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旅行隊教案(通用5篇)
少年旅行隊教案 篇1
五年級課文《少年旅行隊》是一組散文詩,它由《出發》、《老師》、《小紙船》、《聽廣播》、《標本》、《旅行者之歌》六首詩組成。這六首散文詩既相對獨立,又有內在的聯系。該組詩以少年旅行隊的遠足旅行為線索,寫了旅行隊隊員們在旅行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抒發了隊員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他們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在生活實踐中鍛煉成長的美好心愿。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學習《出發》《老師》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就是一名畢業班的學生了,作為一名六年級的學生,你想對自己說點什么呢?(生交流)
2、從同學們的發言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你們真的長大了,少了些童年的摯嫩,多了分少年的沉穩!少了些童年的任性,多了分少年的責任!還記得咱們五年級學習的那首題為《少年》的詩歌嗎?(師生齊誦詩歌《少年》)3、過渡:少年,一個意氣風發的美好年華,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柯藍先生筆下的少年旅行隊,開始新學期的第一課吧!
3、 板書課題、齊讀。
二、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注意將字音讀準,并觀察思考,這篇課文跟我們以往學習的課文有什么不同?
2、分人分段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重點關注“簿”字(出示形近字比較:“薄”和“簿”),反饋:這篇課文里面含有一些小標題。(生述有哪些小標題,師相機板書)
3、快速瀏覽課文,看看小標題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層次清晰,要點明確,并與開頭構成了總分關系)4、師小結:同學們很善于觀察,一會就發現了文章的結構特點。這是一篇意境優美的散文詩,散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從小標題中,我們就可以發現,少年旅行隊去了不少地方,不管去哪兒,他們旅行的目的只有一個,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在生活中學習)
5:你們是從哪里知道的呢?書上有作明確的解釋嗎?
師相機板書:
“少年旅行隊在生活的海洋里探索,在知識的海洋探索”
“所以我愿意當一個長久的忠實于生活的旅行者”
三、品讀詩歌:
1、生齊讀句子,師述:這兩句話似乎寫得很空洞,不易捉摸,但只要你靜下心來品讀課文,你定會對這兩句話有更為具體、更為深刻的認識。默讀全文,把你感觸最深的句子勾畫下來。
2、反饋交流《出發》部分:
師生交流(預設閱讀點):
(1)、“明亮的陽光在喊他們……到生活里去”
生讀句子,談體會;
師:短短的一句話里竟然用到了三個“喊”字,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隊員們出發前急切的心情)
指導朗讀。
(2)、“都準備好了嗎?沒有忘記帶昆蟲網嗎?沒有忘記帶標本箱嗎?沒有忘記帶筆記本嗎?”)
生讀句子,談體會;
師:總覺得這句話有些羅嗦?既然問“準備好了嗎?”為什么還要問后面那一連串問題呢?(引導學生發現:前一句與后面三個問句構成了總分關系,這樣些更能體現出少年旅行隊的興奮與急切的心情)
能試著把你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誰能試著說一組總分關系的問句(指導句子練習)
3、反饋交流《老師》(預設閱讀點)
(1)“你能在這個地方,說出這一小塊石頭屬于哪一類……我們都要知道”
仔細觀察這組問句,看看它們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發現三個問句句式相同,也構成了一組排比句)
大自然還能帶給我們哪些精彩,哪些知識?你能試著模仿這組問句說一說嗎?(指名答,豐富文本)
師:瞧,大自然如此神奇,有太多太多的知識等待著我們去探尋,誰想來讀讀這句?(指導朗讀)
(2)“最重要的是先讓我們看到許多困難……得到快樂。”
少年旅行隊員們把生活與成功、快樂聯系起來,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生活不僅教會我們知識,也教給我們一種精神,一種品格,是什么?
指導朗讀這一段。
4、小結。
第二課時
學習《小紙船》《標本》《旅行者之歌》
拓展閱讀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2、文中還有三個部分,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看看哪個部分最吸引你,請你靜下心來仔細默讀,勾畫出你感觸最深的句子,并在旁邊作上批注。
二、學習《小紙船》《標本》《旅行者之歌》
1、生自學、勾畫;
2、反饋交流:
A、《小紙船》:
(1)、師出示自己課前折的小紙船:看,這就是盛滿了五彩夢想的小紙船,看到這樣的小紙船,你想對它說點什么呢?
