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活動《蓮文化的魅力》教學設計5
《蓮香四溢──蓮文化的魅力探尋》教學設計
一、活動目的:
1、通過學生對蓮的各種知識的搜集 、整理、探究,培養學生處理各類信息的能力
2、通過學生各種形式的探究性活動,揭開蓮文化的神秘面紗,了解蓮與文學藝術、蓮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3、通過對蓮文化的研究,激發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養成探究事物的習慣,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并學會圍繞共同話題進行討論,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4、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二、活動課時:一課時
三、活動過程 :
(一)猜謎語導入 課題,瀏覽千姿百態的蓮圖片
同學們,我們這節上語文綜合活動課,大家心情放輕松一些,我們先來個課前熱身-——猜謎語。請看投影: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襖,陣陣放清香。猜一植物名稱-----(荷花)
泥里一條龍,頭頂一個蓬,身體一節節,滿肚小窟窿。------(蓮藕)
池里一只碗,大雨落不滿,小雨紛紛下,珍珠一串串。------(荷葉)
其實這些都是蓮的一部分,今天我們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就跟蓮文化有關。一起進入“蓮香四溢──蓮文化的魅力探尋”。
下面請大家欣賞千姿百態的各種蓮(投影蓮圖片:很美)這里還有同學們收集到的很多圖片(展兩三幅)這里還有一些同學親手畫的(如…的國畫,…的水彩畫等)(由于時間關系不一一展出……)
同學們很認真,畫得都不錯,但就不知道同學們對蓮文化的知識了解有多少呢?
(二)蓮花知識競賽(測試同學們對蓮文化的掌握情況)
前八題為必答題,每組兩題; 后四題為搶答題。
第一組:
1蓮是一種古老的植物。它的原產地在哪里?有多少年的歷史了?(原產中國 ,一億三千五百萬年)----我國文獻中對蓮史及其功用的記載也已有三千多年了)
2出于對蓮的喜愛,人們給蓮花起了許多富有詩意的名字,你知道的有哪些?(至少說出三個)(蓮花,別名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芙蓉、蓮、藕英、君子花、碧波仙子、風露佳人……)
第二組:
1從生物學上看,蓮是屬于什么科? (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
2請你列舉一些與蓮有關的著名飲食。(至少三種)(荷葉肉、荷葉雞、糯米雞、蓮藕 排骨湯、糖蓮藕、蓮子糕、蓮蓉酥餅、蓮子糖水、蓮子百合糖水、蓮蓉包子、蓮蓉月餅 )
第三組:
1列舉以荷花為“市花” 的名城都市:(山東濟南市、山東濟寧市、河南許昌市、湖北孝感市 、湖北洪湖市、廣東肇慶市)------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為荷花(投影)
2歇后語 :A、荷花燈點蠟——心里明 B、荷包里裝針——鋒芒畢露
C、蓮生水中——不扶自直
第四組:
1荷花是友誼的象征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有哪些關于蓮花的傳統? (中國古代民間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
2蓮葉為何會防水和自潔?(荷葉的表面附著著無數個微米級的蠟質乳突結構。用電子顯微鏡觀察這些乳突時,可以看到在每個微米級乳突的表面又附著著許許多多與其結構相似的納米級顆粒,科學家將其稱為荷葉的微米-納米雙重結構。正是具有這些微小的雙重結構,使荷葉表面與水珠兒或塵埃的接觸面積非常有限,因此便產生了水珠在葉面上滾動并能帶走灰塵的現象。而且水不留在荷葉表面。)
宣布各組必答題情況。下面進入搶答題,同樣以組為單位,我讀完題目后即可立刻搶答。
1除了制作美味佳肴外,蓮還有許多藥用功能。你能舉出一例來說明嗎?
(李時珍《本草綱目》蓮子: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疾。蓮藕:主治熱渴,散留血,生肌。荷花:清暑解熱。蓮梗:通氣寬胸。蓮房:消淤止血。)
2人們利用蓮制作了許多美味佳肴。你能舉出其中的一種,從名稱、用料、制作、口感等方面進行說明嗎?
3俗語:蓮花開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貧寒家)
總的看來,同學們對蓮知識的積累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其實,蓮文化的知識遠遠不止這些,有如以蓮命名的山脈、河流、建筑物很多,蓮花跟佛教有著密切的關系等等,這些你是否都了解呢?這就需要同學們平時多積累,擴大知識面。
經過了緊張的知識競答,接下來讓我們緩解一下情緒,搭上…旅行社的末班車,一起去游覽有關蓮的風景名勝。
(三)、小小導游員:賞荷勝地、蓮風景區(邊介紹邊放映圖片)2處
A:社長…,今天旅行社準備帶領我們前往何處?
B:其實,跟蓮相關的景點很多(賞荷勝地主要有杭州西湖、濟南大明湖、湖南洞庭湖、河北白洋淀、山東微山湖、湖北洪湖、揚州瘦西湖、承德避暑山莊、廣東肇慶七星巖、中國臺灣臺南白河鎮等;還有很多以蓮命名的山脈,河流等;今天精心選取了杭州西湖和黃山蓮花峰兩大景點,派出我社兩位資深導游員…和…帶領大家一同觀光)
A:熱烈掌聲請出…
C:……
D:……
A:請一學生評價。景色沒美,導游介紹得也很不錯,掌聲鼓勵。以后同學們和家人朋友一同前往旅游時,也可試著充當一回導游,看看自己能力如何。
美景常常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不少文人雅士把這種獨特的感受記載下來,也因此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千古傳誦的優秀篇章。
(四)、《贊蓮詩文欣賞》——蓮花詩文會
師收集展示并朗讀: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西洲曲(南朝樂府民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唐 王昌齡《采蓮曲》)
(提示并回憶)小學學過: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看圖想到:(投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 楊萬里《小池》)
上學期學過宋代詞人李清照的:(投影)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李清照《如夢令》)
前不久我們還學過歌詠蓮花的散文,師生齊背周敦頤的《愛蓮說》
當然,寫蓮的詩詞曲賦遠遠不止這些,同學們課后可以再去收集、整理一下,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周敦頤的《愛蓮說》主要是對蓮的稱頌,你覺得其中最能體現出蓮高潔品行的是哪個句子?(出淤泥而不染)對了,從污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沾染,確實難能可貴,作者也借此歌頌了像蓮一樣不受到周圍惡濁環境影響的一類人。但說得容易,做起來卻很難,現實生活中也存在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種說法。你贊同哪種觀點?說說你的理由。
(五)、討論會
觀點一、“出淤泥而不染”
觀點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同學們的闡述各有各的道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當你出在一個良好的環境,周圍有好的榜樣,那么我們要向他學習,以求得自己的進步,如果身邊存在不良的風氣,那么我們就要憑借自己頑強的毅力,堅持做好自己。始終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六)、作業 :通過探究,你體會到了什么?寫一份活動報告。
這節課,我們通過舉行猜謎語、知識競賽、通過導游員介紹風景名勝、蓮花詩文會以及對人與環境問題的討論等活動,相信同學們對蓮文化有了一個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那么,通過探究,你體會到了什么?請同學們課后就這堂課的學習寫一份活動報告。
其實,蓮香四溢,蓮文化魅力無限,還有待同學們課后繼續探尋。讓我們在《采蓮曲》的歌聲中細細品味蓮文化。
(七)、《采蓮曲》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