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旅行(精選9篇)
快樂的旅行 篇1
教學要求:
1、在情景中,有興趣地學習區分和說出英文單詞money、peach,并復習已學單詞apple、banana、pear、elephant;
2、喜歡參與英語活動,愿意在聽、說、做的過程中,體驗學說英語的樂趣。
3、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分享與關愛的快樂。
設計思路:
秋天是果實豐收的時節,基于本班現開展的主題活動“好吃的水果”,也源于孩子平時生活經驗中所得知的“小猴子喜歡吃桃子”、“大象喜歡吃香蕉”等,再加上我班孩子較為自私、事事不愿和同伴分享,對周圍事態比較冷漠等,特生成了這節有關認識水果和動物的英語活動,目的是想通過活動,讓孩子們能在生動、愉悅的情景活動中了解小動物的喜好以及關心好朋友,以至幫助他人的愛心。從而,他們不但豐收了英文單詞,更是豐收了禮儀與關愛他人的心,這樣也可以把我園區的德育特色“愛的教育”加以延伸和鞏固。
教學準備:
1、猴子頭飾、大象掛圖、小猴子的家、歡快的音樂;
2、桃子、香蕉、蘋果、生梨卡片人手一份、裝有apple、banana、pear和peach的小手提人手一個。
教學過程:
一、翻山越嶺去旅行
1、t:hi, babies! 今天,miss liu要帶你們去旅行,are you happy?
let’s 背起書包、戴上帽子、戴上cool cool的太陽眼鏡,準備出發,are you ready?
2、教師帶領,和幼兒一起越過重重障礙。
二、意義之旅
1、做客猴子家
(1)教師帶領,拜訪熊貓家,與熊貓熱情地打招呼:“hello, monkey!”;
(2)給monkey送上喜歡的禮物“桃子”,幼兒認讀英文單詞“peach”;
(3)離別時,熱情與monkey再見:“bye-bye, monkey!”
2、給大象喂食
(1)徒步中,聽到來自elephant的sos信號,詢問elephant哭的原因;
(2)教師和幼兒一起給elephant喂香蕉、蘋果、生梨和桃子,并讓孩子復習單詞apple、banana、bear和peach;
(3)吃飽后的elephant向幼兒表示感謝;離開時,幼兒say“good-bye, elephant!”to the elephant。
三、高高興興再送禮
教師帶領幼兒聽著音樂,再看望其他小動物,并給它們送好吃的!
快樂的旅行 篇2
作者:上海市松江區洞涇幼兒園 劉曉瑩 學習活動“快樂的旅行” 活動目標:
1、會說“我和誰去過什么地方”“我看到了什么景物”“我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2、體驗同伴間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照片 設計思路:在“快樂的假期”活動中,我發現很多幼兒不能用清楚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語言活動,幫助幼兒發展語言表達能力,體驗同伴之間語言交流的樂趣。 活動流程:故事導入—提問—歸納—幼兒介紹—總結——活動延伸 活動過程: 1、 導入(故事“快樂的旅行”) “快樂的旅行”——小白兔和小松鼠是一對很要好的好朋友,小松鼠在暑假里進行了依次非常愉快的旅行,于是小白兔就問小松鼠:“小松鼠小松鼠,你今年暑假和誰一起出去玩了?去什么地方了呀?”小松鼠說:“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了美麗的大森林旅行了。”“那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有趣的東西呀?”小白兔又問。“我看到了美麗的花草,高高的山,還有清清的小溪,真美麗呀”小松鼠回答道。“那你是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呀?”小白兔又問。小松鼠開心地回答道:“我們是乘大象伯伯的汽車去的。” 2、 提問:(1)小白兔問了哪些問題呀? (2)小松鼠是怎么回答的呀?(加深印象) 3、總結 :
(1)我和誰去過什么地方
(2)我看到了什么景物
(3)我是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4、請小朋友用以上三句話來介紹自己的旅行(可以指著照片來說)
指導要點:
(1)提示幼兒用以上句式來進行描述
(2)有一些景物可讓幼兒詳細敘說(以追問的形式)
(3)一個幼兒講完了,可以以提問形式幫助其他幼兒鞏固所學句式 5、總結今天所學內容 師:今天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真棒,都能用完整的語來 告訴老師自己旅行的事情,希望小朋友們能把這個本領回家告訴自己的爸爸媽媽講給他們聽好啊?下一次呀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講一講我們的家鄉——洞涇。 6、活動延伸:游戲活動“快樂的旅行”
快樂的旅行 篇3
活動分析:
旅游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我們美麗的家鄉宜興地處錦繡江南,黛瓦白墻的民居群一直是旅行者最青睞的去處之一。水墨畫中的深淺暈染和朦朧的意境最能體現這種江南水鄉的美,同時在作品中我們引導孩子用鮮艷的色彩和夸張的動作來表現旅行者的形態,更能表達出旅行者快樂的心境。通過活動,我不僅要讓孩子感受到旅行者的快樂和家鄉的美,同時也讓孩子感悟了中國傳統國畫的特殊魅力。引導幼兒大膽作畫,充分體驗操作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墨的深淺、粗細來表現江南民居,并用簡單的彩色線條來表現快樂的旅行者,體驗中國畫的獨特之美。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感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吳冠中作品ppt
2、墨汁,水墨顏料,毛筆,宣紙,報紙……
活動過程:
一.欣賞大師作品,感受江南民居的獨特之美。1、“孩子們,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到過哪些地方?”
