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引導學生完成練習,要力爭達到三個目的:一是解決學生初讀課文后存在的問題;二是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三是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實踐證明,應用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優點:
第一、教學對象的全面性。練習面對每一個學生,即每一個學生都要參與完成練習,體現了教學對象的全面性。
第二、教學過程的主體性。整個教學過程中,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發現問題,師生共同設計練習,然后完成練習,還學生以主體地位。
第三、教學氛圍的民主性。整個教學過程中充滿了和諧、寬松的民主氛圍,給學生解疑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總之,教師通過設計練習突破重難點的課堂教學方式,其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地探索過程,是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自主地、創造性地完成練習、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是主人,教師是啟發者、引導者。可以肯定地說,多種方式設計練習這一教學模式的嘗試與實踐,給教學改革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很好地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可以說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的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