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中小學生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的重要保證,也是教師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前提。本文擬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一、要培養學生認真聽課的好習慣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載體,注意讓學生養成認真聽課的習慣,鈴聲一響,就要端正地坐在位子上等待老師上課,坐端正了才會精神振作,注意力集中,眼睛要正視黑板或老師,朗讀時要雙手捧書,思維始終要與老師的上課思路保持一致,積極思考,踴躍舉手發言,敢于說出自己的見解,不要畏懼錯誤,誤以為回答錯了會被人嘲笑,這會導致學習消極被動,回答問題要用普通話,聲音響亮,用規范語言完整答題。“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上勤記筆記,要善于捕捉課堂的重點難點,并作好分析筆記或做上記號,便于課后整理。
二、要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掌握部分學習內容,獲得成就感,通過預習,可以發現獨立解決不了的問題,引起探索的興趣,為進一步積極主動地深入學習造成一種期待情境,課前預習是聽課前的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做得充分了,帶著問題聽課,上課時才會處于一種主動、自覺、緊張的狀態。語文學科預習的第一步工作是掃除文字障礙,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的音義,課文中重點詞語的解釋,做到辨字形、正字音、釋詞義;其次是朗讀,要有聲有色地朗讀,自己可以摹擬設想是面對全班同學朗讀,聲音響咬字準;再次是揣摩文意,用圈點勾畫評的方法,在字里行間做符號。剛開始學生預習可能會無從著手,老師可以針對新課內容出預習練習,讓學生看課文做練習,老師課前檢查,還可以讓學生做預習筆記,課前收起來,個別問題直接回答在學生預習本上,共同問題課堂上一起解決。預習貴在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三、要督促學生養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學生要寫好作文,單靠課堂上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寫作水平提高在于平時積累,因此,要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古人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良好的習慣對寫作尤為重要,寫日記切忌為了應付老師檢查,應每天晚上寫完作業 ,坐在燈前先靜靜地把當天的經歷回憶一遍,然后捕捉最有意義的事情或感悟最大的事情把它記下來,應把日記看作是真實生活的記錄,日記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寫對身邊景物的觀察日記,可寫觀看影視的評論,可寫閱讀報紙雜志的隨筆,也可把內心的喜怒哀樂交付給日記……一本日記就是生活的記載,是學生成長旅程中的一串腳印。日記練好了,寫作文自然得心應手,何愁作文課上無話可說,無事可寫?
四、要不斷鼓勵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讀書啟發心靈,就像運動有益健康”,閱讀可以凈化心靈,陶冶情操。語文的外延是生活,課外閱讀可以拓寬你的知識,增長你的見識,活躍你的思維,培養你的創新能力。學好語文不能拘于語文課本,《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學生課外自讀每學年不少于80萬字,其中文學名著2—3部。要求學生先訂出一個課外閱讀計劃,可以是一學期或一年計劃。閱讀要適量,不能受累于課內,少數人對課外讀物感興趣,課堂上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看,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影響自己的正常學習。剛開始時要按老師提供的篇目去閱讀,自己選擇要講究有益,武打言情要遠離,閱讀心得要常與老師或家長交流,以得到正確指導。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要把課內知識遷移到課外,吸收更多的營養,這對提高語文素質大有裨益。
五、要重視培養學生養成勤思好問的好習慣
學貴有疑,學習上沒有問題便是最大的問題。“盡信書不如無書”,在學習過程中要勤奮思考,要多問幾個為什么,求學就是找疑解疑的過程,在解答一個個問題中間掌握方法得到知識,遇到問題要敢于開口求教,老師最歡迎學生提問題,提問不要有顧忌,不要因問題簡單而想到會不會被老師批評或別人譏笑,這些都是多余的,是學習上的絆腳石,打破沙鍋問到底,如果問倒了老師那才痛快。“學起于思”,勤于思考的學生,他一定思維敏捷活躍,學習成績扶搖直上。
除此之外,還有獨立完成作業 的習慣,規范書寫的習慣,課后整理復習的習慣等,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關鍵,教師要鼓勵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養成學習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