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語文相關教案 > 綜合性學習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精選13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

發布時間:2023-01-24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精選13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并有一定的感情。

  2、 通過朗讀、討論、填空等方法正確理解課文內容。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學生知道要互相幫助,做一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愿意做個好孩子嗎?你們知道什么樣的孩子才算一個好孩子呢? (引出課題《好孩子》)。

  2、讓我們來看看,這篇課文里講了哪幾個好孩子?他們好在哪里?二、初讀課文。

  (一)自主學習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給段落標上序號。

  3、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二)檢查

  1、出示(帶拼音):著急 淋濕 蹦著跳著 急忙 心疼 嘩嘩嘩 嘭嘭嘭 蹬蹬蹬

  2、出示象聲詞連線題。

  3、檢查課文段落。

  三、學習課文(第1段)

  1、齊讀第一段,通過朗讀,你知道了什么?(天下大雨、奶奶很著急)

  2、出示:京京帶著傘,不要緊。小玲忘了帶傘,一定要淋濕了。(指導讀出奶奶奶奶著急的心情。)出示:

  小玲 ——淋濕? 京京——不會淋濕?

  四、學習課文(第2——4段)

  1、奶奶的猜測對不對呢?讓我們自由讀一讀。(第2——4段)

  2、讀了這幾段,你知道了什么?(小玲沒有淋濕)奶奶為什么感到很奇怪?

  3、出示:小玲 ——淋濕?——沒淋濕

  4、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奶奶的奇怪的語氣。

  5、 分角色朗讀。朗讀課文時,我們就要走進故事里面去,他們著急,我們也著急,他們開心,我們也笑瞇瞇的,這樣讀課文多有趣呀!

  6、 口頭填空:小玲沒帶傘,把她送回了家,奶奶夸是個好孩子。 板書:小梅

  五、學習課文(5——7段)

  1、那么京京回家時又會出現怎樣的情景呢?自由讀(5——7段)。

  2、填空:帶了傘的京京,把傘借給了,自己卻,奶奶夸是個好孩子。板書:京京

  3、句式練習:

  出示:小玲沒帶傘,把她送回了家,奶奶夸是個好孩子。

  帶了傘的京京,把傘借給了,自己卻,奶奶夸是個好孩子。

  (齊讀兩句話,用因為……所以…..說一說)

  3、奶奶為什么夸京京是個好孩子?

  4、分角色朗讀。要讀出相應的語氣。

  5、出示第7段,及彩圖,理解“一邊…….一邊…..”, 請兩位學生表演,感悟兩個動作同時做,練習說話。

  六、小結:這篇課文講的是兩個孩子在雨天幫助同學的故事。贊揚了他們樂于助人的精神。

  在生活中,你是個好孩子嗎?

  我幫媽媽( )

  我幫爸爸( )

  我幫 ( )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相幫互助,做一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

  是理解奶奶和小玲、京京的對話,讓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友學的道理;進行字詞數學。

  教學難點:

  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讀準字間音,有些形近或音同形近的字容易混淆。

  課前準備:

  1.投影片。

  2.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21好孩子。

  提問:什么樣的孩是好孩子?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已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錯誤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了生字(包括要求認識的字)

  2.邊讀邊想,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檢查生字的讀音。提醒學生注意“拉”的聲母是邊音,“京”的韻彈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音。

  3.指名簡要地回答問題。

  (1)課文中誰是好孩子?

  (2)為什么說他們是好孩子?

  四、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輕聲自由讀二——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奶奶看見小玲的衣服沒有淋濕,為什么很奇怪?(奶奶認為小玲忘了帶傘,一定要淋濕。但是小玲回來后,一摸她的衣服,發現小玲沒有淋濕,所以奶奶覺得很奇怪。)

  指導學生讀奶奶的話,要讀出奇怪的語氣。

  提問:奶奶為什么說小梅真是個好孩子?(小梅看到小玲忘了傘,怕她淋濕了,主動送小玲回家,)

  指導學生用高興的語氣朗讀小玲說的話,用贊熱揚的語氣讀奶奶說的話。

  3.輕聲自由讀第五——七自然段。

  提問:奶奶為什么說京京也是好孩子?(京京看見路遠的同學沒有帶傘,就把傘借給他們,自已淋著回家,他能主動關心、幫助同學,所以奶奶說他也是好孩子。)

  4.啟發學生說說,怎么讀好奶奶說的話。(奶奶看見京京全身淋濕了時說的話,要用奇怪、心疼的語氣來讀。她夸獎京京時說的話要用贊掃揚的語氣來讀。)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先小組練讀,再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提問:奶奶為什么說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

  二、表演課本劇

  每小組先出五人,四人分別扮演奶奶、小梅、小玲和京京,一人說課文敘述部分。表演后評選優勝小組和小演員。

  三、認記字形,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學會的生字,指名讀一讀,說說是怎樣的記字形的。

  2.重點分析以下幾個字。

  外:左右結構,第3筆是點。熟字“處”是半包圍結構,第3筆是捺。

  她: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告訴學生、奶奶、小玲、小梅、媽媽、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爺爺、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

  京:跟熟字“就”的左邊相同。

  服:左邊是月字旁。

  怪:左邊是豎心旁,右上邊是“又”,右下邊是“土”和“輕”的右邊不同。

  3.指導寫課后練習第2題中的字,先讀生字。用筆描1個,臨寫1個,對照范字再寫1個。

  本課生字中有4個左右結構的字,“外”左短右長,“她”、“拉”、“服”、“怪”都是左窄右寬。

  “奇”上面的“大”第三筆是點。

  四、課堂練習

  1.課后練習第3題。學生自己拼讀,指名在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在書上寫。寫后訂正。

  2.課后練習第4題。通過讀例句,使學生體會到每組的兩句話主要意思相同,但第二句比第一句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訶語,認保佑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相幫互助,做一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理解奶奶和小玲、京京的對話,讓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友學的道理;進行字詞數學。

  難點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讀準字間音,有些形近或音同形近的字容易混淆。

  課前準備

  1.投影片。

  2.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21好孩子。

  提問:什么樣的孩是好孩子?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已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錯誤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了生字(包括要求認識的字)

  2.邊讀邊想,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檢查生字的讀音。提醒學生注意“拉”的聲母是邊音,“京”的韻彈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音。

  3.指名簡要地回答問題。

  (1).課文中誰是好孩子?

