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不用學步車,寶寶走起來
小彬彬的爬行、站立、走路也許不是所有孩子們里面很早的,但都是小彬彬自己摸索著完成的,每一步成長的地基都相當堅實牢固,他走的彎路很少,因為我對他的幫助很少。
先說說爬行吧。
確實有的孩子天生就不會爬行,最后就直接走路了,也挺穩當的,甚至可能還挺早就學會走了。但天生不會爬行的孩子其實還是少數的,多數到了月齡不會爬不樂意爬或者爬姿不正確的,都是因為在爬行初期或更早被人為干擾了,而被迫進入了下一個發育敏感期:站立或行走。
她們一般有同樣的經歷,每天被大人抱著到處溜達的時間大過獨立坐著玩耍的時間、過早的接觸習慣了站立的姿勢、想拿到的東西第一時間被送到眼前、或者被大人用各種奇怪的方式“訓練”了爬行產生了厭煩的心理等等。
我朋友家的孩子從月子里每天睡覺的時間很少,迫于無奈家里人只能每天輪流抱著他在屋里行走,慢慢長大他很享受于借助著大人的腿到處溜達、觀賞各種物品樂在其中。后來,很自然的他也過早的接觸了站立,雖然他在差不多6個月的時候就能椅著墻壁或者床很穩當的站立,但他錯過了爬行敏感期,完全不會爬行,自己獨立走路的時間也比很多孩子要晚很多,他的媽媽用了將近大半年的時間要扶著他到處走,很辛苦。
相比之下,小彬彬從5個月第3周開始爬行直到11個月零一周可以完全獨立行走,走路的技能發展速度很快,在這之前我也沒有付出過很辛苦的“幫忙”。我不敢說這是爬行的好處,我只能說有了爬行的鍛煉能使孩子的平衡能力得到更全面的鍛煉,有利于以后相關平衡和協調能力的各種技能和活動的發展,比如走路、秋千、滑梯運動、球類運動等等。
關于爬行,很多媽媽都說寶寶怎么不會爬啊,怎么辦啊。我想說,爬行,其實是件挺累的事情。不信你自己在家里爬上一圈,是不是比走上一圈要氣喘吁吁呢?因為爬行需要使用的肌肉量比行走要多很多了。首先腿部的力量要夠,其次是腰背肌力量,最后是手臂的力量。這樣寶寶才可以完全支撐起身體來爬行。
再說站立。
小彬彬差不多到8個月的時候,第一次被媽媽發現自己扶著小床站起來。那是小彬彬剛從媽媽老家回來,在吉林的時候,由于沒有小床,媽媽也不知道小彬彬已經有這個能力了。小彬彬突然就扶著小床起來,并且竟然可以慢慢的挪著步子在小床里一圈一圈的走。媽媽好像發現的新大陸一樣看著小彬彬突然展現出來的能力。而小彬彬似乎也對他的這個能力表現出明顯的好奇,這樣的一種視野和角度對他來說很新鮮很有趣他一次又一次站了起來走,然后又坐下,反復實驗,很專注很嚴肅的樣子,而媽媽在一邊靜靜的觀察他,心里早已樂開了花。
但此時的小彬彬每天還是以四肢著地爬行為主,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自己去拿他想拿到的任何東西。我們所做的就是每天把地板擦亮,因為他要用雙手著地出入于所有房間,所有我們能去的地方他也都可以去,沒有任何限制,我很少把他局限于地墊那僅僅幾平方米的地方。
彬彬雖然很小,但已經表現得非常聰明,他可以自己想辦法去應付很多難題。比如,我發現有時候他在地板上爬行的時候只用一個膝蓋著地,另一條腿用腳著地,開始我非常不解。有一次我好奇的也和他一起在地板上爬行,才發現當兩只膝蓋同時著地承受全身壓力的時候,會有些疼痛,如果變換成小彬彬的姿勢就會輕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