(2)、相機出示句子“去吧!小紙船!你們各奔前程吧…(指名讀)
(3)、思考: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引導學生體會“你們”,相機講解“托物言志”)
(4)、讓我們把自己最美好的期待融入文字中,讀出來吧?(指導朗讀)
B、《標本》:
(1)、出示句子:“我們的記憶也是一只箱子……不要讓一些無用的東西占去了地方。”(生交流體會)
(2)、我們每個少年都有這個記憶的箱子,你已經把什么裝了進去?還準備把什么裝進去?
(3)、出示“所以我愿意當一個長久的忠實于生活的旅行者”,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
C、《旅行者之歌》
(1)、生交流句子體會;
(2)、師:“大山它使我堅強……分送到每一個人的心里”
投入大山的懷抱,你有怎樣的感受,它教給了你什么?
站在茫茫大海邊,你的心情又會變得如何,會對自己說什么?
無論是山澗小溪,還是浩瀚長江,奔流不息又給你怎樣的啟迪?
學生結合生活暢所欲言,體會生活帶給人的巨大力量,再讀“所以我愿意當一個長久的忠實于生活的旅行者”,
3、回到剛才同學們感到空洞的兩句話,生再次齊讀。
三、總結拓展:
1、回顧課題,思考:“少年旅行隊”有什么特殊的含義?
2、把喜歡的部分背一背----指名背誦
3、出示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兩個片段:
A、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惟多憂也,故灰心;惟行樂也,故盛氣。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氣也,故豪壯。惟怯懦也,故茍且;惟豪壯也,故冒險。惟茍且也,故能滅世界;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厭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厭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可為者;惟好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不可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戲文;老年人如鴉 片煙,少年人如潑蘭地酒;老年人如別行星之隕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島;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亞之鐵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為澤,少年人如長江之初發源。此老年與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啟超曰:人固有之,國亦宜然。
B、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1)、生自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你讀懂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3)、生談感受、齊讀。
四、布置練習:
1、快樂三級跳:
階梯一:生詞抄兩遍,背誦詩歌及《少年中國說》片段;
階梯二:讀文中這段話,想想第一個問句和后面三個問句之間的關系,再仿照著寫一段話。
“都準備好了嗎?沒有忘記帶昆蟲網嗎?沒有忘記帶標本箱嗎?沒有忘記帶筆記本嗎?”
階梯三:模仿課文,以《出發》為題寫一首小詩;
少年旅行隊教案 篇2
課題
少年旅行隊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寫本課5個生字,注意“簿”、“茂”的寫法
2、知道本組詩歌從哪幾方面學了少年旅行隊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散文詩的節奏美、韻律美以及濃郁的抒情色彩。
4、背誦課文最后一部分。
重點難點
1、知道本組詩歌從哪幾方面學了少年旅行隊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
2、感受散文詩的節奏美、韻律美以及濃郁的抒情色彩。
教學準備
1、課前指導不知學生預習課文,查閱作者柯藍的資料。
2、制作課件,創設情景,提示重點語句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曾經去過哪些地方?你們有什么收獲呢?你們喜歡旅行嗎?
明示目標
那就讓我們跟隨和你們一樣喜歡旅行的少年旅行隊,感受旅行的快樂,來,出發。
初始通讀
1、自由讀文,注意將字音讀準。
2、交流生字的掌握情況。
3、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4、出示課件:“……少年旅行隊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識的海洋探索。”
師激情引讀。
詩人從哪幾方面寫了旅行隊在旅途中的所聞、所做?指名讀課文。
品味精讀
1、指導學習方法,學習《出發》
1)自己有感情地讀《出發》這一部分,看看你能讀懂什么?從中體會到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2)全班交流。重點理解“我們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個知識的世界里去。”到“生活里去”,到“知識的世界里去”代表什么? “永遠”、 “長久”又說明什么?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誰能美美地讀,讀出旅行隊員們出發前的期待與渴望?
4)出示課件“我們不停的探尋,要走遍生活,走遍這個無邊的知識世界……”
這里“……”表示什么?試著補充一下。
在這之前還有哪里有省略號?試著說一說。
出示課件:“……少年旅行隊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識的海洋探索。”這個省略號在句首,它省略的什么?