  (2).為什么說他們是好孩子?

  四、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輕聲自由讀二——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奶奶看見小玲的衣服沒有淋濕,為什么很奇怪?(奶奶認為小玲忘了帶傘,一定要淋濕。但是小玲回來后,一摸她的衣服,發現小玲沒有淋濕,所以奶奶覺得很奇怪。)

  指導學生讀奶奶的話,要讀出奇怪的語氣。

  提問:奶奶為什么說小梅真是個好孩子?(小梅看到小玲忘了傘,怕她淋濕了,主動送小玲回家,)

  指導學生用高興的語氣朗讀小玲說的話,用贊熱揚的語氣讀奶奶說的話。

  3.輕聲自由讀第五——七自然段。

  提問:奶奶為什么說京京也是好孩子?(京京看見路遠的同學沒有帶傘,就把傘借給他們,自已淋著回家,他能主動關心、幫助同學,所以奶奶說他也是好孩子。)

  4.啟發學生說說,怎么讀好奶奶說的話。(奶奶看見京京全身淋濕了時說的話,要用奇怪、心疼的語氣來讀。她夸獎京京時說的話要用贊掃揚的語氣來讀。)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先小組練讀,再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提問:奶奶為什么說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

  二、表演課本劇

  每小組先出五人,四人分別扮演奶奶、小梅、小玲和京京,一人說課文敘述部分。表演后評選優勝小組和最佳小演員。

  三、認記字形,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學會的生字,指名讀一讀,說說是怎樣的記字形的。

  2.重點分析以下幾個字。

  外:左右結構,第3筆是點。熟字“處”是半包圍結構,第3筆是捺。

  她: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告訴學生、奶奶、小玲、小梅、媽媽、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爺爺、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

  京:跟熟字“就”的左邊相同。

  服:左邊是月字旁。

  怪:左邊是豎心旁,右上邊是“又”,右下邊是“土”和“輕”的右邊不同。

  3.指導寫課后練習第2題中的字,先讀生字。用筆描1個,臨寫1個,對照范字再寫1個。

  本課生字中有4個左右結構的字,“外”左短右長,“她”、“拉”、“服”、“怪”都是左窄右寬。

  “奇”上面的“大”第三筆是點。

  四、課堂練習

  1.課后練習第3題。學生自己拼讀,指名在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在書上寫。寫后訂正。

  2.課后練習第4題。通過讀例句,使學生體會到每組的兩句話主要意思相同,但第二句比第一句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 篇4

  一、知識背景

  《好孩子》敘寫兩個孩子在雨天幫助同學的故事,贊揚他們樂于助人的品質。本文主要特點為:

  1、設置懸念。本文共有7自然段,第1自然段寫奶奶擔心沒帶傘的小玲會被雨淋濕;第2~4自然段寫沒帶傘的小玲被小梅送回家,衣服沒淋濕,奶奶夸小梅是好孩子;第5~7自然段寫帶傘的京京衣服全濕回到家,原來他把傘借給路遠的同學,自己卻冒雨回家,奶奶也夸他是好孩子。事情的發展和結果恰好與奶奶的料想相反,曲折有致,由此贊美同學間的友情。

  2、避實就虛。本文并未正面敘述和描寫小梅和京京如何幫助同學,而是通過小玲和京京回到家中截然不同的情形以及奶奶的神態和語言加以表現,置留空間,耐人尋味,以此凸現同學間的關愛。

  3、結構規整。本文第2~4自然段和第5~7自然段行文相同,均為:小玲(京京)進門——奶奶奇怪——小玲(京京)說明原因——奶奶稱贊。相同的段式結構,學生易讀易懂。

  4、語言精到。本文中的奶奶是一線索人物,其心理、神態和語言,無不為學生指明行為導向,尤其是“著急”、“奇怪”、“摸”、“笑”、“心疼”等詞,用語精到,奶奶的慈祥和藹可圈可點。

  二、學情分析

  本文語言樸實,事例平常,貼近學生生活,仿佛是身邊之事和熟悉之人,富有親近感和感染力。低年級學生雖為獨生子女,備受父母寵愛,但對互相關愛、樂于助人已有初步認識,思想情感上有一定基礎,價值取向不難判定。加之本文篇幅短小,內容淺顯,讀懂學好亦無難度。教學中,應充滿情感色彩,避免簡單說教,尊重學生獨特體驗,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參與過程,在品讀語言文字同時,探求做人道理。

  三、教學理念

  1、重視熏陶感染作用。《課標》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教材改革中,應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優勢,使教材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本課設計不作簡單說教,而是讓學生在感悟語句、拓展想像、練讀對話、聯系實際過程中,自然受到熏陶感染,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課標》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從學生的經驗世界出發,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感世界。本課通過“聯系實際,指導行為”等環節,以學生的自我體驗為契機,引發學生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產生共鳴。

  3、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課標》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應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教材不是凝固、僵化的符號堆砌,而是師生互動、平等對話的媒體。本課擇要讓學生憑借語境展開想象,既是對課文思想內容的豐富,又是對文本的發展和超越,有利于開拓學生思維,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4、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閱讀教學中,可先由教師指導學習,再讓學生進行知識遷移,悟出學法。學生的智力、理解能力不同,悟出的方法和道理就不同,更能體現出學生的創造性。本文結構規整,教學中以一例帶一例,重視過程,觸類旁通,有肋于學習遷移,有助于實際應用。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的原因。有感情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句含義。通過品析人物、交流討論和反復誦讀,明白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的原因,并感受助人之樂。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體驗和感受,從內心喜歡課文中的人物,從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明曉同學間應互相關愛、樂于助人,并融入個體言行之中。

  五、片段設計

  本文是一篇選讀課文,此類課文不作統一要求,可根據需要結合講讀課文進行教學。處理方式可靈活多樣,體現彈性:

  (一)理解拓展

  1、自主學習,初步探究

  (1)初讀課文,了解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的原因。

  (2)再讀課文,了解奶奶這一線索人物的性格特征。

  此環節的設計,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研讀詞句,發現小梅和京京身上的閃光點,體味同學間的友情和關愛;感受奶奶身上的美德,獲取正確的價值取向。

  2、小組合作,豐富內涵

  “小梅怎樣冒雨送小玲回家?”