2、“這里有一個很好玩的地方,看這是哪里?”
“這些古色古香的房子就是我們江南非常有特色的建筑,這些畫都是我們宜興一位很有名的畫家爺爺吳冠中畫的,他是用什么畫的,你們覺得這些地方美嗎?美在哪里?”
“這些黑瓦白墻緊挨在一起的房子都是我們江南特有的,許多人都喜歡到我們美麗的江南來旅游。”
“今天我們也去玩一玩。”
二.教師范畫,重點指導幼兒畫出深淺,粗細的水墨畫特點,以及用點彩的方法畫出人物簡單動作來表現人物的快樂。1、引導幼兒畫出江南民居“怎么畫出粗粗的線,怎樣畫出細細的線呢,怎樣畫出深色的線和淡淡的線呢”
2、引導幼兒用點彩的方法畫出人物和簡單的動作表現快樂之情。“來到這么美的地方,你覺得大家的心情怎么樣?”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想一想,老師剛剛是怎樣畫的,我們也來畫一幅游江南的水墨畫吧。”
重點指導幼兒用深淺粗細,和人物的表現方法。
四.展示幼兒作品,評價幼兒作品。將幼兒作品展示在kt底板上,說說你最喜歡作品。
快樂的旅行 篇4
活動目標:
1、會說“我和誰去過什么地方”“我看到了什么景物”“我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2、體驗同伴間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照片
設計思路:在“快樂的假期”活動中,我發現很多幼兒不能用清楚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語言活動,幫助幼兒發展語言表達能力,體驗同伴之間語言交流的樂趣。
活動流程:故事導入—提問—歸納—幼兒介紹—總結——活動延伸
活動過程:
1、 導入(故事“快樂的旅行”)
“快樂的旅行”——小白兔和小松鼠是一對很要好的好朋友,小松鼠在暑假里進行了依次非常愉快的旅行,于是小白兔就問小松鼠:“小松鼠小松鼠,你今年暑假和誰一起出去玩了?去什么地方了呀?”小松鼠說:“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了美麗的大森林旅行了。”“那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有趣的東西呀?”小白兔又問。“我看到了美麗的花草,高高的山,還有清清的小溪,真美麗呀”小松鼠回答道。“那你是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呀?”小白兔又問。小松鼠開心地回答道:“我們是乘大象伯伯的汽車去的。”
2、 提問:(1)小白兔問了哪些問題呀?
