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經驗分享心得優選(精選3篇)
合作經驗分享心得優選 篇1
天我們教師在劉老師的帶領下共同學習了有關團隊合作方面的一些的知識.我深深的體會到如何更好的做到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和相互協作。
劉老師帶領我們做了一些關于團隊協作的小游戲,通過這些簡單有趣的小游戲,我深刻體會到大家在一起就是一個大家庭, 一個團隊.我認為所謂團隊精神,就是團隊成員共同認可的一種集體意識,是顯現團隊所有成員的工作心理狀態和士氣,是團隊成員共同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體現,是凝聚團隊,推動團隊發展的精神力量。
完成活動后,劉老師和我們坐在一起,一同分享了對團隊合作的心得和感悟,期間,大家都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所謂團隊精神,簡單來說就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核心是協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并進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揮灑個性、表現特長保證了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目標,而明確的協作意愿和協作方式則產生了真正的內心動力。團隊精神是組織文化的一部分。
團隊精神能推動團隊運作和發展。在團隊精神的作用下,團隊成員產生了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交互行為,顯示出關心團隊的主人翁責任感,并努力自覺地維護團隊的集體榮譽,自覺地以團隊的整體聲譽為重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使團隊精神成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動力。
團隊精神培養團隊成員之間的親和力。一個具有團隊精神的團隊,能使每個團隊成員顯示高漲的士氣,有利于激發員工作的主動性,由此而形成的集體意識,共同的價值觀,高漲的士氣、團結友愛,團隊成員才會自愿地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團隊,同時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總之,團隊精神有利于提高組織整體效能,通過發揚團隊精神,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合作經驗分享心得優選 篇2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考博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它需要長期的努力,需要制定相應的目標和計劃,還要承擔風險,對于已經上班的朋友,考博更是困難重重。即便如此,我仍然覺得考博并不是一件難事,因為只要合理安排時間,學方法得當,并且不斷積累和進步,最后的結果其實是可以預料的。
很多人來問我考博有什么建議,其實我覺得我并沒有什么好的建議,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而且每個人所學的東西也不一樣,所以我們首先需要針對自己的情況做出適合自己的考博規劃,而這一點需要我們自己去完成,別人并不能幫到什么,而且我也相信每一個考博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能力。所以這篇文章更多的是我個人經驗的分享,包括有許多偶然的因素導致了我最后的成功,我個人覺得并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當然我也有一些建議,可能對于提高學效率會有一定的幫助。文章會分成幾個部分,主要介紹我考博的背景,然后是一些前期的準備,再到備考的方法和一些其他的建議。
考博背景
