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作文教學新方案之二:正確使用記敘的人稱
互動作文教學新方案之二
——正確使用記敘的人稱
重慶市忠縣石寶中學 鄧大林
教學目的:
指導學生正確使用記敘人稱。
教學重點:
弄清作者本人與文章所寫內容的關系問題。
教學難點 :
用什么人稱寫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記敘的人稱主要有三種: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第一、第 三人稱最常見,而第二人稱比較少用。用什么人稱寫,得看主體與內容的需要。不同的人稱有不同的作用,比較一下它們的短長,對我們寫記敘文有很大好處。
二、 要點評析
1、 先看第一人稱。
師:記敘文里第一人稱即用"我怎么怎么"的口吻,以"我"或"我們"的身份講述所見所聞。我們學過哪些文章呢?
生:魯訊《阿長和(山海經)》、阿累的《一面》、程 姍《吾家有女初長成》等。
師:這些文章中的"我"就是作者。記住,一般說來在日記、書信、游記、自傳性的文章中,"我"就是作者,作者向讀者講自身的事情,自然都用第一人稱敘述。那還有哪種情況也常用第一人稱?
生:我們寫文章,多是寫自己經歷的事,也最常用第一人稱敘述。
生:另在不是講自身經歷的作品中,作者為了敘述得親切真實、動人,也可用第一人稱敘述。
師:也有"我"并不指作者本人,這種情況的出現在文學作品里。文學創作里面的"我"往往不是作者而是作品里的一個人物,這個人物,有時是重要的(甚至是主人公)如魯訊《社戲是的"我"哥,有時則是次要的;它只是事情發生的見證人,甚至僅僅起線索的作用如王愿堅《七根火柴》里的"我"。
師:第一人稱是一種直接表達的方式,不論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但所敘述都好像是作者親身的經歷,或者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事情,這種寫法有什么優點呢?
生:這種寫法的優點是使讀者產生一種真實、親切的感覺。
生:從作者方向來說,它便于直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師:這些都是這種寫法的優點,但是采用第一人稱也受到不少限制,由于作者所敘述的人物和事件必須在我所耳聞目睹的范圍內,這就會受到約束,不便于廣闊的反映現實生活,因而更多的文章使用第三人稱。
2、第三人稱
師:第三人稱被稱為全知全能的寫法,在記敘文中用的很多 ,作者自己不露面,直接把事件的變化和人物的情況展現在讀者面前,這種寫法有什么優點呢?
生:很多,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能夠比較自由靈活的反映客觀內容,有比較寬廣的活動范圍。
生(2):用第三人稱便于記敘比較復雜的內容,受"我"個人聽覺與視覺的局限,
師:這種敘述也會失去第一人稱敘述的哪些優點,為了彌補不足,有些作者便發揮文章中人物對話或獨白的作用,通過他們的口、敘親身經歷的事或心理活動等,也使讀者咸到真實親切。
3、能不能用第二稱"你怎么怎么"的口吻來寫記敘文呢?能。如出示膠片:
青菜(片斷)
可愛的青菜,土地美麗的女兒,請用你樸素的光輝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動與純粹,簡潔與豐潤,這些高貴品質的融合,于人何等艱難,于你何等自然。我不知道哪一種綠色能像你一樣始終放射著家園的溫馨……
