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教案 >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 《小池》教學設計(通用20篇)

《小池》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1-21

《小池》教學設計(通用20篇)

《小池》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四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進行美的教育,培養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1、了解詩句意思。

  2、根據詩意,體會意境是難點。

  教學過程:

  一、回顧復習導入

  1、小朋友,春姑娘就要悄悄地離開我們了,誰能用我們學過的古詩來向春姑娘告別?

  (指名背詩《春曉》《村居》)

  2、  在古詩里你從那些景物中看到了春姑娘的身影?

  (自由說)

  二、新詩教學

  1、課題教學

  ① 今天我們再去欣賞另一首古詩,另一番風景,看看從中你又發現了誰的身影。

  出示課題《小池》

  (指名讀,注意讀準音)

  ② 從詩的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還想問什么問題?

  (指名說,池——三點水加“也”,和水有關;小池——小小的池塘;                    可能詩歌會寫池塘的景物;

  小小的池塘中有哪些景物呢?)

  ③ 如果你是作者你會寫哪些景物呢?(指名說)

  ④ 不知道你的想法和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一樣呢?讓我們趕快去讀讀古詩吧!

  2、  古詩教學

  (1)、整體感知

  ① 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有不認識的字怎么辦?指導學法)

  ② 指名讀古詩。

  ③ 通過讀這首小詩你知道大詩人楊萬里寫了小小池塘中的哪些景物呢?

  (細流、樹陰、小荷、蜻蜓)

  ④ 讀讀這些詞語你有什么發現?

  (樹陰——樹的陰影;小荷——小小的荷花/葉;細流——細細的流水等)

  ⑤ 從這些美麗的景色中你看到了誰的身影?

  (夏日)

  (2)、體會詩意,指導朗讀

  ① 這樣四種景物不知道湊成了怎樣一幅夏日美景圖,想看嗎?讓我們走進這首小詩讀一讀,體會體會吧 !(齊讀詩歌)

  ② 出示生字:惜、晴、柔  (認讀,說說你的發現,指導識字法)

  a:你能用“惜”說個詞嗎?(可惜,愛惜等   板書 惜)

  b:平時,我們應該愛惜什么?(指名說)

  c:泉眼也很愛惜它的細細的泉水,不讓它們多流一點兒似的,泉水就慢慢地,無聲無息地流出來……(教師邊講邊畫簡筆畫)這樣的泉水應該怎樣畫?(自由說,細一點,輕一點)

  d:這樣輕柔,這樣寧靜的泉水讓我們一起去讀讀吧!(讀首聯,你覺得怎樣讀?)

  e:在夏日的日光下,池塘里這一片柔柔的池水你喜歡嗎?

  是啊,連樹陰都喜歡得投進了池塘的懷抱了,你們瞧,它照在這片波光上呢!(板畫  板書 照)

  f 讓我們帶著這種喜愛的心情把這柔柔的池水,這靜靜的景色讀出來!(讀首聯含聯,自由讀,指名讀)

  ③ (齊讀頸聯尾聯)請你一邊讀一邊用你的左手作小荷,右手作蜻蜓,把這番景象表演出來。

  a:小荷,你為什么把五個小手指都捏在一起啊?(尖尖角)

  b:小荷,你為什么從“水面”下慢慢長出來啊?(露,板書。讓我們的小荷一起來露露它的尖尖角吧!)

  c:蜻蜓,你為什么只用你的“腳尖”輕輕地碰著小荷啊?(自由說  板書 立)        

  (根據學生說的板畫)

  d:多可愛的小荷,多可愛的蜻蜓啊。讓我們看著板書一起讀一讀吧!(讀)

  e:當你走進花園的時候……

  出示            才露     ,早有         。(仿說)

  而,夏天的時候,我們走進小池我們看到了

  讀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還看到

  讀“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3)、背誦詩歌,體會意境

  ① 多美的景色啊,多美的池塘啊,多美的夏天啊,小朋友,趕緊用你甜美的聲音背一背它吧!(自由背詩)

  ② (指名背)其他小朋友閉上眼想象一下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3、拓展

  小朋友,夏日小池的美景還有好多好多呢!孩子們跟著老師一起去體會一下吧.(展示圖片 欣賞)

  動動你的小筆寫寫你眼中的美景,不會寫的字用拼音。

  小池里          ,真   啊!

  小池邊          ,真   啊!

《小池》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 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2. 認識4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朗讀并背誦古詩。

  3. 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大意。

  讀詩聯想畫面,感受詩歌清新自然的寫作特點。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1. 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一首古詩<<池上>>誰還記得,指名背出,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在池塘里小孩偷采蓮花的事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和小池塘有關的古詩,題目叫《小池》,板書題目。

  2.介紹作者:這首詩是唐朝的楊萬里寫的。

  二、指導看圖,初讀課文

  1.同學們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那么你們想象一下夏日的小荷塘都會有什么美麗的景象呢?學生自由想象并用語言描繪.

  2.課件出示小荷塘畫面.我們一起看看屏幕,看看課文里的小池塘里都有什么?.說一說圖上畫了什么景物。試著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那么詩人是怎么描寫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3.學生自由讀詩,學習生字.

  4.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昔”認讀那么老師給它加個豎心旁”惜”你還認識它嗎?你還能給”昔”加什么偏旁?

  (2)同樣方法學習”廷”和”蜓”.

  (3)指名讀全詩,教師正音.

  5.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體會詩意

  1、請一個同學朗讀全詩,其他同學邊聽邊看圖,想想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演示課件。

  2、寫泉眼詩人是怎樣寫的?演示課件。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誰舍不得誰?誰能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1)指導讀出舍不得的語氣。

  (2)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

  3、作者又是怎樣寫樹陰的呢?讀第二行,"樹陰照水"怎樣理解?晴柔剛才同學們學生字已經理解了,"愛晴柔"又怎樣理解?誰喜歡晴天里柔和的風光呢?這行詩是什么意思?

  (1)指導讀出喜歡的語氣。

  (2)學生練讀,男女比賽讀.

  4、小結:這兩行詩寫了小池周圍的景物--泉眼和樹陰。作者把泉眼和樹陰寫得像人一樣懂得感情,其實是融進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

  (喜愛)請同學們把兩行詩連起來讀一讀,讀出舍不得和喜愛的語氣。

  指名讀,賽讀.

  5、寫"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樣寫的呢?

  讀三、四行,演示課件。這兩行詩寫的是小池里的景物。"小荷"指什么?"才"在這兒是什么意思?嫩和荷葉剛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樣?哪為同學知道這是描寫什么季節的池塘?為什么?(初夏,因為只有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剛剛露出尖尖的角,說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準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起來這兩行詩眼前仿佛看見了什么?把這兩行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怎樣讀才能表達出生動、有趣的情景呢?

  指導朗讀。

  6、把四行詩的意思連貫起來說一說,注意詩句中內容之間的聯系。(自己說,互相說,當眾說)

  7、總結: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夠成了小池優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

  8.指名反復朗讀,指導讀出語氣

  9.全班朗讀.

  10.有感情的朗讀小詩.

  四.總結:

  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小朋友去發現,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萬物,保護環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五.小結:你學會了什么?

  六.板書設計

  小池

  泉眼    惜

  樹陰    愛

  小荷    露

  蜻蜓    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詩的內容,朗讀并背誦古詩。

  2、想象詩中描寫的美麗景色,增強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會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朗讀古詩.

  2、總結說說古詩大意.

  3、齊讀古詩.

  二、老師范讀,想象詩境

  1、老師配樂讀,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一幅小池圖.

  2、指名說想象到了些什么?(學生自由發揮,也可以和詩中的一樣,也可以聯想更多的東西)

  3、把你想象到的用你手中的筆畫下來,看誰畫得最美.

  三、背誦古詩,總結全詩.

  1、在理解詩的基礎上背誦古詩.

  2、全班背誦.

  3、指名背誦.

  4、結合剛才畫的圖,邊聽音樂邊被動古詩,體會這首詩描寫的妙處.

  5、總結:這首詩,詩人選擇一個小小的水池,寫了四種自然景物.采用動靜結合的方法,顯示出初夏時節小池的蓬勃生機,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喜愛之情..

  四、指導生字。

  1、給生字組詞

  2、指導書寫

  五、布置作業

  1、默寫古詩。

  2、找一找楊萬里的詩背一背。

  3、完成課后練習題,查找相關花的資料。

《小池》教學設計 篇3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進行美的教育,培養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和默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意思,體會作者感情。

  2、根據詩意,體會意境是難點。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電腦制作“小池風景、小荷、蜻蜓、詞庫”等軟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學們學過很多古詩,你還記得哪首,請你給大家背一背。這些古詩韻律優美,語言簡潔,好讀又好記,大家都喜歡讀古詩,今天我們要再學習一首古詩,題目叫《小池》,板書題目。先聽老師把課文讀一遍。

  二、按要求學習

  現在請同學們按照學習要求利用計算機進行學習,出示學習要求:

  1、了解詩人生平。

  2、理解題目意思。

  3、學會生字新詞,演示課件“詩人介紹、全詩圖文、字義詞庫”。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小池”的作者是誰?他是什么朝代的人?

  2、題目你是怎樣理解的?你知道“小池”的意思嗎?這首詩寫了小荷花池什么季節的景色?

  3、詩中有幾個生字?出其不意示“柔”字,這個字讀作什么?

  ⑴ “柔”是什么結構?怎樣拆分,編碼是什么?

  ⑵ “柔”可以組哪些詞?在詩中組的什么詞?

  ⑶ “柔”有四種意思,晴柔的柔選哪種字義比較合適?

  ⑷ 把“柔”字打三遍,再用“柔”字組兩個詞。

  4、再讀古詩:

  看還有沒有不懂的詞。

  四、繼續學習

  理解詩句意思,抽讀要求:

  1、請一個同學朗讀全詩:

  其他同學邊聽邊看圖,想想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

  演示課件。

  2、寫泉眼詩人是怎樣寫的?

  演示課件。

  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誰舍不得誰?誰能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指導讀出舍不得的語氣。

  3、作者又是怎樣寫樹陰的呢?

  讀第二行,演示課件。

  “樹陰照水”怎樣理解?晴柔剛才同學們學生字已經理解了,“愛晴柔”又怎樣理解?誰喜歡晴天里柔和的風光呢?這行詩是什么意思?

  指導讀出喜歡的語氣。

  4、小結:

  這兩行詩寫了小池周圍的景物--泉眼和樹陰。作者把泉眼和樹陰寫得像人一樣懂得感情,其實是融進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

  (喜愛)請同學們把兩行詩連起來讀一讀,讀出舍不得和喜愛的語氣。

  5、寫“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樣寫的呢?

