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你能好好吃飯的
,你能好好吃飯的
每次看到我們班的吃飯時愁眉不展的樣子,我就在想:其實教師應學會因材施教。雖然已經到了大班年齡,按理說習慣養成應該很好才對,不應該有這樣的現象啊,但細細想來,他是獨生子,在家有父母及爺爺奶奶的寵愛,難免不會造成孩子的依賴性行為增強,對于孩子自己吃飯的習慣還需要老師靜下心來耐心引導。
針對這種情況,為了能讓在這安心進餐,為了能讓家長放心,于是我特意和他媽媽進行了交流,經過交流之后我了解到正如我估計的那樣:孩子在家以吃零食為主,到吃飯時間孩子沒有饑餓感所以就不吃了。在和他媽媽共同探討之后,我們共同商定給孩子一個空間和一段時間,讓孩子循序漸進的學會自己吃飯。
我認為一個好的教師應是一個愛孩子,懂得去正確引導孩子的好老師。在這段時間里,我也曾喂過孩子吃飯,也曾鼓勵他表揚他,上周吃包子時他竟然吃了兩個半包子,真是難以置信。我真心為孩子能自己主動吃飯而感到高興,現在他雖然還是不喜歡吃米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孩子是會改變的。
只有相信孩子,孩子就一定能做得很好。我們應學會正面教育孩子,只有這樣才會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較怯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