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地寬
灌云縣板浦初級中學(222241) 時明來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想象力,是在已有表象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加工或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思維能力。語文是一門想象時空極大的學科,學生較好地具備了想象能力,不僅有助于深入理解所學文章的內容及其表現方法,而且能夠有效地培養良好的創造性思維品質和較強的創造能力。《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能“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
作為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者,我們必須進行教學創新,善于抓住各種契機,采取各種手段,著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和“△”就是訓練想象力的常見素材。
請先看一個訓練設計:
例一:請你以幾何圖形“○”和“△”展開聯想,寫出一句話。
例句:看到圓,我想到圓圓的奶油面包,那是西方人們的主食;看到三角,我想到我國端午節包的粽子;圓和三角結合起來,使我想起了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不同。
以下是學生的答案:
答案A:看到圓,我想到了大西瓜,那是我們夏天喜歡吃的食物;看到三角,我想到了菱角,那是我們秋天喜歡吃的食物;圓和三角結合起來,使我想到了不同季節人們不同的飲食愛好。
答案B:看到圓,我想到了鼓,敲起來雄渾有力;看到三角,我想到了三角鐵,敲起來清脆悅耳;圓和三角結合起來;使我想到了兩種不同的音樂風格。
答案C:看到圓,我想到了蒙古包,那是我們蒙古族的典型建筑;看到三角,我想到了哥特式建筑,那是西方國家的典型建筑;圓和三角結合起來,使我想到了中西方不同的建筑風格。
答案D:看到圓,我想到了句號,那是人生圓滿的象征;看到三角,我想到了著重號,那是人生突出成就的象征;圓和三角結合起來,使我想到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追求和期望。
答案E:看到圓,我想到了乒乓球,那是我最大的愛好;看到三角,我想到了紙牌,那是弟弟的最大愛好;圓和三角結合起來,使我想到了我和弟弟興趣愛好的差別。
答案F:看到圓,我想到了圓月,那是團圓的象征;看到三角,我想到了箭,那是古代戰爭用的;圓和三角結合起來,使我想到了和平與戰爭。
答案G:看到圓,我想到了溫和,那是我媽媽的性格;看到三角,我想到了嚴厲,那是我爸爸的性格;圓和三角結合起來,使我想到了爸爸媽媽不同的性格特征。
答案H:看到圓,我想到了圓滑,那是老好人的“座右銘”;看到三角,我想到了個性,那是剛正不阿之士的個人信條;圓和三角結合起來,使我想到了兩種不同的人物性格。
如果說答案A還是局限在“食物”角度的話,那么后來的答案則可謂異彩紛呈了,“音樂”、“建筑”、“標點”、“愛好”、“社會”、“性格”等各個角度,各顯神通,讓我們不禁為這些初一學生驚人的創造力大聲叫好!
同樣的素材,不妨再換一下訓練的方法:
例二:請你對幾何圖形“○”和“△”的大小、位置等的不同組合,展開合理想象,說一說,你能想到什么。
訓練中,我們吃驚地發現:有的同學想到了詩詞名句,如“白日依山盡”、“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有的同學想到了成語“日薄西山”;有的同學從外形上想到了日常生活中的“高爾夫球”、“跳棋”、“冰淇淋”、“氣球”、“降落傘”、“戴著帽子的小娃娃”、“茄子”、“電燈”、“鸚鵡的頭部”、“戴著斗笠的農民”、“時鐘”、“臺燈”、“蘑菇”、“火炬”、“魚”、“扎小辮的女生”……也還有的同學想到了“心向祖國”、“受精過程”等等。
——一幅幅美景令人為之心醉,一個個構思令人拍案叫絕!
我們不妨再進一步拓展:
例三: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就三個抽象體展開想象,可單個看,也可任意組合,注意聯系社會現實,說說你獨特的想象。
看看學生們(源于網絡)的精彩答案:
答案A:三個圖形不斷接近圓,反映我們的認識過程是一個逐漸接近真理的過程。
答案B:鋒芒畢露;方方正正;圓滑世故。
答案C:表示人的個性逐步喪失的動態過程。由有棱有角——方方正正——圓滑。
答案D:三角形:表示一個人先走一段上坡路——達到光輝的頂點——步入下坡路;正方形——正直;圓形——機動靈活。
答案E:正方形和三角形組合成一所小房子,圓形構成一個小車輪,這是我為湖區的老百姓制造的一種特殊的房子,大水來時,將房子滾到堤岸上,不必搭帳篷,水退后,又可以搬回原處,不必重建家園。
——哲理與愛心呼之欲出!
魯迅先生說:“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學生的想像之鳥一旦高飛,腦中會浮現出新穎、生動的意象,想像力便得到鍛煉,生命體驗便得到拓展,創新的萌芽便破土而出。從以上的答案不難看出,學生有著驚人的想象潛力,他們的大腦確實是沉睡的巨人!只要我們采取適當的方法,也許就能開發出這些寶藏!事實上,從剛才的例子不難看出,“○”和“△”,就有著不同凡響的創造天地!
想象是翅膀,能帶領我們在思想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想象是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想象就像火一樣能燃起我們創造的烈焰;想象是一個神奇的魔棒,它讓我們的語文學習變得有滋有味。陶行知先生說:“人人都是創造之人。”只要我們做一個語文創新教育的有心人,就不愁挖不出類似甚至更好的訓練素材來!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放飛他們想象力的翅膀盡自己的一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