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練筆一舉兩得
夏 永 紅
培養學生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重要的內容。不少語文教師在這方面做了不少的嘗試,如鼓勵學生課堂上積極發言,開演講會、辯論會、討論會,來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利用大、小作文、周記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全面開花。筆者認為,上面那種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方式,訓練重點都偏重某一方面。說與寫有時脫節。如果尋找一種訓練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相結合,而且長流水,不斷線的形式,取得顯而易見的效果該多好。所以筆者采用了每節課前兩分鐘宣講自己昨天練筆這一方法。經過幾年的實踐,學生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很快,收到較好的效果。其具體做法如下
課前兩三分鐘宣講自己昨天的練筆,由練筆和宣講兩部分組成。
第一步是練筆。
練筆就是學生寫完當天語文課后作業 的時候,寫上幾句,幾段話。這幾句、幾段話要求緊緊圍繞一個中心,一種觀點,一件事情,一個景物,一個場面。一個具體事物,或記敘,或說明、或議論、或抒情。教師不設內容、題材、寫法、字數等限制。只要求一點,就是天天動筆。如果作業 特別多或其他特殊情況,時間特別緊張,就可以抄抄名言,錄錄精段。再不然記一下當天的流水賬,小結這一天所學的知識。一學期下來,只要不間斷,你就是成功者。練筆對于中上的學生不成問題,對于語文成績暫時處于后進的學生,教師在授課時點上一兩句,建議今天練筆就寫這個內容。還可以提示學生采用寫電視連續劇的形式,把一個人,一件事,一種景,分成三、四天,甚至更長的時間寫,絕對不能重復昨天的內容,哪怕有一點點新內容都要鼓勵他們。又可以提示學生心里有什么話要說,有什么委屈都可以寫進去,包括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家庭成員之間,都可以寫成練筆。
這一練筆形式鍛煉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要寫好練筆,學生們首先就要注意觀察周圍的人、事、物。不觀察就寫不好,觀察后總不能夠千篇一律的天天寫這一個內容吧,這就得思考,怎么樣不與昨天雷同。我在表達方式上,結構安排上都得創新才行。觀察加上思考寫作就進步了,文章就有點深度了,另外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就提高了。
教師要認真批改學生的練筆,還要針對學生練筆的內容和寫法,在第二天的課堂上恰當地點撥,提出建議。實踐證明,學生十分聽從這方面的指點。當然好的練筆還可以張貼在學習園地里,號召大家學習。要注意作業 本交上來后,教師一定要寫上簡短的評語,這一兩句評語作用是相當大的,它不僅能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又能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還會解開學生思想上的疑團,調整學生的心理。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書面表達能力。每天的作業 本發下來以后,學生們首先看老師的批語,有沒有對練筆評價、建議,有不少學生交換作業 本,比一比,還取長補短。這種練筆形式極大地激起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也積累了作文的材料,嘗試各種寫作方法,如果是班主任,還能及時了解班上學生的思想狀況,以及班上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第二步是宣講。
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學號或座位順序,也可以采取抽簽的形式,讓每一個學生輪流走上講臺,宣講昨天的練筆。教師在宣講練筆開始時,一定要提出要求:
1、先用一兩句話概況昨天練筆的內容、中心。
2、你為什么要寫這個內容的筆。
3、你是怎樣寫的,要從結構上,表達方式上分別介紹出來。
4、希望大家從你的練筆中吸取什么。
5、宣講時要大膽些,聲音應該清楚洪亮。
6、還要注意儀表、禮貌。
7、最多不超過兩分鐘。
每節課前只安排一個學生。開始宣講時不少學生緊張。教師首先安排成績好,膽子大,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對于膽小怕事的,語文成績后進的,可以讓他們讀讀昨天的練筆,然后自己評一兩句,第二次登臺就要和大家一樣了。學生宣講完后,教師一定要精煉地點評。主要是鼓勵、肯定好的方面,還要提出對內容、寫法的修改、增刪的建議。全體學生都十分地渴望教師的評價。當然,剛開始時出現了學生走上講臺就讀一遍,背一通跑下去的現象。臺下的學生對講的內容印象不深的情況,這時候教師就得充當提問者,向宣講的同學逐一提問,使聽眾對宣講的練筆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另外還要評價宣講者的講態、儀表、語言的抑揚頓挫,并指導講者怎么樣抓住聽眾的心理,吸引聽眾達到最佳效果。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講練筆時間不宜太長,以免影響正常的課堂教學。
2、 師要把宣講的內容與當天課堂所講的知識巧妙地
結合起來,或把宣講練筆作為引入新課的材料。
課前宣講練筆是一種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能力的好方式,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膽量,積累寫作素材,豐富知識面,而且能給全班同學啟發,他們借題發揮聯想出去,為我所用,為自己下一次的練筆和宣講練筆打開思路,積累經驗。另外也能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聽課的效率。
作者姓名:夏永紅
通信地址:四川省瀘州市茜草壩實驗中學德育處
郵政編碼:646006
聯系電話:(0830)358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