我從本科開始,就一直是心理學專業,這對于我考博實際上是有很大幫助的。所以我首先要提一點就是,無論是考研還是考博,在同等條件下,導師都會更加偏向于本專業的學生。并不是說跨專業的朋友不好,而是本專業的學生有很多優勢,比如本專業的學生不需要接受額外的專業課程或者專業培訓(最常見的是實驗技術和統計方法),本專業的學生對學科領域更熟悉等等。因此,對于跨專業的朋友,我們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掌握相應的技巧,把基礎知識學透、理解并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這么做第一能夠提高我們的競爭力,其次還可以為接下來的學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快速適應新的專業。
除此之外,我個人喜歡從事科研學術工作,所以從本科考碩士是因為想做學術,碩士一入學我就決定要讀博了,也是因為想繼續做學術。在碩士階段我也做出了一些成果,發了幾篇文章,其中有兩篇是CSSCI,另外和一個國外學者合作了一項研究,寫了一篇英文的文章投了SSCI,目前還在外審。這些背景對于我考博都有很大的幫助。我看有很多人問,沒發文章能不能考博?當然可以,但是如果有文章會更有優勢。畢竟現在的碩博培養都是以學術科研為主導的,博導也希望能找一個科研能力強的、能發(英文)文章的學生。所以我個人覺得,考博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至少要提前一兩年開始準備,最好能夠發一篇質量好些的文章。在這里強調一下,尤其是申請-審核制的學校或專業,文章很重要,沒有文章的人有可能初審就不通過了。考試制的話可能對文章的要求會稍微低一點,但是進入復試之后,博導們還是會看重你做過什么樣的研究工作,其中就包括文章。
總之,有良好的專業背景對于考博的成功是很有幫助的,如果缺少這些支持,則需要從其他方面去彌補,意味著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所以,我認為即使是跨專業,還是要盡量爭取在考博的專業領域中有發表過文章。
前期準備
其實我本來打算出國留學的,所以一開始我并沒有準備考國內的博士。但是前期的工作其實都是大同小異。一般來說,無論是考試制還是申請制,提前聯系導師都是有必要的。具體說一下我自己工作,在招生簡章出來之后(國外的話一般會提前公布Ph.D項目),就可以開始聯系導師了,具體可以發郵件,跟導師說自己有意愿要考取他/她的博士,最好介紹一下自己做過的研究工作(發文章的優勢在這里已經體現出來),然后對哪個領域感興趣(可以查閱他的文章看看他最近在做什么),希望能繼續跟著他學等。之后就等著看有沒有回復郵件了,一般都會回的。
聯系導師的同時,也要找好老師幫自己寫推薦信。我這次申請北師大其實很幸運,因為之前GRE成績不理想,申請不到想要去的學校,所以想申請北師大的一個教授(跟我的碩士導師認識,她們的關系也還不錯),沒想到這個教授說要了自己的研究生了。所以當時有兩個備選方案,考取中科院或者天津師大。本來已經開始在準備中科院的考試了,結果到12月初的時候,我的碩士導師去開會,結果在和現在的博導聊天的時候發現他還沒有學生,于是向現在的博導推薦了我,才有了這樣一個名額。當時剩下2個星期不到的時間,要提交很多材料,其中包括個人自述和一份1萬20xx字的研究計劃書,還好我當時準備申請國外的材料都能用上。后來初審的結果也不錯,75分過了(60分合格)。雖然這個機會的到來有偶然的成分,但是我覺得之所以我的碩士導師推薦我,也是因為我一直有跟她表達我考博的意愿,而且也確實做了一些研究,平時也幫她做了一些事情,我們的師生關系也很好,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很多時候,機會是不可預料的,但是只要做一個有準備的人,機會來了就能抓住。
我認為做很多事情都要主動,有很多想法要主動表達,看到有任務主動去完成,因為導師也好,同學或同事也好,他們不會主動來找你,如果我們總是能夠主動出擊,不知不覺中這些行為就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我再舉一個自己的例子,關于我們和西班牙學者合作的一項研究。一開始,我只是寫個郵件找她要研究的材料,沒想到她很爽快的就給了我,之后我就去找我導師商量,問她是不是可以跟這個學者合作做一項跨國界研究,結果我導師也同意我的提議。于是我們就開始各自收數據,然后西班牙的學者幫忙分析數據結果,我們這邊也開始寫文章,然后她幫著改,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雖然現在投稿的結果還不知道,但是這種科研經歷在考博的時候是很加分的。假如當時我自己沒有主動發郵件或是跟碩導提議,可能今天也不會有這樣的成果。
