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雙休日(精選2篇)
我的雙休日 篇1
華亭學校 初一 執教:范海紅
一、活動目的:1、通過了解學生雙休日的活動情況,正確引導學生過健康、有益的雙休日。
2、通過在班會課上展示自己,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消費觀、價值觀、交友觀,讓學生能以優秀的同學為榜樣,激勵他們好好利用雙休日,使自己能夠更上一層樓。
二、活動形式:采取實話實說的形式,讓學生暢所欲言,調動全體學生參與意識。
三、活動準備:
1、緊扣主題,讓學生思考自己在雙休日的活動。
2、準備好電子琴、鋼琴等用具,讓學生展示雙休日的成果。
3、將學生座位排得隨意些,使現場氣氛盡可能地活潑。
四、活動過程 :
(一)導入 :今天,我們的實話實說主題班會主題是,實話實說。
(二)介紹嘉賓:
上個月雛鷹爭章小明星及特邀嘉賓。
(三)減負以后,我們的學生自己擁有的時間大大增加,尤其是雙休日,更是給了大家一個舞臺去發展自我。
今天,我們就來談這個話題,大家實話實說,老師想了解你們在雙休日到底做些什么?[學生各抒己見]
(四)引入實際發展特長:
▲完成作業 是學生最基本的事,但雙休日是屬于你們的,老師想了解的是你在雙休日做了哪些你想做但平時又沒時間做的事?
[展示雙休日所學的一技之長]
音樂、美術、寫字、看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雙休日在家完全可以自由地發展自己的興趣,那么老師想問一句,既然現在都在講素質教育,都在講要全面發展,那么可不可以我這個雙休日對美術有興趣,就去學畫畫,下個雙休日,又對音樂有興趣,就去學彈琴,這樣好不好?
[學生討論,嘉賓發言,簡介嘉賓情況:李冰潔,現為大學一年級學生,初中時任少年版、初中版奉賢記者團團長、校文學社主編,又拉得一手好琴……]
▲有句話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問我這水怎樣冷,我就是把所有形容詞說盡,也形容不出給你聽,除非親自喝一口,同樣,趣味總是慢慢的來,越引越多,像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處。
(五)由自己引入家庭
1、校園是我們的小天地,但總有一天,我們會步入社會,其實,現在,我們已開始用自己的眼光打量社會,也已有了對社會的點點體會,七年級《思想政治》課中,就有“在社會中錘煉良好心理品質”這一課,上幾個星期,我們班同學日記中就寫了這樣一件發生在雙休日的一件事。
[小品:人口普查]
2、從小品中不難發現,雖然進入初中只有幾個月,但和小學相比,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再也不是從前那個離不開爸爸媽媽的小孩子了。
其他同學能否講一些類似的發生在家中的事情。
[學生、嘉賓發言]
(六)由家庭引入社會
1、剛才大家談的都是自己在雙休日中所做的事情,現在能否再談談同學之間,朋友之間在雙休日做些什么?
2、學生各抒己見
[社區活動、老同學之間……]
3、剛才,大家談的都是好的一面,不過我知道我們有的同學肯定在雙休日也做了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既然今天是實話實說,那么那位同學愿意獻丑一下。嘉賓借自己的經歷引導學生。
[①沈晶晶,寫晶晶上星期六發生的事情②王自立破壞公物……]
▲大家都在為社會作無私奉獻,做一個好公民,的確只有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才能變成美好的人間。
▲友誼,并不僅僅意味著友好情誼,而且還意味著鼓勵指導,忠告甚至批評,只有這樣,友誼才會是牢固而堅實的。
(七)小結:
今天的主題班會,同學們從各個方面談了自己在雙休日的活動,講出了自己的真實看法。但老師覺得,提高自己的技能也好,參加社區活動也好或者交友也罷,都離不開一個“學”字,向他人學技能,向社會學會做人,向課本學知識,所以,最后,范老師就“學”字給大家提幾點希望,或者說是建議。
1、要學會學習,首先要有信心、恒心,有了信心、恒心,就可促使你去努力學習。
2、學會學習,重點在于掌握方法去學,否則就是事半功倍。
3、學會學習,應注重自己能力的培養,應從小培養創新意識,不要死讀書,成為書呆子。
4、學會學習,應注意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哪一個方面都不能忽視。
所以,請大家好好利用雙休日,使它真正成為。
(小品)人口普查
同學乙:(裝出敲門的樣子)
同學甲:(在家里寫作業 ,聽見有人敲門,起身走過去)問:“誰呀?”