這篇抒情散文便運用第二人稱,直呼青菜為"你"把青菜擬人化,使全文產生一種當面交談的語氣,便于交流感情,大大增強了抒情性。
當然,對初學者而言,主要應學好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這兩種寫法。也可嘗試二人稱寫法。
三:審題提示
1、以"回顧初一"為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提示:由小學升入初中,走過初一,你會覺得自己一下子長大許多嗎?新同學、新老師、新學校、新課程,會給你常帶來多少嶄新的感受,回顧初一生活該有千言萬語涌上心頭!若寫記敘文,宜用第一人稱。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事,方能寫得親切、真實、動人,應以記敘、描寫為主,適當地運用議論和抒情。
2、以"想念"為話題,考試寫一篇主要運用第二人稱的作文。
提示:首先定對象:想念已故的親人?想念遠在家鄉的父母?想念久別的朋友?然后尋思事件,想念哪些事?選擇記憶深處,永難忘懷之事,選擇以小見大的細節。最后調動激情,讓自己沉浸在回憶中。追思中,喜怒哀樂、情不自禁忍不住呼喚對方則可一氣呵成。
板書:
正確使用記敘的人稱
名稱 使用范圍 優點
人稱 第一人稱 日記、書信、游記自傳性文章、親身經歷 讀者產生親切真實感,便于直接表達作者思想感情
第三人稱(全知全能) 許多記敘文 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比較自由靈活的反映客觀內容有比較寬廣的活動范圍。
第二人稱 少數文章 當面交談產生的語氣,便于交流感情。
第二課時
本節課學生作文,教學過程 略。
.學生優秀習作
【創新例文】1
今天我沒有獲獎
牟小莉
今天是開學典禮,我的心情格外不同,看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順眼,往日總走不過垃圾桶的我,今天也顯得格外愛護環境,把手中的紙屑小心地放進垃圾桶里,還回頭望了望是否進去,我心里樂滋滋的。我知道學校表彰的優秀學生中一定會有我。班上的學習委員,老班的得力助手,期期成績總是在班上前五名,優秀學生舍我取誰?心里想著,不禁想笑,但害怕別人說我是只驕傲的烏鴉,所以,整個上午,我都皮笑肉不笑的。
我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所以,一上午我都在教室里坐立不安,真希望下午馬上到來,希望這一刻就開開學典禮,可是時間老人卻總是這樣和我作對,你越希望他過得快一點,它就越慢。我一上午就在這么期待中度過。
終于盼到了下午,我早早地端著凳子到學校禮堂。等了很久,開學典禮才開始;可偏偏又有那么多過程,鳴炮、升國旗、奏國歌,校長致開幕辭,主任講話、學生代表講話……不知過了多久,才輪到發獎。首先公布所有獲獎名單,然后再發獎品。我伸長脖子,豎起耳朵,希望能早點聽到自己的名字,又怕聽漏了;但獲獎名單中始終沒有自己的名字,我就不相信這是事實。發獎品時,我再一次仔細地聽,可獎品都發完了,還是沒有自己的名字,最后,我終于以落榜而告終。
我失望極了,傷心極了,我的淚如決堤的江水奔瀉而出,左手抹過,右手再抹,也抹不盡恣肆的淚水。我這么一個優秀學生,居然沒有獲獎?我不由得垂下高昂的頭,覺得很沒有面子,沒臉見人,老師和同學們一定會笑我的。
過了很久,我漸漸平靜下來,當我抬起頭,用疑惑和膽怯的目光看了老師一眼時,卻看到他正對我微笑。我讀出他那慈祥的目光中有安慰,但更多的是肯定。
我又把目光悄悄移向周圍的同學,他們同樣地對我微笑,他們的眼神充滿著鼓勵和信任。我突然明白老班的良苦用心:驕傲易滋生優越感,易與同學們隔離!
