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教案-音樂活動 (節奏)阿里三的姑娘
阿里山的姑娘(節奏樂)
目的
1、 用身體動作感受樂曲節拍節奏,表現樂曲的情緒。
2、 自己創編節奏型,學習看節奏圖譜打節奏。
3、 能根據節奏圖譜上的打擊樂標記,用打擊樂分聲部合奏。注意和大家保持和諧。
準備
1、 幼兒已認識中國臺灣,知道高山族。
2、 中國地圖,《阿里山的姑娘》樂曲磁帶,錄音機。
3、 節奏圖譜,打擊樂器:三角鐵、鈴鼓、雙響鼓、圓舞板等,人手一件。打擊樂標記。
步驟
1、 引導幼兒在中國地圖上找出祖國寶島臺灣,談起高山族。引出樂曲名稱。
2、 聽樂曲《阿里山的姑娘》,引導幼兒用動作感受樂曲的性質。(注意接前奏)
3、 幼兒聽樂曲觀看教師表演活潑優美的舞蹈,感受樂曲的情緒。同時,按樂曲的節奏一拍一拍地拍手,感知樂曲的基本節拍。
4、 幼兒聽樂曲,創編節奏型。
5、 請愿意表演的幼兒到前面表演自己創編的節奏型。教師要鼓勵和肯定有創造性的幼兒。
6、 教師出示節奏圖譜,幼兒看譜到節奏(可用手拍、跺腳、拍腿等動作表現)。
(1) 分兩聲部練習不同的節奏型。
(2) 兩聲部合奏。提醒幼兒注意變換節奏型的地方要準確。
7、 樂器演奏(播放樂曲)
(1) 教師在節奏譜上附上打擊樂的圖形標記。
(2) 幼兒自選樂器,看圖譜分聲部自由練習。
(3) 幼兒按聲部坐下(拿三角鐵、鈴鼓的幼兒為一個聲部,坐在一起;拿圓舞板、雙響筒的幼兒為另一聲部,坐在一起)?垂澴嘧V,分聲部反復練習。
(4) 教師指揮幼兒兩聲部合奏。要求配合和諧,不受干擾。
(5) 幼兒交換樂器,分聲部練習。
(6) 教師指揮幼兒兩聲部合奏,提醒猶如配合默契。
建議
可組織系列活動
1、 賞識活動:認識中國臺灣,介紹高山族。
2、 音樂欣賞:《阿里山的姑娘》
3、 節奏活動:《阿里山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