同學乙:“我是居委會派來做人口普查工作的”。
同學甲:(對大家說):“爸爸說過,不能讓陌生人進來。(又對門口說)對不起,我家沒人,你走吧!”(剛坐下做作業 ,轉念一想)對了,最近在搞一個叫什么人口普查的工作,或許,他就是那位工作人員吧!(又對門口同學乙說)“請出示一下你的證件,好嗎?”
同學乙:“好,看這是我的證件。”
同學甲:“那請進吧!請坐,給你倒杯熱茶。”(裝出到旁邊倒茶的樣子)
同學乙:“謝謝!小朋友,你真乖!”
同學甲:“哦,對了,我爸爸媽媽有事出去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你有什么問題就問我吧!”
同學乙:“好的,請問你家里有幾個人?”
同學甲:“三個人。”
同學乙:“分別是誰呢?”
同學甲:“是我爸爸、我媽媽和我。”
同學乙:“我的問題問完了,小朋友你真好,再見!”
同學甲:“再見!”
我的雙休日 篇2
肖塘中學 初二(4)班 執教:鐘菊紅
一、活動目的: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學會自己安排雙休日活動,真正過一個松弛身心,滿足愛好,獲得成長,自由而有意義的雙休日。2、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增強學生的信心,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參與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確定主題,擬定過程。
2、學生準備一塊展示學生才能的板報。
3、編寫《明天會更好》的歌詞。
4、排練有關本次班會的有關節目。
5、準備錄音機、磁帶、幻燈片、投影儀等。
三、活動重點:幫助學生學會自己安排雙休日活動。
四、活動過程 :
(一)引入部分
主持人:“雙休日該怎么過”,這是現在學生、家長、老師所關心的一個熱門話題,對于這兩天時間該怎樣安排的看法也是眾說紛紜,各有各的主張,有的贊成雙休日該學會休息,學會玩,有的贊成雙休日該繼續學習,補一補自己在五天學習中所缺的東西,究竟哪一種安排是合理的呢?我們今天就此展開討論。
宣布:初二(4)班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學生明確怎樣才是有意義的雙休日
1、小品表演:
⑴《打成一片》
內容:幾位學生周末在一位同學家中玩,玩得很瘋,到了星期一不僅作業 沒完成,而且上課沒有了精神。
⑵《補課是件好事》
內容:兩位同學在星期天到一位老師家中去補課,準備應付星期一的考試,可結果呢?
