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優化教學手段,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只是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筆,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沒什么興趣。隨著現代信息技術進入課堂,很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系統,充分展示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豐富了學生的直觀感受,讓學生在無意識下主動、積極地接受語文知識。比如我在教學一年級《雨點》這首詩歌時,分別寫了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動態。多媒體形象地展示了可愛的小雨點四種動態變化,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眼球。在學完課文后,我還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象雨點還會落在什么地方,會是什么樣子的。有的學生說:“雨點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跳舞。”有的學生說:“雨點落在泥土里,和泥土玩捉迷藏。”由于文本通過多媒體演示已經形象的印入了學生的腦海,因此學生們迸發出的想象豐富多彩,令人興奮不已。當然多媒體的運用要講求實際效果,不能只是簡單演示,走過場。這只能適得其反。
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途徑,遠非上述的幾點,它涉及到各個方面,既有教師自身的因素,也有學生方面的影響,還有各種教學環境的制約。作為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師,我們應當不斷地學習和反思,探索和改進,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真正達到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努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