實踐悟讀
1、總結學習方法。
①細讀文章,了解大體內容,標出不懂的問題。
②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
③由課文留白處展開合理的想象。
④有感情朗讀。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激趣導入
指名讀《出發》。
明示目標
回顧學習方法,繼續學習課文。
初始通讀
請同學們用總結的學習方法,從《老師》、《小紙船》、《聽廣播》、《標本》中選擇你最喜歡的,細細品味。
小組交流自學成果。
品味精讀
1、全班交流。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體會少年旅行隊隊員在旅途中的心情。
《老師》:“親愛的老師,生活的老師,你快把我們養大吧!……最重要的實現讓我們看到許多困難,然后才看到成功。……”
你體會到什么?
《小紙船》:“看!連一只小紙船都漂得這么久,這么遠!”
更何況怎樣?
《聽廣播》:“這種聯系在我們的心里,在我們的血液里……”
這種“聯系”指的是什么?
《標本》:“不要讓一些無用的東西占去了地方……”
什么是“無用的東西”?應該記住哪些?
2、少年旅行隊隊員們一路唱著歡樂的歌走來——齊讀《旅行者之歌》。
結合課文說一說你對“長久的忠實于生活的旅行者”的理解。
3、背誦《旅行者之歌》。
實踐悟讀
詩中說:“大山它使我堅強、鎮靜,讓我長得像一片茂盛的樹林。大海它使我心胸開闊,熱情洶涌。所有的河流,使我靈巧活潑,永遠前進……”
“大山”“大海”和“所有河流”真有這么大的神力嗎?你有沒有這一類體驗?不妨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板書設計
少年旅行隊
《出發》 期待與激動
《老師》 對知識、成長的渴望
《小紙船》 美好的憧憬與夢想、熱愛自然
《聽廣播》 關注國家發展、熱愛生活
《標本》 是非辨別,價值取向
《旅行者之歌》 美好愿望,高尚心靈
課后反思
少年旅行隊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少年旅行隊》是一組散文詩,它由《出發》、《老師》、《小紙船》、《聽廣播》、《標本》、《旅行者之歌》六首詩組成。這六首散文詩既相對獨立,又有內在的聯系。該組詩以少年旅行隊的遠足旅行為線索,寫了旅行隊隊員們在旅行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抒發了隊員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他們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在生活實踐中鍛煉成長的美好心愿。
該組散文詩短小精巧,富含詩意哲理,把紛繁的事物經過高度濃縮,使之呈現出簡潔美,給人以啟迪,令人從中品味出詩意。詩人柯藍沒有用長者身份灌輸自己的想法,而是以孩子的口吻,從孩子的視角去觀察生活,認識生活,想象生活,感懷生活,拉近了溝通的距離,增強了親切感。全篇筆鋒自然流暢,語言親切活潑,抒情色彩極為濃重,容易打動讀者感染讀者,讀后能給人以啟迪與思考。
學情分析
“散文詩是永不褪色的藝術,激發孩子無窮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幸福感,道出兒童純凈的感情和多彩的內心世界。”《少年旅行隊》這篇課文是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為數不多的散文詩之一,關于這種文體極其特點,教師不必做過多解釋,應讓學生通過充分的讀,不同形式的讀,去體悟感受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及蘊涵的節奏美、韻律美、意境美。散文詩一般都有內容跳躍的特點,從而給讀者留下較多的想象空間,本文亦是如此。本文為散文組詩,篇幅較長,每首詩結構相似,中心主題相同,因而教學指導應詳略得當,有所側重,可運用學法遷移。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并會寫本課5個生字,注意“簿”、“茂”的寫法。
2、知道本組詩歌從哪幾方面學了少年旅行隊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散文詩的節奏美、韻律美以及濃郁的抒情色彩。
4、背誦課文最后一部分。
過程與方法:
1、積累本課生詞,并學會運用。
2、通過充分的讀,不同形式的讀,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及蘊含的節奏美、韻律美、意境美。
3、畫出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體會詩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夠通過理解課文、朗讀課文體會出旅行隊隊員們在旅途中的愉快、興奮而又滿懷向往的心情,以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鍛煉成長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能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出旅行隊隊員們在旅途中的愉快、興奮而又滿懷向往的心情,以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鍛煉成長的美好感情。
教學準備
1、課前指導不知學生預習課文,查閱作者柯藍的資料。
2、制作課件,創設情景,提示重點語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調動學習熱情
1、同學們,你外出旅行過嗎?你覺得旅行的過程中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2、有一支和你們一樣喜歡旅行的少年旅行隊,感受到了旅行的快樂,讓我們與他們一起分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點評:結合生活經驗談話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讀----發現與探究
1、自讀課文,注意將字音讀準。
2、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3、[出示課件:“……少年旅行隊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識的海洋探索。”]師激情引讀。詩人從哪幾方面寫了旅行隊在旅途中的所聞、所做?指名讀課文。
(點評:教師的激情引讀,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4、朗讀這組散文詩。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
(三)品讀----理解與感悟
1、指導學習方法,學習《出發》
(1)少年旅行隊出發了!我們趕快跟上他們的步伐!請同學們自己有感情地讀《出發》這一部分,看看你能讀懂什么?從中體會到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2)全班交流。重點理解“我們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個知識的世界里去。”到“生活里去”,到“知識的世界里去”代表什么?“永遠”、“長久”有說明什么?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誰能美美地讀,讀出旅行隊員們出發前的期待與渴望?