  讀三、四行,演示課件。

  這兩行詩寫的是小池里的景物。“小荷”指什么?“才”在這兒是什么意思?嫩和荷葉剛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樣?“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準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起來這兩行詩眼前仿佛看見了什么?把這兩行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怎樣讀才能表達出生動、有趣的情景呢?

  指導朗讀。

  6、把四行詩的意思連貫起來說一說,注意詩句中內容之間的聯系。

  (自己說,互相說,當眾說)

  7、總結:

  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夠成了小池優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

  五、體會詩人感情

  1、認真聽范讀:

  注意哪些地方有停頓,哪些地方有重音?

  課件演示。

  2、下面請同學們利用計算機里的導讀要求練讀。

  3、抽讀評價。

  4、背誦全詩。

  六、小結學法

  今天我們按照這五個學習要求一步一步的學習理解了全詩,體會了詩中所表達的感情。今后同學們學習古詩都可以用這種學習方法。

  七、打開計算機,按要求做練習

《小池》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并且會寫4個生字。

  2.朗讀并背誦古詩。

  3.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大意。

  教學難點:讀詩聯想畫面,感受詩歌清新自然的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

  2.小池美嗎?美在哪里?(指導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同桌合作,試讀課文。檢查字音,糾正讀錯了字音。

  3、指名兩人組朗讀匯報。

  三、理解感悟。

  1、看課文插圖,說說你覺得池塘怎樣?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2、交流自學。課堂討論疑難詞句,通過投影重點講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個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學生提問自學不能解決的字詞,教師作簡要解答。

  4、簡單講述詩意。

  5、全班齊讀全詩

  四、啟發想象,感情朗讀。

  1. 教師范讀。

  2. 學生練讀。(4人組內,一人朗讀古詩,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畫面。組內交流)

  3. 教師語言描述,激發學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陽光燦爛。我們來到一個幽靜的小池邊,只見水池中已經長出了一些嫩綠的荷葉,有的荷葉還沒有完全展開,只是露出一個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動,池水非常清澈,倒映著濃密的樹陰。這時候,飛來幾只蜻蜓,有一只飛累了,落在尖尖的荷葉上休息。這樣的景象,給你一種什么感覺呢?

  4. 引導學生帶著這種感覺朗讀。

  5. 朗讀反饋。

  6 .練習背誦。

  五、識字、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小組合作,創造性認記字形。

  3、觀察字形:

  廷:半包圍結構,先寫“壬”,再寫建之。

  4、師范寫,學生書空。

  5、引導學生口頭組詞。

  6、描紅,練寫。

  六、課外拓展

  大自然的景色真美呀!大詩人看見了,把它寫成了詩。那你們能不能把看到的美麗景色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寫下來呢!

  七、板書設計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池》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所”、“牧”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有朗讀古詩的興趣。

  【學習重難點】

  1、重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字;能正確流利地讀古詩背誦古詩。

  2、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插圖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幾幅圖畫,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荷花圖。)

  2、想想荷花開在哪里?看看小池是怎樣的?

  (出示課文插圖。)

  3、古人把這么美麗的小池寫成了一首《小池》。

  齊讀課題,教學“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受

  1、那么美的古詩,現在就來聽一聽!

  (聽錄音。)

  師:聽完后,你有什么感覺?

  2、下面請你自己帶著美美的感覺讀一讀,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3、師:帶著你的感情,來朗誦這首詩好嗎?

  指名讀課文,教師隨機指導:

  師:那么現在誰愿意將這首詩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泉眼無/聲/惜(細音)細(惜音)流……

  (讀音和停頓都有問題。)

  師:你能把第一句再讀一讀嗎?看清楚拼音。

  (該學生還是沒有讀準確。)

  師:你先坐下,我們聽一聽其他同學的朗讀,等一下再請你讀一次,相信能讀正確了。

  (指名另兩位學生讀后,再請他來讀,果然讀正確了。師生共同祝賀他。)

  4、很多小朋友讀得非常的好,下面老師把要停頓的地方劃了出來,聽老師讀一讀。

  5、下面再請小朋友來讀一讀,相信會讀的更好!

  6、揭示作者:

  師:剛才的同學在朗讀時,都將詩的作者告訴了我們,他是誰呀?

  生(齊):楊萬里!

  板書: 

  宋 楊萬里

  師:是的,《小池》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寫的。他在詩中寫了一個怎樣的小池呢?

  生1:一個靜靜的小池。

  生2:美麗的小池。

  生3:這是一個長著荷葉的小池。

  師:這首詩寫的是哪個季節?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是春天。

  生2:不對,應該是夏天。因為夏天才有荷花的。

  生1:可是這兒沒有荷花。

  生3:這里有荷葉,荷葉剛剛長出來,所以這是早夏。

  師:有道理,只是我們不說早夏,是初夏。

  板書: 

  初夏

  三、再讀,讀通讀順詩句

  1、這首描寫初夏小池的詩寫得很美,我們怎樣來讀好它呢?

  先來聽聽課文錄音。

  2、齊讀課文。

  3、指名叫一些學生來讀或者背:

  師:她哪些地方已經讀得好了,不足的地方又在哪兒?誰愿意將它指出來?

  4、小組互相朗讀:

  還沒有讀的在小組里讀,讀給同學聽聽,互相糾正共同進步。同桌兩人互相讀。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并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同桌把每句詩讀通順。

  5、檢查朗讀情況:

  指名讀,小組賽讀,全班齊讀。

  四、交流,簡單了解詩意

  1、師:通過讀,你讀懂了什么?你是從哪句讀懂的?

  生1:我讀懂了泉水是沒有聲音的,泉眼“無聲”惜細流。

  生2:我讀懂了泉水是輕輕地流過的,是從“泉眼無聲惜細流”知道的。

  生3:我知道了荷葉剛剛長出尖尖的角,就已經有蜻蜓停在上面了,是從后面兩句讀懂的。

  2、師:你能在插圖中指一指那剛露出尖尖角的荷葉嗎?

  指名該學生上來在圖中指出,其余學生一起朗讀:小荷才露尖尖角。

  生4:老師,那我有問題了,為什么蜻蜓是“立”在荷葉上,而不是“停”?

  生5:“立”在荷葉上就是“停”在荷葉上。像雜技表演那樣倒過來了。

  3、師:哪里還讀不懂?

  生:“泉眼”是什么意思?

  師:那我們來看看插圖,你認為泉水是從哪邊流出來的?

  生:是從右上方流過來的(指圖)。

  師:泉眼也就是泉水流出的地方就在這邊。

  生:“惜細流”的“惜”我又不懂了。

  師:你們誰能用“惜”組詞嗎?

  生:珍惜,愛惜。

  生2:哦,就是泉水愛惜流水。

  師:是啊,泉眼珍惜地讓泉水輕輕流出。

  4、“晴柔”說明了天氣怎樣?所以是初夏。

  5、小荷是荷葉還是荷花?

  六、畫畫,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師:你能把這樣的情景畫一畫嗎?

  師:你覺得在你的畫中應該畫些什么呢?

  生1:荷葉,泉水,大樹,蜻蜓。

  生2:還有太陽!

  師:為什么要畫太陽?

  生2:因為這是個晴天。樹陰照水愛“晴”柔。

  師:好!誰愿意來黑板前跟老師一起畫一畫?

  最后大家一起畫一畫,指名學生到黑板上和老師一起畫,師生一起畫,其余畫在紙上。將詩與畫,情與景融為一體。

  七、鞏固生字

  八、指導書寫

《小池》教學設計 篇6

  一、看圖激趣,導入課題

  1、看圖引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副圖畫。小朋友們趕快瞪大你的小眼睛課件出示圖片“池塘”圖片

  問:你看到什么了?

  2、揭題“小池”

  (1)讀題,注意讀好“池”是翹舌音

  (2)隨機識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池”字?

  3、課題拓展:你喜歡這個小池嗎?為什么?

  4、引導再次讀題:那咱們就用喜歡的語氣來讀讀課題

  二、欣賞圖畫,引學古詩(1、2兩行)

  1、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小池的水可能是從哪里來的?

  學生猜想完畢后,課件展示“細小的泉水從泉眼里流出來”

  小朋友猜想的都有可能,但是老師告訴你,這個池塘的水是從這個泉眼里(課件指著泉眼)流出來的。練讀“泉眼”

  2、請仔細觀察觀察,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

  (1)同桌討論

  (2)個別匯報

  教師作適當的引導細細聽聽,有聲音嗎?(引出無聲)

  好好看看,泉水流出的樣子?(引出惜細流)

  3、教學生字“惜”

  (1)指名讀

  (2)誰能給他找找好朋友

  (3)看看圖,讀讀詩,是誰舍不得誰呀?

  4、引導朗讀第一行

  你能用上舍不得的語氣讀讀嗎?

  自由練讀個別讀齊讀

  過渡:讀得那么好,你瞧,太陽公公都放射出了柔和的陽光表揚你們了。(課件展示柔和的陽光)

  5、出示“晴柔”引導讀準“柔”字

  6、課件展示“樹陰”

  (1)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學習生字“陰”

  (2)樹陰在哪兒呢?對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

  學習生字“照”(注意翹舌音),你在哪里見到過這個字?

  7、出示第二行古詩

  (1)個別讀

  (2)學習生字“愛”

  ①個別讀

  ②你能用它來說一句話嗎?

  ③在這里,是誰喜歡晴天里柔和的陽光?

  (3)那你就帶上高興的心情,喜歡的語氣讀讀吧!

  三、出示古詩,繪圖體會(3、4兩行)

  1、出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1)自由讀讀這兩句古詩(讀正確)

  (2)指句讀

  (3)電腦老師范讀,請小朋友們在頭腦中想象畫圖

  (4)指名反饋

  2、組織學生看詩畫圖(可以獨立完成,也可找幾個小伙伴合作完成)

  3、組織評畫,在評議中隨機教學生字“露”“立”

  “露”:(1)誰有好方法記住它?

  (2)你能給它找朋友嗎?

  (3)借圖體會意思“長出來了、冒出來了”

  “立”:(1)小晴蜓飛過來了,立在了荷葉上,你能給立換個詞嗎?

  (2)指名表演:誰會做做“立”的動作?

  (3)引導書寫:仔細看看,怎樣才能把它寫漂亮?

  范寫描紅自由練習

  四、情感誦讀,內化意境

  1、引導采用多種方式進行賞讀

  (1)自由練讀(讀出個性)

  (2)個別讀(集體評議)

  (3)教師范讀(牽引示范)

  (4)再次個別朗讀(嘗試品讀)

  (5)同桌互讀(擴大朗讀訓練面)

  (6)全班齊讀(情感共鳴)

  2、組織背誦

  五、總結延伸,升華情感

  1、池塘了除了有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嫩嫩的荷葉,可愛的小蜻蜓,還會有什么?