  “京京把傘借給路遠的同學后,自己在回家途中會遇到哪些不便?”

  此環節的設計,在于啟發學生根據故事情節并結合生活經驗作合理想像,填補課文空白,既使人物形象更趨飽滿,加深體驗,同時又使學生想像能力得以發展。

  3、聯系實際,指導行為

  “在你的身邊發生過哪些樂于助人的事?該怎么稱贊他(她)?”

  “如果你遇到類似的情況,會怎么做呢?”

  此環節的設計,既是語文能力的培養——簡要敘述事情經過,借鑒課文表達方式進行稱贊,同時又將課文內容與學生個人實際相聯系,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自然滲透于教學過程之中。

  (二)填補空白

  師生和教材的關系,即讀者和文本的關系,文本的意義是由讀者創造的。作為選讀課文,教師不必拘泥于教材原有結構,可靈活處理,變教材為學材,變教本為學本。根據本文避實就虛這一特點,可讓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展開想像:

  想像之一:小梅幫助小玲時所想所說所做,小玲到家后所說和小梅所說。

  想像之二:京京在幫助同學時所想所說所做,那個同學所想所說所做。

  想像之三:奶奶看見帶了傘的京京全身淋濕回到家時所想。

  想像之四:京京受奶奶稱贊后所想所說。

  學生可選擇其一,根據自己獨有的經驗、獨特的理解和體驗參與解讀文本,填補文本留下的“不確定空白”,使閱讀活動更為豐富多彩。

  (三)朗讀練習

  本文以對話為主,富含情趣,適合進行朗讀練習。朗讀時,應尊重學生獨特體驗,讓學生入情入境,把握人物不同特點。朗讀時可注重以下幾點:

  1、注意人物語氣的變化

  奶奶因擔心小玲被淋濕而著急,因結果出乎所料而驚奇,因明白就里而欣喜,因京京衣服全濕而心疼,又因知曉原因而高興。

  2、把握人物語氣的基調

  小玲為有小梅這樣的同學而高興、自豪,京京為能解人所難而快樂、自豪。

  (四)遷移運用

  語文教學應注意選擇切合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的教學方法,并使學生逐漸掌握適合自己思維特點的具有個性的學習方法,以一例帶出多例,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悟出學習語文的規律。根據本文結構規整這一特點,可以第2~4自然段為例,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習第5~7自然段。

  1、指導學習第2~4自然段

  “哪幾個自然段寫第一幅插圖的內容?小玲沒帶傘衣服為什么沒淋濕?該怎樣讀奶奶和小玲的對話?”之后從“找、悟、讀”等方面進行小結。

  2、自主學習第5~7自然段

  “你能用剛才的方法學習第5~7自然段嗎?如果有困難,可以請教同學或老師。”

  六、拓展資料

  一位盲人的感謝信

  感謝你們,校長和老師,

  你們教育的孩子真好。

  我說不出她的名字,

  只知道她在你們學校。

  一天,我頂著風雪回家,

  不小心被一塊石頭絆倒。

  她趕緊跑來把我扶起,

  還替我找回甩遠的書包。

  從此,我們認識了,

  她每天都來做我的向導。

  一見面,甜甜地叫我阿姨,

  清脆的嗓音總是帶著笑。

  早晨,她準時把我送過大街,

  傍晚,準時把我接過小橋。

  下雪天,她緊緊把我攙扶,

  下雨了,為我把雨傘使勁舉高。

  我說不出她的名字,

  可我知道:

  鮮艷的紅領巾準在她胸前飄,

  雷鋒精神在她身上閃耀。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訶語,認保佑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相幫互助,做一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理解奶奶和小玲、京京的對話,讓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友學的道理;進行字詞數學。

  難點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讀準字間音,有些形近或音同形近的字容易混淆。

  課前準備

  1.投影片。

  2.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板書課題:21好孩子。

  提問:什么樣的孩是好孩子?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已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錯誤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了生字(包括要求認識的字)

  2.邊讀邊想,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檢查生字的讀音。提醒學生注意“拉”的聲母是邊音,“京”的韻彈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音。

  3.指名簡要地回答問題。

  (1).課文中誰是好孩子?

  (2).為什么說他們是好孩子?

  四、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輕聲自由讀二——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奶奶看見小玲的衣服沒有淋濕,為什么很奇怪?(奶奶認為小玲忘了帶傘,一定要淋濕。但是小玲回來后,一摸她的衣服,發現小玲沒有淋濕,所以奶奶覺得很奇怪。)

  指導學生讀奶奶的話,要讀出奇怪的語氣。

  提問:奶奶為什么說小梅真是個好孩子?(小梅看到小玲忘了傘,怕她淋濕了,主動送小玲回家,)

  指導學生用高興的語氣朗讀小玲說的話,用贊熱揚的語氣讀奶奶說的話。

  3.輕聲自由讀第五——七自然段。

  提問:奶奶為什么說京京也是好孩子?(京京看見路遠的同學沒有帶傘,就把傘借給他們,自已淋著回家,他能主動關心、幫助同學,所以奶奶說他也是好孩子。)

  4.啟發學生說說,怎么讀好奶奶說的話。(奶奶看見京京全身淋濕了時說的話,要用奇怪、心疼的語氣來讀。她夸獎京京時說的話要用贊掃揚的語氣來讀。)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先小組練讀,再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提問:奶奶為什么說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

  二、表演課本劇

  每小組先出五人,四人分別扮演奶奶、小梅、小玲和京京,一人說課文敘述部分。表演后評選優勝小組和最佳小演員。

  三、認記字形,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學會的生字,指名讀一讀,說說是怎樣的記字形的。

  2.重點分析以下幾個字。

  外:左右結構,第3筆是點。熟字“處”是半包圍結構,第3筆是捺。

  她: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告訴學生、奶奶、小玲、小梅、媽媽、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爺爺、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

