通過速度、音色、力度的變化表現不同的動物形象。能背唱《小花貓和小老鼠》。
2.積極參與歌表演《小花貓和小老鼠》,能根據音樂和動物的特點編創動作,并在分組表演中表現出較好的合作意思。
3.認識打擊樂器小鑼。了解其演奏方式,感受音色特點,并能較準確的運用到歌曲《小花貓和小老鼠》的表演活動中,體驗四分休止的節奏特點和歌曲的濃郁風格
【教學重點】
能用自然的聲音,熟練、有表情的地演唱歌曲《小花貓和小老鼠》,能背唱《小花貓和小老鼠》。
【教學難點】
認識打擊樂器小鑼。了解其演奏方式,感受音色特點,并能較準確的運用到歌曲《小花貓和小老鼠》的表演活動中,體驗四分休止的節奏特點和歌曲的濃郁風格。
【教學準備】
鋼琴 多媒體 cd 課本
【教學程序】
師 生 活 動
復 備
一、復習歌曲《十二生肖歌》,引入新課。
1.師:排在十二生肖第一個的是誰啊?小老鼠是一個什么樣的動物呢?你能學學小老鼠的動作、神態嗎?
師:今天小老鼠一出門就碰到了它的天敵,小老鼠和小花貓分別會是什么樣的呢?
2.師范唱歌曲。
二、歌曲教學
1.朗讀歌詞,我們來比一比誰讀得最流利,語氣最貼切。
出示兒歌:
一只小老鼠, 一只小花貓
瞪著小眼珠, 喵喵喵喵喵
齜著兩只小牙, 嚇得老鼠
長著八字胡; 趕快往回跑。
學生先自己練習一下,然后小組中推出最好的進行比賽,給優勝組的成員獎勵一個小貓圖案。
2.錄音范唱(或教師范唱)
師:你能按老師唱的節奏再讀一遍兒歌嗎?
重點指導學生讀準 x• x x x | x 0 |節奏
3.學唱歌曲:
(1)跟琴用哼唱曲譜
提醒學生注意間奏與尾奏
(2)配唱歌詞
重點:用跟著老師的琴聲模唱,對比區別沒有附點與有附點的區別。
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適當加入襯詞或動作,幫助學生掌握休止符。
(3)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演唱出歌曲情緒。
師:小朋友,我們都知道貓是老鼠的天敵,你見過貓抓老鼠嗎? 請小朋友先在下面練習一下,然后老師請小朋友上臺來表演。看哪一組演得最逼真?
4.師:在歌曲的伴奏中你有沒有聽出有一種以前歌曲中沒有的伴奏樂器啊?
(1)師演奏小鑼
(2)引導學生說出小鑼的特征
(3)引導學生演奏小鑼,并探討怎樣把握小鑼演奏的力度讓小鑼的音色更好聽。
(4)記住小鑼的聲音圖譜。
(5)在歌曲中四分休止符處加上小鑼演奏。
5.表演歌曲:
(1)引導學生根據歌曲內容分小組創編動作
(2)分組表演,相互評價,相互學習
(3)選出最好的表演組合,集體學習表演
(4)成長的足跡(一)
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并合作表演
6.自由發揮表演:
學生小組內合作,找出有關老鼠和貓的兒歌,故事等。然后給大家展示一下。
三、師共同評價小結.
學生做貓或鼠的動作隨《小花貓和小老鼠》的音樂走出教室。
提醒學生認真聽歌詞,模仿出小花貓和小老鼠的動作,神態。
加入小鑼的演奏是歌曲有了什么變化?