  2、換位體驗,說話訓練

  你就是只可愛的小晴蜓,你就是條活潑的小魚兒,你就是這嫩嫩的荷葉……看到這美麗的景色,會說些什么?

  3、多可愛的小池!多美的小池呀!難怪大詩人楊萬里看到后會情不自禁地寫下這首古詩

  引讀“楊萬里”

  4、讓我們用最美的聲音來感謝一下楊叔叔齊讀古詩

  板書設計:

  小池(楊萬里)

  泉眼  惜

  樹陰  愛

  小荷  露

  蜻蜓  立

  〖設計理念〗

  《小池》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二冊里的一首古詩。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這么情趣盎然的畫面,詩人對自然景物的這份熱愛之心,以及古詩用詞的精妙(尤其是“惜、愛、露、立”),都是比較難體會的。因此,在教學中,如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引導學生更好的體會古詩的意境,詩人的情愿?就成了重中之重。在設計中,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新理念:

  1、聽、說、讀、寫融為一體

  語文教學,歸納起來,無非四個字“聽說讀寫”。同時,聽說讀寫的能力是語文綜合能力的真實反映和體現,這四者缺一不可,互為補充。引導學生聽電腦老師誦讀,教師示范朗讀古詩,讓他們感受古詩的韻味;組織學生討論這泉水可能會從哪里來?這個池塘里還會有什么?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種,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你會說些什么?……一系列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大膽地猜,大膽地說,提供給學生足夠的感悟空間,把古詩的意境體會的有滋有味,把詩人的情懷內化成自己的語言;引領學生多層次、多方位的誦讀古詩,俗話說“好詩不厭百回讀”,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陶冶他們的情操;最后帶領學生把“立”字寫得端端正正,像立正一樣有精神。不知不覺中,就把“聽說讀寫”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了。

  2、教師、學生、編者、作者融為一體

  閱讀是讀者和作者文本的對話,是一場無聲無形的對話。閱讀教

  學則是教師、學生、編者、作者間的對話,在這,我們稱之為“四方對話”。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樹立“閱讀合群”“閱讀交友”的理念,俗話說“讀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也”。在設計中,教師逐步引領學生品詞琢句,體會作者的情,編者的意,與詩中的及詩外的景物為伴,用心交流。

  3、古詩的體會、生字的教學融為一體

  識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兒童的已有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在本設計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理解生字。課堂中,我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進行生字教學的處理。如“惜”字的教學,先引導學生看圖引出“惜”,再組織學生讀準字音、找朋友學會“惜”,最后再引導學生看圖讀詩,體會“惜”。又如“立”字的教學,首先引導結合圖畫換詞體會,再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做做動作,最后引導學生規范地書寫“立”字,寫得像你們剛才站得一樣有精神。相信,這樣的訓練多了,學生對祖國的語言文字會體會的更精,語感會更強。

  4、圖畫閱讀、文字閱讀融為一體

  中國閱讀教學研究會會長曾祥芹曾說:我們已經走進了“讀圖時代”,畫面閱讀正與文字閱讀互競雄長,它們共同開辟出一條“全腦閱讀”的新路。我們要充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能夠從文字中讀出圖畫來,從圖畫中看出文字來。本著追求這一理念,于是,我在這節課中做了大膽的嘗試。由欣賞圖畫,逐步引入學習古詩(1、2兩行),再由賞讀古詩(3、4兩行),引導學生頭腦畫圖、手工畫圖,體會重點詞(露、立)的意思。

《小池》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 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2. 認識6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朗讀并背誦古詩。

  3. 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大意。

  讀詩聯想畫面,感受詩歌清新自然的寫作特點。

  教學程序

  一、激趣引入。

  1.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清代詩人袁枚寫的一首詩。一起來背背吧。生齊背《所見》

  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的事情?(生:夏季)

  你從哪兒看出來是夏季?(意欲捕鳴蟬)

  2、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夏天的古詩。和老師一起寫題目。板書:小池  齊讀課題。

  3、.介紹作者:這首詩是我國南宋詩人楊萬里寫的。那么,詩人楊萬里寫了一個什么樣的小池呢?

  二、觀圖知意 初讀識字

  1.課件出示小荷塘畫面,說說圖上畫了什么景物。(池塘、樹蔭、荷葉、蜻蜓、水草)。試著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

  2、小池的風景美,楊萬里的詩更美。自己去讀讀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3、指名讀詩,正音。

  4、檢查識字

  (1)課件出示注音的生字組成的詞:

  shuyin   kexi   shuyin  qingtian  wenrou   luchu

  小池   可惜    樹陰   晴天    溫柔    露出

  指名讀、齊讀、去掉拼音讀

  (2)說說你用什么辦法記住加星的生字。讓學生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說說生字。

  池:三點水說明與水有關,換偏旁可組成“地、她、他”等字。

  惜:豎心旁表示心里舍不得。換偏旁組成:借、錯等字。

  陰:耳朵朝著月亮。

  晴:太陽照在青草上。形聲字。有太陽是晴天,陰對晴。

  露:雨滴灑在馬路上。形聲字。

  (3) 開火車讀生字詞。

  三、自讀自悟  指導方法

  1、把生字放在詩句中,讀一讀。

  2、聽老師讀,用“/”畫出詩中的停頓。

  3、一句一句地讀,看看你能讀懂哪一句?和同桌說說。不懂的詞圈出來。

  4、匯報你讀懂了哪一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剛長出的荷葉卷著,在水面上剛剛露出尖尖的小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早早就有一只蜻蜓站在荷葉尖上。

  你是怎么讀懂這一句的。(看圖、讀讀詩句、想象、問同桌)

  5、還有不懂的地方嗎?解決學生的疑問。晴柔:剛剛進入夏天,晴天柔和的陽光讓人很舒服。惜細流:舍不得細細的水流。

  6、小結讀懂詩意的方法:小朋友都用哪些方法讀懂了詩句?

  讀一讀、想一想、看看圖、不懂就問。

  四:理詩品讀  詩情展讀

  1、請小朋友在詩句中找找,看看詩中寫了哪些景物?用“——”畫出來。生回答,貼相應的詞語:泉眼   樹陰  小荷   蜻蜓

  2、詩中寫到了“泉眼”,這是個什么樣的泉眼呢?

  (1)指名讀“泉眼無聲惜細流”。

  (2)看看這個“惜”字,(貼上“惜”字)從這個惜字,你能體會到什么?(心里舍不得)

  (3)小結:這是個靜靜地舍不得水流的泉眼。

  (4)指導讀出舍不得的語氣。可以用動作表示。

  3、詩中寫到了什么樣的樹陰?

  讀第二行“樹陰照水愛晴柔”。

  從這個“愛”字,(貼“愛”字)你知道這是什么樣的“樹陰”?(愛陽光、愛晴天、愛泉水、愛影子。)

  讓我們讀出樹陰愛陽光、愛晴天、愛泉水、愛自己。

  4、請同學們把兩行詩連起來讀一讀,讀出舍不得和喜愛的語氣。

  5、詩中的“小荷”怎么樣呢?抓住“露”字品讀。做出小荷露出尖尖角的動作來讀。(貼“露”字)

  6、誰來讀讀“蜻蜓”?(貼“早”字)從這個“早”字你能看出什么?感受蜻蜓急不可耐的心情。做動作讀“早有蜻蜓立上頭”。

  五、想象詩境 背誦古詩

  1、這四行詩連起來就是一幅寧靜美麗的池塘風景畫。閉上眼,靜靜聽,看你眼前會出現什么樣的畫面。

  師配樂《綠袖子》描述。夏天來了,一個晴朗的好天氣。在一個幽靜的小池里,泉水正靜靜地從泉眼流淌出來,岸邊的綠樹在水里照著自己的影子。似乎是喜愛那一池晴和柔美的泉水。新長出的荷葉還卷著,剛剛在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早就有一只蜻蜓輕盈地立在上面,展開透明的翅膀。

  2、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3、配樂有感情的朗讀小詩, 把你看到的風景畫下來。

  4、看板書背誦古詩。

  五、拓展閱讀  荷塘景美

  1、詩人楊萬里還寫了一首池塘美景的古詩。來看看吧。課件出示楊萬里的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及荷塘風景。

  2、師生一起讀。說說你喜歡哪一句?讀出來。

  3、在這首詩里,荷花已經開了,因為最后一句寫到“映日荷花別樣紅”。

  六、指導寫字。

  1、指導觀察田字格中的“黃”“閉”“立”字。

  2、師范寫,生書空。

  板書設計

  小池

  泉眼    惜

  樹陰    愛

  小荷    露

  蜻蜓    立

《小池》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寫的美麗景色,增強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4.默寫課文。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會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出示美麗的大自然的錄像片斷,并配上優美的音樂。)

  同學們,看看這大自然吧,萬物總是那么和諧的相處,使大自然如此的美麗。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來贊美過大自然的萬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小池》(板書:2小池)

  2.介紹作者:這首詩是唐朝的楊萬里寫的。

  二、指導看圖,初讀課文

  1.出示圖片,說說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樹陰、幾片生機盎然的荷葉、幾只小小的錯蜒)(板書:泉眼、細流、樹陰、小荷、蜻蜓)

  2.詩人是怎么描寫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詩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3.學生自由讀詩。

  4.檢查自讀情況。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讀全詩,老師正音。

  5.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體會詩意

  1.指導一、二句。

  (1)指名讀詩的一二句。

  (2)看課件。老師配樂說: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見。

  (3)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聲音要輕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學生自由練讀。

  (5)指名讀。

  (6)男女比賽讀。

  2.指導朗讀三、四句。

  (1)看課件。老師配樂說: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頭了。)

  (2)哪位同學知道,這是描寫什么季節的池塘?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才剛剛露出尖尖角,說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3)多么細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斷,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你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4)指名反復讀。讀出欣喜的語氣。

  (5)全班朗讀。

  3、有感情的朗讀整首古詩。

  四、老師范讀,想像詩境

  1老師配樂范讀,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一幅小池圖。

  2指名說想像到了些什么。(學生自由發揮,可以和詩中的一樣,也可以聯想更多的東西)

  五、背誦古詩,總結全詩

  1.全班比賽背。

  2.你喜歡這首古詩嗎?為什么?(板書:寧靜、美麗)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小朋友去發現,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萬物,保護環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六、指導生字

  1給生字組詞。

  2指導寫字。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區別。“照”字是上下結構。上面的“日”和“召”一樣長。

  七、布置作業 

  1默寫古詩。

  2畫畫你心中小池的樣子。

《小池》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寫4個生字;

  2、朗讀并背誦古詩;

  3、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進行美的教育,培養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意思,體會作者感情。

