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會動的房子(精選4篇)
中班語言:會動的房子 篇1
設計思路:童話故事《會動的房子》向幼兒展示了一個生動美麗的童話世界,故事以一只粗心的小松鼠將房子蓋在烏龜的背上為線索,讓孩子們感受到作品中清新的大自然畫面,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通過觀看課件,把幼兒帶入美麗、清新的大自然中,視覺與聽覺的結合,使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意境,感知自然界中的各種聲響,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根據幼兒好奇、好問、好動、好模仿及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引導幼兒直觀的觀察,感知故事內容,并用遞進式的提問,幫助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仿編故事,用優美生動的語言復述故事。同時,又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教育幼兒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認真,不能粗心。活動目標:1、認知目標:理解作品故事情節以及動物形象的特點,感受其中的幽默。豐富詞匯:膩、手舞足蹈、做伴、粗心。2、能力目標:培養幼兒積極思考、主動參與的習慣和大膽想象創造的能力,體驗仿編故事的樂趣。3、情感目標:感受作品中清新的大自然畫面,從而熱愛大自然。懂得做事不粗心,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活動準備:1、《會動的房子》課件;2、操作小圖每人一份、背景圖八幅;3、錄音機、音樂。活動過程:一、師幼做律動《數高樓》,引出課題。1、“剛剛我們一起數了高樓,我們小朋友是不是都住在高樓里啊?(是)那么除了高高的樓房你還見過什么樣的房子呢?(平方、別墅……)” “我們見過的這些房子都會動嗎?(不會) 它們會走來走去嗎?(不會)2、介紹故事名字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聽又神奇的故事,名字就叫《會動的房子》,我們一起聽聽故事里的房子為什么會動起來。二、教師運動flash動畫講述故事,幼兒熟悉故事內容。提問并分圖演示:1、故事聽完了,現在誰來告訴我故事里小松鼠的房子為什么會動呢?(哦,原來小松鼠把房子建在了烏龜爺爺的背上)師:烏龜爺爺是怎樣說小松鼠的?(小松鼠你真粗心,理解 “粗心” )2、小松鼠為什么要建造新房子?(住膩了樹頂上)(理解并學字“膩” )3、小松鼠一開始找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建造新房子?(大石頭上)4、會動的的房子帶小松鼠都去了哪些地方?(山腳下、大海邊、大草原、大湖里)小松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說了些什么?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語言回答教師的問題,模仿故事中出現的象聲詞“呼呼呼”、“嘩嘩嘩”和“噠噠噠”如果小朋友聽得不清楚,教師可分別再講一遍。
(1)山腳下 (理解并學詞:“做伴” ) (2)大海邊(3)大草原(理解并學詞:“手舞足蹈” )(4)大湖里(理解并學詞:“粗心” )三、看動畫片、圖片,復述故事(師)小朋友們真棒,把故事的內容都記住了,我們來夸夸自己吧(律動:我真的很不錯。我有個提議,現在我來播放動畫片,你們來做配音演員,試著講一下這個故事怎么樣?講故事時記得要把我們剛剛學過的詞語運用上好嗎?1、看動畫幼兒集體復述2、師:誰能把故事講給大家聽?請個別(2—3名)幼兒復述。鼓勵幼兒充分運用故事中的語句進行描述。3、組織幼兒討論:“孩子們,你能向故事中的小松鼠學習嗎?為什么?”“我們從小就要養成做事認真的好習慣……。”對幼兒進行行為教育,教育幼兒養成認真做事的好習慣。四、仿編故事1、烏龜爺爺還帶小松鼠去了很多的地方!我們來猜猜看他們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小松鼠會看到或遇到些什么好看的,有趣的事?它會說些什么呢?(律動猜想)2、教師演示ppt示范仿編:一天,會動的房子來到了啟航幼兒園……3、請個別幼兒嘗試仿編,鼓勵幼兒用連貫的語句描述。4、師幼利用操作小圖自由選擇背景圖進行仿編(1)“瞧,這些都是會動的房子可能會去旅游的地方,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是哪里?” 師幼逐一觀察、描述。(2)幼兒使用操作小圖自由選擇背景圖進行仿編故事,教師巡回指導。“好,現在我們就帶著會動的房子去它想要去的地方,講一個好聽的故事吧。小伙伴之間可以互相分享你們編的好聽的故事。”五、結束部分教師小結幼兒課上表現,鼓勵幼兒將仿編的故事講給家人、伙伴聽。