今天我沒有獲獎,但我覺得自己得到了比學校發的物質獎品更珍貴的獎勵——老師和同學對我的無言關心和信任。
誰說我今天沒有獲獎?其實我得到了比別人更珍貴的東西。
【指導教師點評】
這篇作文從反面立意,圍繞自己沒有獲獎運筆。先寫今天要召開開學典禮,作優生的我急切盼望那一刻的早點到來,成功地刻畫自己急不可待的心理活動。但結果出乎意料之外,寫今天我沒有獲獎,點明主題。文章到這里本可以結束,但文章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作者繼續深入挖掘主題,將沒獲物質獎勵上升為獲得了精神獎勵,使文章主題得到了升華。文章歌頌了新時期中學生美好的內心世界。
【創新例文】2
世 外 桃 源 新 編
鄧曼
陶淵明駕著“亞洲雄風”在海上巡邏,無意中再次發現了自己曾生活過的“世外桃源”,他迫不及待的跑進去,眼前的一切使他驚呆了——這里的人們竟然還過著和幾千年前一樣的生活:婦女們在窗前悠閑的織著布,男人們則在地里忙著種田,不遠處隱約傳來夫子教學童們背《三字經》的聲音,這里沉寂得仿佛空氣都快凝固了,他簡直不敢相信,在21世紀的新中國居然還會有這種與世隔絕的地方。
等他回過神來,他發現有好多人圍在他身邊,那些人目不轉睛的盯著他,不時還有人在議論:“他是誰呀?哪兒來的?怎么穿這種怪怪的衣服?”
“現在外面都是公元2003年了,那里的人都穿這種衣服,我們的首都北京還有5年就要舉行奧運會了。”陶淵明說。
“奧運會?什么是奧運會?”
“奧運會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呀?2008年,即將在北京舉行,到時候全世界的人都將到北京去!
“那北京是不是會賺很多錢?”
“當然啦!會賺很多人民幣的。
“人民幣?人民幣是什么?”
“人民幣就是外面的人用一種錢,必須要有它,才能買吃的,住的,用的,就像你們現在用的銀子一樣!
“是那樣啊!我們的祖先就是為了逃避戰爭才躲到這個地方來的,現在外面還在打仗嗎?”
“早就停了!現在外面國與國之間都很和平,人們的生活都很幸!
這樣談了好半天,突然那里的酋長說:“今天大家這么高興,不如叫小伙子們搭個劇臺,讓姑娘們跳舞慶祝一下吧!”
陶淵明忙說:“不用不用,現在外面早就不用這種方式了,你們看!”隨之,他從旅行袋里掏了一臺掌上電腦,然后連續敲了幾下鍵,屏幕上立即播放出一些音樂節目。人們驚呆了,“這是什么東西?怎么還有人在里面跳舞呢?”
“現在已不再是幾千年前了,人類科技都很發達,他們發明了好多東西,這種東西就叫電腦,人們能夠利用它做很多事情!
“哇!那太好了!那照你那樣說來,我們這里太落后了,對了,那外面的人如果要去很遠的地方,是不是還得步行或騎馬呢?”
“怎么會呢?現在人們可乘汽車、客輪、火車、飛機等,比步行強多了!
“是真的嗎?咦?什么聲音好像是從你身上傳來的!
原來是陶淵明的手機響了。他的同事叫他立刻回去策劃一個什么關于“世界新鮮事"的項目。那些人就更好奇了:"你怎么和這種小東西講話呢?”
“噢,這叫手機,人們為了聯絡方便,都用這種東西,即使對方在千里之外,也能和自己說話的。時間不早了,我得回去了,我必須趕回去策劃這個項目,它就是——《世外桃源新編》!
“不行,不行,你必須留下來教我們學習電腦,或者把我們都帶走!否則……”老酋長說。
“上次我辭去時,你們不是說,不足為外人道也,這次怎么了?”陶說。
“上次是晉朝,現在可是強大的新中國了。”人們答到。
一陣笑聲飄蕩在回家的海面上。
【創新點評】
文章以第三人稱的角度,寫陶淵明再次到桃花源時的所見所聞,更重要的是寫桃花源的人們思想的變化,他們不再閉關自守,而是向往科學、追求創新。文章從側面贊揚了新中國的強盛。
【延伸訓練】
題目: 我
點撥:
描寫自己內在的東西,實際就是要用自己的X光透視出自己的五臟六腑。敢于寫自己的靈魂,寫自己的風格,敢于剖析自己。自信、寧靜、隨和多方面兼而描之,并附于自身的統一體中,不管對錯優劣,"我"就是一個獨特的"這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