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我們的家(精選4篇)
地球是我們的家 篇1
──大班認知活動
設計意圖
環保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有利于呼吁全社會人士關注環保。為此,我設計此課題,讓幼兒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地球是人類的家,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系。
2、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促使孩子形成積極的環保行為。
3、發展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培養幼兒動腦,動口的學習習慣。
活動準備
地球儀、“動物世界”錄像片、動物玩具、圖片若干
活動重點
讓幼兒知道,我們的生存是和環境分不開的,理解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
理解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觀察周圍的環境。
利用戶外活動或郊游的機會,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環境。欣賞花草樹木的美。啟發幼兒發現:花草樹木生長在什么地方?花草樹木的生長都需要什么?(水、空氣、陽光、土壤等)
二、欣賞圖片和錄像片。
教師事先錄好“動物世界”和世界各地自然景觀片斷,然后和幼兒一起欣賞。啟發引導幼兒:你看見了什么?你認識哪些動物?它們生活在哪里?(山、河、湖、海等)
三、觀察地球儀。
1、教師教幼兒觀看地球儀的方法,認識地球儀上的各種標志(山、海、河、陸地、城市、平原等)。
2、在地球儀上尋找大海、陸地、高山、平原,教師介紹中國、北京和自己居住的地方。
3、談一談你去過哪些地方?爸爸、媽媽去過哪些地方?
4、和幼兒一起做游戲──“送動物回家”。請幼兒將各種動物圖片貼在地球儀上。
四、講故事──《地球生病了》(自編)。
討論天空、河水、大地是怎樣生病的?(被污染)怎樣才能治好地球的?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知道的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
五、學做“地球醫生”。
1、與“講故事”活動銜接,帶幼兒到布置好的場景中去尋找有沒有垃圾、污水、廢棄物,討論怎樣治好我們周圍的環境,激勵幼兒動手當地球醫生,一起醫治好我們的環境。
2、教幼兒做衛生,自己創設清潔的環境,讓幼兒充分感受生活在美好環境中的快樂。
3、鼓勵幼兒向家人宣傳保護環境的知識
愿小朋友都來爭當地球醫生,保護我們的地球,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
六、續編故事《地球的病治好了》,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建議:教師可以結合本地區環境特點和環境污染的實例,擴展以上活動內容。分多次活動進行。
地球是我們的家 篇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污染環境的主要因素有廢水、廢氣、噪音等,了解它們給環境帶來的危害。
2、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使他們初步萌生環保意識,積極參與環保活動。
活動準備:
1、帶領幼兒觀察過煙囪排出的濃煙及馬路上各種車輛排放的廢氣的圖片,觀看過被廢水污染的河流的影像資料。
2、《嘟嘟鴨星球》動畫片光碟。
活動過程:
一、觀察,比較分析。
1)清水和污水(用兩個玻璃器皿分別盛放)。觀察:清水-無色、無味、透明。污水-發黑(發黃或發綠)、混濁、有刺鼻的異味。
2)空氣和廢氣。
空氣:我們平常呼吸到的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的氣體。
廢氣:教師提問:“小朋友觀察馬路上各種車輛排放的氣體,這些氣體就叫廢氣,小朋友聞了這些廢氣感覺怎樣?”幼兒答:“很難聞,覺得透不過氣來。“老師小結:“廢氣一般都有顏色,能看見(如白色、灰黑色、黃色等),通常都有刺鼻、嗆人的異味!
二、幼兒欣賞配樂動畫片《嘟嘟鴨星球》
幼兒欣賞后,教師提問:
1)“嘟嘟鴨星球開始是什么樣子的?
是個風景秀麗的鄉村,空氣清新、池水清澈、鳥語花香、各種樹木碧綠青翠,嘟嘟鴨們覺得很滿足。
2)后來,嘟嘟鴨們照著地球鵝給他們的照片,開始建造城市。到處見到工廠廢、廢水在排放,嘟嘟鴨們快樂嗎?為什么?
這時候,嘟嘟鴨想游泳,可是池塘里的水變得像墨汁一樣黑,并發出刺鼻的臭味。嘟嘟鴨想在草地上散步,可是草地已經沒有了。天空被黑煙籠罩,空氣不再清晰,嘟嘟鴨們出門時不得不戴上防毒面具,他們心里難過極了,他們說:“我們過去的村莊多美啊!”
3)最后,嘟嘟鴨是怎樣做的呢?
嘟嘟鴨終于下了決心,為很多的冒著濃煙的工廠安裝了環保裝置,他們在高樓間的空地上植樹、栽花草,當這些樹林花草成活后,全星球的嘟嘟鴨都趕來看,他們覺得綠綠的草地、樹木、紅的、黃的各種鮮花映襯著高樓大廈,真美。
三、幼兒自由討論環境被污染的情況和怎么保護環境。
1)老師:剛才,我們聽了《嘟嘟鴨星球》的童話故事,請小朋友想一想為什么池塘里的水和空氣都被污染了,變成了污水和廢氣。
2)那么,污水和廢氣是從哪里來的?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污物和廢氣沒有按規定處理,任意傾倒或排放在地上、水中、空中就使水和空氣受到污染。(引導幼兒講述)
3)污水和廢氣有什么害處?污水,廢氣都有毒,會嚴重影響植物的生長,人要是飲用了污水或吸多了廢氣,不僅會生病,嚴重的甚至會死亡。(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講述)。
4)鼓勵幼兒想出對地球村環境保護的好辦法。如:不隨地亂扔果皮、紙屑、臟物、不隨地吐痰、大小便、不往河里倒臟水、垃圾,愛護花草樹木等)。
活動延伸:
1.繪畫,“打扮我們的地球村”請幼兒分組合作繪畫自己心目中的地球村,看誰能用筆把地球打扮得更美麗,更可愛。
2.做環保標志牌。
地球是我們的家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地球對人類和動植物的重要性。
2、了解地球的災難及簡單的原因。
3、愿意為保護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在活動前收集過關于地球災難的故事、圖片等資料并初步了解原因。
2、關于地球災難的圖片若干。
3、將各種資料和圖片制成展板。
4、地球儀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地球儀,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看,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地球儀)“小朋友知道我們生活在哪個星球上嗎?”