(2)小松鼠是怎么回答的呀?(加深印象)
3、總結 :
(1)我和誰去過什么地方
(2)我看到了什么景物
(3)我是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4、請小朋友用以上三句話來介紹自己的旅行(可以指著照片來說)
指導要點:
(1)提示幼兒用以上句式來進行描述
(2)有一些景物可讓幼兒詳細敘說(以追問的形式)
(3)一個幼兒講完了,可以以提問形式幫助其他幼兒鞏固所學句式
5、總結今天所學內容
師:今天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真棒,都能用完整的語來
告訴老師自己旅行的事情,希望小朋友們能把這個本領回家告訴自己的爸爸媽媽講給他們聽好啊?下一次呀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講一講我們的家鄉——洞涇。
6、活動延伸:游戲活動“快樂的旅行”
快樂的旅行 篇5
活動目標:
1、會說“我和誰去過什么地方”“我看到了什么景物”“我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2、體驗同伴間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照片
設計思路:在“快樂的假期”活動中,我發現很多幼兒不能用清楚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語言活動,幫助幼兒發展語言表達能力,體驗同伴之間語言交流的樂趣。
活動流程:故事導入—提問—歸納—幼兒介紹—總結——活動延伸
活動過程:
1、 導入(故事“快樂的旅行”)
“快樂的旅行”——小白兔和小松鼠是一對很要好的好朋友,小松鼠在暑假里進行了依次非常愉快的旅行,于是小白兔就問小松鼠:“小松鼠小松鼠,你今年暑假和誰一起出去玩了?去什么地方了呀?”小松鼠說:“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了美麗的大森林旅行了。”“那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有趣的東西呀?”小白兔又問。“我看到了美麗的花草,高高的山,還有清清的小溪,真美麗呀”小松鼠回答道。“那你是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呀?”小白兔又問。小松鼠開心地回答道:“我們是乘大象伯伯的汽車去的。”
2、 提問:(1)小白兔問了哪些問題呀?
(2)小松鼠是怎么回答的呀?(加深印象)
3、總結 :
(1)我和誰去過什么地方
(2)我看到了什么景物
(3)我是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4、請小朋友用以上三句話來介紹自己的旅行(可以指著照片來說)
指導要點:
(1)提示幼兒用以上句式來進行描述
(2)有一些景物可讓幼兒詳細敘說(以追問的形式)
(3)一個幼兒講完了,可以以提問形式幫助其他幼兒鞏固所學句式
5、總結今天所學內容
師:今天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真棒,都能用完整的語來
告訴老師自己旅行的事情,希望小朋友們能把這個本領回家告訴自己的爸爸媽媽講給他們聽好啊?下一次呀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講一講我們的家鄉——洞涇。
6、活動延伸:游戲活動“快樂的旅行”
快樂的旅行 篇6
自從接到命題以后就沒有停止過忐忑,甚至接連幾個晚上都在重復同一個夢。夢里都是在執教不同版本的“快樂的旅行”。一個星期下來,夢里夢外積累了不少對命題的瑣碎想法,但是好幾次都想靜下來整理,卻發現這些想法零星得根本無從下手,或者說膚淺得仿佛只是停在同一個表層,始終沒有任何突破或者讓自己欣喜的收獲。
拿到這個命題“大班社會《快樂的旅行》”以后,我一直在想大班孩子們對于旅行的相關經驗有哪些?又如何體現快樂的主旋律?作為社會活動孩子們的情感體驗又如何落實?大班孩子的興趣點又會在哪里?
現有幾點想法,必須馬上寫下來,作為下一步落實的依據:
首先,我一直在構建“快樂的旅行”命題網絡圖,希望在相對完整的網絡圖中篩選適合的、有價值的活動設計取向。這次,我根據旅行的時間順序,依次排列我們可以選擇的活動設計。并將初步設想的每個教學實例進行列舉,以便比較選擇。
一、 旅行前----快樂的憧憬
在旅行前,孩子們總是非常期盼。就像每次春游,孩子們總是念叨個不停,再過幾天我們就要去##地方春游啦!可見孩子們對此懷有極大的憧憬,這里有許多快樂的情感可以挖掘。
我們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可以請孩子們來討論出發前的物品準備,哪些物品是必備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這樣的活動既具有實際操作價值,而且孩子們的親力親為性較強。有了親力親為,自然快樂的體驗較為充分。
二、 旅途中----快樂的旅程
旅行的高潮在于旅行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這里才是真正快樂的源泉。因此這里可以挖掘一些孩子們在旅途過程中的快樂體驗。例如,創設旅行目的地的場景,讓孩子們在情境活動中體驗模擬旅行的快樂。ppt或幻燈片的圖片引導、一些特產的品嘗大會、人文氣息、地理環境等報道,讓孩子們全方位的了解某個地方。在看、聽、嘗的感官刺激中形成對旅行的快樂體驗。但是在教具準備方面有較大、較繁瑣的要求。
三、 旅途后----快樂的回憶
旅途后,以回憶的形式再現旅行的過程也是一個非常快樂的事情。例如,結合孩子們之前旅行的照片,談談“和誰一起去”、“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樣”等問題,引出對旅行的快樂體驗。但是要設計成完整的教學活動,容易走上語言活動的轄區,重在引導孩子們講述的能力或者講述的方法,顯然不宜在社會領域開展活動。
快樂的旅行 篇7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學習得數是5的加法,理解加法的意義。
2、在游戲中理解交換“+”兩邊的數得數不變。
3、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得數5的加法
活動準備:
1、車票若干(1-4的數字卡),任務卡:(比5少1)(比3多1)(比4多1)(比4少1)
2、一列火車,有四節車廂,分別標上已有:1-4人
3、場景設置5個出站口標記:(2+2)(1+3)(4+1)(2+1)(1+1)
活動過程:
1、組織談話活動,激發興趣。
——“小朋友,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們都去過哪些地方?你還想去哪兒玩?”