  教學難點:根據詩意,體會意境。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準備:詞語卡片、多媒體教學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4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想象詩中描寫的美麗景色,增強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入教學。

  1.這節課我們學習古詩《小池》。

  2、出示詩歌于黑板。學生自由讀背。

  3、師:這首古詩哪些小朋友會背了?誰來背背?(指名三人背誦。)

  4、師:這些同學課外積累真多,那么今天我們要進一步學習,要讀出詩的味道,還要認識里面的生字。

  二、初讀課文,了解詩的大意。

  1、教師范讀,請同學注意里面生字的發音。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誰愿意將這首詩讀給大家聽一聽?(注意糾正發音)

  4、揭示作者:《小池》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

  師:他在詩中寫了一個怎樣的小池呢?學生自由讀后發言。師:這首詩寫的是哪個季節?你是怎么知道的?板書:初夏  

  三、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識記生字。(小組同學交流)

  2、檢查自學情況

  認讀生字(看黑板),再說說“昔與惜、廷與蜓”有什么區別?并分別口頭擴詞。

  3、指導書寫:由學生選出兩個難寫好的字,師板前范寫。

  四、再讀古詩,體會詩意

  1.聽課文錄音。這首描寫初夏小池的詩寫得很美,我們怎樣來讀好它呢?先來聽聽范讀錄音。

  2.我們也來讀一讀吧!學生大聲地自由練讀。

  3.指幾名學生讀詩,其他同學給評價:他哪些地方已經讀得好了,不足的地方又在哪兒?告訴他應該怎樣讀。

  4、小組內同學之間互相欣賞朗讀。

  5、檢查朗讀情況(指名讀,小組賽讀,全班齊讀。)

  五、練習背誦詩文。強化記憶,形成積累。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默寫詩文。

  3.想象詩中描寫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交流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1、指名背誦。

  2、通過讀,你讀懂了什么?你是從哪句讀懂的?

  二、學生展開想象,理解詩句。

  1、閉目聽教師范讀詩文,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學生展開想象使詩的內容具體)。

  2、根據詩文內容加上自己的想象,把你對詩意的理解用圖畫表現出來。

  先提示討論:你覺得應該畫些什么呢(泉水、大樹、荷葉、蜻蜓)?他們是什么樣的?

  泉水是怎么流的?理解“惜細流”。

  你怎么知道還有大樹呢?理解“樹陰照水”。

  為什么是“荷葉”,而不是“荷花”?理解“才露尖尖角”。

  蜻蜓畫在什么地方?理解“立上頭”

  4、把自己畫的意思講給大家聽聽。

  5、指導背誦

  涓涓的細流,濃密的樹陰,小巧的荷葉尖角、頑皮的蜻蜓讓這寧靜優美的池塘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這么美的畫面讓詩人陶醉了,你們喜歡這個小池嗎?用你動聽的聲音向同學們傳遞你對小池的喜愛之情吧!

  指導誦出不舍的語氣、喜愛的語氣,注意詩文的節奏。

  6、練習默寫。

  三、課外延伸

  楊萬里是南宋著名的詩人,他的詩通俗易懂,清新活潑,富有生活情趣,他是歷史上寫詩最多的詩人之一,請同學們課下搜集積累他的詩文。

  板書設計:

  小池

  泉水——惜

  樹陰——照

  小荷——露

  蜻蜓——立

《小池》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詩歌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

  3、背誦古詩,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學習《所見》,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背誦《所見》。

  2、板書課題:

  教師一絲不茍地書寫,邊寫邊告知學生:字要寫得橫平豎直,端端正正才好看。

  3、理解課題,提醒學生:

  “池”是翹舌音,出示畫面,知道“小池”指的是小小的的池塘。

  4、簡介作者楊萬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書,提示讀書要求:

  ⑴ 讀書姿勢要端正。

  ⑵ 圈出本課的生字,讀準字音,讀通每一句。

  ⑶ 多讀幾遍。

  2、認讀生字:

  ⑴ 叫出生字朋友的名字。

  導語:大家讀書真認真!瞧,生字寶寶忍不住要和大家交朋友了,(多媒體課件展示生字)快拼一拼,讀一讀吧!

  ⑵ 同桌互讀互糾。

  ⑶ 個別讀。

  (去掉拼音)

  ⑷ 誰愿意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讀一讀?

  ⑸ 齊讀。

  3、讀熟古詩:

  打開書,把這首詩再讀幾遍,要讀得正確、流利。

  三、借助插圖,明白大意

  1、(出示插圖):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說說這些景物。

  2、邊讀古詩邊看圖,想想:

  讀明白了什么?并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3、小組交流。

  4、這首詩寫了小池的哪些景物呢?

  快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師相機板畫。

  5、提出疑問,并梳理出重點探討的問題。

  如:“泉眼”“晴柔”“尖尖角”等,可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解疑。

  四、創設情境,誦讀古詩

  1、出示畫面:

  教師配樂聲情并茂地講述,師生在音、畫中共同想象,感受“小池”的“自然”“情趣”美。

  2、學生交流仿佛看到的景色及心里所想。

  3、學生配樂練習朗讀。

  4、師范讀。

  5、學生再讀,教師向學生提出要求:

  邊讀要邊想像看到的美景。

  6、指名讀、評議。

  賽讀、齊讀。

  7、練習背誦。

  五、鞏固識字,積累語言

  1、玩“小青蛙認字”的游戲,游戲規則如下:

  仔細看寫有生字的荷葉卡片,會讀的小朋友叫:

  呱呱,這是“x”“x”。

  2、齊讀生字,交流識字的好辦法。

  3、積累課后“我會讀”的部分詞語,用喜歡的詞語練習說話。

  六、學寫生字,感受漢字的美

  1、課件:

  出示“閉”、“立”,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2、教師范寫:

  強調這兩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生練寫:

  師提示學生要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

  4、投影展示,評議,欣賞。

  七、拓展積累,課外延伸

  1、課件:

  西湖畫面,配樂朗誦《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學生欣賞。

  2、課外自己找楊萬里寫的詩,讀一讀。

《小池》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要求

  1.學會3個生字,理解詩句的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

  2.指導學生根據詩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激發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朗讀并背誦課文是重點。

  2.指導理解詩句意思及領會所表達的感情是難點。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朗讀錄音磁帶;參觀一處泉水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打開掛圖(或放幻燈),激發興趣

  (看圖)“小池”即一個面積不大的池子,在詩中指小小的池塘。這是一首寫景詩,它生動、形象地描寫出夏季荷塘小池的迷人景色。

  作者:楊萬里(1127?1206),江西吉水縣人,南宋著名詩人。他與同時代的詩人陸游、范成大、尤袤(mào)齊名,被譽為“南宋四大家”。他的詩一部分是反映時政、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多數是描寫自然風物的。特點是構思新巧,語言活潑明暢,借題發揮,富有風趣。

  二、指導看圖

  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景物?(先一個一個說,再連起來說一遍)

  同學們看了圖,想一想詩人是怎樣描繪自己所見到的情景的,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

  1.請聽錄音,看看課文有幾句話。(學生標出句子)

  2.看音節卡片,開火車讀。

  xī  zhào  róu

  3.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

  4.分組讀課文,男女生各讀一句。

  四、學習生字

  1.出示帶音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去掉音節讀。(注意“柔”的讀音)

  3.識字、記憶字形。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卡片。

  (2)分組觀察、討論,利用以前學習方法識記字形。

  (3)檢查自學情況。(指名學生當小老師,師生評議)

  (4)教師重點指導:

  惜,xī,11筆,左右結構,左邊豎心旁,右邊昔字邊。

  照,zhào,13筆,上下結構,下邊是四點水,注意讀準翹舌音。

  柔,róu,9筆,上下結構,上邊是矛字頭,下邊是木字底,注意上邊“矛”的寫法。

  4.鞏固練習(做游戲)。

  (1)找朋友,將本課3個生字的讀音卡片和漢字分發給6個同學,老師說一個字,兩位同學分別將正確音節和漢字舉到一起。找對了全班齊讀三遍。

  (2)組詞練習。

  五、課堂練習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認讀漢字卡片。

  二、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1.引導學習第一句。

  (1)自由讀第一句,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能說多少就說多少)

  (2)齊讀第一句。

  (3)指導朗讀(注意輕重音和停頓):

  泉眼 / 無聲 / 惜 / 細流,樹陰 / 照水 / 愛 / 晴柔。

  教師范讀,學生仿讀,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4)教師小結:

  泉眼,就是泉水的出口。惜,愛惜,舍不得。細流,細細的水流。照,映照。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全句的意思是:細細的泉水從泉眼里悄然無聲地流出來,好像泉眼很愛惜它們,舍不得讓它們多流一點。綠樹的陰影映照在水面上,好像非常喜愛這晴天里柔和而美麗的風光。

  2.引導學習第二句。

  (1)自由讀,說說你懂得了什么?

  (2)指導朗讀:

  小荷 / 才露 / 尖尖角,早有 / 蜻蜓 / 立上頭。

  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3)教師精講:

  小荷,指剛剛長出水面的嫩荷葉。尖尖角,指還沒有展開的嫩荷葉的尖端。全句的意思是:嫩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就已經有蜻蜓落在上面了。

  三、啟發學生想象荷塘景色,深入了解課文

  1.自由讀全詩,引導思考: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泉水、樹的陰影、荷葉、蜻蜓)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兩句詩描寫了兩種景物:“泉、樹陰、小荷、蜻蜓”)

  2.啟發學生根據詩句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感知、想象出細細的泉水緩緩地涌出,綠樹茂密的樹葉遮住陽光形成的樹陰映照在清清的水面上……進而把這些景物聯系起來,在頭腦中構成一幅初夏荷塘的美麗風景畫。

  3.小結。

  這首詩通過對涓涓的細流、濃密的樹陰、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這些常見的景物的描繪,形象地勾畫出一幅初夏小小荷花池里的風景畫,側重靜態的描寫,給人以清新、恬靜、溫柔的感覺,特別是“惜、愛、露、立”幾個動詞的巧妙運用,使得這優美、寧靜的畫面充滿了生氣。全詩構思新穎,運筆精細,第二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已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

  四、課堂練習

  1.寫一寫課后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板書參考

  探究活動

  1.收集有關楊萬里的資料。

  2.根據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畫一幅畫。

《小池》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思路:

  《小池》是一首描寫初夏池塘美麗景色的古詩,作者(宋朝)楊萬里運用豐富的想象展開聯想,使詩中的景物生機勃勃。本課利用校園虛擬網的構建,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源,并充分調動課堂的一切“人力”及“非人力”資源,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多維互動的教學民主中,讓孩子主動參與、平等參與、自信參與、合作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走近古詩,體會詩意,感悟詩意,運用語言。本課教學設計力圖打破傳統逐字,逐詞、逐句來講析古詩的模式,從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努力探索充滿生命與活力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二、學生分析:

