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在新課程改革實驗進行的今天,我們的教學理念不斷更新,課堂教學也隨之不斷的發生改變。因此,當今的課堂學生動手操作的多了,發揮交流的多了,表現展示的多了,課堂上時常是一幅忙碌熱鬧的景象?墒窃谖覀兘虒W后卻經常、也應當反思一個問題:在這40分鐘里,學生究竟收獲了多少?用另一句話也就是說:我們教學的實效性究竟如何?
去掉課堂浮華的外衣我們常能看到這樣的問題:有的課堂,在“合作”和“活動”的背后,卻透露出浮躁和形式化傾向,學生內在的情感并沒有真正被調動。有的課堂,一些教學內容被生硬地套上了情境,過多地強調生活來源,結果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有的課堂,一味追求生成而影響到預設目標的實現,從而導致教學的隨意性和低效化。這些問題使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這一理念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者的關注。華東師大的鐘啟泉教授認為,所謂“實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實效,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實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它能使教師和學生雙方都獲得發展,應該成為所有教師教學所追求的目標。本文試就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問題作一些探討。
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途徑
(一)提高個人素養
教師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決定因素。因此,必須做到樂、鉆、精、新。
1.樂 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教師要擺正心態,成為樂業型教師。正如于漪老師所說的:“能有機會對學生進行漢語教育,應該說是一種幸福”。只有樂在其中,才能無怨無悔地堅守在語文教學的第一線。只有樂在其中,教師才能積極的從更深的層次思考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從而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鉆 教師要深鉆教材,吃透知識點,明確重難點,堅持做到每課一個創意。利用各種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從而充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3.精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精講和精練。精講表現在:(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從課堂開始,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資源,創設情景導入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我在教學課文《赤壁之戰》時導言:“古往今來,雙方交戰往往是人多一方取勝,然而有一次戰斗卻僅僅依靠3萬人打敗了80萬人。你們想知道是怎樣打敗的嗎?請快速閱讀課文。”(2)給予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機會。教師在其中只要給予及時的指導,充分放手讓學生圍繞重點問題去探索。(3)在學生自學基礎上,全班交流展示學習情況。在交流過程中,鼓勵學生質疑,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教師要注意根據教學重、難點適時疏導。而練習要精心設計,做到基礎性,盡量少而精,能鞏固當堂課知識即可,切忌題海戰術。如工整抄寫生字、詞,背誦精彩段落,寫讀后的感受等等。精講精練是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必由之路。
4.新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不斷地更新知識。用教師昨天的知識教今天的學生,來迎接明天的挑戰顯然是行不通的。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理論水平。平時多注意吸收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多閱讀一些教育教學專著不斷充實自我。
(二)優化課堂教學
優化課堂教學也就是說高效率教學。這個“高效率”不是指教師講了多少,而是學生學了多少。如何能讓學生在40分鐘內最有效地獲取知識,提高教學效率,就是“優化”的過程。我認為,課堂教學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正確地把握課程的性質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 事實上,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只有與人文性的統一,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語文課的人文性決定了語文課既要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又要進行人文教育,兩者相輔相成同步進行。語文課的工具性決定了語文課的教學過程基本上是一個對學生字詞句段篇及聽說讀寫的訓練過程。只有認清小學語文的課程性質我們才能更加明確我們的教學目標和方向。
2.優化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向。
新課標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全面的教學任務觀,確立綜合發展觀,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強調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比如我聽過的一節語文課《勸學》,課文的三個維度教師都有涉及到。知識與能力:積累文言詞語,了解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理解本文說理的方法,掌握本文比喻的含義和內在聯系。過程與方法:定向閱讀,分組討論,分類積累,整體理解。情感態度價值觀:明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須“積累”“堅持”“專一”的道理。具體教學中,教師三者都應有所體現但由于它是一篇文言文,所以根據其教學的總體要求和這篇課文的特點,這位教師在教學中貫穿始終的是知識與能力這個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因“課”制宜,明確了教學方向,也使教學目標適時到位,從而使課堂達到實效、優化的效果。
3.創設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
情境教學,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氛圍,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幫助迅速而正確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如我在教學一年級的口語交際《說說我的家》時,結合當時剛剛過完元宵節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了一個故事:今天是元宵節,街上可熱鬧了,一位可愛的小姑娘(出示圖片)叫麗麗,她在看舞龍表演時和父母走散了,急得直哭。警察叔叔過來幫她,可她卻說不清家住哪里,也不知道家里和父母的電話,真是急死人了!緊接著,我問道:“小朋友,假如你就是故事里的麗麗,你能說清楚自己家住哪里,怎樣用電話和家人聯系嗎?”這一問孩子們立刻有了把自己的家介紹給同學和老師的欲望,都開始認真地練習說話。這樣的情境教學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學質量。
4.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優化課堂結構必須構建科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必須遵循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