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形式的多樣化來啟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巧設課堂結尾,激起學生興趣。
所謂小結就是對一堂課所講的知識的總結概括,如何進行總結是一堂課的關鍵。古人在談到行文時說:“起句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如撞鐘,清音有余”。可見,小結的語言要巧妙,要有激情,師生之間應產生共鳴;小結語言精煉能使學生容易掌握重點,抓住中心,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小結要帶有懸念,讓學生樂于去探索、探究,起到耐人尋味,課斷而思不斷,言雖盡而意無窮的作用,為下一節課作好鋪墊,進一步激發其學習的興趣。比如講授“情緒需要調節”一課時的結尾時,通過幻燈,把《紅樓夢》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展示到屏幕上,并向同學們介紹了林黛玉多愁善感,抑郁寡歡的性格特點,要同學們思考,討論:林黛玉這種情緒屬于何種情緒,長期下去會釀成了什么結局,為什么會這樣,我們今天應該怎么辦,大家通過爭先恐后的發言,懂得了情緒需要調節,而且應善于調節,并注意選用恰當的方法調節,保持樂觀的心態,做情緒的“主人”,而這個“主人”又怎樣做呢?使學生疑竇頓生,這樣,既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彌補了品德課結尾抽象、枯燥、平淡的不足,又寓教于樂,為下節課作好了準備。
當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正如恩格斯說“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教師們努力地去探索,認真鉆研教材,在備課的同時,注意備學生、備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實際的方法,就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