  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古詩角”、“課前一首詩”等形式對古詩已有一定的積累,而且作為“四結合”的實驗班級,三年的計算機知識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window98、powerpoint、ie瀏覽器、frontpage等的使用方法,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教學目標分析:

  能利用虛擬網學全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用自已的話描述詩的意思。

  誦讀古詩,根據詩句想象出荷池的美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表達能力,激發其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課堂注重學生的參與過程,讓學生掌握:利用網上資源和相關軟件來篩選和獲取信息、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富有個性地運用信息的學習方法。

  加強民主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培養學生間良好的合作精神;讓學生學會評價,并且能正確地對待評價。

  四、教學過程設計:

  步驟教師行為學生行為

  課前自行組織以各種形式誦讀學過的古詩。

  引導自學1、利用課本,讓學生誦讀古詩;

  2、讓學生質疑,查閱網上資料自行解疑,初步理解詩意;

  3、引導學生根據詩句處理網上資料,制作“小池”的幻燈片,通過描述詩意,加深對詩整體的理解,感悟詩境。1、自由誦讀古詩,匯報交流,進行評價;

  2、學生質疑;通過查閱網上的資料自讀、自悟,并交流匯報;

  3、獲取、處理網上的各種資料,制作幻燈片;交流作品,互相評價。

  擴展學習1、讓學生構建自已心中“小池”的景色,制作幻燈片,寫下感受;

  2、組織交流評價。1、學生自由合作,運用網上的資料,繼續制作幻燈片,構建自已心中“小池”的景色;運用不同的文體,不拘形式地寫下感受;

  2、師生互動交流評價。

《小池》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所、牧”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想象詩中描寫的美麗景色,增強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朗讀感悟、自主識字。

  教學重點: 認識“所、牧”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教學難點: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課前準備:生字詞卡片、背誦一首自己最喜歡的古詩、音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同學們學過很多古詩,你還記得哪首,請你給大家背一背。這些古詩韻律優美,語言簡潔,好讀又好記,大家都喜歡讀古詩,今天我們要再學習一首古詩,題目叫《所見》,板書題目。先聽老師把課文讀一遍。

  二、檢查自學情況

  1、了解詩人生平。袁牧(1719—1798),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詩人。著有《小倉山房文集》與《隨園詩話》等。

  2、理解題目意思。“所見”,即詩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畫面。那袁枚到底看到了些什么?輕輕打開我們的課本,聽老師讀這首詩。(學生聽教師范讀古詩。)

  3、學會生字新詞。我會認,認識黑板上的生字新詞。

  三、初讀感知,自學存疑。

  1、齊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四、再讀感悟,解決疑難。

  1、自由讀,結合圖畫理解詩意。

  2、小組內交流自學。

  3、課堂討論自學中的疑難處,教師相機點撥。(朗誦指導: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第二句之后要有較長的停頓。要突出“振”、“捕”、“鳴”、“閉口”、“立”等詞語。要讀出生活情趣。)

  4、教師范讀,學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五、品悟古詩,熟讀成誦。

  (一)細讀古詩,了解詩句的意思。

  1. 自讀每句詩,小組交流討論詩意,師再點撥。

  a. 學習“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問:牧童在干什么?他當時的神態如何?怎么看出來?此時,他的心情怎樣?從哪個詞體會得到?

  b. 學習“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問:牧童行走間聽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為什么卻“閉口”呢?

  2. 指名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 組織交流對詩句的理解,教師引導學生品悟詩意,作小結。

  a. 前兩句詩寫了牧童的神態,心情。聲色俱備,情景交融,勾畫出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牧童行歌圖”。

  b. 后兩句詩寫了詩人對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機靈敏捷的動作,神態變化,抓住牧童剎那間的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一幅“捕蟬圖”。

  c. 整首詩語言清新流暢,明白如話,使得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躍然紙上。(二)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1. 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體會詩的停頓、節奏。

  牧童/騎黃牛,意欲/捕鳴蟬,歌聲/振林樾,忽然/閉口立。

  2. 指導朗讀,讀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語氣,讀出牧童捕蟬的動作神態變化。(自己練習——指名讀——評讀指導——練讀)

  3. 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六、啟發想象,感情朗讀。

  1、聯系詩意,激發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

  七、拓展:詩中寫的牧童捉到蟬了嗎?

  八、書寫生字

  1、示范指導:這節課,還有幾個生字朋友,我們要會寫。(粉筆演示,重點指導“林”,木字作為偏旁,一捺改為一點,注意點的位置。)

  2、自由練習書寫。

  3、集體評議:引導學生觀看一個小朋友的字,觀察他哪兒寫得好?如果把哪一筆改一改,就更漂亮了?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復習鞏固  背古詩《所見》。

  2.說說下面幾個詞語的意思。

  振 欲 捕 鳴 閉 口 立

  3.(出示美麗的大自然的圖片。)同學們,看看這大自然吧,萬物總是那么和諧的相處,使大自然如此的美麗。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來贊美過大自然的萬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小池》(板書:2小池)

  4.介紹作者:這首詩是唐朝的楊萬里寫的。

  二、指導看圖,初讀課文

  1.出示圖片,說說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樹陰、幾片生機盎然的荷葉、幾只小小的錯蜒)(板書:泉眼、細流、樹陰、小荷、蜻蜓)小池美嗎?美在哪里?(指導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2.詩人是怎么描寫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詩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3.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4.檢查自讀情況。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讀全詩,老師正音。

  5.同桌合作,試讀課文。檢查字音,糾正讀錯了字音。

  6.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體會詩意

  1.指導一、二句。

  (1)指名讀詩的一二句。

  (2)看課件。老師配樂說: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見。

  (3)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聲音要輕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學生自由練讀。

  (5)指名讀。

  (6)男女比賽讀。

  2.指導朗讀三、四句。

  (1)看課件。老師配樂說: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頭了。)

  (2)哪位同學知道,這是描寫什么季節的池塘?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才剛剛露出尖尖角,說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3)多么細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斷,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你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4)指名反復讀。這首詩語言清新活潑,描寫動靜結合、情景交融,適合反復吟詠想象,加深體會。教學中應以讀為主,讀出詩情畫意。指導朗讀時可參考下列提示讀出節奏: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5)全班朗讀。

  3、有感情的朗讀整首古詩。

  四、老師范讀,想像詩境

  1、老師配樂范讀,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一幅小池圖。

  2、指名說想像到了些什么。(學生自由發揮,可以和詩中的一樣,也可以聯想更多的東西)

  五、背誦古詩,總結全詩

  1.全班比賽背。

  2.你喜歡這首古詩嗎?為什么?(板書:寧靜、美麗)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小朋友去發現,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萬物,保護環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六、指導生字

  1、給生字組詞。  

  2、指導寫字。三個生字字形都比較復雜,教師應逐字示范,指導寫好。

  注意:

  惜:左右結構。注意左邊“忄”的筆順:忄。右邊“昔”字,應寫得略寬些。

  照:上下結構。上部“昭”字,占三分之二格,四點底要寫得呼應顧盼。

  柔:上下結構,容易寫長。書寫時“矛”字時應寫短而收縮一點兒,“木字底”要寫舒展些。

  七、布置作業

  1、默寫古詩。

  2、畫畫你心中小池的樣子。

  相關知識: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他是我國南宋時期一位具有獨特風格的詩人,與陸游等并稱“南宋四大家”。他一生中寫下了2萬多首詩,是我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作家。但僅有一小部分流傳了下來。  楊萬里的詩直接從自然景物中選取題材,而不從書本文學上翻新出奇。他對于自然界有特別濃厚的興趣,自然界的一切,大到高山流水,小到游蜂戲蝶,全都被他寫進詩里。他對自然觀察得細致,領會得深刻,描寫得生動逼真。楊萬里的作品有三大特色:一是寓于幽默詼諧中的風趣;二是豐富新穎的想象;三是自然活潑的語言。

《小池》教學設計 篇14

  背景知識:

  《所見》和《小池》是兩首從不同側面表現夏天情趣的古詩,分別由袁枚和楊萬里所作。這兩首詩充滿著童趣、情趣,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所見》著力刻畫的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牧童夏日捕蟬的情趣;《小池》悉心渲染的是孩子們欣賞迷戀的蜻蜓輕落荷葉尖角的動人畫面。古詩的韻味、想象的空間,勾勒出了夏季獨有的童真世界。

  學情分析:

  每一個孩子就是一名充滿詩性的詩人。兒童與古詩的對話,就是建立在這樣詩性的兒童世界里的。細細研讀這兩首古詩,生字不少,但是對于已經具備一定識字能力的基礎較好學生來說并不難。因此,生字教學主要以自學為主,采用先學后教、互教互學的形式。教師把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象的途徑去理解古詩中難以直接領悟的詞語上。同時,這兩首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象力,詩歌的內容接近孩子的現實生活,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感悟促成孩子與古詩的詩性對話,通過各種形式的反復朗誦、吟誦加強孩子對古詩的體會咀嚼,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認識12個生字,會寫“詩、林、童、黃、閉、立”8個字。

  2、過程和方法。在朗讀和背誦中理解古詩內容,體會夏日的情趣。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喜歡朗讀古詩,愿意主動背誦。激發學生關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欣賞一組配樂的夏日情境圖(課件),勾勒出對夏日童年生活的回憶。

  2、學生交流:夏天,我最喜歡(干什么)。

  3、教師出示課件(課文的插圖:牧童欲捕蟬),引導學生猜想:這個古時候的小朋友喜歡在夏天干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袁枚大詩人是怎么說的吧!(課件配樂朗誦,詩問逐行出現。)

  二、學生自學,通讀全詩。

  1、學生嘗試自己反復地朗讀《所見》,特別注意讀準每一個字音,讀通每一行詩句。(特別關注平時朗讀比較困難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幫助)

  2、學生互助學習,自主認識古詩中的新漢字。

  (1)抽查幾位學生(特別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朗讀全詩,其余學生仔細聆聽并在書本上做好正音標記(在別人讀錯的漢字下點上重點記號并注出正確讀音,這個習慣需要長期培養。),而后集體交流糾正字音。

  (2)游戲:“漢字生活大搜捕”(請學生交流在生活中曾見到或聽到的漢字實用例子)

  *課件出示“漢字生活大搜捕”的所有漢字“所牧捕蟬閉立”,請學生獨立搜索。

  *學生互動小組交流后由學生自主推薦典型的例子——

  例如:在他爸爸派出所的大門口見過“所”。

  聽過一首《牧羊曲》,里面有個“牧”。

  說古時候的警察不叫警察,而叫捕快,捕快的“捕”就是今天的這個新字。

  (這個搜捕游戲要經常結合認字教學不斷進行,才能開拓學生的生活時空,激活他們的生活回憶,從而構建孩子生活和學習的橋梁。)

  3、漢字重回古詩,學生看文朗誦。

  三、研讀詩文,充分想象。

  1、再次課件出示“牧童欲捕蟬”的畫面,請學生通過在多次朗讀《所見》的基礎上說話訓練:

  “小牧童喜歡在夏天( )。”

  2、根據學生的不同回答引入詩句的研讀——

  (1) 一些學生認為:“小牧童喜歡在夏天騎牛放牧。”(類似于這樣的觀點)

  *引導學生找出相關的詩句:你是從哪兒體會到小牧童喜歡在夏天騎牛放牧的?

