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初中思想政治“提綱導學式”教學
多年來,我把“提綱導學式教學”運用于課堂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自認為,此方法在指導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幫助,現將其具體做法反思如下:㈠對“提綱導學式”操作過程的反思
“提綱導學式”教學在教學中作用的發揮,要求教師要努力尋找課本的知識點,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和學生的知識及心理實際的結合點來確定討論題,并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整個教學過程在教師合理的調控下進行。因此,在教學實踐中,為了上好每一節,我都注意精心備課,搜集信息,進行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和再設計。
上課前,我把事先已設計好的本框知識系統或投影或板書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開始上課時,我就把當堂課應該掌握的知識,用語言的形式告訴同學們,然后,教師三言兩語,或用投影儀顯示,準確地提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之后,教師為引導自學提出一個自學提綱。自學提綱要求要求要明確,即自學什么內容,用多長時間,屆時如何檢測;還要交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如看書、找答案,學生還可以邊看書,邊討論,邊解決疑難等等;自學提綱應抓住教材重點、難點,不必面面俱到,應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即引導學生弄清理論,又引導學生分析實際問題,每節課提的問題以3—5個為宜,必須確保其中至少有一個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分析社會實際和思想實際問題,然后,讓同學們看書解決。問題用幻燈機投在屏幕上,或者直接書寫在黑板上,接著讓學生用6---15分鐘看書。看完書后,先讓學生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都讓學生自學。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離不開老師的引導,這如同汽車進入高速公路,如果沒有引橋,就上不去;如果沒有路標,就可能上岔路。教師就要當“引橋”,當“路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切忌撒手不管,使學生放任自流。
在學生自學時,教師一方面督促學生按照老師的指導自學,確保完成好自學任務,老師還可以及時表揚速度快,效果好的學生;還可以給后進生說幾句悄悄話,幫助其端正自學態度;另一方面通過行間巡視,個別詢問,檢測的形式進行調查,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并認真分析帶傾向性的問題,進行梳理、歸類,為“后教”作好準備。
學生自學質疑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存在的一般問題,或多數學生感興趣的,或有利于學生提高思想認識、培養發散思維能力的問題,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討論的方式可靈活多樣,同桌、前后桌或以小組為單位均可。討論時要讓不同觀點的學生展開討論,拓展思路,相互啟發,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緊扣導學提綱進行。為避免走過場或脫離課堂,教師要巡回指導,了解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掌握程度和思想認識上存在的問題以便在下一環節精講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教師要根據教學重點、難點和學生的疑惑,進行精講點撥。這是體現教師“導”的重要一環,教師應注意三點:
1、教的內容應該是學生自學后還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學中暴露出來的主要傾向性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通過自學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的要求,不就題講題,只找答案,而要尋找出規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還要引導學生預防運用時可能出現的毛病。
3、教的方式都讓已掌握的學生先講,如學生講對了,教師肯定,不必重復;講得不完整、達不到深度的,教師要補充;講錯了的教師要更正。這樣,教師講得時間就少了,一般不超過10分鐘,但能通過補充,更正的方式達到解決疑難問題的目的
最后,引導學生當堂完成作業,進行嚴格訓練,教師要保證訓練的時間不少于15分鐘,讓學生能夠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還要保證訓練的內容在能力的培養下,不搞死記硬背;更要保證訓練的形式像考試那樣完全獨立地、快節奏地按時完成,教師不做輔導,學生不得抄襲。
㈡對“提綱導學式”運用后的反思
1、堅持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在這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起著激勵、組織、點撥、誘導的作用,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是主動的、生動活潑的、變化發展的認識主體。
2、力求課堂教學的整體優化。從教師的“導”到學生的“學”,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應合理搭配,體現出和諧、自然、優化。
3、選擇靈活恰當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手段,以提高教學的時效性和趣味性。
4、重視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建立和諧的師生情感交流,啟迪學生心靈,引導學生進步,搞活思想政治課教學,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吸引力。
5、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同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潛能,為他們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使后進生得到轉化,中等生得到優化,優秀生得到提高,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提綱導學式”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實現了“低耗時、高效益、輕負擔、高質量”的目標,激發了師生兩個積極性,既便教又利學,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素質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教育教學效果。同時,我也清楚的認識到,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還存在明顯的不足,譬如,在“導”這一環節上,有時顯得還不是那么輕松自如;在“講”的環節上,由于受舊的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講的還是過多等等,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先進理論的學習,深刻領會新課改的精神,我相信通過自身素質的提高,“導學提綱式”的教學模式會逐步完善,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