  京:跟熟字“就”的左邊相同。

  服:左邊是月字旁。

  怪:左邊是豎心旁,右上邊是“又”,右下邊是“土”和“輕”的右邊不同。

  3.指導寫課后練習第2題中的字,先讀生字。用筆描1個,臨寫1個,對照范字再寫1個。

  本課生字中有4個左右結構的字,“外”左短右長,“她”、“拉”、“服”、“怪”都是左窄右寬。

  “奇”上面的“大”第三筆是點。

  四、課堂練習

  1.課后練習第3題。學生自己拼讀,指名在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在書上寫。寫后訂正。

  2.課后練習第4題。通過讀例句,使學生體會到每組的兩句話主要意思相同,但第二句比第一句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 篇6

  一、 教材分析:

  《好孩子》是小學語文第二冊的課文。本課是兒童生活故事。講的是下雨天,奶奶心里很著急,她以為京京帶著傘,不要緊;小玲忘了帶傘,一定要淋濕了。結果出乎奶奶的意料,小玲沒有淋濕,是因為小梅送她回來;京京把傘借給路遠的同學,全身淋濕了。奶奶贊揚關心別人的小梅和京京都是好孩子。

  二、 教學對象分析:

  經過大半學期的學習,本班學生已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朗讀能力。雖然本課內容比較簡明易懂,但人物對話較多,要指導學生讀出恰如其分的語氣,的確很難。因此,在教學中,主要是以讀為主,讀中體會,讀中感悟。

  三、 教學目標:

  教養方面:

  1、 學會本課"外、她、京、拉、跳、服、送、真"8個生字和6個詞語;并認識"傘、緊、忘、敲、奇、怪、疼、擦"8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3、 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互相幫助,做一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

  教育方面:教育學生要互相幫助,做一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

  發展方面:做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理解奶奶、小玲、京京的對話,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的道理。

  2、指導識字、學詞;

  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 教學方法:講讀結合法、討論學習法、情景教學法。

  六、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錄音機、投影機

  七、 教學時間:兩課時。

  八、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明白奶奶為什么心里很著急。

  3、 學習本課生字的 音、形、義,并完成課后練習3。

  4、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 學習課文第二至七自然段,明白為什么說小梅和京京是好 孩子。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互相幫助,做一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質疑導入:

  1、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 了下雨天,京京帶著傘上學,小玲忘了帶傘上學。

  2、 質疑:現在你最想知道什么 ?

  過渡:小玲忘了帶傘,她有沒有被淋濕呢?

  二、 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

  1、 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想:小玲有沒有被淋濕呢?為什么?

  2、 學生匯報,隨后出示投影片,指導看圖。

  3、 自由輕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奶奶看見小玲的衣服沒有淋濕,為什么很奇怪?

  4、 指導讀奶奶的話,讀出奇怪的語氣。(比賽讀)

  5、 奶奶為什么說:"小梅真是個好孩子?"指名夸夸小梅:小梅真是個好孩子,她、

  6、 分角色朗讀。

  7、 小結:

  小玲沒有帶傘,是小梅送她回家的,小梅能夠幫助別人,真是個好孩子。

  過渡:小玲沒有帶傘,她沒淋濕,京京帶著傘,他肯定沒淋濕了。(板書:沒淋 濕) 對嗎?誰來反駁我呢?

  三、 自學五、六、七自然段。

  1、 帶著以上的問題,自由讀5、6、7自然段。

  2、 匯報。

  (1) 匯報時相機出示句(一),比較句子。

  水珠直往下滴。

  頭發上的水珠直往下滴。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頭發上的",句子就寫得具體、清楚。)

  (2) 出示投影片,說說奶奶怎樣做,又是怎樣說?

  指導朗讀奶奶的話。(讀出心疼的語氣)

  過渡:現在,你們還沒有說服老師,你們還有什么理由反駁我?

  (3) 匯報時相機出示句(二),比較句子。

  我把傘借給同學了。

  我把傘借給路遠的同學了。

  3、 老師終于被你們說服了,其實京京把雨傘借給了路遠的同學,所以他淋濕了。(改板書:"沒淋濕"改為"全濕了")

  過渡:京京把雨傘借給了路遠的同學,難怪奶奶也稱贊他說、

  4、 出示句子"京京也是好孩子。"

  同位互相說說:為什么說京京是個好孩子?

  5、 分角色朗讀。

  四、 總結全文。

  1、 合并句(1)、句(2),總結全文。

  (1) 小梅是個好孩子。

  小梅和京京都是好孩子。

  (2)京京也是好孩子。

  思考:小梅和京京為什么都是好孩子?

  總結:小梅和京京都關心別人,助人為樂,所以他們都是好孩子。

  我們每個人都應當關心他人,助人為樂。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 擴展:

  1、 指名表演課本劇。

  2、 說說怎樣做才是個好孩子。

  板書設計: 19、好孩子

  沒帶傘 帶著傘

  小玲 (好孩子) 小梅送 京京 (好孩子)借給同學

  沒淋濕 全濕了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相幫互助,做一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

  是理解奶奶和小玲、京京的對話,讓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友學的道理;進行字詞數學。

  教學難點:

  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讀準字間音,有些形近或音同形近的字容易混淆。

  課前準備:

  1.投影片。

  2.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21好孩子。

  提問:什么樣的孩是好孩子?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已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錯誤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了生字(包括要求認識的字)

  2.邊讀邊想,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檢查生字的讀音。提醒學生注意“拉”的聲母是邊音,“京”的韻彈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音。

  3.指名簡要地回答問題。

  (1)課文中誰是好孩子?

  (2)為什么說他們是好孩子?