  *課件出示“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請學生反復讀讀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 充分運用課件中一段牧童放牧時的歌謠欣賞,理解體悟“振林樾”的意思。

  * 朗讀體會當時牧童的歡快心情。

  (2)一些學生則認為:“小牧童喜歡在夏天捕蟬。”(類似于這樣的觀點)

  *引導學生找出相關的詩句:你是從哪兒體會到小牧童喜歡在夏天捕蟬的?

  *課件出示“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請學生反復讀讀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 充分想象:小牧童閉上嘴巴停止歌聲是為了什么?“

  * 朗讀體會當時牧童很想捕蟬卻又怕驚動了蟬的心情。

  3、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咀嚼詩句,體味小牧童究竟喜歡什么,并充分通過朗誦來表達自己的理解。

  四、自主選擇,快樂積累。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學習方法積累這首古詩。(強調要求)

  課件出示三種方法:

  1、請你用最喜歡的表演形式選擇好伙伴一起來背誦《所見》。

  2、請你扮演小牧童,告訴大家自己在一個夏天捕蟬的故事。

  3、請你為課文中的插圖配寫《所見》的古詩,書寫一定要漂亮哦!(另發古詩題寫畫紙)

  * 學生充分準備、訓練。

  * 學生學習成果展示,重點放在第3個內容(書寫)。

  ——請順利完成題寫古詩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當小老師提醒大家六個新漢字的寫字要領,學生嘗試書寫。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再掀情趣。

  1、教師引導學生從古詩《所見》的朗誦中轉入另一首體現夏日情趣的古詩《小池》:

  ——夏日,可愛的小牧童喜歡去捕捉樹上鳴叫的蟬兒。而楊萬里這位大詩人卻對夏日的荷花池情有獨鐘呢!不信,一起去瞧瞧!

  2、課件出示畫面(與課文中插圖相似的更美的荷池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話:

  ——“我看見了( ),聽見了( )。

  3、引出古詩《小池》:詩人楊萬里可別有一番獨特的發現——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課件出現詩文,配樂朗誦。)

  二、自主設疑,通讀全詩。

  1、學生反復朗讀古詩,特別注意讀準字音,讀通每一行詩句。

  2、學生自主提出朗讀中不懂的漢字和詞語。(諸如:泉眼惜細流愛晴柔 )

  借助提出問題的同時糾正重點讀音。

  3、教師引導學生“詩讀百遍,其義自現。”,再次反復咀嚼詩句,遇到不懂的字詞停下來反復讀讀。

  4、抽查朗讀,特別注意學生朗讀時的節奏和停頓,并相機做重點指導。

  三、品讀欣賞,體味美感。

  1、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多次朗讀的基礎上開始步入詩句的想象體會,話題交流:讀了詩,我覺得這方小池。

  ——學生總體感悟:夏季菏池的美麗和恬靜。

  2、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如果你有一只畫筆,你會畫上什么?

  3、師生合作:“妙筆生輝”

  老師根據學生所想象到的在黑板上盡情畫下菏池的景色,學生根據詩句的反復推敲咀嚼評價老師的畫是否符合古詩的意境。(在此互動的過程中充分理解學生先前提出的不同詞語的意思)

  4、美麗的畫,需要同學們動情的朗誦來襯托,讓我們一起盡情朗誦吧!

  ——學生自由組合用不同的形式來誦讀這首古詩并現場交流賞評。

  四、拓展積累

  1、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更多的描寫夏日風情的小詩,一起欣賞另兩首古詩:《池上》《江南》。

  2、結合《古詩80首》,找尋更多的描寫夏日的古詩,互相品讀。

《小池》教學設計 篇15

  (一)解題,看圖導入  。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這首詩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寫的。他寫的詩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 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這首詩就是寫詩人在小荷花池看到的美麗景色。

  2同學們仔細看圖(投影或掛圖)說一說圖上畫了什么景物。試著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1我們聽一聽詩中是怎樣描寫小荷花池美麗景色的。聽課文錄音或教師范讀。

  2自己出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正確;練習把每句詩讀通順。

  3檢查識字和讀課文情況。用生字卡檢查識字;指導把課文讀流暢。

  (三)細讀詩句,了解詩意。

  1自讀詩句,提出不懂的詞語,同學討論,教師點撥,了解詞句意思。(先一、二行,再三、四行)

  2看圖想象小池的美景,進一步了解詩句的意思。

  (四)反復誦讀,體會詩中的景與情。

  在學生對詩句意思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要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要指導學生把景物讀活,要讀出景物間的密切聯系。可參考“教學建議”中的提示,也可再次讓學生聽課文朗讀錄音,在模仿的基礎上讀好。

  在充分讀的基礎上,練習有感情地背誦。

  (五)進行識字、寫字教學。

  (六)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默寫課文。

《小池》教學設計 篇16

  課前準備:

  一、激趣導入:課前同學們背了那么多古詩,這些古詩韻律優美,語言簡潔,好讀又好記。大家也都喜歡古詩。今天,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一首新的古詩《小池》

  二、解題、釋題:

  1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過渡:在這小小的池塘里,作者都看到了哪些景物?你們想不想知道呢?

  那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首古詩,去體會一下其中的意境吧!

  三、初讀古詩,整體把握:

  1、師配樂朗讀

  2、出示生字

  同學們聽得很入神,那你想不想象老師這樣讀呢?要想把這首古詩讀好,你們得先認識幾位朋友,請看大屏幕(出示生字)

  3、借助拼音認讀生字

  請把書打到60頁,讓拼音助手幫幫忙,把要認識的生字多讀幾遍。

  4、指生認讀生字

  ①昔 (請看第一位朋友,它是誰呢?那老師在它的前面加個“忄”,又是誰呢?組個詞說句話)

  ②廷 (同上)

  ③多音字 “露”。

  5、齊讀生字。讓我們一起和這些朋友打招呼吧!

  四、逐句理解詩意

  我們和這些朋友已經很熟悉了,那就讓我們把它們放回詩句中,自由的讀一讀古詩吧!

  1、詩人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小池塘的什么景物呢?(指生答)

  板書(泉眼、樹蔭、小荷、蜻蜓)

  2、這些景物都有哪些特點呢?讓我們再次走入詩句來看一看

  3、自由讀詩,理解詩中的詞語和每句詩的意思。

  4、逐句詩進行匯報。

  (1)前兩句詩中的重點詞語有:

  惜:愛惜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2)那這兩句詩描繪出什么樣的景色?你能把詩句連起來說一說嗎?(樹蔭映照在水面上,好像非常喜愛這這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3)指導朗讀。

  作者把泉眼和樹蔭寫得像人一樣懂得感情,其實是融進了作者自己的感情,你知不知道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呢?(喜愛)那我們應該怎樣去讀呢?(聲音輕柔,甜美,速度慢,動詞“惜”、 “愛”讀重些,無聲讀輕些)你能試一下嗎?(指名)

  過渡:多么美的句子,多么好的境界,不經意間,池塘里又發生了許多的變化,不信,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4)后兩句詩中的重點詞語有:

  尖尖角:嫩荷葉的尖端

  立  :停

  露  :露出

  (5)你能把這兩句連起來說一說嗎?(嫩荷葉才在水面露出尖尖的小角,早就有蜻蜓飛來落在它上面)

  (6)哪位同學知道這是描寫什么季節的池塘?為什么?(荷葉才露出小角,還有蜻蜓飛來)

  (7)指導朗讀。

  多么細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片段,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你會怎樣吟誦這兩句呢?(欣喜、高興、喜愛)小小的池塘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對池塘的喜愛也是對大自然的熱愛)

  五、師生做畫,理解詩意

  學完這四句詩,在你的腦海里一定會勾畫出一幅美麗的畫面,老師也為這首詩配了一幅畫,不知和你腦海中的畫一樣嗎?你能幫老師把它補充完整嗎?

  師:在你們的幫助下,這幅小池圖終于完成了。結合畫面,你能把這首詩描繪的景色說一說嗎?

  過渡:小小的池塘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詩中體現了作者對小池的喜愛,也間接地表現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這么美好的畫面,這么美好的境界,使我有一種想要讀這首詩的沖動,你們有嗎?)想要讀好古詩,只理解詩意還不行,還要注意停頓、重音。

  六:讀詩,體會情感:

  過渡:小小的池塘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詩中體現了作者對小池的喜愛,也間接地表現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這么美好的畫面,這么美好的境界,使我有一種想要讀這首詩的沖動,你們有嗎?)想要讀好古詩,只理解詩意還不行,還要注意停頓、重音。

  1、齊讀。

  2.女生讀。

  3、男生讀。

  七總結全文:是啊,清清的泉水,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構成小池優美的風景,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

  板書             

  泉眼

  樹蔭

  小        池                 熱愛大自然

  蜻蜓

  小荷

《小池》教學設計 篇17

  【教材分析】

  本課是兩首古詩。袁枚的古詩小學語文《所見》寫的是“意欲捕鳴蟬”的情趣。

  楊萬里的《小池》寫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這兩首古詩貼近學生的生活,從不同側面表現了夏天的情趣。學習古詩,重在吟誦,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因此,本課的

  教學重點可以定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培養朗讀古詩的興趣。

  2.認識“所、枚”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3.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反復朗讀,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學方法】教法:情景教學法。

  學法:誦讀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多媒體課件:

  (大意是:在茂密的樹林中,一個牧童騎在

  黃牛背上,唱著嘹亮的歌兒,歌聲穿過樹林飄向遠方。樹上的蟬“知了、知了”地叫個不停。忽然牧童停止歌唱,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

  2.教師引導學生猜想:

  牧童停止歌唱,他想干什么?

