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讓孩子愛上吃飯
自從上幼兒園一年以來,我們非常重視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長們也轉變觀念,積極配合我們加強孩子飲食這方面的能力。張小朋友是一位非常可愛聰明的小朋友,平時很樂于幫助別人,爸爸媽 媽對張小朋友的教育非常的重視。就餐氣氛過于嚴肅,影響了孩子的食欲。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采取了是音樂氛圍中輕松、和諧的環境中就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重點是就餐時變“管”為“不管”的管理方式。吃多吃少孩子自己會控制,不強硬讓孩子吃完規定的食物。家長很給力,在家喂孩子吃飯的現象逐漸變少。家長也認識到經常喂飯會影響孩子食欲,而且影響兒童手部技能和肢體技能的發育。從根源抓起,才會真正讓孩子自己主動的吃飯。不要把吃飯變成了任務,強迫孩子吃飯的辦法是急功近利的。面對我們班孩子挑食的現象,我們沒有教訓孩子,也沒有擺出很多空泛的大道理,用了非常“誘惑”的口氣來引起孩子的食欲:“今天的菜好吃極了!” 有些食物你可以引導,比如海帶,可以說“徐老師為什么長這么高,就是因為愛吃海帶,吃了有營養的事物,當然長得高啦!”孩子們吃海帶的熱情就會高得多。用語言暗示,幫助孩子養成不挑食、偏食的好習慣。吃是人的一種天性,讓孩子吃飯香其實并不難,經過一年來的調整,笑笑、善儀等小朋友吃飯香極了,吃飯不再是我們老師頭疼的問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