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不用學步車,寶寶走起來
長期使用學步車的孩子,不管會不會爬行,都有可能表現出用腳尖點地走路,沒走穩就開始跑,東闖西撞,摔倒的時候大頭直接著地沒有任何緩沖的意識等。這些都是學步車惹的禍,孩子要更長的時間、摔更多的跤來慢慢更正自己錯誤的走路姿態和用力方式,延遲的原本正常學習走路的時間。
有些父母說孩子一走路孩子是腳尖走路的,大家覺得那樣很正常沒什么,慢慢就好了。其實,那不是正常的。那是因為孩子還沒有真正準備好走路,腰部和腿部的肌肉和神經還沒有發育完全就被人為的駕起來或者用學步車或者寶寶跳跳讓孩子以站立的形態接觸地面,他們覺得站立很好玩很刺激但大腦不能對身體完全控制,在心理上有些恐懼,就會自主或者不自主的踮起腳尖。小彬彬從兩腿著地站立的第一天起就是全腳掌著地,沒有出現過類似情況。
再說說助步工具,就是那種系在胸前靠拉扯孩子前胸來幫助孩子走路的東西,這樣的方式還有一種是多數老一輩人怕孩子摔跤就用力拉扯孩子。當孩子開始會走路的時候,非常好奇也會非常小心,她們每邁出一步其實比我們想象中要謹慎的多,而我們總是放不開自己的手,總是在任何時候以幫助為名干擾了她們。當你用力拉扯她們的時候,她們會本能的想擺脫你,會用更大的力氣向前沖,她們想甩開助步工具甩開你們的手自己走!可你們就是不讓!在某種意義上講,她們從來沒有自己走過,每邁出一步,都不是正確走路的姿態和力度。她們看似在你們的幫助下走的很穩很早,實際上她們根本沒有自己走過,是一種被架起來的假性行走,只是一種被動的邁步而已。小彬彬也曾經使用過圍巾當做這種助力。但經人指點過后,很快就過度到媽媽牽手放低重心的助力方式了。
很多專家都肯定了爬行的重要性,但他們很少有人仔仔細細的告訴媽媽們到底怎么做才能讓孩子無障礙的學習爬行。孩子過了爬行年齡你去醫院問大夫:為什么我的孩子不會爬?大夫會告訴你很多辦法回去教、讓孩子模仿等等,但多數是無用的,因為多數孩子已經基本喪失了爬行的欲望,“教”只能讓他們更厭煩!讓大人的身心疲憊!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建議要么放開手讓他們自己去摸索,你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就拿小彬彬來說吧,小彬彬的爬行能力是我逼出來的。他在地墊上玩的時候,已經表現出想要爬行的欲望,他想要爬到喜歡的玩具旁邊。這時候如果你立刻明了了他的意思,把玩具拿到他面前,是不是就錯失了讓他動腦筋的機會了呢?我不管他,讓他自己想辦法爬到玩具旁邊,幾次下來彬彬就自己學會了爬行。所以說,這是我逼出來的。不要小看了寶寶的智慧,雖然只有5個多月,但他會自己動腦筋,怎樣手腳并用的爬到喜歡的玩具旁邊。而即便有的真的錯過了爬行也不會再錯過行走的敏感期,讓錯不再延續。就算真的不會爬也不代表孩子的智力有什么問題,大可不必為此糾結懊惱。
你們覺得孩子從開始邁步到獨立行走要需要很長的訓練時間?錯了!大錯特錯了!只要你懂得尊重每個孩子自己發育的曲線,耐心等待他完全發育成熟并獨立完成自己每一次的探索,他會很快掌握該掌握的一切,并不需要你的任何幫助,你要做的就是堅定的放開你的手,謝謝。
我們的祖先北京猿人,沒有借助過任何助步工具也從四肢著地變成直立行走,這足以說明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不相信我說的,總要相信歷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