  二、初讀感知,正確流利

  小朋友們,有一個詩人叫袁枚,他看到這樣的畫面,覺得很有趣,就寫了一首小詩古詩小學語文《所見》。

  (板書課題)

  相機學習“所、枚”。

  1.教師范讀,感受節奏。

  小朋友們,你們聽一聽,老師哪兒停頓長一些或者聲音延長一些。(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學生自讀,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試讀詩歌,注意詩的節奏與音準。

  4.指名試讀,認讀生字。

  課件出示生字:捕、蟬、閉、立、童、林、黃(1)帶拼音讀。

  (提醒學生讀好翹舌音“蟬”,后鼻音“童、黃”,前鼻音“林”。)

  (2)去拼音讀。

  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把自己讀得準的字讀一讀。(及時表揚激勵。)

  (3)游戲:我指你說。

  一個小朋友隨即指大屏幕上的生字、其他小朋友齊讀,要求迅速而準確。

  三、再讀感悟,了解大意

  1.自由讀,結合圖畫理解詩意。

  小朋友們,讀讀詩,看看圖,你能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嗎?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詞就把它圈畫出來。

  2.小組讀,合作學習,說說詩意。把不理解的詞討論討論;把詩的大意輪流說一說。

  3.欣賞讀,結合圖畫,想像意境。

  播放朗讀錄音,學生觀察圖畫,體會詩的意境。

  四、想像畫面,熟讀成誦

  1.閉目想像。

  小朋友們,請把眼睛閉起來,想像畫現,一個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唱著嘹亮的歌兒,歌聲穿過樹林飄向遠方,樹上的知了不停地叫著,忽然牧童停止了唱歌,注視著樹上鳴叫的知了。這種情趣,你有過嗎?

  2.帶著這種情趣,有感情地朗讀。

  3.練習有感情的背誦。

  五、識記字形,練習寫字

  1.教師再次出示會拼音的生字。

  瞧,你們的好朋友又來了,還認識嗎?指名讀。

  2.通過形旁理解字意來幫助識字。

  (如提手旁跟手的動作有關:

  捕;木字旁跟樹木有關:林;蟲字旁跟昆蟲有關:蟬)。

  3.通過猜謎引導學生識字。

  如:一戶一斤米

  (所)

  ;騎牛寫文章

  (牧)

  ;人才進了門

  (閉)

  4.讀詞語,造句子識字。

  如:認讀:所有所以;放牧、牧草;關閉、閉路電視機等   童———牧童———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唱歌。

  5、教師示范,指導書寫。

  重點對學生進行指導:“林”字左邊“木”字的捺變成點;“童”“黃”的中間一橫要寫長,其他的橫要寫短;“立”字下橫要寫長。“黃、童”筆畫較多,指導學生書寫時可以通過分解筆畫,化難為易。

  六、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背誦古詩小學語文《所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袁枚的古詩小學語文《所見》,你們會背誦嗎?

  (齊背)

  你還會背誦哪些古詩呢?

  (指名背)

  2.教師及時熱情表揚,導入新課。

  哇,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會背這么多的古詩。今天老師跟大家再來學習一首南宋詩人楊萬里的《小池》,你們愿意嗎?

  (出示古詩)

  二、初讀古詩,正確流利

  1.教師范讀,感受節奏。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學生自讀,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試讀詩歌。

  四人一小組,請小組長安排好讀的順序,其他組員聽一聽,評一評節奏與音準。

  4.指明試讀,認讀生字。

  課件出示:池、惜、陰、晴、柔、露

  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些字嗎?

  (1)帶拼音讀

  讀準翹舌音“池”,前鼻音“陰”,后鼻音“晴”,邊音“露”。

  (2)去拼音讀

  誰能像老師一樣帶領大家準確地讀一讀這些生字。

  (3)游戲:找朋友

  老師把寫有生字的卡片發給小朋友。如:師:

  “陰”字在哪里?快來和我做朋友。

  生:“陰”字在這里,我來和你做朋友。

  三、再讀感悟,了解大意

  1.自由讀,結合圖畫理解詩意。

  (1)播放多媒體課件:

  泉水悄然從泉眼里流出,濃密的樹陰倒映在清清的池水里,嫩綠的小荷葉露出尖尖的小角,一群群蜻蜓飛來立在它的上頭。

  (2)小朋友們,讀讀詩,想想畫面。

  你能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嗎?用筆圈出不理解的字詞。

  2.小組讀,合作學習說說詩意。

  四人一小組,把不理解的詞討論討論,把詩的大意輪流說一說。

  3.欣賞讀,結合圖畫,想像意境。

  播放朗讀錄音,學生觀察圖畫,體會詩的意境。

  四、想像畫面,熟讀成誦

  1.教師語言描述,激發學生想像。

  初夏的早晨,陽光燦爛,我們來到一個幽靜的小池邊,只見水池中已經長出了一些嫩綠的荷葉,有的荷葉還沒有完全展開,只是露出一個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動,池水非常清澈,倒映著濃密的樹陰。這時候,飛來幾只蜻蜓,有一只飛累了,落在尖尖的荷葉上休息。如果你就是那只蜻蜓,面對這樣的景象,你有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2.帶著這種感情朗讀。

  3.練習有感情地背誦。

  五、識記字形,練習寫字

  1.教師再次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指名讀。

  2.聯系前面的課文,熟字帶生字,如:蜻———晴

  (同聲旁)

  ;怪

  ———惜

  (同偏旁)

  ;陽———陰

  (反義字)

  3.創造性識字,如:柔

  (把矛放在樹上。)

  4.讀詞語,造句子識字。

  如認讀:可惜、愛惜;晴空、晴天;柔和、柔軟

  池———池塘  池塘里開滿了荷花。

  露———露珠  露珠在荷葉上跳舞。

  六、總結全文

  小朋友們,這兩天我們學習了兩首古詩

  (揭題:古詩兩首)

  習“詩”,指導書寫。

  七、實踐活動

  每個同學準備一首自己在課外學的古詩,在班上舉行一次古詩朗誦會。

《小池》教學設計 篇18

  《小池》系新課標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的一首古詩,下面我就一年級學生學古詩的特征,古詩教學所應遵循的規律,來講述自己對這首古詩處理、研究、設計的過程及體會。

  一、說教材

  古詩《小池》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作品,描述了初夏小池的美麗、和諧、充滿“愛”的景象。它以泉眼、樹陰、小荷、蜻蜓為意象,一動一靜,動靜結合,勾勒了一幅充滿活力與和諧的畫卷,表現了初夏的情趣,表達詩人喜愛小池,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除了“晴柔”這個詞以外,本文淺顯易懂,短小精悍,特別是“愛、惜、立”十分有趣,比較適合低年級學生的閱讀,也是培養學生吟誦古詩,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好材料,更是能在學生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民族文化的憑借。這首詩應該讓他們學什么呢?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學生學會誦讀古詩,正確吟誦古詩,有學習古詩的興趣才是最主要的。

  所以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2. 認識4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朗讀并背誦古詩。

  3. 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大意。

  教學難點:讀詩聯想畫面,感受詩歌清新自然的寫作特點。

  二、說教法、學法

  對于一首古詩,在一年級學生的教學,如果只停留在對學生進行繁冗枯燥的解說,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種把詩的言語肢解為有關言語,捎帶情理的空洞說教的教學,讓學生對詩通過其特殊形式表現出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就始終缺乏真切的感受。所以,本詩在教師的引導下,應該這樣學:

  1、強調吟誦傳情法。前面已經講述,詩歌學習缺少吟誦,就等于是魚離開水一樣。詩歌應有的意境就會喪失全無。所以教學中的朗讀指導,以正確讀—熟練讀—感情讀為途徑,體會情趣讀,從而使學生在吟誦中受到美的感染。

  2、玩索養趣法。古代詩人在字詞的使用上十分講究,力求完美。本詩也不例外,抓住古詩中“惜、愛、立”,品味玩索,深挖細酎,讓學生走進詩境,體驗小池的情與愛,才能讓學生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體會詩味詩情,感受作者對小池的喜愛。

  3、想象展情法。想象是審美的翅膀,凡是我們在藝術作品里發現為實的東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過眼睛去發現美的。因此,古詩教學中,我讓學生想象還有哪些動物立上頭。不僅可以使學生積淀了語言,更重要能使學生獲得小池不僅景色美,而且和諧美,也可以激發學生學古詩的興趣。

  相信學生在我的引領下,肯定會做到低聲慢吟,欣賞入境,感悟美感,體會詩情,表達自己對詩韻的理解。教室里也肯定會書聲朗朗,詩聲揚揚,情聲激蕩。

  三、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 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一首古詩《池上》誰還記得,指名背出,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在池塘里小孩偷采蓮花的事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和小池塘有關的古詩,題目叫《小池》,板書題目。

  2.介紹作者:這首詩是唐朝的楊萬里寫的。

  二、指導看圖,初讀課文

  1、同學們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那么你們想象一下夏日的小荷塘都會有什么美麗的景象呢?學生自由想象并用語言描繪。

  2、我們一起看看課本插圖,看看課文里的小池塘里都有什么?說一說圖上畫了什么景物。試著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那么詩人是怎么描寫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3、學生自由讀詩,學習生字。

  4、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昔”認讀那么老師給它加個豎心旁“惜”你還認識它嗎?你還能給“昔”加什么偏旁?

  (2)同樣方法學習“廷”和“蜓”。

  (3)指名讀全詩,教師正音。

  5.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體會詩意

  1、請一個同學朗讀全詩,其他同學邊聽邊看圖,想想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

  2、寫泉眼詩人是怎樣寫的?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誰舍不得誰?誰能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1)指導讀出舍不得的語氣。

  (2)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

  3、作者又是怎樣寫樹陰的呢?讀第二行,“樹陰照水”怎樣理解?晴柔剛才同學們學生字已經理解了,“愛晴柔”又怎樣理解?誰喜歡晴天里柔和的風光呢?這行詩是什么意思?

  (1)指導讀出喜歡的語氣。

  (2)學生練讀,男女比賽讀。

  4、小結:這兩行詩寫了小池周圍的景物--泉眼和樹陰。作者把泉眼和樹陰寫得像人一樣懂得感情,其實是融進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

  (喜愛)請同學們把兩行詩連起來讀一讀,讀出舍不得和喜愛的語氣。

  指名讀,賽讀。

  5、寫"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樣寫的呢?

  讀三、四行。這兩行詩寫的是小池里的景物。“小荷”指什么?“才”在這兒是什么意思?嫩和荷葉剛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樣?哪為同學知道這是描寫什么季節的池塘?為什么?(初夏,因為只有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剛剛露出尖尖的角,說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準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起來這兩行詩眼前仿佛看見了什么?把這兩行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怎樣讀才能表達出生動、有趣的情景呢?