——“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坐火車去北京旅游,你們想去嗎?”(想)
——“好,請小朋友跟著我,現在就出發。”(聽火車開動的音樂,幼兒隨老師做開火車的動作走進教室)
2、根據任務卡提取車票。
——“坐火車必須要有車票,瞧,老師已經幫你們準備了許多車票,可是車票多少錢呢?”
——“請小朋友看看老師手中的任務卡”。(師出示任務卡)
——“你能看得懂這張卡的意思嗎?”(個別幼兒回答)
——“應該是拿得數是幾的車票?”(請個別幼兒取車票)
教師小結:通過任務卡,我們知道了應該取數字是幾的車票了,下面請小朋友根據老師手中的任務卡,分組取車票。
——教師對幼兒的操作情況進行檢查。
3、根據車票,尋找車廂。
——“車票買好了,請大家拿好自己的車票跟著老師上火車吧!”
——“看,這兒有一列開往北京的火車,可是老師不知道該上哪列車廂?你能幫幫我嗎?”
——“請聽聽它的要求:要求是:車廂上的數字必須和你們手中車票上的數字合起來是5,想想你應該上哪節車廂?請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討論討論。”
——“請你說說你上哪節車廂?為什么?”
(因為我的車票是4,再找標有1的車廂,合起來就是5了,因為4和1合起來是5)
——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算式卡片:(1+4 4+1 2+3 3+2)
——請幼兒看看這兩組加法算式,說說你從中發現了什么秘密?
教師小結:算式題目上的數字相同,位置不同,得數一樣。
——幼兒分成兩組送車票。
3、觀察站臺,尋找出口。
——“小朋友們真聰明,都找到了自己的車廂,讓我們一起坐上火車去北京吧!”
(放火車開動的聲音,做開火車的動作)
——“現在的火車太快了,一會兒就到北京了,這兒有5個出站口,只有得數是5的才是我們要走的出口通道,我們該從哪個出口出去?為什么?”
(個別幼兒回答)
4、幼兒集體跟隨老師從正確的出口出去,結束活動。
——“北京到了,讓我們一起去玩吧!”
教師帶領幼兒從正確的出站口出去,結束活動。
快樂的旅行 篇8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的排序經驗,在操作活動中有規律的設計圖案。
2、培養幼兒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3、充分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椅子上貼好圖形標記。
2、場地一端布置好“彩色鵝卵石”鋪成的小路。
3、幼兒操作材料:
(1)串項鏈用的木珠若干,繩子幾根。
(2)“水果”兩籃,盤子幾個。
(3)泡沫板,大小樹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乘火車。
師:今天布娃娃甜甜過生日,她邀請我們小朋友去她家里一起慶祝生日呢,你們想去嗎?(想)
1、幼兒自由選擇座位,分成兩隊并給隊伍命名。
師:那我們馬上乘火車去甜甜家,現在請小朋友自己上車選一個座位坐下來。今天去甜甜家的小朋友真多,我們分成兩隊,前排小朋友是一隊,后排小朋友是一隊,現在給你們的隊伍起個好聽的名字。(如:蘋果隊、西瓜隊、太陽隊、星星隊等)
2、發現座位上的圖形標志,引導幼兒找出火車座位排序的規律,并畫出來。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你座位椅子背上是什么圖形標志?
