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春天》的教學反思
我的語文課上教學《觸摸春天》一課時,在學到第二自然段時,我問:"小女孩每天都在小區(qū)內(nèi)留連,她來干什么?"孩子們不約而同地說聞花香.我以為孩子已經(jīng)體會到了小安靜的樂觀,便及時追問到:"那,你認為她每天來聞花香時,心情會怎樣?"孩子們又紛紛說道:"苦悶、難過、傷感."這可大出我意料.當我再問你為什么這樣認為時,竟然有80%的學生說:要是我雙目失明,愁都愁死了,一走近美麗不可見的花就更加難過.當時我就是一楞,有點手足無措.我原以為孩子們會和我一樣,體會到小安靜的樂觀,熱愛生命.可___。精心設(shè)計的教案,就被這幾個詞給打得落花流水.怎么辦我也不能由著他們傷感下去呀!于是,靈機一動,發(fā)揮我的優(yōu)勢吧,以讀代講.我急忙說道,“孩子們,老師受安靜委托用朗讀的方法把安靜當時的心情表達出來,你們聽后,說說自己感受好嗎?”說完我讀了全文,盡力讀出那種恬靜的美,和樂觀的心態(tài).當學生談感受時,都問:"老師,她都什么也看不見,怎么還能感受到春天的美?"我說因為她不是在用眼睛感受,而是在用心啊!我一看孩子還是難以和安靜形成共識,就講起張海迪和海倫凱勒的故事。比布置大家課下收集生命頑強的人物或動植物的資料,想借此培養(yǎng)孩子的樂觀,堅強。
但面對著一張張似懂非懂的小臉,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想孩子體會不到安靜的樂觀,不是他們不同情她,而是孩子內(nèi)心缺少樂觀.這些在溫室里呵護大的孩子,沒經(jīng)過任何挫折,更沒體驗過任何人生的不幸和無奈,心理承受能力令人擔憂啊!為人師的我必須認識到培養(yǎng)孩子耐挫能力和樂觀心態(tài)的重要性.學生未來的人生路漫長而充滿挑戰(zhàn)和危機,沒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是很難健康成長的.正所謂:"沒有經(jīng)歷過痛苦就不知道幸福的珍貴"。教師首先是人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