  指導朗讀。

  6、把四行詩的意思連貫起來說一說,注意詩句中內容之間的聯系。(自己說,互相說,當眾說)

  7、總結: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夠成了小池優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

  8、指名反復朗讀,指導讀出語氣

  9、全班朗讀。

  10、有感情的朗讀小詩。

  四、總結:

  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小朋友去發現,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萬物,保護環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五、小結:你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1、默寫古詩。

  2、找一找楊萬里的詩背一背。

  四、說課后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運用各種有效的評價手段,能夠達到激勵、導向、調控作用。在這節以詩歌誦讀的古詩教學課堂,我努力以真誠的語言,溫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寬容的態度,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當學生朗誦出現誤差時我給予糾正安慰,當學生了解找不到方向時我給予尊重引導,當學生理解感悟呈現連珠妙語我給予表揚放大。這樣及時關注不同層次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及時予以鼓勵、評價,以建構民主、互動、和諧的課堂,讓課堂詩情飛揚!

《小池》教學設計 篇1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理解古詩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美景。 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和想像能力。

  2,過程和方法:運用“三學一拓”教學模式感受詩中描 寫的情景。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審美教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4,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詩意,感受詩中描寫的美景。

  5,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導學:

  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了許多古詩,你們能背一背嗎?今天,老師也要背古詩。可是不是用朗誦的形式,而是要把它唱出來,想聽嗎?你們知道我唱的古詩的詩題嗎?揭示課題。

  三,自學:

  (一)讀詩:1,生自讀古詩。2,師配樂朗讀。

  3,評價一下老師的朗讀,說一說朗讀時注意了什么?4,再讀古詩。5,生配樂朗讀。

  (二)出示自學內容:通過我們的朗讀,你都讀懂了什么?現在就請你拿起手中的筆來劃一劃,寫一寫。自學三分鐘。

  四,點學:匯報自學成果,教師適時進行點撥。

  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下面就請同學們各抒已見說一說你都讀懂了什么?

  學生a:我讀懂了“惜”是愛惜的意思,學生讀第一句詩。誰愛惜?愛惜什么?一個“惜”字將無聲的泉水細細地流了出來,因愛惜流水不愿多流一點,化無情的水為有情。同學們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手法?說一說這句詩是什么意思?怎樣來讀?“無聲”一詞要讀得輕柔。突出“靜”

  學生b:“愛”是喜愛的意思,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情境想像:晴天里柔和的風光是怎樣的?還有誰和他學的是一句詩。讓學生補充,說詩句意思:樹影映在水面,像是愛戀這晴天柔和的風光。這句詩也運用了什么樣的手法。寫出了小池的幽靜美麗。

  學生c:小荷才露尖尖角:嫩荷葉那尖尖的角剛剛露出來。指導朗讀:“才露”重讀,想像情境:你認為這是怎樣的小荷。讀出小荷的美來。

  學生d:早有蜻蜓立上頭:早就有蜻蜓飛來落在它上面。找動詞“立”讓學生演示“立”解釋是落的意思。指導書寫“蜓”想像情境:你們想蜻蜓會對小荷說些什么呢?把這兩句詩一起來讀一下。

  五,拓展:

  我找同學把這首詩再讀一下,看一看能不能讀出詩的意境來。師范讀:老師也想來讀了,請你閉上眼睛想畫面,看你能想到哪些美景?出示大屏幕:早晨,當我漫步在小池邊,看到......   感到......

  六,總結:孩子們,在詩人的筆下,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就說這首小詩里的景物吧,蜻蜓啦,泉眼啦,連樹陰也一樣,各有各的行為,各有各的心事。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擬人法。欣賞了這幅池塘小景,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呢?出示大屏幕:樹,風吹楊柳。花。看著圖片,說一說用上這樣的寫法。

  板書:                   小池

  泉眼                惜

  樹陰                愛

  小荷                露

  蜻蜓                立

《小池》教學設計 篇20

  教學預設目標:

  1、有朗讀古詩的興趣,能從詩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認識"所、牧"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朗讀能初步感悟詩歌的韻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學難點 :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背誦一首自己最喜歡的古詩、課件、音樂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預設

  第一課時

  學習古詩《所見》。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一、激趣導入  。

  1、沈老師知道,咱們班的很多同學學過很多的古詩,也會背很多的古詩,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背給大家聽?(指名背誦)

  --展示學生平時的古詩積累

  2、揭題,釋題。

  齊讀課題。"所見"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指名說說)

  小結:所見--所看見的事物(東西)

  3、出示課文插圖投影:

  《所見》這首詩,寫的就是詩人所看到的圖上的景物。讓我們也來看看圖,你能用幾句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嗎?

  二、初讀課文。

  1、出示小黑板:預習"三讀"法:

  一讀:讀準讀通課文。(大聲朗讀)

  二讀:劃出生字,記住字形(不出聲音默讀)

  三讀:讀懂句子,學會提問。(輕聲讀)

  2、請同學們用我們學古詩的"預習三讀法"來預習一下課文。

  把不懂的字、詞、句子用橫線加上"?"劃下來。如:?

  3、學習生字。

  (1)、預習好了,你能把古詩中的生字讀出來嗎?(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自己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老師相信你們不用看拼音也能讀出來。(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自己練讀、指名讀、齊讀。

  (3)同桌對讀,檢查。

  三、精讀課文。

  1、你能把這首詩流利地讀出來嗎?指名讀(兩名)

  2、播放音樂,教師范讀。

  學生閉上眼睛聽,初次感悟、體會詩句的意思。

  3、學生練讀全詩。(4人組內合作朗讀)指名1號做朗讀匯報。

  4、在4人組內交流:古詩寫了畫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師相機解決問題)

  預設問題:什么叫"振林樾"?(傳遍了樹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詩意。

  (1)出示課文插圖。

  A師指"牛與牧童"圖問:這是怎樣的一個情景?(牧童騎黃牛)

  B放錄音(牧童歌唱的聲音)聽!牧童高興地唱起了歌,他的歌聲怎么樣?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出示詩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C齊讀詩句。

  (2)、演示"牧童捕蟬"的動作及"蟬叫聲"。說說第二句話的意思。

  心想捕捉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出示詩句: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齊讀詩句。

  (3)、你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嗎?(小組合作完成)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心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

  (4)挑一句自己最喜歡的讀一讀。(指名讀)

  (5)多美的一首詩啊!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配上音樂)

  齊讀--指名讀--男女生讀

  四、讀詩想畫面。

  1、教師配樂朗誦,學生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畫面背誦。(引背同桌對背齊背)

  3、從"林樾"、"蟬鳴"可以看出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

  五、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字形。(指名說說)

  2、說說你認為最好記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呢?

  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林:左邊的木的捺改成點。

  黃、童:中間一橫要寫長,其他的橫要寫短。

  范寫"黃"、"童"

  六、編故事

  學完了這首詩,你覺得牧童捕到蟬了嗎?小小組里討論一下,試著編一個故事。

  七、課后作業 。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2、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第二課時

  學習古詩《小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通過朗讀,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發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一、看圖揭題,導入  。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問:這是什么?

  2、小池美嗎?美在哪里?(指導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同桌合作,試讀課文。檢查字音,糾正讀錯了字音。

  3、指名兩人組朗讀匯報。

  三、圖文對照,理解感悟。

  1、看課文插圖,說說你覺得池塘怎樣?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2.交流自學。課堂討論疑難詞句,通過投影重點講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個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學生提問自學不能解決的字詞,教師作簡要解答。

  4、簡單講述詩意。

  5、全班齊讀全詩

  四、啟發想象,感情朗讀。

  1. 教師范讀。

  2. 學生練讀。(4人組內,一人朗讀古詩,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畫面。組內交流)

  3. 教師語言描述,激發學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陽光燦爛。我們來到一個幽靜的小池邊,只見水池中已經長出了一些嫩綠的荷葉,有的荷葉還沒有完全展開,只是露出一個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動,池水非常清澈,倒映著濃密的樹陰。這時候,飛來幾只蜻蜓,有一只飛累了,落在尖尖的荷葉上休息。這樣的景象,給你一種什么感覺呢?

  4. 引導學生帶著這種感覺朗讀。

  5. 朗讀反饋。

  6 .練習背誦。

  五、學習生字。鞏固詞語。

  1. 出示帶音節生字認讀。

  2. 去掉音節認讀。

  3. 小組合作,創造性認記字形。

  4、認讀課后我會讀的詞語。

  六、總結全文。

  七、課后拓展:

  和伙伴們交流自己會背的古詩。

《小池》教學設計(通用20篇) 相關內容:
  • 《小池》教學設計(精選21篇)

    【教學要求】1、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進行美的教育,培養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 小池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認識并且會寫4個生字。2.朗讀并背誦古詩。3.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4.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 《小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并且會寫4個生字。2.朗讀并背誦古詩。3.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4.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 《小池》教學設計

    一、看圖激趣,導入課題1、看圖引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副圖畫。小朋友們趕快瞪大你的小眼睛課件出示圖片池塘圖片問:你看到什么了?2、揭題小池(1)讀題,注意讀好池是翹舌音(2)隨機識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池字?3、課題拓...

  • 小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并會寫4個生字;2、朗讀并背誦古詩;3、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4、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進行美的教育,培養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 《小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 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趣。2. 認識4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朗讀并背誦古詩。3. 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教學重難點: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大意。...

  • 小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 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趣。2. 認識6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朗讀并背誦古詩。3. 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教學重難點: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大意。...

  • 《小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四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進行美的教育,培養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教學重難點:1、了解詩句意思。2、根據詩意,體會意境是難點。...

  • 小池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3個生字,理解詩句的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 2.指導學生根據詩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激發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 《小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詩歌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3、背誦古詩,積累詞語。【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等。【教學時間】兩課時。...

  • 《小池》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1、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進行美的教育,培養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无码全黄二区三区大片免费看 | 女人张开腿让男桶喷水高潮 | 狠狠色婷婷丁香五月 | 免费观看一级视频 | 国产免费黄色片 | 亚洲成人精品 | 成人性生生活性生交免费 | 97se亚洲综合自在线尤物 | 91黄色影视| 日韩在线美女 | 综合久久一 | 亚洲综合色久 | 国模少妇一区两区三区 | 青青偷拍视频 | 艳妇接受性按摩av |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 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网站 | 色九九九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影院 | av无遮挡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乱码 |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 2021天天操 | 国产碰在79香蕉人人澡人人看喊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 免费观看黄网站 | 国产成人亚洲第一 | 国产精品成人av片免费看最爱 | 岛国一级片 | 锦绣安宁在线免费观看 | 熟妇激情内射com | 日批网站免费观看 | 93在线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久久久无码白峰美 | 精品亚洲AⅤ无码午夜在线网站 | 日韩A毛片免费观看 | 丁香五月欧美成人 |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在线播放 | 免费丝袜脚足控网站 | 911日本亚洲精品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