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孩子吃飯難”
我如何處理“孩子吃飯難”一位媽 媽的育兒經:我如何處理“孩子吃飯難”
吃飯戰爭
xx年5月,我作為一名焦慮不已的媽 媽,開始學習正面管教。那時候威威不到兩歲,幾乎每頓飯都是一場戰爭 — 吃飯時,威威必須老老實實坐在他的餐椅上。同時,我聽奶奶指揮:“你喂飯,我喂菜!”。奶奶在左邊喂一口菜,媽 媽在右邊喂一口飯。威威夾在中間,嘴巴緊緊閉著,一會頭扭到左邊,一會頭扭到右邊,避開送到的嘴邊的任何東西!一頓飯下來,他吃進嘴里的屈指可數。奶奶和媽 媽也很累!而且,在威威沒有吃完之前,我幾乎吃不到一點東西。一頓飯喂下來,我常常累得一口都不想吃。
這樣的情形,幾乎每頓飯都會發生。一到吃飯時間,我的心就會緊張的像上緊了發條,不停在揣測:這頓飯威威會不會順利張口啊?今天能吃幾口啊?看到他吃了幾口,就會稍微放松點。要是孩子一口不吃,我的心情就會擰巴成一團,但卻毫無辦法。
我曾決心改變這樣的狀況,買來了十幾本“寶寶食譜”,還有教導“如何讓孩子好好吃飯”之類的書。用過各種溫柔的辦法,結果他還是不吃!
我也用過懲罰 — “你不吃就是你不餓,在規定的時間內不吃完,就收走!”結果到了晚上,威威餓的哇哇大哭,我不給他吃東西,他哭了一個小時,居然累到睡著了!那一刻,我又心疼又痛苦,覺得自己就像個后媽。
這種痛苦和糾結,促使我到處尋找方法,最終,走進了正面管教家長課堂。
原來吃飯是痛苦
正面管教家長課堂有個父母幫助父母環節,那是我第一次在課堂上做角色扮演。我演威威,elly和另一個學員演“威威奶奶”和“威威媽 媽”(也就是我)。當“我”被兩個大人夾在中間,完全動彈不得,一邊伸過來一只手,被逼迫著吃飯、吃菜,“我”的感覺壞極了!緊張、壓抑、痛苦、無力。“我”的本能反應,就是緊緊閉著嘴巴,扭著頭,一口都不想吃!
天哪!角色扮演讓我一下子理解了我的孩子,原來對威威來說,每次吃飯都是這么痛苦的一件事兒!大人的緊張和壓抑完完全全傳導給了孩子!
吃飯本來應該是一件輕松、幸福、開心的事兒,吃飯本來應該是享受美食,享受和全家人在一起的溫馨氛圍。但由于大人的緊張和焦慮,孩子完全感受不到吃飯的樂趣,孩子又如何愛上吃飯呢?
享受吃飯
我的第一步嘗試,是放松自己的心態。
在飯桌上,我不再盯著威威到底吃了幾口飯,幾口菜,而是把權利交給他,告訴他:“媽 媽相信你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你想吃什么菜,可以告訴媽 媽,媽 媽夾給你。”當然,這并不容易。一開始的時候,我嘴上不說,但是心里還是會衡量——“這頓飯他吃了多少口,到底吃沒吃飽?”但我知道,這只是第一步,我需要的不是一步到位,而是baby step,一次進步一點點。
同時,我也學會了照顧好自己。以前,我都是先照顧孩子吃飯,他不吃完,我幾乎吃不上飯,常常把自己累得半死,喂完他,我就不想吃了。現在,我會讓他吃他的,我吃我的,他需要我幫助,我就幫助,他不需要,我就照顧好自己。這樣他也輕松,我也輕松。
中國人非常講究吃飯,飯桌常常是一家人交流與增進感情的場所,溫馨、和諧。但現在大部分家庭,孩子成了一家人的中心,孩子感受到關注的同時,也增添了很多的壓力。我跟老公改變了做法,吃飯時不再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成年人之間更多的情感交流。當吃飯的氛圍發生了變化,散發出輕松、快樂的能量,孩子自然而然的就被吸引過來了——沒有人會拒絕家庭的溫暖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