上述的這些都屬于考博前期的準備工作,需要盡可能地去完善,提高我們自身的實力。當然不同的專業需要準備的項目不同,但是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豐富我們的履歷,最好能做出一些對考博有幫助的成果(比如發表文章、獲得專利、合作研究、申請項目等等)。
初試和備考
正式的準備考博,應該從準備初試開始。雖然這次我準備的是申請-審核制,不需要參加初試,但是從10月份到12月份這期間,我是一直在準備中科院的考試的,并且之前準備考托福、GRE和本科考研也有一定的備考經驗,所以這里提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樣在時間不那么充足的情況下高效地完成學任務,之前我也是覺得如果沒有充足并且連貫的時間,我是沒辦法學。不過后來我發現其實并不是這樣,即使時間瑣碎,也能夠很好地利用。比如像我當時在準備中科院的考試的時候,我用了大概20天左右的時間把整整800多頁的心理學導論的英文版(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Gateways to Mind and Behavior)看完了,并且有經過深入地理解。但是這段時間我要設計畢業論文的實驗和修改文章(跟西班牙學者合作的那篇),偶爾還要準備研討會的報告(每周或隔周一次,要做ppt)。這些事情其實非常繁雜,尤其是畢業論文,我前前后后做了至少10個預實驗才將最終的實驗程序確定下來。在這種情況下,我都是盡量利用白天的時間完成這些工作,到了晚上7點之后,我就開始看書和復了。有很多朋友說上了一天的班,覺得很累,根本學不進去,我個人覺得可能是缺少規劃和學儀式感。
首先說一下我復初試時的學規劃。我大概是9月底的時候知道了我的托福成績,并不理想,所以原來我想申請的學校可能都不太樂觀,于是把目標轉向國內。后來得知我想報考的那個北師大的教授想招自己的研究生之后,我就著手準備中科院的考試了。時間大概是10月3、4號吧,我記得那個時候在放國慶。于是趕緊看了中科院20xx年的數目,找了pdf版本,大概瀏覽了心理學導論和發展心理學(我想報的是發展心理學方向),發現兩本書都有20章左右,當時我就計劃著一天看一章,到報名的時候剛好能看完(12月中旬),之后再復其他內容。定下目標后,我就把這個當成每日的任務來做了,心也開始沉下來,覺得有底了,一掃之前GRE和托福考得不好的陰霾,又恢復了干勁。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學規劃,卻讓我的心理狀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種改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個規劃做得比較詳細,能讓我清楚地知道我現在每天需要完成什么任務,讓我的行動具有目標導向。另外提一點,很多人也做一些學規劃,但是不夠詳細,比如“在一個月內把參考書目過一遍”,這樣可能不利于產生學動力,因此制定學規劃最好要具體,然后把大的目標分解成小目標,逐步完成。
其次說一下儀式感。對于我來說,我看書從來都只是在圖書館里看,找一個合適的位置,把電腦放好,只打開pdf閱讀器,手機靜音后放在包里,再泡上一杯紅茶,然后整理好心情就專心看書了。這種學前的感覺非常重要,對于我而言,當我把前面這些“儀式”都做完之后,我就能很快地進入學狀態。其次,學也不是一直持續的,大概每隔一個小時左右我就會出來休息10分鐘,跟朋友聊聊天,看書的時候如果看到一些有趣的內容還會截圖下來(國外的教材確實比國內有趣得多),回去后分享給我的同學。雖然整個學過程只有大概3個小時(從7點到閉館),而且休息時間也差不多有半個鐘,但是學效率很高,而且學過程也不覺得枯燥。一般一個晚上下來,我能看完一整章的內容,全書總共20章,我用了20天左右的時間就看完了,而且還做了不少筆記,大多是我想到的新的研究idea。之后又花了20天左右的時間看完了一本發展心理學,也是英文版。