(4)[出示課件“我們不停的探尋,要走遍生活,走遍這個無邊的知識世界……”]這里“……”表示什么?試著補充一下。
在這之前還有哪里有省略號?試著說一說。
[出示課件:“……少年旅行隊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識的海洋探索。”]這個省略號在句首,它省略的什么?
(5)總結學習方法。①細讀文章,了解大體內容,標出不懂的問題。②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③由課文留白處展開合理的想象。④有感情朗讀。
(點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尤為重要。)
2、請同學們用這種學習方法,從《老師》、《小紙船》、《聽廣播》、《標本》中選擇你最喜歡的,細細品味。
(點評: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運用學法遷移,引導學生自讀自悟。)
3、小組交流自學成果。
4、全班交流。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體會少年旅行隊隊員在旅途中的心情。
理解重點:《老師》:“親愛的老師,生活的老師,你快把我們養大吧!……最重要的實現讓我們看到許多困難,然后才看到成功。……”你體會到什么?
《小紙船》:“看!連一只小紙船都漂得這么久,這么遠!”更何況怎樣?
《聽廣播》:“這種聯系在我們的心里,在我們的血液里……”這種“聯系”指的是什么?
《標本》:“不要讓一些無用的東西占去了地方……”什么是“無用的東西”?應該記住哪些?
(點評:設計全班交流的目的是相同詩段的交流為深化認識,不同詩段的交流為交互學習。)
5、少年旅行隊隊員們一路唱著歡樂的歌走來——齊讀《旅行者之歌》。結合課文說一說你對“長久的忠實于生活的旅行者”的理解。
6、背誦《旅行者之歌》。
(四、總結----拓展與延伸)
詩中說:“大山它使我堅強、鎮靜,讓我長得像一片茂盛的樹林。大海它使我心胸開闊,熱情洶涌。所有的河流,使我靈巧活潑,永遠前進……”
“大山”“大海”和“所有河流”真有這么大的神力嗎?你有沒有這一類體驗?不妨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點評:再次與學生的生活體驗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第二課時
(一)回顧原文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背誦《旅行者之歌》。
3、將文中的好詞佳句積累下來。
(二)鞏固生字
1、區分形近字。
簿——薄幢——撞
2、區分字形。
“溪”右半部分的寫法;“茂”下半部分的寫法。
2、聽寫生字。
(點評:及時復習,可以鞏固學生的知識積累。)
七、板書設計
少年旅行隊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了解旅行隊隊員在旅途中的愉快、興奮而又滿懷向往的心情,以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鍛煉成長的美好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散文詩的節奏美、韻律美以及濃郁的抒情色彩。
3、背誦課文最后一部分。
教學重點:體會隊員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鍛煉成長的美好感情。
教學時間:兩教時
第一教時
學習內容: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一、課前談話。
曾經,你到哪旅行過?旅行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講給我們聽聽。說說你當時的心情吧。
二、借助工具書,通讀全文。
三、檢查讀書情況。
1、通過你的努力,你弄清了哪些字詞?還有哪些字詞不懂的?
