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 學進來----我校教師堅持聽課評課活動的幾點做法
走出去 學進來
----我校教師堅持聽課評課活動的幾點做法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主渠道。課堂教學過程 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教師的工作態度、業務水平、教學經驗和教學綜合素質。教師聽課并參與評課的主要目的是借鑒,通過借鑒來端正教育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業務水平。我校一直以來就非常重視聽課評課活動,把聽課評課作為教師業務考核的一個重要方面來抓,教師們也是樂此不疲。
隨著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提出和實施,新舊觀念的沖撞,新舊教學模式的碰擊,都給我們廣大教師的教學以極大的沖擊和震撼。不少教師在改革的浪潮中處于一種困惑狀態:課——今天應該怎么教?故而,我們急切地想了解、探究人家又是如何上好課的。基于這樣的認識,我校教師在兼顧內部的同時“一致對外”,堅持走出去,學進來的戰略決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這個過程整理出來,圖以試作引玉之用。
一、找準位置,明確方向
教師的職責,在于傳授科學知識,傳承民族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為祖國和人民培養合格人才。教師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神圣職責,并在深刻的社會變革和豐富的教育實踐中履行自己的職責,百折不撓,奮勇前進。所以,面對如斯變幻莫測的社會,激蕩前進的教壇,我們不能總是“吃老本”而裹足不前,應該找準位置,志存高遠,有個正確的認識,明確的方向,讓自己始終跟著時代的步伐,始終走在時代的最前列,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教師這個光榮的使命。而走出去,能讓我們更敏捷地把握新時代的脈搏,更快地獲取教壇動態,這遠比閉門造車而沾沾自喜要好得多。正是因為有了這個方向,我們每次走出去聽課的目的性都非常明確,真正做到了聽有所得。
二、量身定制,擬定計劃
在找準位置,明確方向之后,我們學校根據各個學科的不同特點,按照各個教研組的具體情況,經過一番細致的,具體的研究討論,給各個教研組量身定制,分配了不同的課題。然后,各教研組再根據各
三、聽評相輔,總結借鑒
每次外出聽課,我們都非常自覺地要求參加聽課活動,我們覺得,如果聽課是在觀看、欣賞、品味、鑒定一個 教師的工作態度、業務水平、教學經驗和教學綜合素質的話,那么,評課則是將這個過程推向高峰的一劑動力劑,是眾多教師工作態度、業務水平、教學經驗和教學綜合素質的大匯綴,是智慧和能力展示。所以,我們更加珍惜每一次評課的機會,在這里,我們能夠得到遠比聽一節課更多的東西。而且,我們還不滿足這樣,回到學校,我們還會利用教研時間或課余時間進行再一次的評課,進一步地去探究,消化,達到聽評相輔。另外,既然明確了聽課和評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我們在聽課和評課后就非常注意借鑒。我們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借鑒教學思想、借鑒教法、借鑒學法指導、借鑒教學基本功。在這方面,我們沒有全盤接受,而是做到了批判性的、有目的性的借鑒,使得借鑒符合自己的特點。有些老師還認真地寫起了聽課心得,從理論上進行提煉,提高。
四、取長補短,登臺亮相
“走出去”的目的是為了“學進來”,是為了“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節節高升。我們在認真研究,探討別人的教法,吸取精華之后,在備課,上課過程中,我們都有意識地將別人優秀的、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滲透在自己的課堂中。在學校開展的“新課程改革嘗試課”活動中,各科組的老師紛紛登臺亮相,在自己的講臺上展示出新的風采,為新課程改革的大舞臺增添一道道亮麗的色彩。
我總覺得,教育、教學是一項特殊的工作,它需要一個時時有新鮮泉水的源頭,教師在不斷提高能力的過程中,聽課評課是一條很不錯的途徑,愿“走出去,學進來”能夠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進步的永久之路。
(陳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