讓每個學生都參與,用多種方法表現歌曲的內容。(演唱組、表演組、器樂組)
小花貓和小老鼠 篇4
《小花貓和小老鼠》是一首風趣、幽默地兒童歌曲,歌曲采用詼諧的曲調、形象的語言表現了小花貓和小老鼠淘氣可愛的模樣,符合兒童的生活視角,附點節奏的反復使用增加了歌曲活潑的情趣。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綜合使用創設情景法,談話法,等教法與多媒體課件相結合,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活動過程中首先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律動導入,創設音樂課的氣氛,讓幼兒在活動中初步感受音的強弱。接著聆聽三種不同情緒的音樂片段。通過聽賞三種不同情緒的音樂片段,讓他們大膽地模仿音樂中的動物,同時也在活動中自覺地辨別評價自己與別人的動作,選擇肢體語言和體態表現活潑可愛的小動物。然后學習歌曲《小花貓和小老鼠》。通過談話:動物王國里真熱鬧,可有一個小動物沒來,它是誰呀?誰來說說小老鼠是什么樣的呀?它喜歡干什么?是呀,小老鼠整天賊頭賊腦,這不,今天剛出門就碰見了它的天敵(小花貓),自然地導入歌曲的學習。首先出示三條旋律,讓他們逐步學會演唱。然后,在出示整首歌曲的歌譜。最后讓他們輕聲加入歌詞演唱。為幼兒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拉近幼兒與老師的距離。同時也讓幼兒進一步熟悉歌曲,為學唱打好基礎。在合作創編環節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下,幼兒的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初步學會歌曲后,進一步要求幼兒能夠創編舞蹈、三聲部的打擊樂節奏練習,通過師生的表演活動,即讓幼兒對歌曲的內容進行鞏固和掌握,同時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最后音樂表演環節是根據歌曲內容設計的一個環節,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其中,由幼兒來扮演歌曲中的動物(小老鼠、小花貓),在活潑、開心的音樂活動中,用演、唱、奏的多種方法表現歌曲的內容,體驗音樂表達的魅力,讓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好的發揮。
反思:活動由故事導入,借助幼兒喜愛的故事情節來熟悉掌握歌唱,創編動作。故事講述的是許多小花貓跟著老花貓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小花貓躲,老花貓找,順理成章孩子們掌握了歌詞. 通過這次活動,我深深領悟到只有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從教學現場來看,孩子們學得非常輕松、愉快,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環節的設計合理、流暢、層層遞進. 總的來說,這堂課的設計是以“新課程標準”為理論指導,滲透了新的理念和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音樂環境中,感受不同情緒的音樂,并做出相應動作。學會用風趣、幽默地聲音演唱《小花貓和小老鼠》。
小花貓和小老鼠 篇5
【活動目標】
1、學唱并學會歌曲《小花貓和小老鼠》,理解歌曲內容。
2、在游戲中能表現小老鼠得意、高興、神氣、害怕的動作。
3、體驗音樂活動的趣味。
【活動準備】
小老鼠和小花貓的手偶各一個,故事《小花貓和小老鼠》,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發聲練習:《問好歌》。
2、韻律活動:《手腕轉動》。
二、講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聽故事,說一說。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小客人,你們瞧是誰呀?(出示手偶小老鼠)我們來請小老鼠自我介紹一下,讓我們認識它。(我是一只小老鼠,瞪著小眼珠,支著兩只小牙長著八字胡)小老鼠說了什么呀?
2、教師范唱,學一學小老鼠。
師:這只小老鼠現在要悄悄地出了門(邊講故事邊玩手偶),準備去偷東西。它東看看,西瞧瞧,見沒有小花貓,很得意,高興地唱起了歌。
提問:
(1)小老鼠出來偷東西,見沒有小花貓它就得意地唱起了歌,它是怎樣唱的呀?
(2)小老鼠出來偷東西,沒有看見小花貓,你覺得它的心情是怎樣呀?
(3)我們也一起來學一學小老鼠,唱一唱它的歌,好嗎?(跟師齊唱第一段)
3、猜測小花貓的動作,想一想
師:正當小老鼠高高興興地唱歌還樂滋滋地偷吃東西時,喵喵喵機智的小花貓不知從什么地方跳了出來(出示手偶小花貓)咦,誰來了呀?小老鼠一見嚇得連滾帶爬地跑回了家。
提問:
1、小老鼠最怕誰?聽到貓的叫聲,小老鼠會怎么樣?這時小老鼠心里感覺怎樣?