主持人:這兩個小品是我們平時很多同學在雙休日中的真實生活,它雖然引人發笑,卻也耐人尋味,這兩種對待雙休日的截然不同的態度,究竟是否合理呢?我們請同學就此展開辯論。
2、辯論賽:
⑴辯題: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雙休日。
正方觀點:雙休日應該學會休息,學會玩。
反方觀點:雙休日應該繼續學習。
⑵辯論規則:正反方代表各4人,第一輪:雙方代表發言,表述自己方的觀點,每位代表發言時間為1分鐘;第二輪:自由辯論,雙方用一定理由說明自己的見解或剖析對方觀點,雙方各3分鐘;第三輪:請下面同學提問,請正、反兩方辯友回答,時間2分鐘;第四輪:雙方總結自己的觀點,時間各1分鐘。
3、班主任老師點評。
⑴出示幻燈片A:德國心理學家雷爾教授近日披露他的研究結果:過久的松懈會導致智力永久減弱。他認為:平常注意保持腦部活動的人,到年老時會比別人更能保持心智獨立,不須依賴他人。所以每人每天應做10分鐘的“腦力體操”。讓腦子活動起來。
⑵出示幻燈片B:人的一生假如能活到80歲,那么共計有70萬個小時,其中休閑時間占49.7%,睡眠時間占33.3%,上班時間占11.4%,在校學習時間占3.9%,自學時間占1.7%。
⑶點評:以上這些數據說明了如何過好雙休日對提高我們每個學生的生活質量是何等重要,對我們學生來說要在這兩天中既要休息,通過身體放松,欣賞音樂,去大自然活動等,又要給自己充電,真正做到勞逸結合過一個充實的有意義的雙休日。
(三)小組交流
首先,各小組同學暢談自己對雙休日活動的體會,或者可以交流自己感到最有意義的雙休日活動。
然后,各小組交流在雙休日中準備的節目。
1、第一組:相聲《取長補短》。
甲乙兩位同學,一位善長學習,一位精于玩,他們談自己聽了本次班會課后的體會。
2、第二組:“少年報小記者的采訪。
用記者采訪和版面形式展示同學們的雙休日生活。
3、第三組:故事《友誼》。
這是發生在班中的一個真實故事,開學初,袁倍佩同學騎車不小心摔壞了腳,經診斷骨裂,要兩個月不能來校,同學們在班干部的帶領下成立周日補課小組,使她倍受感動。
4、第四組:配樂詩朗誦《少年,少年》。
內容:我們是花兒少年,我們也是跨世紀的一代,我們不僅有刻苦而緊張的學習氣氛,而且有豐富而活潑的課余生活。
(四)展示學生在雙休日中學習生活的片斷
1、二胡獨奏《賽馬》
(曲了表現了一種積極向上、永不言敗的拼搏精神。)
2、舞蹈《青春迪士高》
(舞蹈表現了我們新一代中學生充滿活力,意氣風發的時代風貌。)
(五)結束部分
1、主持人小結:今天的班會至此已接近尾聲,通過本次活動,我們都應該明白怎樣過一個松馳身心,滿足愛好、獲得成長的雙休日,使自己擁有充實而又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讓我們迎著新世紀的曙光,共同祝愿《明天會更好》。
2、全班同學齊唱《明天會更好》
明天會更好
作詞:初二(4)班全體同學
輕輕放下沉重的書包,走進大自然的懷抱,看看忙碌的世界,已經變得精彩地轉個不停。
春天多么溫馨,夏日充滿激情,讓昨日臉上的的疲憊隨記憶風干了。
抬頭尋找天空的的翅膀,鳥兒高飛幸福歡唱,帶走昨日的困惑,無盡的煩惱,帶來我們的笑容。
秋天金黃燦爛,冬天不再寒冷,用甜蜜累累的果實迎接更大的收獲。
唱出你的熱情,伸出你的雙手,讓我擁抱著你的夢,讓我擁有你高興的面孔,讓我們的笑容,充滿著青春的驕傲,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
五、教案說明:
1、“雙休日該怎么過?這是現在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班中學生對此意見分歧也很大,從他們的周記中發現,有的同學純粹是玩,浪費了這兩天寶貴的時間,所以我就擬定了這個主題,旨在讓學生通過活動明確怎樣過有意義的雙休日。
2、整個活動過程 分成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引入、引出主題;第二部分是通過學生自編自演的小品表現我們學生目前的雙休日生活,再通過辯論,讓每個學生明確怎樣才是合理的,有意義的雙休日,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點評,讓學生的認識有進一步的深化;第三部分是通過一些節目來表現學生對辯論的結果的看法:第四部分是展示學生的才能;第五部分是結束。
3、整個活動氣氛歡快,通過小品、辯論、相聲、故事等豐富形式,以生動、直觀的形象展示本次活動的主題,并讓每個學生參與整個活動過程 ,在活動中進行體驗感受,從而實現教育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