中班語言:會動的房子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感受作品中清新的大自然畫面。 2、學習用象聲詞描述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響。 3、體驗小松鼠和小烏龜之間的友誼。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瞧一瞧,這是什么呀?(房子)哦,是房子。它可不是個普通的房子,它是一個會動的房子。小朋友們,你們見過會動的房子嗎?(沒有)嗯,都沒用,這個會動的房子里面還藏著一個好聽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二、教師講述第一遍故事,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故事情節。 小松鼠在樹頂上住膩了,于是決定在地面上重新建造一座房子。 在大樹底下,它發現了一塊大石頭,由七塊小石頭拼成,很硬,也很光滑。小松鼠說:“嘿,就在這上面造一座房子!” 房子終于造好了,忙了一天的小松鼠也累了,在新家里睡著了。 師:“你們看,小松鼠的房子動了嗎?你們是怎么發現的,我請個小朋友來說一說。”(因為它地下是個大烏龜)三、利用課件,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師:“你都看出來它是烏龜啦,那我們來看看,仔細觀察觀察小松鼠它來到哪邊了呢?”這是哪里呀?(山腳下)聽到了呼呼。。。。。這是什么聲音啊?模仿象聲詞呼呼呼~~~你們聽得真仔細,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風吹聲。那你們在生活中還在什么地方聽到這種呼呼聲呢?(公園、窗口)那我們再往下看,看看小松鼠這次來到了什么地方。那它這次來到海邊會聽到什么聲音呢?你們聽,聽到了什么聲音?模仿象聲詞嘩嘩嘩~~~~那你們在生活中還在什么地方聽到海浪聲呢?(下雨的時候)我們繼續往下看,小松鼠又來到了哪邊呢?這是什么?(草地)那它可能來到什么地方?上面還有什么呢?原來呀小松鼠來到了美麗的大草原,大草原上還有馬在奔跑呢,馬奔跑是什么聲音呢?模仿象聲詞(噠噠噠)我們一起來聽聽看。一起學一學。大自然有那么多美麗的景色和美妙的聲音,那么小朋友還聽過大自然中的什么聲音呢?發散幼兒思維,引導幼兒感受自然界其他的聲音,學習用象聲詞描述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響。故事好聽嗎?我們一起把這個好聽的故事說一說。(幼兒與教師邊看圖邊講述故事)小松鼠在樹頂上住膩了,于是決定在地面上重新建造一座房子。 在大樹底下,它發現了一塊大石頭,由七塊小石頭拼成,很硬,也很光滑。小松鼠說:“嘿,就在這上面造一座房子!” 房子終于造好了,忙了一天的小松鼠也累了,在新家里睡著了。 “呼呼呼!”什么聲音?小松鼠被吵醒了。推開窗一看,呀!自己是在美麗的山腳下,小風奏起了動聽的山歌。真奇怪,昨天還在大樹下。今天卻來到了山腳下。可小松鼠又一想:沒關系,山腳下挺好的,有動聽的山歌作伴。 第二天,又傳來“嘩嘩嘩”的聲音。小松鼠推開窗一看。呀!又來到了大海邊,浪花唱起了歡快的歌聲。小松鼠這下可樂了,“我的房子會動,我的房子會動!”現在,小松鼠又有浪花聲做伴。 第三天,小松鼠想,今天我來到哪兒啦!推開窗一看,呀!眼前是一片大草原,馬兒在“噠噠噠”地奔跑。小松鼠禁不住在房子里手舞足蹈。 突然,傳來一個聲音,“小松鼠呀,快別亂動。”“咦,是誰呢?是這塊硬硬的大石頭?”“小松鼠你真粗心,把房子蓋在我的背上,我馱著你走過了許多地方。” 小松鼠低頭一看,原來是烏龜,那硬硬的大石頭竟然是烏龜的背。小松鼠慚愧得臉都紅了,趕緊說:“你,你累壞了吧?”烏龜說:“不,這下我們倆可以做伴了。” 故事說完了,這故事有趣么?那我們在一起完整的欣賞一遍故事。師:“現在請你們說說小松鼠的房子為什么會動呀?(因為是一只大烏龜背著小松鼠的房子)那烏龜馱著小松鼠走過了這么多的地方,它有沒有生氣啊?這烏龜真是一個熱心的小動物呀,誰來說一說你最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四、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嘗試續編故事。 看來每個人小朋友都在故事里找到自己喜歡的一個小動物,你們說的都很好,我們今天學了一個什么故事呀?(會動的房子)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烏龜,你會把小松鼠帶到什么地方呢?(幼兒自由發言,大膽想象) 五、活動結束:那我們今天一起來編一編這個故事,把這個故事說給自己的好朋友聽吧!
中班語言:會動的房子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小松鼠的房子會動的原因。
2.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嘗試續編故事結尾。
3.體會想象的快樂,感受小動物之間友好的情感。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
活動過程:
一、設疑、激趣
師:小朋友,你們見過會動的房子嗎?今天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會動的房子》。
二、完整欣賞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1.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2.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松鼠的房子為什么會動呢?
三、播放課件,分段熟悉理解故事內容
1.播放課件,學習故事第4節。
師:烏龜帶著小松鼠來到了哪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師講述故事4小節。
(2)提問:①小松鼠的房子從大樹下來到了哪里?
②小松鼠喜歡住在山腳下嗎?為什么?
(3)小結。
2.播放課件,學習故事第5節。
(1)教師講述故事第5節。
(2)提問:第二天,小松鼠來到了哪里?你們看過大海嗎?在大海邊,你會看到些什么聽到些什么呢?