2、如果你是小花貓,你會感覺怎么樣?(神氣、得意、高興……)
3、這下小花貓可神氣了,就唱起了歌。(師示范清唱第二段,出示圖譜)
4、幼兒一起跟老師齊唱第二段歌曲。
三、學唱歌曲
1、教師完整示范唱一遍
師:老師把剛剛小花貓的歌和小老鼠的歌合起來,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叫《小花貓和小老鼠》。
2、幼兒學唱兩遍
師:好不好聽?那我們也一起來學一學怎么樣?要把小老鼠和小花貓得意、高興、害怕的表情表現出來。
3、幼兒分角色演唱
四、小花貓和小老鼠游戲
1、老師當小花貓,全體幼兒當小老鼠,唱第一段時小老鼠自由走動去頭東西吃,小花貓躲好唱完歌跳出來后,小老鼠再很快的跑回家。
2、請一位幼兒當小花貓,同上游戲。
小花貓和小老鼠 篇6
教育活動:藝術領域
活動內容:歌唱《小花貓和小老鼠》
活動目標:1、教幼兒有表情的演唱。吐字清楚、節奏正確,唱準曲中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以表現歌曲的詼諧有趣,并能在歌曲中等待和正確地表現出前奏、間奏和尾奏;
2、鼓勵幼兒根據詞意大膽地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創造性的進行表演唱;
3、使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活動,使之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1、幼兒已熟悉小老鼠的外形特征,會有節奏地朗誦兒歌《小老鼠》
2、小老鼠、小花貓指偶各一個,小花貓頭飾若干,木魚一個3、節奏卡兩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1、聽音樂律動入場,要求動作合拍表情自然
2、練聲《太陽出來了》1=c要求聲音甜美,不亂喊亂叫
二、基本部分1、復習兒歌《小老鼠》(1)、要求幼兒根據詞義創造性的邊念邊做動作(2)、請做得好的幼兒單獨表演,其余幼兒模仿
2、學習新歌
(1)、教師出示小老鼠指偶:一只小老鼠悄悄地出了門,準備偷食吃。它東看看、西瞧瞧,見沒有小花貓,很是得意,高興地唱起了歌…教師范唱歌曲第一段。
(2)、教師出示小花貓指偶:正在小老鼠樂滋滋地偷吃糧食的時候,只聽見“喵喵喵”幾聲,機智的小花貓不知從什么地方跳了出來。小老鼠一見,嚇得連滾帶爬地跑了回家…
教師范唱歌曲第二段。
(3)、完整欣賞歌曲提問:歌曲名稱?幾拍子?你聽了有什么感覺?(幽默、有趣)
(4)、出示節奏卡·、·0一起朗誦歌詞,要求有表情地朗誦,念準附點音符與休止符
(5)、學習演唱歌曲,要求聽清前奏與間奏、尾奏
(6)、表演唱:要求幼兒大膽地表演創造動作個別幼兒表演唱
3、音樂游戲《貓捉老鼠》
要求:一定要唱完“嚇得老鼠趕快往回跑”后,“小老鼠”才可以跑回家;捉到的“小老鼠”暫停游戲一次;提醒幼兒游戲時自找空間,不相互擠推。
三、結束部分
教師講評小結,表揚認真幼兒,結束活動。
小花貓和小老鼠 篇7
本次活動的重點環節時在學習歌曲的基礎上創編動作,在這一環節中不僅僅時讓幼兒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更重要的時讓幼兒體會向上的情緒和歡樂積極的情感,并在游戲中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要做到《綱要》中情緒情感占第一位的理念。運用賞識教育,鼓勵每一位幼兒,讓孩子們在自主的創造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在集體游戲的氛圍中提升交往的能力。
在學習歌曲方面,我仔細研究了自己的示范唱,從音量,音高,演唱速度上都進行了一些改動。如我將音高調低了一些,為了適合我班孩子實際的演唱水平,另外,我還處理了演唱時的一些表現,使樂曲更加富有情境性。如速度的漸快,音量的漸強,這些改動,從活動反映情況看,還是不錯的。我時示范唱讓孩子們聽得很愉快。孩子們聽到”真是壞”和“使勁啃”的時候,都不由自主的加上了許多自編的動作表示自己的情緒。當我輕輕,跳躍的演唱小老鼠出來的時候,孩子們立刻用動作來給我回應。所以,幾遍以后,孩子們在歌曲的演唱表現上還是表現的很優秀的。
為了讓孩子們在輕松,自然的氣氛中記住歌詞,我制作了小貓和小老鼠的頭飾,并以一個小故事的形式來引入本次音樂活動。故事的講述,為孩子們接下來對歌詞的理解和記憶有了很大的幫助。孩子們在我的逐步提問下,大都能將兩段歌詞的內容表現出來。我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合作進行了表演唱,感覺每一個孩子都唱得很投入。這次的音樂活動唱歌部分時成功的。讓一些平時不太愿意上臺來表現自己的孩子,那些膽小的孩子有了很多的自信心,我也適時的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當他們上臺進行了表演,我就給予他們及時的表揚。
我相信通過這樣較為成功的音樂活動,會進一步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