  四、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輕聲自由讀二——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奶奶看見小玲的衣服沒有淋濕,為什么很奇怪?(奶奶認為小玲忘了帶傘,一定要淋濕。但是小玲回來后,一摸她的衣服,發現小玲沒有淋濕,所以奶奶覺得很奇怪。)

  指導學生讀奶奶的話,要讀出奇怪的語氣。

  提問:奶奶為什么說小梅真是個好孩子?(小梅看到小玲忘了傘,怕她淋濕了,主動送小玲回家,)

  指導學生用高興的語氣朗讀小玲說的話,用贊熱揚的語氣讀奶奶說的話。

  3.輕聲自由讀第五——七自然段。

  提問:奶奶為什么說京京也是好孩子?(京京看見路遠的同學沒有帶傘,就把傘借給他們,自已淋著回家,他能主動關心、幫助同學,所以奶奶說他也是好孩子。)

  4.啟發學生說說,怎么讀好奶奶說的話。(奶奶看見京京全身淋濕了時說的話,要用奇怪、心疼的語氣來讀。她夸獎京京時說的話要用贊掃揚的語氣來讀。)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先小組練讀,再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提問:奶奶為什么說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

  二、表演課本劇

  每小組先出五人,四人分別扮演奶奶、小梅、小玲和京京,一人說課文敘述部分。表演后評選優勝小組和小演員。

  三、認記字形,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學會的生字,指名讀一讀,說說是怎樣的記字形的。

  2.重點分析以下幾個字。

  外:左右結構,第3筆是點。熟字“處”是半包圍結構,第3筆是捺。

  她: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告訴學生、奶奶、小玲、小梅、媽媽、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爺爺、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

  京:跟熟字“就”的左邊相同。

  服:左邊是月字旁。

  怪:左邊是豎心旁,右上邊是“又”,右下邊是“土”和“輕”的右邊不同。

  3.指導寫課后練習第2題中的字,先讀生字。用筆描1個,臨寫1個,對照范字再寫1個。

  本課生字中有4個左右結構的字,“外”左短右長,“她”、“拉”、“服”、“怪”都是左窄右寬。

  “奇”上面的“大”第三筆是點。

  四、課堂練習

  1.課后練習第3題。學生自己拼讀,指名在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在書上寫。寫后訂正。

  2.課后練習第4題。通過讀例句,使學生體會到每組的兩句話主要意思相同,但第二句比第一句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 篇8

  《好孩子》一文是第二冊第四單元14課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講了兩個孩子在雨天幫助同學的故事,從而贊揚了他們助人為樂的精神。教學本文,要以描寫小玲和小寶回到家里時的不同情景以及奶奶的神態語言的詞句為訓練點,進行語言文字的具體性、生動性的訓練,使學生感受到祖國文字的豐富表現力。在教學中,可選擇下列幾個句子作為訓練點。

  1.奶奶急忙拉開門,小玲跳著蹦著進來了。

  訓練設計:

  ①自讀這句話,思考:奶奶是怎樣拉開門的?(急忙)小玲是怎樣走進家門的?(跳著蹦著)她的表現說明了什么?(說明小玲沒有被雨淋著,心里很高興。)

  ②請兩位同學分別扮演小玲和奶奶,表演出這兩句話的內容,同學們加以評論。引導同學們理解“急忙”的意思,體會跳著蹦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③指導朗讀。重讀“急忙”,讀出奶奶急著開門時的心情。“跳著蹦著”要讀得慢一點,節奏強一點,童味濃一點,讀出小玲沒有被雨淋著的那種高高興興的心情。

  ④比較體會。刪去“急忙”“跳著蹦著”兩個詞,再讓學生讀這句話,進一步體會原句的具體性、生動性。

  2.奶奶摸著小玲的衣服,奇怪地問:“小玲,你怎么沒淋濕呢?”

  訓練設計:

  (1)自讀這句話,聯系第一段的內容考慮:奶奶為什么會奇怪地問?

  討論這一問題時要注意:①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強化說的訓練。②相機引導學生總結“聯系上下文理解詞意”的方法。

  (2)指導朗讀。要讀出奶奶問話的奇怪的語氣。可按下列節奏和重音去讀:

  奶奶/摸著小玲的衣服,奇怪地問:“小玲,你/怎么沒淋濕呢?”

  3.奶奶笑著說:“她真是個好孩子。”

  訓練設計:

  ①試讀這句話,考慮:她指的是誰?(小梅)為什么說她是個好孩子?(助人為樂)奶奶是怎樣說這句話的?(笑著)

  ②朗讀指導。要讀奶奶贊揚的語調,可按下面的節奏和重音去讀:

  奶奶/笑著說:“她/真是個好孩子。”

  4.他的衣服全濕了,頭上的水珠直往下掉。

  5.奶奶心疼地問:“你帶了傘,怎么還淋成這樣子?”

  6.奶奶一邊給小寶擦頭發上的雨水,一邊說:“你也是個好孩子。”

  以上三句的訓練和上面三句的訓練,大同小異。要注意抓住重點詞語“全”“直”“心疼”“也”讓學生反復體會句子的意思,強化說的訓練,加強朗讀指導,使學生體會到祖國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培養學生敏銳的語感。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 篇9

  南京 葉金祥 葉萍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訶語,認保佑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相幫互助,做一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理解奶奶和小玲、京京的對話,讓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友學的道理;進行字詞數學。

  難點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讀準字間音,有些形近或音同形近的字容易混淆。

  課前準備

  1.投影片。

  2.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板書課題:21好孩子。

  提問:什么樣的孩是好孩子?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已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錯誤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了生字(包括要求認識的字)

  2.邊讀邊想,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檢查生字的讀音。提醒學生注意“拉”的聲母是邊音,“京”的韻彈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音。

  3.指名簡要地回答問題。

  (1).課文中誰是好孩子?

  (2).為什么說他們是好孩子?

  四、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輕聲自由讀二——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奶奶看見小玲的衣服沒有淋濕,為什么很奇怪?(奶奶認為小玲忘了帶傘,一定要淋濕。但是小玲回來后,一摸她的衣服,發現小玲沒有淋濕,所以奶奶覺得很奇怪。)

  指導學生讀奶奶的話,要讀出奇怪的語氣。

  提問:奶奶為什么說小梅真是個好孩子?(小梅看到小玲忘了傘,怕她淋濕了,主動送小玲回家,)

  指導學生用高興的語氣朗讀小玲說的話,用贊熱揚的語氣讀奶奶說的話。

  3.輕聲自由讀第五——七自然段。

  提問:奶奶為什么說京京也是好孩子?(京京看見路遠的同學沒有帶傘,就把傘借給他們,自已淋著回家,他能主動關心、幫助同學,所以奶奶說他也是好孩子。)

  4.啟發學生說說,怎么讀好奶奶說的話。(奶奶看見京京全身淋濕了時說的話,要用奇怪、心疼的語氣來讀。她夸獎京京時說的話要用贊掃揚的語氣來讀。)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先小組練讀,再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提問:奶奶為什么說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