3.播放課件,學習故事第6、7、8節。
(1)過渡:每天烏龜帶著小松鼠到不同的地方,多有趣啊。第三天小松鼠又來到哪兒?
(2)教師講述故事第6、7、8小節。
(3)提問:第三天,小松鼠來到了哪兒?它看到了什么?它還會聽到什么聲音呢?
(4)理解“手舞足蹈”的意思。
(5)提問與談話結合,體會烏龜和小松鼠之間的友好情感。
四、拓展活動,故事續編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看圖續編。
(2)幼兒自由想象性續編。
(3)個別續編。
(4)小結:小朋友們,烏龜帶著小松鼠還會去哪里呢?待會兒你可以將你的想法畫下來,再講給好朋友聽,好嗎?
中班語言:會動的房子 篇4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讀象聲詞:呼呼呼、嘩嘩嘩、噠噠噠,并用語言正確描述生活與自然的各種聲響。
2、感受理解作品的故事情節以及動物形象的特點,提高幼兒的想象與表達能力。
3、借助故事,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
三、活動準備
教師:漢字卡“呼呼呼”、“嘩嘩嘩”、“噠噠噠”、“會動的房子”;多媒體課件;
幼兒:小詞卡“呼呼呼”、“嘩嘩嘩”、“噠噠噠”;幼兒對大自然有初步的了解。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設置疑問,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見過會動的房子嗎?(幼兒猜測后表述)
師:老師就見過會動的房子,那會動的房子在哪呢?它呀就藏在一個好聽的故事里。出示詞卡:“會動的房子”。
(二)基本部分:講述故事,認讀象聲詞并理解故事
1、老師講述故事(一):“小松鼠在樹上住膩了……在新家里睡著了。”
師提問:小松鼠在新家里睡著后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你們猜猜看,會發生什么事呢?(幼兒討論后回答)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發生了什么事?(放課件圖片一)
師:“小松鼠聽到了什么聲音?它來到了什么地方?(隨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象聲詞卡“呼呼呼”,并引導幼兒認讀)
2、老師繼續講述故事(二)
師提問:第二天,小松鼠又聽到一種好聽的聲音,是什么聲音呢?(放課件圖片二)老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嘩嘩嘩”的詞卡,引導幼兒認讀。
3、老師簡單總結后請幼兒猜測:第三天,小松鼠又會來到哪兒?(幼兒自由想象后講述)(放課件圖片三)老師隨幼兒回答出示“噠噠噠”的詞卡,引導幼兒認讀。
師繼續講述:可是第四天,又發生了一件怪事,小松鼠的房子到了大湖里……
師問:“小松鼠會淹死嗎?”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4、借助板書理解小松鼠去的地方,認讀相應的認讀詞卡
師:故事聽完了,小松鼠的房子到了哪些地方?(隨幼兒回答出示相應“山腳下、大海邊、草原上、大湖里”這些已認識的字卡)
在山腳下、大海邊、草原上,小松鼠分別聽到了怎么樣的聲音?(幼兒說出象聲詞:“呼呼呼”、“嘩嘩嘩”、“噠噠噠”)
5、游戲:看誰舉得對
師出示相應的地方(大海邊、山腳下等),幼兒舉出在相應地方聽到的象聲詞(呼呼呼、嘩嘩嘩、噠噠噠)
6、操作課件“會動的房子”,完整地欣賞、理解故事。
(1)小松鼠的房子為什么會動呢?
(2)會動的房子到底是什么?
(3)小松鼠跟著會動的房子(小烏龜)走了那些地方,聽到了哪些聲音?(再次鞏固象聲詞的認讀,并嘗試用語言正確描述對話)
(4)你喜歡小松鼠和小烏龜嗎?為什么?
(5)師總結:小松鼠跟著小烏龜走了許多地方,聽到了許多聲音,看到了很多美麗的景色,我們一起跟著小松鼠和小烏龜到這些地方玩一玩。
7、再次聽看課件故事,鞏固詞卡認讀與故事理解。(要求:在聽到象聲詞的地方舉相應的小詞卡)
(三)結束部分:拓展想象,激起繼續認讀的興趣
小烏龜還會帶小松鼠到什么地方去?它們還會聽到什么聲音?(
隨幼兒的講述,在黑板上寫上相應的象聲詞)
結束:剛才小朋友又想到了很多象聲詞,我們也來認一認,讀一讀,下了課來試試把它編進故事里,好嗎?
五、設計說明
對幼兒進行早期識字活動應激發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幼兒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童話故事課件《會動的房子》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育活動上的一個動聽的故事。它奇妙別致的想象向幼兒展示了一個生動美麗的童話世界,故事以一只粗心的小松鼠將房子蓋在烏龜的背上為線索,在優美生動的語言中,讓孩子們感受到作品中清新美麗的大自然畫面,課件中配以優美的音樂和各種聲響使幼兒身臨其境。能激發幼兒認真傾聽,能比較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能自然而然滲透識字教育。可達到輕松識字的效果。同時,故事情節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興趣,貼近幼兒生活,易于幼兒理解,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此教材適合中班上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