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小班育兒心得
“彈指一揮間”兒子小班畢業了,像許多父母一樣,我也是” 新手”媽媽,一邊思考,一邊學習,一邊總結,有許多道理自己明白,付諸行動卻很難。回想起四年來對兒子的教育,感覺自己并不是一個成功的媽媽。兒子在上小班的一年中存在許多問題,比如不愿去幼兒園、不能獨立吃飯、在活動中不積極、會耍脾氣……我就幾個自己尤為關注的問題談談自己的體會吧。
一、怎樣讓孩子更加獨立
兒子在小班一年中,最讓我糾結的就是上學、吃飯、與小朋友相處,總的來說就是獨立性不強。雖說每個孩子是不同的,可是看到其它孩子快快樂樂的上學,獨立吃飯,我非常羨慕。兒子的依賴性可能和我有關,他三周歲前比一般的孩子生病多,經常去醫院。有時候老人不在身邊,他一生病我就急得睡不著吃不下,對他百般呵護。現在想想那時自己有點大驚小怪,反而對孩子的生活習慣及心里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小班上學期奶奶從老家過來了,去幼兒園主要是奶奶接送,聽說他在幼兒園的情況不是很理想,我也挺緊張的。第二學期奶奶沒來,爸爸上班早出晚歸,我除了上班就是照顧他。我不得不在兒子的身上花更多的時間,我也希望經過我的努力,他在各方面都能超越自己。
首先,上學就是一大難關。剛開始幾天每到教室門口他就粘著我不讓走,讓我再抱一下,有時一下不行,還要再抱。然后勉強進去,有時還會哭幾聲。其實,進了教室表現的還可以。后來每天早上吃飯后,我就開始做思想工作。實際上每天起床后就開始了。兒子睜開眼睛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上學嗎?”為了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每次我都煞費苦心。如果答案是“上”,他消極的情緒會從這一刻一直延續到教室門口;不回答,他會沒完沒了,打破沙鍋問到底。一般情況我就避重就輕,盡快分散他的注意力。早飯后,我會提醒他想帶什么玩具,帶玩具是必修課。然后我會主動講一些幼兒園的事情,比如,一起唱剛學會的兒歌,說說昨天表現好的方面,或者引導他猜想一下當天可能會發生哪些事情。總之,讓他帶著積極的情緒上幼兒園。有時候用他想要的東西當誘餌,也就是物質獎勵。最后一招就是正面說理了,先對他表示理解“媽媽知道你不想上學,媽媽很快回來接你的。”再語氣柔和、態度堅決得說“媽媽必須去上班!”讓他知道我的底線。往往他會接受的。再好的方法也有失靈的時候,雖然有時候還會哭鬧,比以前有了明顯的進步。接回來的時候難得有不高興的情緒,我還是孜孜不倦得做思想工作。大多數時候會問“哪個小朋友得到老師的表揚了?”“哇,你今天得到表揚了!能說說老師為什么表揚你嗎?”剛開始他是置之不理,后來他說的愈來愈多。有一次記憶猶新,他非常興奮,一邊拍手一邊說“表揚俞子恒!表揚俞子恒!”“老師為什么表揚他?”“他會唱歌還會講故事。”我由衷的說“他太棒了,不僅會唱歌還會講故事!”更讓我想不到的是,他還要給我講故事。過兩天去接他時,他指著一個小朋友告訴我“他就是俞子恒!”再后來經常看到兒子和其它小朋友打招呼。看來他和小伙伴的關系也越來越融洽了。
在吃飯方面,進步甚微。盡管我也讓他餓過、換過餐具、幫我撿菜、給自己盛飯……他還是不能堅持自己吃飯。甚至有一次不讓他看電視,他竟然說:“不讓我看電視,我就不吃飯!”從幾何時吃飯成了他威脅我的砝碼。我告訴他吃飯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別人的事情。他竟問我“別人是誰?你也是別人嗎?”我耐心得給他解釋,除了他自己以外的都是別人,爸爸媽媽也是別人。現在每頓飯我都讓他選擇吃還是不吃、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