  二、表演課本劇

  每小組先出五人,四人分別扮演奶奶、小梅、小玲和京京,一人說課文敘述部分。表演后評選優勝小組和最佳小演員。

  三、認記字形,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學會的生字,指名讀一讀,說說是怎樣的記字形的。

  2.重點分析以下幾個字。

  外:左右結構,第3筆是點。熟字“處”是半包圍結構,第3筆是捺。

  她: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告訴學生、奶奶、小玲、小梅、媽媽、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爺爺、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

  京:跟熟字“就”的左邊相同。

  服:左邊是月字旁。

  怪:左邊是豎心旁,右上邊是“又”,右下邊是“土”和“輕”的右邊不同。

  3.指導寫課后練習第2題中的字,先讀生字。用筆描1個,臨寫1個,對照范字再寫1個。

  本課生字中有4個左右結構的字,“外”左短右長,“她”、“拉”、“服”、“怪”都是左窄右寬。

  “奇”上面的“大”第三筆是點。

  四、課堂練習

  1.課后練習第3題。學生自己拼讀,指名在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在書上寫。寫后訂正。

  2.課后練習第4題。通過讀例句,使學生體會到每組的兩句話主要意思相同,但第二句比第一句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 篇10

  張向富

  《好孩子》一文是第二冊第四單元14課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講了兩個孩子在雨天幫助同學的故事,從而贊揚了他們助人為樂的精神。教學本文,要以描寫小玲和小寶回到家里時的不同情景以及奶奶的神態語言的詞句為訓練點,進行語言文字的具體性、生動性的訓練,使學生感受到祖國文字的豐富表現力。在教學中,可選擇下列幾個句子作為訓練點。

  1.奶奶急忙拉開門,小玲跳著蹦著進來了。

  訓練設計:

  ①自讀這句話,思考:奶奶是怎樣拉開門的?(急忙)小玲是怎樣走進家門的?(跳著蹦著)她的表現說明了什么?(說明小玲沒有被雨淋著,心里很高興。)

  ②請兩位同學分別扮演小玲和奶奶,表演出這兩句話的內容,同學們加以評論。引導同學們理解“急忙”的意思,體會跳著蹦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③指導朗讀。重讀“急忙”,讀出奶奶急著開門時的心情。“跳著蹦著”要讀得慢一點,節奏強一點,童味濃一點,讀出小玲沒有被雨淋著的那種高高興興的心情。

  ④比較體會。刪去“急忙”“跳著蹦著”兩個詞,再讓學生讀這句話,進一步體會原句的具體性、生動性。

  2.奶奶摸著小玲的衣服,奇怪地問:“小玲,你怎么沒淋濕呢?”

  訓練設計:

  (1)自讀這句話,聯系第一段的內容考慮:奶奶為什么會奇怪地問?

  討論這一問題時要注意:①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強化說的訓練。②相機引導學生總結“聯系上下文理解詞意”的方法。

  (2)指導朗讀。要讀出奶奶問話的奇怪的語氣。可按下列節奏和重音去讀:

  奶奶/摸著小玲的衣服,奇怪地問:“小玲,你/怎么沒淋濕呢?”

  3.奶奶笑著說:“她真是個好孩子。”

  訓練設計:

  ①試讀這句話,考慮:她指的是誰?(小梅)為什么說她是個好孩子?(助人為樂)奶奶是怎樣說這句話的?(笑著)

  ②朗讀指導。要讀奶奶贊揚的語調,可按下面的節奏和重音去讀:

  奶奶/笑著說:“她/真是個好孩子。”

  4.他的衣服全濕了,頭上的水珠直往下掉。

  5.奶奶心疼地問:“你帶了傘,怎么還淋成這樣子?”

  6.奶奶一邊給小寶擦頭發上的雨水,一邊說:“你也是個好孩子。”

  以上三句的訓練和上面三句的訓練,大同小異。要注意抓住重點詞語“全”“直”“心疼”“也”讓學生反復體會句子的意思,強化說的訓練,加強朗讀指導,使學生體會到祖國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培養學生敏銳的語感。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并有一定的感情。

  2、 通過朗讀、討論、填空等方法正確理解課文內容。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學生知道要互相幫助,做一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愿意做個好孩子嗎?你們知道什么樣的孩子才算一個好孩子呢? (引出課題《好孩子》)。

  2、讓我們來看看,這篇課文里講了哪幾個好孩子?他們好在哪里?二、初讀課文。

  (一)自主學習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給段落標上序號。

  3、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二)檢查

  1、出示(帶拼音):著急 淋濕 蹦著跳著 急忙 心疼 嘩嘩嘩 嘭嘭嘭 蹬蹬蹬

  2、出示象聲詞連線題。

  3、檢查課文段落。

  三、學習課文(第1段)

  1、齊讀第一段,通過朗讀,你知道了什么?(天下大雨、奶奶很著急)

  2、出示:京京帶著傘,不要緊。小玲忘了帶傘,一定要淋濕了。(指導讀出奶奶奶奶著急的心情。)出示:

  小玲 ——淋濕? 京京——不會淋濕?

  四、學習課文(第2——4段)

  1、奶奶的猜測對不對呢?讓我們自由讀一讀。(第2——4段)

  2、讀了這幾段,你知道了什么?(小玲沒有淋濕)奶奶為什么感到很奇怪?

  3、出示:小玲 ——淋濕?——沒淋濕

  4、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奶奶的奇怪的語氣。

  5、 分角色朗讀。朗讀課文時,我們就要走進故事里面去,他們著急,我們也著急,他們開心,我們也笑瞇瞇的,這樣讀課文多有趣呀!

  6、 口頭填空:小玲沒帶傘,把她送回了家,奶奶夸是個好孩子。 板書:小梅

  五、學習課文(5——7段)

  1、那么京京回家時又會出現怎樣的情景呢?自由讀(5——7段)。

  2、填空:帶了傘的京京,把傘借給了,自己卻,奶奶夸是個好孩子。板書:京京

  3、句式練習:

  出示:小玲沒帶傘,把她送回了家,奶奶夸是個好孩子。

  帶了傘的京京,把傘借給了,自己卻,奶奶夸是個好孩子。

  (齊讀兩句話,用因為……所以…..說一說)

  3、奶奶為什么夸京京是個好孩子?