。ǖ厍蛏希拔覀兩畹牡厍蚓拖襁@個地球儀一樣是圓圓的,除了我們人類,地球上還有什么?”
(動物,植物)教師小結:地球上不僅生活著我們人類,還有各種動物,植物也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
2、通過觀察圖片,讓幼兒交流、了解地球的災難。
(1)“人類,動物、植物都快樂地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上有許多災難會給我們的生命帶來傷害和威脅,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那些災難!
教師出示海嘯、地震、雪災、干旱等圖片,讓幼兒觀察。
“海嘯、地震、雪災、干旱這些災難是自然災難,是我們人類無法避免的。但是有些災難是我們人類自己造成的,我們一起來看看,想想如何來避免災難的發生!
(2)教師出示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氣污染、冰川融化等圖片,讓幼兒觀察。
“這里的森林怎么了?動物會怎么樣?”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人類亂伐樹木)“這里的河流怎么了?水里的魚會怎么樣?
“看看圖上的天空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會這樣?“幼兒討論、交流。
。3)“森林沒有了,水變黑了,空氣被污染了,人類會怎么樣,動物會怎么樣?”
。〞、生命受到威脅)教師小結:由于人類不注意保護地球,亂伐樹木、亂扔垃圾、排放廢氣、污水,造成森林變小,水土流失,水域和空氣被污染;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脅。
4、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如何保護地球。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為了讓人類、動物、植物有一個美麗的家園,我們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地球呢?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幼兒自由討論。
如:不亂扔垃圾,不往河里排污水,不向天空排廢氣,節約用水,多植樹,把垃圾分類處理等。
“怎么讓大家都了解地球的災難,都去保護地球呢?”
教師出示圖片、資料,引導幼兒制成展板。
“我們可以把這些圖片制成展板讓大家都來參觀,讓大家知道保護地球是每個人的責任,讓大家都來保護地球!
5、體驗活動:給垃圾分類。
“小朋友看這里有許多垃圾,但這些垃圾并不都是沒用的,有的還可以回收再利用。如廢紙可以搗成紙漿后做再生紙,碎玻璃可以加工后再做成玻璃瓶、玻璃杯;厥绽粌H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還可以保護資源,是保護地球的一種很好的方法。現在請小朋友給垃圾分類吧!”
教師出示兩個垃圾桶,讓幼兒分類。
“幼兒園里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垃圾,我們帶著垃圾桶去回收垃圾吧!”
地球是我們的家 篇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地球是人類的家,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系。
2、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促使孩子形成積極的環保行為。
3、發展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培養幼兒動腦,動口的學習習慣。
活動準備
地球儀、“動物世界”錄像片、動物玩具、圖片若干
活動重點
讓幼兒知道,我們的生存是和環境分不開的,理解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
理解“地球是我們的家”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觀察周圍的環境。
利用戶外活動或郊游的機會,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環境。欣賞花草樹木的美。啟發幼兒發現:花草樹木生長在什么地方?花草樹木的生長都需要什么?(水、空氣、陽光、土壤等)
二、欣賞圖片和錄像片。
教師事先錄好“動物世界”和世界各地自然景觀片斷,然后和幼兒一起欣賞。啟發引導幼兒:你看見了什么?你認識哪些動物?它們生活在哪里?(山、河、湖、海等)
三、觀察地球儀。
1、教師教幼兒觀看地球儀的方法,認識地球儀上的各種標志(山、海、河、陸地、城市、平原等)。
2、在地球儀上尋找大海、陸地、高山、平原,教師介紹中國、北京和自己居住的地方。
3、談一談你去過哪些地方?爸爸、媽媽去過哪些地方?
4、和幼兒一起做游戲──“送動物回家”。請幼兒將各種動物圖片貼在地球儀上。
四、講故事──《地球生病了》(自編)。
討論天空、河水、大地是怎樣生病的?(被污染)怎樣才能治好地球的。抗膭钣變赫f出自己知道的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
五、學做“地球醫生”。
1、與“講故事”活動銜接,帶幼兒到布置好的場景中去尋找有沒有垃圾、污水、廢棄物,討論怎樣治好我們周圍的環境,激勵幼兒動手當地球醫生,一起醫治好我們的環境。
2、教幼兒做衛生,自己創設清潔的環境,讓幼兒充分感受生活在美好環境中的快樂。
3、鼓勵幼兒向家人宣傳保護環境的知識
愿小朋友都來爭當地球醫生,保護我們的地球,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
六、續編故事《地球的病治好了》,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建議:教師可以結合本地區環境特點和環境污染的實例,擴展以上活動內容。分多次活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