2、請學生讀課文。讀完評議。
四、再讀課文。
要求:你知道作者寫了旅行中的哪幾個畫面。“我”在旅途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五、交流討論。
第二教時
學習內容:細讀、精讀課文,深化理解。
一、細讀置疑。
細讀課文。讀了課文后,你有什么不理解的。梳理,教師做到心中有數。
二、精讀課文。
你最喜歡哪一首詩。讀你最喜歡的詩,看看你讀懂了什么,從中體會到什么,不懂的地方記下來。
三、分小組交流。把你的意見說給同組的同學聽聽,能解決的問題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留下來。
四、集中交流。
1、你讀了哪一首詩,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位同學也讀了這首詩,你又有什么收獲?
2、交流中,引讀、練讀詩句,加深情感。
3、你又讀了哪首詩?跟大家也說說。
4、想象補充,感悟詩歌內容的跳躍。引讀“看!連一只小紙船都漂得這么久,這么遠!”,想像補充,更何況…… 等
五、課后延展。讀背幾首散文詩,寫下自己的讀后認識。
少年旅行隊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散文詩的節奏美、韻律美以及濃郁的抒情色彩。
2、認識并會寫本課5個生字,注意“簿”、“茂”的寫法。
3、知道本組詩歌從哪幾方面學了少年旅行隊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背誦課文最后一部分。
教學重點
能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出旅行隊隊員們在旅途中的愉快、興奮而又滿懷向往的心情,以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鍛煉成長的美好感情。
教學準備
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曾經去過哪些地方?你們有什么收獲呢?你們喜歡旅行嗎?那就讓我們跟隨和你們一樣喜歡旅行的少年旅行隊,感受旅行的快樂,來,出發。(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
1、注意將字音讀準。
2、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3、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4、出示課件:“……少年旅行隊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識的海洋探索。”師激情引讀。詩人從哪幾方面寫了旅行隊在旅途中的所聞、所做?指名讀課文。
三、品讀
1、指導學習方法,學習《出發》。
(1)自己有感情地讀《出發》這一部分,看看你能讀懂什么?從中體會到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2)全班交流。重點理解“我們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個知識的世界里去。”到“生活里去”,到“知識的世界里去”代表什么?“永遠”、 “長久”又說明什么?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誰能美美地讀,讀出旅行隊員們出發前的期待與渴望?
(4)出示課件“我們不停的探尋,要走遍生活,走遍這個無邊的知識世界……”
這里“……”表示什么?試著補充一下。
在這之前還有哪里有省略號?試著說一說。
出示課件:“……少年旅行隊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識的海洋探索。”這個省略號在句首,它省略的什么?
(5)總結學習方法。
①細讀文章,了解大體內容,標出不懂的問題。
②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
③由課文留白處展開合理的想象。
④有感情朗讀。
2、請同學們用這種學習方法,從《老師》、《小紙船》、《聽廣播》、《標本》中選擇你最喜歡的,細細品味。
3、小組交流自學成果。
4、全班交流。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體會少年旅行隊隊員在旅途中的心情。
理解重點:《老師》:“親愛的老師,生活的老師,你快把我們養大吧!……最重要的實現讓我們看到許多困難,然后才看到成功。……”你體會到什么?
《小紙船》:“看!連一只小紙船都漂得這么久,這么遠!”更何況怎樣?
《聽廣播》:“這種聯系在我們的心里,在我們的血液里……”這種“聯系”指的是什么?
《標本》:“不要讓一些無用的東西占去了地方……”什么是“無用的東西”?應該記住哪些?
5、少年旅行隊隊員們一路唱著歡樂的歌走來——齊讀《旅行者之歌》。結合課文說一說你對“長久的忠實于生活的旅行者”的理解。
6、背誦《旅行者之歌》。
四、拓展延伸
詩中說:“大山它使我堅強、鎮靜,讓我長得像一片茂盛的樹林。大海它使我心胸開闊,熱情洶涌。所有的河流,使我靈巧活潑,永遠前進……”
“大山”“大海”和“所有河流”真有這么大的神力嗎?你有沒有這一類體驗?不妨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五、布置作業
背誦本文的最后一部分。
六、板書設計
少年旅行隊
《出發》期待與激動
《老師》對知識、成長的渴望
《小紙船》美好的憧憬與夢想、熱愛自然
《聽廣播》關注國家發展熱愛生活
《標本》是非辨別,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