  4、分角色朗讀。要讀出相應的語氣。

  5、出示第7段,及彩圖,理解“一邊…….一邊…..”, 請兩位學生表演,感悟兩個動作同時做,練習說話。

  六、小結:這篇課文講的是兩個孩子在雨天幫助同學的故事。贊揚了他們樂于助人的精神。

  在生活中,你是個好孩子嗎?

  我幫媽媽( )

  我幫爸爸( )

  我幫 ( )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 篇12

  張向富

  《好孩子》一文是第二冊第四單元14課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講了兩個孩子在雨天幫助同學的故事,從而贊揚了他們助人為樂的精神。教學本文,要以描寫小玲和小寶回到家里時的不同情景以及奶奶的神態語言的詞句為訓練點,進行語言文字的具體性、生動性的訓練,使學生感受到祖國文字的豐富表現力。在教學中,可選擇下列幾個句子作為訓練點。

  1.奶奶急忙拉開門,小玲跳著蹦著進來了。

  訓練設計:

  ①自讀這句話,思考:奶奶是怎樣拉開門的?(急忙)小玲是怎樣走進家門的?(跳著蹦著)她的表現說明了什么?(說明小玲沒有被雨淋著,心里很高興。)

  ②請兩位同學分別扮演小玲和奶奶,表演出這兩句話的內容,同學們加以評論。引導同學們理解“急忙”的意思,體會跳著蹦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③指導朗讀。重讀“急忙”,讀出奶奶急著開門時的心情。“跳著蹦著”要讀得慢一點,節奏強一點,童味濃一點,讀出小玲沒有被雨淋著的那種高高興興的心情。

  ④比較體會。刪去“急忙”“跳著蹦著”兩個詞,再讓學生讀這句話,進一步體會原句的具體性、生動性。

  2.奶奶摸著小玲的衣服,奇怪地問:“小玲,你怎么沒淋濕呢?”

  訓練設計:

  (1)自讀這句話,聯系第一段的內容考慮:奶奶為什么會奇怪地問?

  討論這一問題時要注意:①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強化說的訓練。②相機引導學生總結“聯系上下文理解詞意”的方法。

  (2)指導朗讀。要讀出奶奶問話的奇怪的語氣。可按下列節奏和重音去讀:

  奶奶/摸著小玲的衣服,奇怪地問:“小玲,你/怎么沒淋濕呢?”

  3.奶奶笑著說:“她真是個好孩子。”

  訓練設計:

  ①試讀這句話,考慮:她指的是誰?(小梅)為什么說她是個好孩子?(助人為樂)奶奶是怎樣說這句話的?(笑著)

  ②朗讀指導。要讀奶奶贊揚的語調,可按下面的節奏和重音去讀:

  奶奶/笑著說:“她/真是個好孩子。”

  4.他的衣服全濕了,頭上的水珠直往下掉。

  5.奶奶心疼地問:“你帶了傘,怎么還淋成這樣子?”

  6.奶奶一邊給小寶擦頭發上的雨水,一邊說:“你也是個好孩子。”

  以上三句的訓練和上面三句的訓練,大同小異。要注意抓住重點詞語“全”“直”“心疼”“也”讓學生反復體會句子的意思,強化說的訓練,加強朗讀指導,使學生體會到祖國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培養學生敏銳的語感。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掌握“著急、進來、衣服、頭發、雨水”等詞語,認識“緊、忘、奇、怪、疼、擦”6個字。

  2、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互相幫助,做一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

  4、通過了解小梅和京京的做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做個行為美的好孩子。

  學法引導:

  1、教師通過談話法啟發學生認真讀課文,參與課堂討論,及時發表自己的見解。

  2、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分析字形,練習書寫。

  重點·難點:

  1、學習生字詞,還要通過讀課文,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

  2、學習“服、帶”等字,能正確書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愿意做個好孩子嗎?你們知道什么樣的孩子才算一個好孩子呢?

  (引出課題《好孩子》)。

  讓我們來看看,這篇課文里講了哪幾個好孩子?他們好在哪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回答“誰是好孩子”。

  3、指名分段試讀課文,讀后評論。

  4、自讀課文

  提出要求:(1)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出現幾幅圖?

  (2)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3)課文中講了哪兩個孩子?

  (三)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說說通過讀你知道了什么?

  (2)再讀第一段。

  2、導讀第二至四自然段。

  (現在我們看看奶奶的擔心對不對?)

  (1)輕聲讀第二至四自然段。

  (2)議答:

  ①第一個回到家的是誰?她敲門的聲音怎樣,這是擬聲詞。

  ②奶奶看見小玲衣服淋濕了,為什么很奇怪?理解“奇怪”。(通過讀課文,使學生明白:小玲忘了帶雨傘,奶奶以為她一定要淋濕了,但小玲衣服一點都沒濕,所以她很奇怪。)

  ③奶奶說誰是好孩子?奶奶是怎樣稱贊小梅的?

  ④為什么說小梅是個好孩子?

  (3)指導朗讀奶奶和小玲說的話。

  3、自學第五至七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這幾段講誰是好孩子,為什么?

  (2)匯報自學情況。

  (這幾段講京京也是個好孩子。因為京京雖然自己濕透了,但他把雨傘借給了路遠的同學,京京主動關心別人,因此說他也是個好孩子。)

  (3)指導朗讀奶奶和京京說的話。

  (四)練習分角色朗讀全文。

  (五)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講的是兩個孩子在雨天幫助同學的故事。贊揚了他們助人為樂的精神。

  (六)擴展練習。

  在生活中你是好孩子嗎?你是怎么做的?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出示卡片,認讀生字詞。

  著急、進來、衣服、頭發、雨水

  (二)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讀課后生字,想想自己能記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記的?

