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地球是女的
<案例>在進入第三組教材(人教版第二冊)的教學時,我先范讀這組教材的導語,想讓學生通過朗讀導語,體會對地球大家園的熱愛。我范讀剛完畢,一只小手就高高舉起。我一看,是一個愛表現自己的“小調皮”。看來,他又要玩什么花樣了。“要尊重學生,不能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新課程理念隨即在我耳邊響起。于是,我便點頭示意他發言。“老師,為什么地球是女的?”“嘩……”全班同學哄堂大笑,都認為他是在“搗蛋”。看著他那認真的樣子,我認為他和以往不一樣,或許是真的有疑惑,便問:“你是怎么認為地球是女的呢?”“你看,書上寫著‘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大家都愛她。’‘她’是女字旁。”這小家伙,看來并不是“搗蛋”,而是在咬文嚼字呢!我欣喜地問學生們:“你們認為呢?”看著我面帶笑容的樣子,學生們似乎意識到剛才的哄堂大笑有欠妥當。“老師,因為地球像我們的媽媽,所以用女字旁。”“地球供我們吃的,穿的,就像媽媽一樣。”“地球上有花草樹木,有鳥語花香,我們離不開它,就像離不開媽媽。”……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看來,這節課我不能按我的原思路上下去了。何不趁熱打鐵,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我改變原計劃,問:“那我們如何愛如同地球呢?”同學們的話匣子打開了,興致勃勃地討論交流。看著他們那高漲的情緒,我的心不由得感到一絲喜悅和欣慰。
<反思>
“為什么地球是女的?”學生的質疑似乎是在“搗蛋”但正是這“搗蛋”的質疑,使這堂課變得更加生動,收到我預料之外的效果。我想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對地球大家園的熱愛。然而,學生卻通過自己的討論交流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教學本身應是一種對話,對話過程是師生相互學習的過程。對話中既沒有無所不知的圣人,也沒有完全無知的愚人。我們應該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即便是“小調皮”也要讓他充分陳述理由,對他們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寬容。但是,那“嘩”的哄堂大笑,也一直在我耳邊縈繞。讓我深感課改擔子的沉重。課改不但要求我們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要轉變,學生的思想也需改變。千百年來的“師道尊嚴”,對教師、學生的影響根深蒂固。教師要尊重關注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同時,學生也要擺脫“師道尊嚴”的禁錮,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敢于發問,敢于交流,尊重同學的見解。不再為某個學生敢于提出“異議”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