(請兩隊的幼兒分別說出自己座位上的圖形標志,小朋友用耳朵聽找出它們的規律,并請一幼兒上來畫出來。)
教師出示排序規律卡,幼兒看著卡片念一念。
二、游戲:走“鵝卵石小路”。
1、交代游戲規則,按排序規律走小路。
師:嗚——火車到站了。小朋友,我么馬上就要下車了。你們看,去甜甜家要經過一條鵝卵石鋪成的小路。甜甜說:“小朋友,這條小路是由許多紅的、黃的、藍的、白的很多好看的鵝卵石鋪成的,你們走這條小路時要按照紅、黃、藍這樣的排序規律走,才能進入我家哦!小朋友記住了嗎?
(出示顏色排序卡,幼兒念一念)你們走的時候可要動腦筋呀!順利通過的小朋友甜甜要獎給他一個紅蘋果呢!
3、幼兒按規律走“鵝卵石小路”,教師督促、提醒幼兒踩在相應的顏色上。
三、自己動手制作禮物送給甜甜。
師:小朋友你們真厲害,甜甜家到了。今天甜甜過生日,你們想不想送點小禮物給她呢?(想)太好了,這兒有很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是什么?
(1)串項鏈:
師:這是許多木珠,有方形的、有圓形的、有大的、有小的,每一根串項鏈的繩子上都有一張排序卡,一會兒請你看清楚排序卡,根據卡片上的要求動腦筋串出漂亮的項鏈送給甜甜。
(2)水果拼盤:
師:看,甜甜家買了這么多好吃的水果,一會兒小朋友幫助她把這些水果按順序擺放好做成水果拼盤,好嗎?
(3)種小樹:
師:這兒有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樹苗,我們動手為甜甜家種些樹,把她的房子周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好嗎?一會兒小樹苗就種在這些泡沫板上。記住種樹也要動腦筋想想按什么規律種得整齊、漂亮。
好,現在選一樣你喜歡的東西,開始動手吧!
快樂的旅行 篇9
教學要求:
1、在情景中,有興趣地學習區分和說出英文單詞money、peach,并復習已學單詞apple、banana、pear、elephant;
2、喜歡參與英語活動,愿意在聽、說、做的過程中,體驗學說英語的樂趣。
3、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分享與關愛的快樂。
設計思路:
秋天是果實豐收的時節,基于本班現開展的主題活動“好吃的水果”,也源于孩子平時生活經驗中所得知的“小猴子喜歡吃桃子”、“大象喜歡吃香蕉”等,再加上我班孩子較為自私、事事不愿和同伴分享,對周圍事態比較冷漠等,特生成了這節有關認識水果和動物的英語活動,目的是想通過活動,讓孩子們能在生動、愉悅的情景活動中了解小動物的喜好以及關心好朋友,以至幫助他人的愛心。從而,他們不但豐收了英文單詞,更是豐收了禮儀與關愛他人的心,這樣也可以把我園區的德育特色“愛的教育”加以延伸和鞏固。
教學準備:
1、猴子頭飾、大象掛圖、小猴子的家、歡快的音樂;
2、桃子、香蕉、蘋果、生梨卡片人手一份、裝有apple、banana、pear和peach的小手提人手一個。
教學過程:
一、翻山越嶺去旅行
1、t:hi, babies! 今天,miss liu要帶你們去旅行,are you happy?
let’s 背起書包、戴上帽子、戴上cool cool的太陽眼鏡,準備出發,are you ready?
2、教師帶領,和幼兒一起越過重重障礙。
二、意義之旅
1、做客猴子家
(1)教師帶領,拜訪熊貓家,與熊貓熱情地打招呼:“hello, monkey!”;
(2)給monkey送上喜歡的禮物“桃子”,幼兒認讀英文單詞“peach”;
(3)離別時,熱情與monkey再見:“bye-bye, monkey!”
2、給大象喂食
(1)徒步中,聽到來自elephant的sos信號,詢問elephant哭的原因;
(2)教師和幼兒一起給elephant喂香蕉、蘋果、生梨和桃子,并讓孩子復習單詞apple、banana、bear和peach;
(3)吃飽后的elephant向幼兒表示感謝;離開時,幼兒say“good-bye, elephant!”to the elephant。
三、高高興興再送禮
教師帶領幼兒聽著音樂,再看望其他小動物,并給它們送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