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系列活動:有趣的風
主題由來:
春天到了,一天,我帶小朋友到戶外去找春天,這是,迎面吹來一陣輕柔的春風。孩子們高興極了,一名幼兒說:“春天的風好柔呀!”另一名幼兒說:“比冬天的風小好多。”“我喜歡夏天的風,吹在身上涼快極了!”就這樣,孩子們爭論了起來,主題活動《有趣的風》產生了。活動目標 問題板塊 主題壁報 區域游戲 相關內容 家園合作 資源利用 1、介紹風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2、知道風與人、大自然的關系 3、介紹風的形成 4、介紹風的特性 5、知道我們利用風可以做很多事情 6、知道風也可以給我們帶來災難 7、知道天氣狀況也受風的影響 幼兒: 1、風從哪來的? 2、我們為什麼抓不住風? 3、地球上哪里有風? 老師: 1、風有什用處? 2、利用風,我們可以做什么? 3、風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危害? 1、風的形成的墻面布置,幼兒把風的形成過程通過畫來表現出來。從而使他們進一步的理解 2、從風的危害、風的用途、人們利用風三個方面進行墻面的布置。 3、有關風是如何形成的實驗報告 1、在區域中投放了吸管、紙、風向標、小風車等等讓幼兒通過玩來了解風的形成。 2、投放了一些實物,讓幼兒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風是看的見摸不著的?了解人們可以利用風做什么?從而把實驗結果寫在表上。 3、投放天氣日志表,請幼兒填寫,由此感受到風的變化。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帶有關風的圖書。 2、和幼兒一起搜集有關風的知識,下載下來帶到幼兒園和其他小朋友進行分享。 3、每天堅持聽天氣預報,了解風向、風力。 1、在有風的日子去戶外。 2、科學區有關風的科學玩具。 3、中學的地理教師。 4、有關風的光盤。
主要活動:1、 討論風2、 玩風車3、 小小風向標4、 臺風來了5、 龍卷風 活動一:討論風活動目標:讓幼兒知道風的基本特性。活動形式:集體活動準備:袋子、布、勺子、電扇
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1、讓幼兒回憶以有的經驗,以便小朋友之間相互交流,探討的過程 2、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形成假設。 3、培養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 4、了解到風的特性。 1、教師:那天有小朋友問我,風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總是抓不住風?請小朋友說說你從書里看到了哪些知識,從媽媽那里了解到了哪些知識,到底是怎么回事? 2、幼兒自由的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 3、教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自己做一個實驗,請小朋友利用袋子、布、勺子、電扇這些物品來抓住風,請你們自己選擇工具,看看誰最先能夠抓住風? 4、請幼兒自由討論。 5、幼兒進行試驗。請小朋友把自己做實驗的結果說一說。并說一說自己用的什么工具? 6、教師小結:風是無形的,是無法捕捉的,只能用身體去感受。 在幼兒討論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非常豐富,而這些豐富的生活經驗,一部分是幼兒從書中學到的,而另一部分則是源于家長資源,因此,家長這塊有利的資源在我們進行教育活動時是不容忽視的。 指導幼兒能夠完整的表達自己的經驗,對個別幼兒進行用詞上的指導。幼兒通過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大膽推斷。作為教師要充分的鼓勵幼兒這些大膽的想法,這也是激發幼兒進行試驗的一個因素。 幼兒自己試驗的過程也是對剛才對實驗結果推斷的一個驗證的過程,也是幼兒對實驗結果理解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的引導與指導。 教室的小結是對實驗結果的提煉,只有在幼兒理解的情況下,才可能理解試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