所以在10月份到12月份的這段時間里,其實我并沒有因為其他事情而耽誤了我的復進程,相反,我在這段時間里無論是學效率還是工作效率都很高。然后大概12月初,我導師開會回來告訴我去申請現在的博導,由于之前這段時間培養出來的高效的工作狀態,我只用了一個星期多一點的時間就把北師大的研究計劃和個人陳述寫出來了,當時還把個人陳述發給現在的博導看了,他回復我說寫得很好,可以直接提交。初審通過之后,我再一次感覺到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實則有跡可循,正如我一直用以自勉的一句話:越努力,越幸運。而事實真是如此。
復試
關于復試,其實基本上沒有太多要講的,因為感覺大多數考試制的學校復試都不會太難,不過北師大的復試還是有水準的,所以具體講一下北師大的復試。這次我們的復試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筆試,是上機考試,需要在2個半小時的時間里寫出一篇研究設計、看一篇英文文章然后寫出中文摘要,回答2-3個問題。這個是很有難度的,特別是這次我拿到的文章并不熟悉,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只能從提出的問題中找到蛛絲馬跡幫助理解全文,然后還要組織好語句寫出摘要。研究設計的題目也不是很容易,而且是上機考,對打字速度的要求很高。所以總體上還是考察綜合科研能力、應變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第二部分是進導師組考核,具體是博導會給出一個任務,然后你有幾天的時間可以完成,完成后進博導師門報告。這次博導給的任務是修改一篇博士論文和一篇專業碩士論文(剛拿到的時候我頭都大了),然后把論文的摘要和英文摘要重新寫一份。博導說論文還沒送審,讓我們(還有一個競爭對手)認認真真改,然后改完在師門的研討會上報告。接下來的幾天我都沒下過酒店的樓,逐字逐句地改,大到整個論文的思路和框架,小到一些字句的表達,整本論文被我改的面目全非,但是確實是因為論文本身存在太多問題。最后師門報告的時候,我的內容比我的競爭對手多了很多,而且我還做了PPT,然后把我重寫的內容弄在word里面,打印了好幾份,分給師門的同學,這些工作他都沒有做。當天晚上報告完出來,其實我已經有了七八分把握了。
最后一部分是專業面試,具體是有很多學院的老師參加面試,會對著你問問題,然后回答。這里我覺得有幾點需要注意,第一是儀表和著裝,男生的話一定要刮胡子(特別容易忽略),然后穿著得體,大方,最好穿襯衫或西裝(不一定要正裝,我個人一直覺得正裝太正式,而且不一定好看);第二是一定要準備自我介紹,重點講自己做過的科研工作,不要超過2分鐘,一定要事先排練;第三是表達一定要清晰,回答問題可以先想一會再回答,組織好語言;最后一點是保持微笑,盡量讓自己處于放松的狀態,身體姿勢保持在打開的狀態,不要駝背。基本上就是這些。
在復試之前,最好還是發個郵件聯系一下博導,見個面,也許他會給一些準備復試的建議。總之,即使是復試,也要全力以赴,盡可能把每一項任務完成到最好。
合作經驗分享心得優選 篇3
眾所周知,隨著今年以來,國家對宏觀經濟的調控,央行2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2次降息,那么,就有更多的理財者不能滿足于傳統理財產品的收益,P2P小額短期理財贏得了越來越多人的目光。
小張畢業2年多了,現在在一家公司做平面設計,平時每個月也會多個幾百塊錢的閑置資金。就想買一些理財產品,但是平時他又有些地方會用錢,所以他想買一些收益高,時間又不是太長的短期理財產品。后來看到很多人買P2P理財產品,他就開始感興趣了。 樓主的第一次獻給了蘇融貸。以前從未想過自己會理財,只是想著賺點苦逼的工資,夠生活,能存1000/月都算是不錯了,也沒有想過錢生錢,只感覺放在自己的卡里安全。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同事說股票賺了幾千,不過幾天后就又賠進去了,在聊股票的時候也提到了穩定點的p2p理財。當時,很多同事都說有投p2p理財,當時有點蒙,就感覺人家怎么這么會賺錢呢。后來,我也在網上查p2p理財平臺,當時對比了幾個,人人貸啊,投哪兒,融資易,悟空理財等等,當時偏偏就選擇了蘇融貸。
為什么選擇蘇融貸,其實我也不知道,注冊送紅包,送體驗金,每個平臺都有,只不過有多有少而已;風控,體現,本息保障每個平臺都做的不差。選擇蘇融貸,蘇州本地吧,可以去公司考察;最近也簽訂了由蘇州廣播電視臺、名城蘇州網發起的“蘇州財富管理行業誠信公約”;標透明,他們是先有的債權,才有的投資,還有一點就是次日起息。投放了一次,引起了我理財的欲望,打算多考核幾家分散投資,以后在分享投資經驗。