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佩服的四節課
第一節課是孔子上的一節課,授課地點可能是在孔子的書房,授課的時間是公元前460年左右的某一天,具體上了多長時間不知道,恐怕不是四十分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坐在孔子周圍。這哪像在上課呀!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哲學討論會,或者說是現實社會政治的演練。孔子的一句喟嘆“吾存點也”至今絕響尤存。 第二節課是蘇格拉底上的課,這家伙是個義務教師,天天跑到大街上,逮住一個人就向他提問題,通過“蘇格拉底式的提問”,最終讓人“認識自己”,自己號稱“催生婆”。他的課堂是在大街上完成的。當時蘇格拉底人長得丑,衣服也不常換,身上的虱子奇多,一邊捉虱子一邊談話,弄的雅典城里的小青年都像今天的追星族一樣,聚在他的周圍。學生里面出來個柏拉圖。
第三節課是耶穌上的課。《最后的晚餐》大家都很熟悉,他只提出一個問題“你們當中有人出賣了我。”這句話似乎也不是提問,而是一種質詢。因為他的學生中出了一個叫猶大的人。第二天,他用自己的整個生命上了一節課,教學地點在羅馬廣場上樹立著的巨大的十字架上。他這一節課讓人類思考到現在,至今許多學者和專 家還在喋喋不休的討論呢。
最后一節課是釋迦族的哲人釋迦牟尼上的一節課,他知道油燈將滅,在病榻前囑咐自己的弟子要以“自己為島嶼”。這節課是他的所有課當中最圓滿的一節課,在當時的教學環境中,無人不受到震撼。釋氏做教師做了四十幾年,知道世人迷悟已久,一般教學方法已經無法使他們開迷覺悟,于是先是說義理,再說小乘,最后彈小斥大,嘆大褒圓,循序漸進,使人頓悟,一句“以自己為島嶼”的囑托,將他的教學活動推倒了頂點,自己則走向無余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