  2、班內交流。

  3、重點指導。

  服:右邊筆順是:

  她:與“他”區別字形和字義。

  4、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書寫。

  生字中,“外”“她”“拉”“跳”“服”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但是,寬窄不一樣,要用田字格認真寫好這些字。

  衣:點居中,不與橫畫相連。第三筆撇自橫的中點起筆,向左下撇出。豎提自撇的中上部起筆,轉折處低于撇尾,第五筆短撇寫在橫收筆的下方,最后一筆捺與左撇相背對稱。

  (三)朗讀指導

  本課的人物對話較多,要指導學生讀出恰如其分的語氣。奶奶問小玲和京京的話,雖然都是疑問句,但感情色彩不一樣,她問小玲時是疑惑不解;問京京時除了奇怪以外,更多的是心疼。小玲和京京回答時說的話,語氣也不一樣。小玲忘了帶傘,身上一點兒也沒濕,說話時非常高興。全身濕透的京京回答時,心里很坦然。奶奶夸獎小梅和京京的話,要讀出贊揚的語氣。

  布置作業

  1、連一連。

  2、看拼音寫詞語。

  3、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按要求回答。

  (1)“她真是個好孩子!”

  “她”指的是:

  (2)“你也是個好孩子!”

  “你”指的是:

  4、說說這篇課文寫了哪幾個人?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5、看看圖畫,你能根據圖章說說小紅對奶奶說了些什么話嗎?

  板書設計

小學一年級語文《好孩子》教學設計教案(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小學一年級語文暑假作業練習題(通用2篇)

    一、我會拼,還會寫。fēijī shung shǒu bnfǎ yǔdiǎn kōnɡ q() () () () ( )qiān shān wn shuǐ dōng xi mng bāi xu shēng( ) ( ) ( ) ( )二、給下列字的音序補充完整。...

  • 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精選12篇)

    所有的老師都知道,一年級的孩子由于年齡小,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所以課中總要抽出兩三分鐘時間來做做操放松放松,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后面的學習。...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備課用箋2一等獎(精選2篇)

    教學隨筆一、復習檢查。1、抽讀字母卡片:aoeiuü。2、復習單韻母的四聲。3、比較6個單韻母的口形大小。二、看情境圖,聽語境歌,引出新課內容。1、引導看情境圖,學生回答問題,老師總結圖意。2、聽語境歌。學生學會語境歌。...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看電視教案一等獎(精選2篇)

    教學目標1、認識“全、奇、妙”等14個生字。會寫“爸、全”等6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教學重點1、能認課文中出現的“全、奇”等14個生字。會寫“爸、全”等6個字。...

  •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精選9篇)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相、遇、喜”等12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字、左、右”等7個生字。2、能力目標:學生自主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能說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謎語的。3、情感目標:有收集謎語和自編謎語的興趣。...

  • 小學一年級語文《我家住在大海邊》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愛大海、愛家鄉的思想感情。2、會用“有……有……還有……”的句式說話。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小學一年級語文《我們的學校》教學教案(精選17篇)

    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知道學校的基本情況,能有條理地向他人介紹學校。2.激發學生對學校的自豪感和熱愛之情。活動準備1.學習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考察、采訪,了解自己的校園。2.準備小禮物。...

  •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個太陽》教案(通用15篇)

    課前透視:《四個太陽》是一篇極富兒童情趣的短文,文章語言簡潔、生動、優美,充滿童真。課文分4個自然段,結構清晰,“我”畫了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表達了四個美好的心愿,同樣也讓讀者們感覺到了作者豐富的想象,獨特的創造和善良的心...

  • 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說課稿(通用5篇)

    一、說教材這是蘇教版語文第一冊課文中第二個識字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片用“詞串”形式識字的課文,圍繞兒童在野外采集昆蟲標本的內容,將一組詞語組成韻語。...

  • 小學一年級語文期末教學反思(精選2篇)

    一、識字。在這冊書中大量的識字認字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學習時我采取了多種方法幫助孩子認字識字。1、根據學校的自主學習研究專題,先交給學生掌握自學生字詞的方法。借助拼音識字;和家長一起讀一讀。...

  • 小學一年級語文第一單元復習優秀教案(通用3篇)

    復習要求:1、準確認讀識字4、5、6三課的生字,較熟練的掌握“蟲、田、天、牛、沙、貝、風、浪、漁泉、樂、廳、林、陰、車、交”這些生字的音形義,能按筆順正確、端正、整潔的書寫。進一步掌握筆畫“提、豎提、橫撇彎勾”。...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集錦(通用15篇)

    一、導入(分鐘)1、談話導入2、認讀課題里的生字3、歸納同學們,今天石老師想講件事給大家聽:有一天早上,有一個小妹妹經過我們班,一不小心摔倒了,如果你看見了會怎么做呢?你們真是一群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 小學一年級語文《兩只鳥蛋》教學反思(精選14篇)

    課的開始,我播放了一些鳥兒的圖片,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喜歡上鳥兒,感受鳥兒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生機與活力,產生愛鳥的情感。識字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愿望,教給學生一定的識字方法。...

  • 小學一年級語文《水里的娃娃》教案(精選2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拼讀由聲母“Y、W”組成的音節,鞏固整體認讀音節“wu、yi、yǖ”。2、借助拼音讀準“娃、心、青、蛙”四個漢字的字音,尤其是讀準“青”的后鼻音,并能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這4個生字。...

  • 小學一年級語文《胖乎乎的小手》教學反思(精選13篇)

    我在教學《胖乎乎的小手》這篇文章時,圍繞爸爸、媽媽、姥姥的三句話來展開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感受蘭蘭勤勞、孝敬長輩的好品德。首先,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 綜合性學習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花传媒mv一二三区别在哪里看 | 99精品视频网站 | 午夜dj视频免费观看www | 乱码午夜-极国产极内射 | 又色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网站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不卡在线 | 早起邻居人妻奶罩太松av | 日本熟妇无码色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a一级 | 热99re久久国免费超精品首页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3 | 深夜福利在线看 | 38激情网 | 久草老司机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不卡在线 | 青草精品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0 | 九九热视频这里有精品 | 午夜资源网 | www.在线播放 | 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 性生交大片免费看l | 大帝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青青草国内自拍 | 人妻偷人VA精品国产旡码 | 野外做受三级视频 | 啦啦啦资源视频在线完整免费高清 | 江苏富婆按摩高潮对白 | 猫咪社区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 xxxxwwww欧美| zzzwww免费看片免费软件 |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在线 | 欧美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25p |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 99热久久精里都是精品6 | 99久久久国产精品消防器材 | 99re8在线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